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23章 金融反击

顾承砚放下听筒时,指节泛着青白。

苏若雪的丝帕还搭在他手背上,带着她惯用的沉水香,像根细绳子轻轻勒着神经。

他抬头时,正撞进她眼底的关切,喉间的紧迫感突然软了软:“山本要做空顾家的丝绸股,还买通报馆造谣说咱们掺了日本纱。”

苏若雪的指尖在檀木匣上顿住。

那是顾家三代的账册钥匙,她从小跟在父亲身边学管账,指腹早磨出薄茧。

此刻茧子蹭过钥匙齿痕,她轻声道:“我去叫赵老板和小李。”转身时发梢扫过他手背,像在说“我在”。

二十分钟后,绸庄后厅的榆木桌被敲得咚咚响。

赵老板的西装前襟还沾着星点豆浆,显然是从早茶摊子直接跑过来的;小李抱着一摞账本,额角细汗顺着鬓角往下淌,发梢都黏成了绺。

顾承砚把电话内容复述完,茶盏在他手里转了三圈——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苏若雪在旁默默添茶,茶水漫过杯沿的刹那,他突然扣住杯底。

“山本的目的不是打垮顾家,是杀鸡儆猴。”顾承砚指节抵着桌面,“他要让上海滩的商人们明白,跟日本商社作对,就是跟钱过不去。”

赵老板的眉头拧成川字。

他在汇丰银行做了十年经理,最见不得这种釜底抽薪的手段:“少东家说得对。但眼下最急的是——”他抽出钢笔在便签上画了个圈,“山本若联合钱庄做空,必然会先冻结咱们的流动账户。等股价跌了,他们再低价收筹码,到时候顾家连反击的钱都没有。”

“那怎么办?”小李的声音发颤,攥着账本的手背上青筋直跳。

他上个月才跟着顾承砚学做新式财务报表,第一次遇到这种阵仗。

顾承砚没说话,目光扫过苏若雪。

她正把一叠近期货单推到桌心,指尖点在“十六铺码头”的提货记录上:“这三天到港的生丝,都是咱们自己养蚕基地的货。掺日本纱?根本没这回事。”她抬头时眼睛亮得惊人,“但谣言一起,老百姓哪分得清真假?得先把水搅浑。”

赵老板突然拍了下桌子:“有办法!咱们提前把三分之一资金转到法租界的私人账户。那些洋行的账册,日本人没那么容易查。”他从西装内袋摸出张名片,“我有个法国朋友在东方汇理银行,今早就能办手续。”

顾承砚的拇指摩挲着茶盏边缘,眼底浮起冷意:“转,立刻转。但不够。”他转向小李,“你带两个人去报馆。记住,别跟他们吵——”他突然笑了,像猎人看见猎物进网,“去问他们要证据。要山本提供的检测报告,要掺纱的具体批次,要证人。他们要是拿不出……”他敲了敲桌角,“就告诉他们,顾家的状子明天就能递到会审公廨。”

小李的喉结动了动,突然挺直腰杆:“我这就去!”他抓起外套往外跑,走到门口又回头,眼睛亮得像淬了火,“少东家,我一定把他们问得哑口无言!”

苏若雪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后,转身从檀木匣里取出一叠地契:“这是苏州蚕房的抵押凭证。我昨晚理账时发现,去年冬天收的茧子比往年多三成。要是需要,咱们可以拿这个去同业拆借。”她把地契推到顾承砚手边,指尖在“顾氏”的朱印上轻轻抚过,“钱不够,人来凑。”

顾承砚突然握住她的手。

地契边角硌得掌心生疼,可她的手温却顺着指缝钻进来,熨平了他心里的褶皱:“若雪说得对。商战不是一个人的事。”他抓起电话,号码本翻到第三页,“周老板的纺织厂上个月刚进了咱们的提花机,张会长的轮船公司还欠着两批丝绸的运费……”

电话接通的声音此起彼伏。

周老板在那头拍胸脯:“顾老弟要撑场子,我把仓库里的顾家绸缎全搬到橱窗最显眼的位置!”张会长的大嗓门震得听筒嗡嗡响:“敢造顾家的谣?我让码头上的兄弟盯着报馆,谁敢贴黑帖子,先过我船帮子这关!”

等最后一个电话挂断,后厅的座钟正好敲响八下。

苏若雪端来新沏的茶,青瓷杯底压着张纸条——是她刚写的资金转移明细,小楷工整得像印出来的。

顾承砚扫了眼数字,突然低笑:“赵老板,您那位法国朋友效率倒高。”

赵老板推了推眼镜,镜片反着光:“他说手续都办妥了,钱现在在马赛的账户里睡觉呢。”他顿了顿,突然正色,“不过少东家,山本的后手绝不会只有这些。”

顾承砚望着窗外渐亮的天光,顾家绸庄的牌匾在晨雾里若隐若现。

他想起昨夜刘会计跪在地上哭嚎的样子,想起电话里那个沙哑的声音,想起苏若雪把丝帕盖在铁柱脸上时的温柔。

有些东西,比钱更难被打垮。

“我知道。”他端起茶盏,水汽模糊了眉眼,“但他不知道,顾家的账,从来不是只算钱。”

后厅的座钟敲响第九下时,小李气喘吁吁地冲进来,手里举着张报纸:“少东家!申报的头版!他们登了‘顾家绸缎质量专访’,还配了咱们蚕房的照片!”他展开报纸,油墨香混着汗水味扑面而来,“周老板刚才打电话说,他店里的顾家绸子,今早刚上柜就卖空了半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苏若雪凑过去看,嘴角慢慢翘起来。

顾承砚接过报纸,目光扫过“传承三代,自种自织”的标题,指节在“顾氏”两个字上轻轻叩了叩。

夜色褪尽时,赵老板收拾公文包准备离开。

他走到门口又回头,盯着顾承砚眼底的光看了半晌,突然说:“少东家,您让我想起二十年前,荣老板带着咱们跟洋纱厂抢市场的时候。”他笑了笑,“那时候咱们也觉得天要塌了,可最后——”他指了指窗外渐次亮起的店铺,“天没塌,塌的是洋人的算盘。”

顾承砚送他到门口。

晨风吹起他的长衫下摆,远处传来黄包车的铃铛声,还有早点摊的吆喝。

苏若雪站在柜台后整理账本,发间的珍珠簪子闪着微光,像颗没被吹灭的星子。

“小李,去把新到的杭罗拿两匹。”顾承砚突然说,“给周老板送一匹,张会长送一匹。就说顾家记着这份情。”

小李应了一声跑开。

苏若雪从柜台后探出头:“要我帮忙包吗?”她的发梢被风掀起,露出耳后一点淡红,像朵刚开的桃花。

顾承砚望着她,突然觉得喉咙发暖。

他想起现代课堂上常说的“商业的本质是信任”,可直到此刻才真正懂了——信任不是账本上的数字,是有人愿意在你最难的时候,把后背交给你。

“不用。”他弯腰从柜台下摸出个锦盒,里面是枚翡翠平安扣,“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苏若雪的眼睛突然瞪圆。

那是顾家祖传的定情信物,她小时候跟着父亲来顾家做客,见过老夫人戴在腕间。

此刻翡翠在晨光里泛着润润的绿,像块化不开的春水。

“顾承砚!”她的声音发颤,耳尖的红一直烧到脖子根。

顾承砚笑着把平安扣套在她腕上。

翡翠贴着她的脉搏,一下一下跳得急。

他望着她慌乱又欢喜的模样,突然想起电话里那个没说完的“后手”。

但没关系,他想,有些仗,有并肩的人,就不怕输。

是夜,顾承砚在账房核对完最后一笔转账。

窗外的月亮爬过梧桐树梢,把影子投在算盘上,像撒了把碎银。

他揉了揉发涩的眼睛,正打算回房,桌上的电话突然轻响——是赵老板的专线。

“少东家,”电话里的声音压得很低,“我刚收到消息,明天天亮——”

“叮铃——”

窗外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吆喝混着电话里的忙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顾承砚握着听筒,望着窗外渐起的薄雾,突然想起赵老板白天说的话。

天快亮了,他想,而有些人的夜,才刚开始。

晨雾未散时,顾承砚正俯身在账房木桌上核对新到的蚕茧收购单。

苏若雪端着青瓷茶盏进来,雾气里只见他眉峰微蹙——这是他发现账册异常时的惯有神情。

她刚要开口,就见他突然直起身,指节重重叩在"苏州蚕房"那栏数字上:"若雪,上个月的烘干损耗率比往年低了两个点。"

"我昨晚也注意到了。"苏若雪将茶盏轻放在他手边,指尖掠过他后颈被晨露打湿的碎发,"刘叔说新置的竹编烘笼透气好,潮气散得快。"话音未落,账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少东家!"小李撞开半掩的门,额前碎发被风掀得乱飞,手里攥着封贴着银行火漆的信,"汇丰银行的通知!"

顾承砚接过信的动作很稳,指甲挑开封蜡时却听见苏若雪倒抽了口冷气——她离得近,看清了信头的"账户冻结"四个字。

他展开信纸的瞬间,目光先扫过落款处的"山本商事担保",指腹在"因涉经济纠纷"几个字上碾了碾,唇角反而勾出丝冷意:"来了。"

"怎么会这样?"苏若雪的手按在他手背,能摸到他脉搏跳得沉而稳,"昨天刚转走三分之一资金......"

"山本要的是彻底断咱们的现金流。"顾承砚将信纸推到她面前,指尖点着"冻结额度覆盖所有流动资产"的条款,"他算准了咱们昨夜刚转完账,剩下的钱不够撑过今明两天的货款。"他抓起电话本翻到赵老板的号码,转头对小李道:"去把前月给周老板的提花机尾款收据拿来,要原件。"

小李应了声冲出门,门框上的铜铃被带得叮当响。

电话接通时,赵老板的声音还带着刚被吵醒的沙哑:"顾少?

这才六点......"

"汇丰冻结了顾家账户。"顾承砚打断他,"需要您现在去趟银行,找王经理。"他顿了顿,"提去年法租界纺织厂抵押案,提东方汇理那笔过桥款。"

电话那头突然静了一瞬,接着是布料摩擦的窸窣声——赵老板应该是坐直了:"我十五分钟到。"

苏若雪看着他放下听筒,从袖中摸出块丝帕轻轻擦他指节:"你早料到会有这一步?"

"山本昨晚没说完的'后手',就是这个。"顾承砚握住她的手贴在自己心口,能感觉到她掌心的薄茧蹭着心跳,"但他没算到......"他指了指窗外渐次开门的商铺,"咱们前天就把生丝押给了同业公会,周老板今早会带着二十家布庄来提货;张会长的货轮昨晚进港,运费直接打到了马赛账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苏若雪突然笑了,眼尾的泪痣跟着颤:"所以你昨晚让小李去报馆,不只是澄清谣言,是让全上海的商人都看见顾家的底气。"

"若雪,商战里最硬的底气不是钱。"顾承砚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角,"是有人信你。"

话音刚落,账房的门被撞开。

赵老板西装前襟还沾着牙膏沫,手里挥着张银行回单:"王经理看了东方汇理的流水,又听说周老板他们今早要堵银行大门——"他把回单拍在桌上,"解冻了!

但只到今晚八点。"

顾承砚扫了眼回单上的红章,对小李道:"立刻把剩余资金转到香港分行,用周老板纺织厂的名义。"他转向苏若雪,"你去仓库盯着装货,让伙计们把'顾氏自种自织'的标签贴在最显眼处。"

"明白。"苏若雪抓起搭在椅背上的月白罩衫,转身时发间的珍珠簪子闪了闪,"我让阿福带两辆板车在后门等。"

小李抱着一摞收据跑回来时,额角的汗已经浸透了衣领:"少东家,收据都在这儿!

周老板刚才打电话说,他带了十个伙计在汇丰门口支起了'力挺顾氏'的招牌!"

顾承砚接过收据时,指尖触到纸张边缘的毛边——是小李连夜用浆糊粘补的旧单据。

他突然想起现代课堂上教过的"危机公关三角",此刻却觉得那些理论都不如眼前这叠带着人味的纸厚重。

"转款吧。"他对小李点头,又看向赵老板,"辛苦您再跑趟银行,盯着他们做资金流水记录。"

赵老板扣上西装纽扣,临出门时突然回头:"顾少,山本这招叫'围点打援',咱们解了'点',他肯定要动'援'。"

"我等他动。"顾承砚的目光落在账房墙上的"货真价实"老匾上,那是曾祖父用蚕茧换的第一笔钱刻的,"援多了,围不住。"

正午时分,最后一笔资金到账的短信提示音响起时,苏若雪抱着个蓝布包裹进来。

布包散开,是刚蒸好的蟹粉小笼,还冒着热气:"张会长让码头的伙计提的,说咱们忙得连早饭都没吃。"

顾承砚夹起个包子,汤汁溅在账本上,晕开团浅黄的渍。

他突然想起昨夜那个未接的电话,喉间的暖意突然一紧——赵老板说的"援",怕不是单指资金。

"叮铃——"

账房的电话恰在此时响起。

顾承砚接起,听筒里只有电流杂音,直到一声极轻的叹息传来:"顾先生,山本一郎在虹口码头囤了五百箱'顾氏绸缎'。"声音压得像浸在水里,"他准备今晚放把火,烧了这些假货,再把罪名扣到你们头上。"

顾承砚的后背瞬间绷直,指节捏得听筒发颤:"你是谁?"

"不重要。"对方轻笑一声,"重要的是......"电话里传来轮船汽笛的长鸣,"他以为你们只会守,可真正的商战,从来不是守出来的。"

忙音响起时,顾承砚望着窗外明晃晃的日头,突然想起曾祖父说过的话:"绸子要经得住晒,才不会起霉斑。"他摸出怀表,指针正指向十二点一刻——离山本动手,还有十二个小时。

苏若雪端着茶盏过来,见他眼底翻涌的暗潮,轻声问:"要我叫人?"

"叫。"顾承砚合上怀表,将茶盏里的残茶一饮而尽,"叫周老板、张会长,叫所有信得过的伙计。"他转身从柜顶取下个檀木匣,里面是曾祖父留下的算盘,"山本要烧咱们的牌子?"他指尖抚过算盘上的象牙珠,"那咱们就用他的火,把上海滩所有民族商社的旗子,都烧得更亮些。"

窗外,黄包车铃铛声、报童吆喝声、商铺卸货的号子声混作一团。

顾承砚望着苏若雪腕上的翡翠平安扣,突然笑了——有些仗,他等了二十年,终于能痛痛快快地,打一场了。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