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251章 暗线潜行,借力打力

晨雾未散时,顾承砚已站在法租界李宅的青石板台阶前。

他伸手叩门,铜环撞在门扉上的脆响惊起檐下麻雀。

门房掀开棉帘出来,见是顾氏绸庄的少东家,慌忙哈腰:"顾先生早,我家先生刚用过早茶,正候着呢。"

顾承砚随门房穿过抄手游廊。

廊下两盆金橘结着青果,叶子上还凝着露珠,滴在他鞋尖时,他想起昨夜在电报里看见的数字——松本商事上月在沪新注资三百万,其中七成来自横滨正金银行。

那不是商资,是军资。

"顾先生请。"

书房门开着,李仲文正站在书案后翻一本《纱厂管理实务》。

他穿藏青暗纹长衫,腕间玉镯与书页摩擦出沙沙声,听见动静抬头,眉峰微挑:"承砚来得倒早,可是为了实业自救基金的事?"

顾承砚将随身皮包放在檀木茶几上,坐进雕花玫瑰椅里。

椅面的凉意在呢料裤腿上洇开,他忽然想起苏若雪今早替他系领带时说的话:"李顾问最恨虚头巴脑,你直说难处。"

"正是。"他从皮包里抽出一叠账本,推过茶几,"上月基金吸纳商股五十万,原计划在闸北建纺织厂。

可前日去工部局办地契,说要加征三成'市政维护费'——"他指尖敲了敲账本上红笔圈出的数字,"这税单上盖着松本商事的保人章。"

李仲文放下书,坐进对面的酸枝木椅。

他伸手翻账本时,顾承砚注意到他小指留着半寸长甲,指甲盖泛着淡淡珠光,是常年握笔的痕迹。"松本商事在工部局有董事席位,这不稀奇。"李仲文抬眼,目光像浸在茶盏里的银针,"你想说什么?"

"我想说,这不是税。"顾承砚身体前倾,声音沉了几分,"是松本在替军方收保护费。

他们要的不是钱,是让我们建不成厂——"他想起福兴染坊老板投江前青灰色的脸,喉结动了动,"是要我们的命。"

书房里静得能听见自鸣钟的滴答声。

李仲文的目光从账本移到顾承砚脸上,忽然笑了:"承砚,你这话说得像要掀桌子。"他端起茶盏,青瓷盏沿映着他微眯的眼,"南京那边的意思是,实业要自救,政府只能扶,不能扛。"

"扶?"顾承砚伸手按住账本,指节因用力泛白,"福兴染坊倒闭前,求过三次经济部的扶;恒丰纱厂被压价时,递过七份请愿书。

最后呢?"他突然笑了,笑得比哭还凉,"松本的货轮能走苏州河,我们的布疋要绕黄浦江;松本的税单能打八折,我们的地契要卡三个月——这扶,是扶外人吧?"

李仲文的茶盏顿在唇边。

他盯着顾承砚泛红的眼尾,忽然放下茶盏。

青瓷底与木案相碰,发出清冽的脆响。"你要什么?"

"官方担保。"顾承砚从皮包里取出份文件,封皮印着"大英汇丰银行"的烫金logo,"我能拉来英资做过桥,但需要经济部出份函,证明基金用途合规。"他推过文件时,故意让半张纸角露出来,上面"军购配额"四个字被钢笔划了道斜线,"松本背后有军方,我们也得有把刀。"

李仲文的目光扫过"汇丰银行"四个字时,瞳孔缩了缩。

他伸手去拿文件,指尖在半空顿了顿,又收回来。"我得向上面请示。"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庭院里的金橘树,声音轻得像风,"最近时局不稳,南京也难。"

顾承砚站起来,将文件留在茶几上。

他望着李仲文微驼的背影,突然想起苏若雪说过:"李顾问当年在无锡,敢拿着算盘去和日商对账本,现在怎么......"

"有劳李顾问了。"他扣上皮包搭扣,"三日后是工商联合会会议,若能拿到函件,我替上海三十家实业家,给您磕个头。"

李仲文没有回头。

顾承砚走到门口时,听见身后传来纸张翻动的轻响——他在看那份伪造的担保函。

出了李宅,顾承砚摸出怀表。九点整,苏若雪该在商会了。

商会三楼的账房里,苏若雪正伏在案前拨算盘。

她今天穿月白竹纹衫子,发间银簪在晨光里闪着淡光。

算盘珠碰撞的脆响中,她听见楼梯传来脚步声,头也不抬:"阿福,把上个月的汇票拿来。"

"不是阿福。"顾承砚的声音带着风,裹着外头的凉意扑过来。

苏若雪抬头,见他西装领口微敞,眼底浮着青影,却笑得清亮:"谈完了?"

"谈完了。"顾承砚拖过木凳坐在她身边,伸手替她理了理垂落的发丝,"他收了我留的'汇丰担保函'。"

苏若雪的手指在算盘上顿住。

她望着他眼里跳动的光,突然握住他手背:"你又冒险。"

"不冒险,怎么试真心?"顾承砚拿起她手边的报告,封皮上"实业自救基金运营报告"几个字是她的小楷,笔锋清瘦有力,"这是要给联合会的?"

"嗯。"苏若雪翻开报告,指着第一页的数据,"昨天我们在股市压了松本的棉纱期货,他们抛一千包,我们吃一千包——"她的指尖划过"净赚八万"的红笔批注,"现在整个闸北都在传,顾家绸庄带着商人们,把松本的钱袋子捅了个窟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顾承砚望着她发亮的眼睛,喉间突然发紧。

他想起昨夜她伏在台灯下整理数据,发丝落下来遮住侧脸,他帮她别到耳后时,她抬头说:"承砚,我们不是在做生意,是在抢时间。"

"下午联合会会议,我要当众念这份报告。"苏若雪合上报告,收进檀木匣里,"让那些还在观望的老板看看,松本不是老虎,是纸糊的。"

顾承砚伸手按住檀木匣,掌心能触到匣身的温度。"若雪,等会议结束......"

"我知道。"苏若雪打断他,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眼下的青影,"你要去码头查松本的新货轮,我去联络《申报》的记者。"她从匣底抽出张名单,"还有,我让阿福去请张老板和周先生——他们从前在南京财政部做过事,或许......"

窗外传来汽笛声,悠长的尾音漫进账房。

顾承砚望着她低头整理名单的侧影,忽然想起昨夜她说的话:"撕开晨雾需要更锋利的剑。"

此刻他望着她发间的银簪,"岁岁平安"四个字在光里闪着暖光。

他知道,他们的剑,从来不是什么担保函,不是什么报告。

是楼下那些挤在商会门口,攥着账本等消息的实业家;是闸北染坊里,守着织机熬红眼睛的工人;是苏州河上,不肯熄灭的煤炉里跳动的火星。

而他们要做的,不过是把这些火星,连成一片烧尽阴云的野火。

苏若雪抬头时,见他望着窗外笑。

她顺着他的目光看出去,正见阿福带着两个穿团花马褂的老人往商会走来——张老板的瓜皮帽歪了半寸,周先生手里还拎着个油纸包,不知装着什么。

她低头将名单折成小块,收进袖中。

有些火,该烧起来了。

商会楼下的穿堂风卷着油墨味涌上来时,苏若雪正将最后半块桂花糕推到周先生手边。

张老板的瓜皮帽早被他揉得变了形,此刻正捏着她方才递的名单,指节因用力泛白:"苏小姐,您要问的......南京财政部当年那批军购配额?"

"周叔,张叔。"苏若雪将茶盏往两人跟前推了推,茶雾漫过她月白衫子的袖口,"我知道二位当年替部里管过账。

松本商事现在拿'市政维护费'卡咱们地契,可上个月他们刚往华北运了三千匹军布——"她从袖中摸出张泛黄的报关单复印件,"这是三年前财政部批给华商的军布配额表,松本的名字,是不是该在'禁止承接'那一栏?"

周先生的筷子"当啷"掉在瓷碟上。

他盯着报关单右下角的朱红大印,喉结动了动:"这单子......当年我亲手锁在铁柜里。"

"所以我才找二位。"苏若雪的声音轻得像纺车转动的嗡鸣,"若能证实松本用商资做军贸,经济部再要护着他们,总得想想舆论怎么说。"她忽然笑了,眼尾弯成月牙,"当年周叔在无锡替纺织厂争退税,堵着部长办公室骂'官商勾结'的劲头,我可听阿爹说过七回。"

张老板突然拍了下大腿。

他的瓜皮帽"骨碌"滚到桌下,阿福弯腰去捡时,他已经抓起名单:"苏小姐,明儿我就去翻老账!

当年刘次长那笔'海外捐赠',我记着是走了松本的账——"

"嘘。"苏若雪竖起食指抵在唇边。

她望着楼下挤在廊下的实业家们,那些攥着账本的手在晨雾里发颤,"先别声张,等顾先生从码头回来。"

码头上的汽笛声比预想中来得早。

顾承砚踩着锈迹斑斑的铁梯爬上松本新货轮"大和丸"的甲板时,裤脚被咸湿的海风浸得透凉。

船主松本正雄的翻译官小林举着怀表,镜片后的眼睛眯成线:"顾先生,我们约的是辰时三刻。"

"松本先生的船,比黄历还准时。"顾承砚摘下礼帽,任由风掀起额前碎发。

他盯着货舱口堆成山的木箱,箱缝里漏出的棉絮在风里打着旋——和福兴染坊倒闭前,松本压价抛售的"劣等棉"一个颜色。

"顾先生要看货?"小林挥了挥手,两个搬运工上前要开木箱。

顾承砚却突然蹲下身,指尖划过甲板缝隙里的暗褐色痕迹。

那是干涸的血迹,混着铁锈味钻进鼻腔——和他昨夜在闸北染坊见到的,被日商打手打断腿的老匠工裤脚的血渍,一个气味。

"不必了。"他站起身,礼帽重新扣在头上,"松本先生的货,我信得过。"

小林的笑僵在脸上。

顾承砚转身时,听见裤袋里的怀表在震动——是青鸟的暗号。

他走到舷梯口,借着整理袖口的动作摸出纸条,月光般的字迹刺进眼底:"虹口福源里27号,三日前搬来七个戴礼帽的,每日寅时收电报。"

江风卷起纸条边缘,顾承砚捏着纸角的手指微微发紧。

他想起苏若雪今早说的"抢时间",想起福兴老板投江前攥着的半块蓝印花布,想起松本商事账册里那笔来自横滨正金银行的三百万——军资,从来不是钱,是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顾先生留步!"小林追上来,手里多了个金丝楠木匣,"松本先生说,顾氏绸庄若愿合作,这匣缅甸翡翠,权当聘礼。"他压低声音,"听说顾先生和苏小姐的婚期......"

顾承砚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望着匣中泛着幽光的翡翠,想起苏若雪发间那支"岁岁平安"银簪——那是她母亲临终前塞给她的,比任何珠宝都沉。

"替我谢谢松本先生。"他伸手扣住匣盖,指节抵得泛白,"不过顾家的聘礼,从来不用敌人的刀来铸。"

深夜的顾家书房里,台灯在顾承砚眼下投出青黑的影子。

匿名信被他摊在檀木案上,墨迹未干的"私通英商资金来源不明"几个字像淬了毒的针,扎得他太阳穴突突跳。

信封口的蜡印是朵残缺的樱花——和松本商事文件上的标记,分毫不差。

"有意思。"他扯了扯领带,从抽屉里摸出相机。

镁光灯"咔嚓"亮起时,苏若雪捧着茶盏推门进来,月白衫子被夜风吹得轻轻晃动:"查到谁送的?"

"松本的老把戏。"顾承砚将洗好的照片一张张摊开,"他们怕汇丰的担保函,怕实业家们抱团,所以要抹黑我,断了英资的念头。"他突然笑了,指腹划过照片上的"资金来源不明","可他们忘了,英资最恨被当枪使——我把这些照片发给汇丰的布朗先生,再附上松本军资的证据......"

"他们会反过来查松本。"苏若雪放下茶盏,指尖轻轻碰了碰他手背,"承砚,你总是把每步棋都算到对手后心。"

窗外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咚——咚——"敲得人心发紧。

顾承砚望着她发间的银簪,"岁岁平安"四个字在灯光里暖得发烫。

他想起白天在码头闻到的血锈味,想起青鸟纸条上的"寅时收电报",想起李仲文看伪造担保函时缩了缩的瞳孔。

"若雪,你说李仲文在犹豫什么?"

苏若雪走到窗前,望着被夜色浸得发黑的梧桐树。

风掀起她的衣角,露出袖中折成小块的名单——张老板和周先生的笔迹还在上面,带着墨香。"他怕南京,怕日商,更怕自己。"她转身时,月光漏进窗棂,在她眼尾镀了层银,"当年他敢拿算盘和日商对账本,现在却要算人心、算前程......"

顾承砚站起身,将匿名信的照片收进皮包里。

他望着她袖中鼓起的名单,突然伸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发丝:"那就让他没得选。"

更夫的梆子声又响了。

苏若雪望着他眼底跳动的光,忽然想起白天在商会楼下,那些攥着账本的手——他们的手粗糙、布满茧子,却能织出最细的绸、染出最艳的蓝。

这些手,本不该用来写请愿书,不该用来接高利贷,不该用来抹眼泪。

"明早让阿福把名单抄三份。"顾承砚扣上皮包搭扣,"一份给《申报》的陈记者,一份给汇丰的布朗,还有一份......"他顿了顿,目光沉得像深夜的黄浦江,"给李仲文的秘书。"

苏若雪望着他走向书桌的背影,忽然听见楼下传来脚步声。

是阿福的声音,带着睡意:"顾先生,李顾问的秘书刚送来张条子,说李顾问明早要见您。"

顾承砚转身时,嘴角扬起极淡的笑。

他接过阿福递来的纸条,借着台灯看了眼,递给苏若雪:"他约我在法租界的咖啡馆,说要'当面谈谈担保函'。"

苏若雪望着纸条上的字迹,忽然想起白天张老板说的"刘次长那笔海外捐赠"。

她将纸条折成小块,收进方才放名单的袖中。

有些火,该烧起来了。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

顾承砚望着她袖中鼓起的两块纸团——一块是旧账,一块是新约。

他知道,明天的咖啡馆里,李仲文会看见什么。

而有些选择,一旦摊开在阳光下,就再没有犹豫的余地。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