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129章 针锋相对,无声之战

顾承砚的指尖在陈默然留下的照片上顿住,纳粹鹰徽的冷光刺得他眼底发疼。

林世昌上个月五次会面德国经济顾问的情报,像根细针直扎进他太阳穴——这老狐狸果然不满足于暗地使绊,要把水搅得更浑了。

“王二说霞飞路23号多了生面孔。”他对着窗外的夜色低笑一声,笑声里浸着冰碴,“林世昌急了,急着在工人堆里点把火。”

电话铃突然炸响。

顾承砚抄起听筒,苏若雪的声音裹着算盘珠子的脆响飘过来:“承砚,染坊老张头来问,这个月的工龄补贴是不是要涨?”

“涨。”顾承砚攥紧话筒,指节发白,“现在就涨。”他望着桌上摊开的《劳资共治试点方案》,钢笔尖在“第二阶段”四个字上重重戳出个墨点,“启动工人福利基金,把年终奖金提前到这周末发。让老张头他们知道,顾家绸庄的账房,算的从来不是剥削的账。”

电话那头静了两秒,接着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苏若雪应了声“好”,声音里裹着他熟悉的清冽茶香——她又在翻旧账册了,每次做重要决策前,总爱把三年前的薪资单翻出来对一对。

“若雪。”顾承砚叫住她,喉结动了动,“辛苦你连夜整理各厂薪资记录,明天要贴到每个车间的公告栏。”

“知道。”苏若雪轻笑,算盘珠子突然拨得噼里啪啦响,“我让阿香去买了红宣纸,数字用金粉写,要让工人们隔着三条街都能看见自家领了多少。”

顾承砚放下电话,指腹蹭过桌面的木纹。

窗外,商会大楼的霓虹灯正一寸寸爬上天幕,像把烧红的刀劈开夜色。

他抓起外套往外走,经过走廊时拍了拍保镖阿强的肩:“加派十个人守后门,再去巡捕房借两个便衣——林世昌的人说不定带着传单混进来。”

阿强的虎背撞得门框咚咚响:“少东家放心,我让弟兄们把着每个下水道口,苍蝇都飞不进。”

凌晨三点,霞飞路23号的留声机还在转。

林世昌捏着《黎明之声》的清样,油墨味刺得他鼻尖发酸。

头版标题用三号黑体字印着:《商会肥了东家,瘦了工人?》,配图是个裹着破棉袄的女工,眼睛肿得像两颗紫葡萄。

“好。”他把报纸拍在檀木桌上,翡翠扳指磕出清脆的响,“明天早上六点,让报童蹲在每个工厂门口发。”

“先生,顾家绸庄突然涨了工龄补贴。”管家弓着背递来茶盏,“听说还要提前发年终奖。”

林世昌的手顿在半空,茶盏里的龙井晃出涟漪。

他盯着报纸上女工的照片,喉结滚了滚——那是他花五块大洋从闸北贫民窟找来的,特意让她在冷风里冻了半宿才拍的。

可现在顾家突然撒钱,工人们手里攥着现银,谁还会信他的“剥削论”?

“加把火。”他突然把报纸揉成一团,“让印刷厂加印五千份,再让码头上的地痞去工厂门口喊——‘顾家的钱是借的日债!’”

晨雾还没散,顾承砚的汽车已经停在商会大楼前。

台阶上堆着半人高的报纸,《黎明之声》的标题像团火,烧得他太阳穴突突跳。

他弯腰捡起一份,指甲在“剥削”两个字上抠出个洞。

“顾先生!”《申报》的记者小吴扛着相机跑过来,镜头直怼他鼻尖,“有工人说您拿日债发奖金,这是真的吗?”

顾承砚把报纸递给小吴,指尖点着报上的女工照片:“这位大姐姓周,住在闸北福兴里17号。我让人送了两袋米、一床新棉被过去——她丈夫上个月摔断了腿,不是什么‘被剥削得吃不上饭’。”他转身走进大楼,皮鞋跟敲出利落的节奏,“十点,新闻发布会,我请工会代表来念共治协议。”

十点整,会议厅坐得满满当当。

顾承砚站在长桌前,身后的黑板上贴着苏若雪连夜做的图表:蓝色柱状图是去年薪资,红色柱状图是今年,箭头齐刷刷往上窜。

“这是顾氏绸庄三年来的薪资涨幅。”他敲了敲黑板,目光扫过台下记者,“这是瑞和纱厂的福利支出明细,这是大生布行的工龄补贴——全部盖着工会的红章。”

坐在他右侧的工会代表老周突然站起来,粗粝的手掌拍在桌上:“顾先生上月请我们工人代表去厂子里转,连茶水间的茶叶都是明前龙井!那些说剥削的,就是见不得咱们工人日子好过!”

台下炸开一片快门声。

顾承砚望着老周磨破的袖口,喉咙突然发紧——三天前他去染坊,就是这个老周蹲在染缸前,用胳膊肘给他垫了块布,说“别沾了染料”。

散会时,苏若雪抱着一摞报表挤进来。

她的眼睛熬得通红,发梢沾着墨点,怀里的报表却整整齐齐,边角都压得服服帖帖。

“各厂的公告栏都贴好了。”她把报表递给顾承砚,指尖触到他手背时轻轻颤了颤,“阿香说,老张头站在红宣前看了半个钟头,说‘原来我干了二十年,能领这么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顾承砚翻到最后一页,看见苏若雪用小楷写的备注:“工人王大柱,独子参军,额外补贴十块;女工李阿婆,孙子生病,预支三个月工钱。”墨迹未干,晕开小片浅蓝。

“辛苦你了。”他轻声说。

苏若雪摇头,发间的珍珠簪子晃了晃:“该辛苦的是他们。”她指了指窗外,几个穿粗布短打的工人正踮脚看公告栏,其中一个突然抹了把脸,又用力拍旁边人的背,笑声撞得玻璃直响。

暮色渐浓时,顾承砚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楼下攒动的人影。

苏若雪不知道什么时候凑过来,发香混着油墨味钻进他鼻端:“今晚商会晚宴,要请几个工人代表吗?”

顾承砚转身,看见她眼底的期待——像当年他第一次带她去看黄浦江夜景时,她眼里的星光。

“请。”他说,“请老张头,请王大柱的娘,再请李阿婆。”他顿了顿,嘴角勾起半分笑,“让林世昌看看,什么才是厂子的主心骨。”

窗外,晚霞把商会大楼的霓虹灯染成暖金色。

远处传来卖报童的吆喝:“号外!商会工人签共治协议!号外!”声音飘得很远,混着黄浦江的浪声,撞进每一条弄堂,每一扇开着的窗。

商会宴会厅的水晶灯刚亮起,顾承砚已站在鎏金雕花门前。

他望着台阶下踩着布鞋上来的老张头——老人今天特意换了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袖口还别着枚磨得发亮的铜纽扣,喉结动了动。

“顾先生。”老张头搓着沾了茧子的手,后半句卡在喉咙里。

倒是李阿婆先开了口,她怀里还揣着个布包,“我家小孙子说要给您磕个头,被我拦了——咱工人不兴这个。”

顾承砚弯腰接过她怀里的布包,是包晒干的野菊花,“阿婆,您上次说泡茶治头疼的。”他抬头时眼眶微热,“该磕头的是我,顾家的厂子能转起来,靠的是你们每双手。”

苏若雪从厅内转出来,手里端着青瓷茶盏。

她替李阿婆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角,茶盏递到老张头手里时故意晃了晃:“张叔尝尝,这是顾先生让跑了三条街买来的碧螺春,说您染布时总喝凉白开,该暖暖胃。”

老张头的手在茶盏上贴了又贴,突然扯着嗓子喊:“大柱他娘!你缩在柱子后头干啥?顾先生请咱们来,不是当摆设的!”

王大柱的娘红着眼眶挪过来,她儿子上个月跟着学生军去了南京,蓝布衫第二颗纽扣空着——那是大柱走前扯下来塞给她的。

顾承砚一眼就看见,伸手扶住她发抖的胳膊:“大柱在前线寄了信,说营里发的棉鞋合脚,让您别惦记。”

宴会厅里突然静了静。

苏若雪悄悄退到角落,看着顾承砚引着三位工人代表坐上主桌——那位置从前是留给法商买办的。

她摸了摸胸口的珍珠簪子,那是顾承砚去年她生日时送的,说“配得上最会算账的女先生”。

“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听真话。”顾承砚举起酒杯,琥珀色的黄酒映着他眼底的光,“碧江染坊的锅炉上个月漏了蒸汽,老周的手烫了泡——我让人查了,是年久失修。从明儿起,各厂机器检修费涨三成。”

老张头的茶盏“当”地磕在桌上:“顾先生,我们不是来要好处的!”

“我知道。”顾承砚放下酒杯,从西装内袋抽出份文件,“这是新拟的《工伤赔偿条例》,断一根手指赔三个月工钱,断腿赔一年——比工部局定的多三成。还有子女教育补贴,上小学每月两块,上中学五块,一直给到毕业。”

李阿婆突然捂着脸哭出了声。

她孙子在弄堂里捡煤渣时摔破了头,因为凑不出两块学费,上个月刚退了学。

王大柱的娘颤抖着摸过文件上的红章,抬头时脸上还挂着泪:“大柱要是知道,肯定说‘娘,咱没跟错人’。”

角落里的留声机不知何时放起了《天涯歌女》。

苏若雪望着主桌那片晃动的蓝布衫,突然想起三天前在染坊,顾承砚蹲在染缸前和工人一起修机器,靛蓝染料溅了半条裤腿。

他当时说:“机器坏了能修,人心凉了,拿钱都捂不热。”

同一时刻,霞飞路23号的留声机却放着刺耳的爵士乐。

林世昌捏碎了第三只茶盏,瓷片扎进掌心也不觉得疼。

管家举着电报站在阴影里:“码头的张头说,顾氏护卫队今晚加了双岗,连运煤的板车都要掀开篷布查。”

“蠢货!”林世昌甩了甩手上的血,“换陈九去,他在十六铺混了二十年,连巡捕房的狗都认不出他。”他盯着墙上的德国鹰徽,指甲在檀木桌上抠出深痕,“顾承砚以为哄好几个工人就能高枕无忧?我要让整个闸北的机器都停转,让他的‘劳资共治’变成笑话!”

凌晨两点,顾承砚的钢笔尖在地图上点住十六铺码头。

阿强掀开门帘进来,军大衣上沾着夜露:“少东家,码头上的陈九带着六个生面孔进了仓库,怀里揣着酒——但酒坛分量不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通知军统的老吴。”顾承砚扯松领带,露出喉结处的汗,“让他带弟兄从后巷包抄。再让商会护卫队的人扮成搬运工,等陈九掏出传单就按倒。”他指腹蹭过地图上“顾家码头”四个字,“告诉老吴,要活口。”

天刚擦亮,《申报》的号外已经铺满上海的弄堂。

头版是顾承砚站在工人中间的照片,标题烫金:《商会新章:工人伤病有靠,子女读书有望》。

配图里,老张头举着文件笑得露出缺牙,旁边小字注释:“顾氏绸庄老染工张德福,从业二十三年首次坐上主桌。”

林世昌站在二楼窗口,看着报童举着号外跑过,突然抓起茶几上的怀表砸向玻璃。

表盖裂开,露出里面夹着的日元纸币——那是他和日商签的密约。

管家捧着皮箱进来:“船票订了凌晨三点的,去香港。”

“等等。”林世昌从抽屉里抽出张信纸,钢笔尖在“顾承砚”三个字上顿了顿,“帮我把这张字条放在商会门口。”他写完最后一笔,墨迹在“战争未结束”处晕开,像团化不开的血。

深夜,商会办公室的台灯还亮着。

苏若雪整理完晚宴的财务报表,正要关抽屉时,一张折成方块的纸从夹层里滑出来。

她展开看了眼,指尖突然发颤——是林世昌的字迹,在“你赢了这一局”下面,钢笔戳破了两层纸。

窗外,黄浦江的浪声漫过窗棂。

苏若雪望着字条上的破洞,想起顾承砚今天说的话:“真正的商道,是让跟着你的人,都能挺直腰杆活。”她把字条重新折好,放进随身的檀木匣里。

月光透过纱窗落下来,在匣盖上投出个模糊的影子,像把未出鞘的刀。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