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155章 逆风翻盘,金融博弈

顾承砚的指节抵着窗棂,指腹能触到木头上经年累月的包浆。

楼下街道上,几个布庄伙计正蹲在青石板上数银元,铜盆里的金属碰撞声脆得扎耳朵——可数来数去,总差那么几枚。

"今早绸缎同业会的王老板来哭穷,"苏若雪的声音从身后飘过来,带着点没睡好的哑,"他说昨天收了十匹杭绸,本该结五十块大洋,可买家翻遍钱匣子只凑出三十七块。"她把茶盏推到他手边,杯底压着张《申报》,头版标题刺目:"沪上银根奇紧,小商叫苦不迭"。

顾承砚捏起报纸,油墨蹭在指腹上。

他记得现代货币银行学里讲过,战争前夜的金融狙击,往往从囤积硬通货开始。

三井、三菱这些日资洋行在上海盘桓多年,怕是早把市面上的银元悄悄锁进了保险库——市面上流通的银子少了,物价就得涨,民族企业的资金链一断,还不是任人拿捏?

"若雪,"他转身时碰倒了茶盏,琥珀色的茶汤在《申报》上洇开,"你说,要是咱们能造出比银元还硬的'钱'呢?"

苏若雪的睫毛颤了颤。

她总说顾承砚的眼睛像深潭,可此刻潭底翻涌着她从未见过的光。"我昨晚翻了旧账,"她从袖中抽出个蓝布包裹,层层展开是叠得方方正正的老票子,"咸丰年间晋商用过'凭帖',拿货物做抵押开汇票;前清的票号也搞过'本票',有信誉的大庄号担保兑换。"她的手指划过一张褪色的票样,"现在缺的不是货物,是能让大家信得过的'纸'。"

顾承砚的呼吸突然重了。

他想起在大学讲课时,总爱用"信用货币"的理论敲讲台:"真正的钱,是大家都愿意收的那张纸。"此刻苏若雪递来的,正是把理论掰碎了揉进现实的钥匙。"你是说,用联盟里的米行、纱厂、绸庄做担保,发'战时商业本票'?"他抓起笔在报纸空白处画圈,"米行押大米,纱厂押棉纱,绸庄押绸缎,本票上写清兑换物品种类、数量、期限,再盖联盟的钢印......"

"我今早去了十六铺码头,"苏若雪打断他,指尖点在他画的圈中央,"泰昌铁厂的陈厂长说,他们仓库里有三百吨生铁闲着;恒丰米行的张老板囤了两千石新米。

这些东西堆着发霉,不如拿来当'锚'。"她从怀里摸出张毛边纸,上面用小楷画着票样:朱红的联盟徽章印在左上角,中间是烫金的"战时商业本票"六个字,下方留着出票商号、抵押物品、兑换期限的空格,最底下压着顾氏绸庄、泰昌铁厂、恒丰米行三家的墨印。

顾承砚的拇指摩挲过纸页边缘。

纸是苏若雪特意选的,比普通毛边纸厚三分,对着光能看见暗纹——防止伪造的心思,藏在最细的地方。"兑换点呢?"他问。

"法租界的同福里、公共租界的四马路,还有华界的大东门,"苏若雪早有准备,"这三个地方是米粮、棉纱、绸缎的主要交易区,商户往来最密。

我昨天跑了这三处,同福里的茶栈老板愿意腾间屋子,四马路的布庄答应在柜台设兑换窗口,大东门的米行说可以挂个'本票兑换处'的幌子。"她顿了顿,耳尖有点红,"我还找了印刷局,他们说三天就能印出第一批票子。"

顾承砚突然握住她的手。

她的手背上还沾着墨渍,是刚才画票样时蹭的。"若雪,"他的声音哑得厉害,"你知道吗?

你这不是在做一张纸,是在给整个上海的商人们,造一艘能熬过风暴的船。"

接下来的三天像上了发条的钟。

苏若雪带着账房先生跑遍三个兑换点,在同福里的茶栈钉木牌时,她踩在条凳上,发簪滑下来几缕,被穿堂风吹得扫过面额;顾承砚则钻进了钱庄的后堂——要让本票流通,必须得有银钱业的人给信用背书。

"顾少东家,不是我信不过您,"福源钱庄的胡老板捏着票样直擦眼镜,"这纸片子要是没人认,我们钱庄的招牌可就砸了。"他的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再说了,要是有人拿假本票来兑,我们怎么防?"

"胡老板您看,"顾承砚把一叠抵押清单推过去,"每张本票都对应着仓库里的实物,兑换点的伙计会跟着去仓库验看。"他又摸出个铜盒子,"这是联盟新铸的钢印,每个兑换点配一个,票子上没这印,我们联盟不认。"他往前倾了倾身子,"更要紧的是,我们打算成立个'临时票据清算所',每天下午三点,所有联盟商户和钱庄把收到的本票拿来清算,该兑实物的兑实物,该补银子的补银子。

您说,这样风险可还大?"

胡老板的算盘珠子突然停了。

他盯着顾承砚眼里的光,想起上个月陈永康被抓时,这年轻人也是用同样的眼神说"通敌者死路一条"——那回他信了,结果陈永康的布行果然倒了,福源钱庄没跟着栽进去。"成,"他把票样往桌上一拍,"我福源钱庄入这清算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七月初七那天,第一批十万块的"战时商业本票"正式流通。

顾承砚站在四马路兑换点的门口,看着布庄伙计接过本票时眼睛发亮,米行老板捏着票子跑去铁厂兑生铁时脚步生风。

苏若雪挤在人群里,月白衫角沾了点墨迹,正踮脚帮老裁缝看票子上的兑换期限——她的笑声混在铜钱碰撞声里,像春天的溪水漫过龟裂的田。

可到了第七天,顾承砚在清算所的账册上发现了异样。

本票的流通量每天都在涨,可日资的正金银行、住友银行却突然往市面上撒出大笔现银。

更蹊跷的是,有几个兑换点收到的本票,出票商号竟是从未听说过的"广源行泰兴号"——这些名字,他在三井洋行的进货单上见过。

"承砚,"苏若雪举着张皱巴巴的本票跑进来,票面上的钢印歪歪扭扭,"同福里的茶栈说,有个穿黑绸衫的男人,拿这票子要兑二十石大米。

可广源行根本没在我们这儿登记过抵押......"

顾承砚的指尖掐进掌心。

他望着窗外渐沉的夕阳,突然听见黄浦江上传来悠长的汽笛——那是日本商船进港的声音。

顾承砚捏着那张伪造的本票,指腹能触到纸张边缘的毛糙——这是用最普通的土纸印的,暗纹处的竹纤维东倒西歪,哪有苏若雪特意选的厚皮纸里藏着的蚕丝纹路?

钢印倒是模仿了联盟的样式,可仔细看,"沪商联盟"四个字的笔画比原版粗了半分,像是拿旧钢模磨过的。

"三井这是要砸咱们的信用。"苏若雪的指甲掐进桌沿,月白衫袖下的手腕绷得发白,"同福里的茶栈今天退了七张假票,老周头攥着票子哭,说这是他给闺女攒的嫁妆钱。"她突然抓起桌上的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成一片,"要是假票越传越多,明天米行的张老板就得拒收本票,后天绸庄的伙计就要堵咱们门口要现银......"

"停。"顾承砚按住她的手。

他的掌心还留着假票的触感,像块硌人的砂粒。

现代货币银行学的课本在他脑子里翻页,防伪技术、信用维护、危机公关——这些词突然活了,在他太阳穴里跳。"若雪,你记不记得印刷局的王师傅说过,他们能调一种'显影墨'?"他抓起笔在假票背面画圈,"真票的暗纹是用蚕丝和纸浆一起抄的,假票是后期印上去的,拿酒精一擦就花。

钢印的模子我们重新刻,每个兑换点配不同的编号,比如同福里是'沪一',四马路是'沪二'......"

苏若雪的眼睛亮起来。

她抽回手,从抽屉里翻出个牛皮纸包,里面是印刷局新送的样票:对着光,蚕丝暗纹在"战时商业本票"六个字下织成细网;用酒精棉签轻擦钢印,朱红色的印泥纹丝不动,假票上的仿冒印子却晕开一片红雾。"王师傅还说,"她的手指抚过票角的暗码,"每张票子都有流水号,前两位是兑换点编号,后四位是出票顺序,我们每天往《申报》登当日有效号段。"

顾承砚突然笑了。

这笑带着点狠劲,像春寒里抽芽的竹,脆生生要顶开压着的石头。"去把《申报》的陈主编请来。"他扯松领口的盘扣,"我要写篇《告同胞书》,把三井的鬼蜮伎俩摊在太阳底下晒。"

三日后的《申报》头版,顾承砚的文章占了半版。

他站在四马路兑换点的台阶上,看着报童举着报纸跑过:"看嘞看嘞!

顾少东家揭穿日商伪钞阴谋!"苏若雪站在他身侧,手里攥着真票和假票的对比样本,正给围过来的布庄老板娘解释暗纹的门道。

有个戴瓜皮帽的老头挤进来,举着张旧本票喊:"我这张是七月初九同福里出的,号段对不对?"苏若雪翻出当天的号段表,手指划过油墨未干的字:"对的,老伯,您这票能兑五匹杭绸。"老头抹了把眼睛,把票子小心收进贴胸的口袋。

"顾先生,"人群外挤进来个穿灰布衫的中年男人,手里提着个漆盒,"我是大东门印字馆的李师傅,听说您要办识钞大赛?"他掀开盒盖,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各种纸张、油墨、钢印样本,"我在前清的度支部印过龙洋票,辨真假的本事还没丢。"

顾承砚眼睛一亮。

他想起三天前在联盟会议上提的点子:设个"真假币识别大赛",奖金五十块大洋,优胜者聘为联盟的"验票师"。

此刻围过来的人里,有老票号的账房、印刷铺的学徒,甚至还有个穿学生装的年轻人——他说在日本留过学,见过正金银行的印钞机。

比赛设在四马路的大新舞台。

顾承砚站在后台,透过幕布缝隙看前台:苏若雪穿着月白立领衫,正把一沓真票假票混在一起,分给参赛者。

李师傅捏着张票子凑到鼻尖闻,突然拍案:"这张是土纸!

真票有檀香味!"学生仔举起票子对光,手指点着暗纹:"蚕丝是双股的,假票单股!"台下的看客跟着起哄,有个卖油条的阿婆举着油条喊:"我也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拿唾沫星子擦钢印,不掉色的就是真的!"

散场时,顾承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名字:李师傅的"纸张辨"、学生仔的"暗纹术"、阿婆的"唾沫验"——这些土办法比他想的更接地气。

他转头对苏若雪笑:"咱们这不是大赛,是把全上海的眼睛都借来了。"

转机出现在大赛后的第七天。

李师傅蹲在印刷局的废纸箱前,突然扯着嗓子喊:"顾先生!

您看这纸边!"他捡起半张碎票,边缘的毛茬带着细密的锯齿——和大赛时出现的假票一模一样。

顺着这条线索,顾承砚带着联盟的伙计摸到法租界的弄堂深处,推开一扇漆着红漆的木门,里面堆着整箱的假票纸、仿冒钢印,还有台藏在布帘后的老式印刷机。

"抓的就是你们!"顾承砚一脚踹开印刷机旁的木箱,成沓的假票"哗啦啦"撒了满地。

为首的瘦子想往窗户跳,被苏若雪抄起旁边的算盘砸中膝盖——她学了半个月的拳脚,这一下准得很。

公审大会设在十六铺码头。

顾承砚站在临时搭的台子上,脚下是堆成小山的假票。

苏若雪举着喇叭喊:"这些纸片子,是三井洋行买通汉奸印的!

他们想让咱们的本票变废纸,好拿银元卡死咱们的米粮、棉纱!"台下的人群炸了,有个米行老板冲上台,抓起把假票往瘦子脸上摔:"我囤的两千石米,差点就被你们这堆废纸换走!"

顾承砚点燃火把,火舌舔过假票堆。

浓烟里,他看见老周头举着真票笑,李师傅扶着阿婆往台上挤,学生仔攥着新领的"验票师"铜牌——这些人的眼睛里都有光,和他初见苏若雪时,她眼里的光一模一样。

深夜,顾氏绸庄的账房里,苏若雪伏在算盘前,发丝垂落在账本上。

她突然抬头,墨笔在"本票发行量"一栏顿住:"承砚,你说要是三井再使更狠的招,咱们......"

"没有要是。"顾承砚走过去,把她冰凉的手裹进自己掌心。

窗外飘进若有若无的汽笛声,比往日更沉,更急——那是吴淞口方向的船。

他望着她眼底的担忧,突然想起今天在码头上,有个挑夫凑过来小声说:"顾先生,我侄子在吴淞当护港队,说最近日本军舰多了......"

"若雪,"他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就算天塌下来,咱们也得把这张纸攥紧了。"

苏若雪的手指在账本上画了个圈,圈住"下季度发行量"的数字。

远处传来闷雷似的响声,不是雨,是炮。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