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16章 阴谋初现

顾承砚站在工厂门口,看着山本被巡捕押上警车的背影,后颈的薄汗被夜风吹得发凉。

苏若雪递来的芝麻饼还剩半块在他掌心,甜味混着嘴角未擦净的血渍,像根细针轻轻扎着神经——这不是结束,是开始。

"先回吧。"他伸手替苏若雪理了理被夜风吹乱的鬓发,指尖触到她耳后未擦净的煤灰,"你这脸,倒像被灶王爷亲过似的。"

苏若雪被他逗得轻笑,眼尾却还沾着方才的焦虑:"我让王妈熬了百合莲子粥,你胃不好..."

"好。"顾承砚应得利落,可等两人分乘黄包车时,他望着苏若雪车后飘起的月白裙角,喉结动了动。

昨夜那把火烧了半间染坊,烧不掉山本背后三井的野心;可有些火,得先在人心头烧起来——比如他和若雪之间,总该有个明白话了。

第二日清晨,顾承砚特意挑了苏若雪最爱的蟹壳黄,用蓝印花布包得方方正正。

苏府门房老周见着他便笑:"顾少东家今儿这衣裳,是新裁的?"他低头看了眼月白杭绸长衫——这料子还是上月苏若雪亲自挑的,说他穿素色显斯文。

转过垂花门,便见苏若雪立在海棠树下。

她今日没戴珍珠簪子,只插了支竹节银簪,月白衫子的袖口微微皱着,像是夜里翻来覆去揉的。

见着他,她欲言又止,指尖绞着帕子,绞出个松松的结。

"怎么了?"顾承砚放轻声音,把蟹壳黄搁在石桌上,"可是昨夜没睡好?"

苏若雪咬了咬唇,从衣袖里摸出个皱巴巴的信封。

信封边角沾着茶渍,封口处的浆糊早干了,撕开时发出刺啦一声。

顾承砚扫过信纸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像是故意掩饰笔锋——"苏小姐,令尊故去前借林公子的五千大洋,顾承砚可知道?

林公子不日归国,当年那笔糊涂账,该算算了。"

他的瞳孔微微收缩。原主那混帐玩意儿,竟还有这档子事?

"承砚..."苏若雪攥住他的衣袖,"我爹...我爹走得急,账本子在火里烧了大半,我...我怕他..."

"怕他拿这当由头,说我顾家养不起你?"顾承砚反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烫得苏若雪一颤。

他低头看她发顶,能闻到淡淡皂角香——这是她惯用的胰子味,从前他总嫌淡,此刻却觉得比任何香粉都安心,"若雪,你记不记得上月我去苏州收茧子,顺道查了苏府旧宅的地契?"

苏若雪抬眼,睫毛上还沾着水雾。

"你爹当年拿地契押给林记米行借的钱,早就在三年前连本带利还清了。"顾承砚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展开是泛黄的借据,"我托陈律师去公共租界查了备案,林家用的是过期印鉴——这信,是吓唬人的。"

苏若雪的手指慢慢松开,帕子啪嗒掉在石桌上。

她望着顾承砚,忽然笑出泪来:"你...你什么时候查的?"

"从你说要跟我一起管账那天。"顾承砚替她擦掉眼泪,指腹蹭过她眼下淡淡的青,"若雪,我从前混账,可现在..."他喉结动了动,"我想把该补的,都补上。"

风掠过海棠树,落英缤纷。

苏若雪伸手接住一片花瓣,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了,信里还说...林峰这次回来,带了个留洋的什么教授,要在报纸上写文章..."

"写文章?"顾承砚挑眉,"那正好。"他捏了捏她的手,"我让阿强盯着码头,林峰的船一靠岸就报信。

至于那教授..."他眼底浮起冷意,"上海滩的笔杆子,可不全听日本人的。"

午后,顾承砚在苏府后巷找到正在择菜的王妈。

老妇人见着他,菜篮子往地上一搁,围裙擦了擦手:"顾少东家可是为那信来的?"

"王妈。"顾承砚递过去个油纸包,是她最爱的桂花糖,"您在苏府三十年,林峰那孩子...当年可是真喜欢小姐?"

王妈剥开糖纸,甜香混着菜叶子的清苦飘出来。

她望着院角那株老石榴树,轻声道:"林少爷从前总爱蹲在这树下,等小姐给鹦鹉喂小米。

有回下大雨,他在树底下站了整宿,病了半月..."她顿了顿,"可后来啊,他跟着他爹去了香港,再回来时——"

"叮铃铃——"

院外传来黄包车的铃铛声。

王妈耳朵动了动,突然把糖纸往顾承砚手里一塞:"二奶奶打发人来催我了,少东家要问的,明儿来西厢房,我给您看样东西。"

她说完便拎着菜篮往厨房跑,蓝布围裙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底下藏着的半本旧账册——封皮上"苏府"两个字,在阳光下泛着浅黄的光。

顾承砚望着王妈跑远的背影,指腹摩挲着被塞回来的糖纸。

老石榴树的影子在地上摇晃,他注意到王妈方才蹲过的青石板上,有半枚泥脚印——是双黑布鞋的鞋印,鞋跟处磨得发亮,不像苏府仆役的鞋样。

"少东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门房老周的唤声惊得他抬眼。

老周拎着竹扫帚站在垂花门边,扫帚尖还沾着海棠花瓣:"苏小姐让我给您送伞,说午后要落雨。"顾承砚这才发现天阴得沉,云层像浸了墨的棉絮,压得人胸口发闷。

他接过伞转身要走,又折回来:"老周,这两日可有人在苏府附近晃悠?

穿西装的,或是操着广东口音的?"老周眯眼想了想,扫帚在地上划出半道弧:"昨儿后晌倒见着个穿浅灰西装的,站在巷子口抽雪茄,见着我看他,转身就往法租界去了——对了,那手表亮得扎眼,许是金的?"

顾承砚捏紧伞柄。

王妈藏的旧账册、老周说的灰西装、林峰的恐吓信,这些线头在他脑子里绞成一团。

他想起昨夜染坊救火时,山本的翻译官用皮鞋尖碾碎了块烧焦的绸料,说"顾氏的料子,到底是经不住火"——此刻这股焦糊味突然涌进鼻腔,他猛地加快脚步。

黄包车停在霞飞路咖啡馆门口时,雨丝刚落下来。

玻璃橱窗里,穿藏青西装的男人正低头看表,金表链在灯光下晃出细亮的线。

顾承砚推开门,门铃叮当作响。

男人抬头,眉峰扬起,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承砚?真是巧。"

是林峰。

三年未见,他比从前更白了,白得像浸在福尔马林里的标本。

从前总沾着草屑的发梢现在抹了发油,服服帖帖贴着头皮;从前笑起来露虎牙的嘴角现在抿成直线,倒像是用尺子量过的弧度。

"林兄。"顾承砚在他对面坐下,服务生端来咖啡,他推到一边,"我在苏府听王妈说你回来了,特意来打个招呼。"

林峰指尖敲了敲咖啡杯沿,瓷与瓷相碰的脆响里带着笑:"我还琢磨着什么时候去顾宅拜访,若雪的事...当年是我负她。"他忽然倾身,声音放轻,"可你知道吗?

她从前给我绣的鞋垫子,现在还收在樟木箱最底下。"

顾承砚盯着他瞳孔里跳动的灯影。

那灯是从巴黎运来的水晶灯,每个棱面都割出细碎的光,可照不亮林峰眼底的阴翳——那里有团暗火,烧的不是旧情,是别的东西。

"林兄这次回来,是要接手林记米行?"他端起茶盏,热气模糊了视线,"听说香港米市这两年受日商挤压得很,令尊可还撑得住?"

林峰的指节在桌布上蜷了蜷,很快又展开,用银匙搅着咖啡:"家父上月把米行盘给了三井物产。"他突然笑出声,"你看我这脑子,光顾着叙旧——方才在报馆碰着个留洋教授,说要写篇《沪上商媛志》,头一个就想写若雪。"

顾承砚的茶盏顿在半空。

三井物产、报馆、《沪上商媛志》...这些词像火柴头擦过磷面,在他脑子里噼啪炸开。

他想起苏若雪今早说的"留洋教授写文章",想起山本被抓时,巡捕从他车里搜出的三井密信——原来林峰的船,是顺着三井的航线靠的岸。

"林兄对若雪,倒是长情。"他放下茶盏,杯底与木桌相碰,发出不轻不重的响,"不过她现在管着顾氏的账,忙得很。"

林峰的银匙"当啷"掉进杯里。

他低头捞匙子,发梢垂下来遮住表情:"我自然知道她忙...就像知道顾氏绸庄这个月要跟杭州织造局谈新订单,对吧?"

雨越下越大,打在玻璃上噼啪作响。

顾承砚望着林峰后颈暴起的青筋——那是他从前翻墙爬树时才会有的紧绷。

原来恐吓信只是幌子,真正的刀子藏在杭州织造局的订单里。

三井要断顾氏的销路,林峰要断顾氏的财路,而那篇《沪上商媛志》...怕是要把苏若雪推到风口浪尖,让顾家不得不为保她名声让步。

"林兄消息倒灵通。"他摸出怀表看了眼,"我得走了,若雪还等着我带蟹壳黄回去。"

林峰起身替他拿伞,指尖擦过他袖扣时顿了顿:"承砚,有些事...不是钱能解决的。"

顾承砚接过伞,伞骨撑开的瞬间,雨水顺着伞沿流成帘。

他望着林峰在雨幕里的背影——那身影越来越模糊,像团化在水里的墨。

直到看不见人,他才摸出袖扣,内侧刻着的"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几个小字,被雨水泡得发涨。

黄包车拐进顾家巷时,他捏紧了袖扣。

阿强撑着油布伞在门口等,见着他便凑过来:"少东家,陈律师方才来电话,说公共租界档案处查到林峰在香港的船运公司,股东名单里有..."

"先进去。"顾承砚打断他,雨靴踩在青石板上发出重响,"把账房的煤油灯点上,我要查林峰这三年的货单。"

门房老周的扫帚声从身后传来,混着雨打青瓦的脆响。

顾承砚望着厅里透出的暖黄灯光,想起苏若雪今早说"要把该补的都补上"时,眼尾那滴没掉下来的泪。

他摸了摸怀表里夹着的合影——是去年冬天,两人在染坊看新织的月白绸,她的笑比绸子还亮。

有些火,该烧起来了。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