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123章 信心之战,无声惊雷

巡捕房的警笛声刺破晚霞时,顾承砚的掌心还残留着苏若雪指尖的凉意。

她那句"他们是想让我们自己放弃信心"像根细针扎进他太阳穴,疼得他想起三天前在怡和洋行看到的那份伪造报告——所谓"上海民族工业倒闭率百分之六十"的结论,数据来源竟是码头搬运工的道听途说。

"若雪。"他握紧她的手,指节因用力发白,"你说得对。"他的喉结滚动两下,三年前在后巷看她算算盘的画面突然清晰起来,那时她为了证明顾家绸庄的存货足够,熬夜核对了七本账本,"他们比我们更清楚,摧毁工厂需要炸弹,摧毁信心只需要一张纸。"

苏若雪转头时,眼尾还沾着台灯的暖光:"可我们要怎么......"

"反击。"顾承砚打断她,从西装内袋摸出怀表,秒针正撞在"12"上——这是他定下的"破局时刻"。

他抓起桌上的伪造样本,纸张边缘被他捏出褶皱:"用他们的武器,打他们的脸。"

楼下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商会干事老陈撞开门,额头渗着汗:"顾先生,钱会长带着纺织同业会的人来了,说要商量......"

"正好。"顾承砚将样本塞进老陈怀里,"把所有商会理事、各行业代表都叫到顶楼会议室,十分钟后必须到齐。"他转身看向苏若雪,目光像淬了火的钢,"若雪,你跟我一起去——你比谁都清楚,我们的账册里藏着最锋利的刀。"

顶楼会议室的吊灯晃得人眼晕。

顾承砚推开虚掩的门时,二十多双眼睛齐刷刷扫过来。

钱会长捻着胡须先开了口:"承砚啊,我刚听说巡捕房查了日商的仓库,可这时候闹得太凶......"

"钱叔。"顾承砚将伪造的信心指数拍在桌上,纸张发出脆响,"您看看这上面写的'丝织业半年倒闭率五成'——顾家绸庄上个月刚接了南洋三笔订单,苏小姐的账册里记着,全市三十三家绸庄,只有两家因为老板抽大烟关了门。"他抽出钢笔,在"五成"上重重划了道斜线,"他们不是要抢生意,是要让我们自己吓破胆,主动把市场拱手让人!"

会议室炸开一片议论。

米行的周老板拍着桌子:"难怪我家柜台上月突然少了三成订单,客人们都说'米行要倒了快囤货',合着是有人造谣!"

"所以我们要做一份《民族资本信心白皮书》。"顾承砚压了压手,目光扫过每一张脸,"把各行业的真实数据、订单合同、银行流水都摆出来,让全上海的人看看——我们的工厂在冒烟,货轮在进港,账上的银子比他们的谣言更实在。"

苏若雪从随身的檀木匣里取出一叠账册,封皮还带着油墨香:"我和审计组核对了三天,丝织、米粮、航运三个行业的核心数据都在这里。

顾先生说要'用数据砸穿谎言',我把各厂的库存周转率、利润率都做成了图表。"她翻开其中一本,指尖停在"顾氏绸庄第二季度利润率18%"那行字上,"就像当年您教我对账,每笔数目都要经得起推敲。"

钱会长扶了扶眼镜,凑近看了眼图表:"这......这比洋行的审计报告还详细。"

"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底气。"顾承砚的声音里带着热,"今晚十点前,我要看到《白皮书》的样稿。

苏小姐负责数据审核,老陈带宣传组跑报社,周老板麻烦您联系电台——明天天亮,全上海的报童都要喊着'看信心白皮书',银行的柜台要摆着我们的报告,连黄包车夫都得知道,民族企业的根基比外滩的海关大楼还稳!"

凌晨两点,商会后厅的灯还亮着。

苏若雪伏在案前,鼻尖沾了点墨渍,正逐行核对航运业的船舶数据。

顾承砚端着茶盏走近,见她在"顺昌号货轮月均航次"旁批注:"与吴淞口码头日志核对无误",字迹小而工整,像排着队的兵。

"若雪,歇会儿吧。"他将茶盏推过去,"你已经熬了两晚。"

她抬头时,眼尾泛着红:"当年我娘病得最重那月,是顾老爷让人送了三个月的米粮。"她用指节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现在顾家需要我,民族工业需要我......"她低头又圈出一个数字,"这个吞吐量,得再和招商局确认一遍。"

顾承砚望着她睫毛在眼下投出的阴影,忽然想起穿越前在课堂上教过的"信心指数模型"——那时他对着PPT说"信心是经济的软黄金",如今才懂,这软黄金是眼前人逐字核对的账册,是老陈跑烂的皮鞋底,是周老板拍着胸脯说"我米行的仓单全给你"的底气。

天刚蒙蒙亮,老陈撞开后厅的门,手里举着刚印好的《白皮书》:"顾先生!

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都同意头版连载,电台说八点整播特别节目,连汇丰银行的经理都派人来要样刊!"

苏若雪站起身,将最后一页账册合上:"数据没问题。"她的声音里带着疲意,却亮得像星星,"他们用谣言织网,我们就用真相做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顾承砚接过《白皮书》,封皮上"民族资本信心白皮书"八个字还带着墨香。

他望向窗外,街头已经有人举着告示栏在张贴,报童的吆喝声远远传来:"看嘞!

民族企业真实数据大公开——"

电话铃突然响起。

老陈接起,捂住话筒冲顾承砚喊:"顾先生,《东方日报》的记者说要专访您,问什么时候方便......"

顾承砚摸出怀表,秒针正指向"8"。

他望着苏若雪,她眼里的光比三年前更亮,像团烧得更旺的火。

"告诉他们。"他整理好西装领口,"我随时都在。"

《东方日报》的采访车停在商会楼下时,顾承砚正对着穿衣镜调整领结。

苏若雪站在他身侧,指尖替他理平西装前襟的褶皱:"方才老陈说记者带了速记员,你说的每句话都会见报。"

"正该如此。"顾承砚望着镜中两人重叠的影子,喉结动了动,"三年前我在课堂上教学生'舆论是经济的杠杆',今天要让全上海看看——这杠杆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他转身时,西装下摆带起一阵风,吹得苏若雪鬓角的碎发轻颤,"若雪,你去接待室等我。

等会儿记者若问起数据,你就把航运业那组周转率的图表递过去。"

接待室的百叶窗漏进细碎晨光,照得记者的钢笔尖发亮。

《东方日报》主笔张实秋推了推金丝眼镜,第一问便直戳要害:"顾先生,有日商代表称'民族企业依赖政策庇护,难与国际标准接轨',您如何回应?"

顾承砚的指节在藤椅扶手上轻点两下。

他想起昨夜与苏若雪逐字推敲的答词,想起账册里那串被红笔圈出的"南洋订单增长率37%",喉间突然漫上股热:"外资可以进来,但必须透明。"他身体前倾,目光灼灼,"就像我们的《信心白皮书》摊开在报馆案头——库存、订单、利润,每笔数字都经得起审计。

竞争可以存在,但必须公平。"他抓起桌上的白皮书拍在茶几上,纸张震得茶杯叮当响,"我们不怕挑战,只怕欺骗。

用谣言唱衰市场,用假数据动摇人心——这不是商业竞争,是强盗逻辑。"

速记员的铅笔在本子上飞转,张实秋的瞳孔微微收缩。

他注意到顾承砚说"欺骗"二字时,坐在角落的苏若雪轻轻攥紧了手中的图表夹,指节泛白却没发一言——这比任何表态都有力。

采访结束时,苏若雪将整理好的航运数据递给张实秋:"这是招商局刚送来的最新航次记录。"她的声音温温柔柔,却带着钉子般的分量,"您若去吴淞口码头看看,会发现顺昌号货轮今天装的,是运往新加坡的三十箱顾氏绸缎。"

午后的霞飞路,报童的吆喝声比往日更响:"看东方日报头版!

顾承砚放话:外资要透明,竞争须公平——"顾承砚站在商会二楼窗前,望着报摊前围拢的人群。

穿竹布衫的米行伙计拍着报纸喊"说得痛快",戴金丝眼镜的银行职员捏着报纸点头,连黄包车夫都凑过去看,车把上的铜铃被碰得叮当响。

"顾先生!"老陈撞开玻璃门,额角的汗滴在西装前襟,"四明银行的王经理来电话,说民营银行联合会想跟咱们谈'信心债券'。"他喘着气把电报拍在桌上,"他们说您在专访里提的'用民间资本筑信心'正合心意,愿意以三厘五的年化利率承销。"

顾承砚的手指在电报上划过"三厘五"三个数字,心跳突然加快。

这比他预期的利率还低半厘——银行家们在用真金白银表态。

他抓起电话筒:"接四明银行王经理。"听筒里传来忙音,他转头对苏若雪笑:"若雪,你记不记得上个月在汇丰银行碰的钉子?

他们说'民族企业信用不足',现在倒要看看,到底是谁信用不足。"

苏若雪翻开账册,指尖停在"顾氏绸庄不动产估值"那页:"我让人重新核算了抵押资产,加上各厂的机器设备......"她抬眼时,眼底有光在跳,"足够覆盖债券总额的百分之一百五十。"

债券认购首日,宁波路的四明银行门前排起了长队。

穿月白旗袍的太太攥着金镯子来换债券,戴瓜皮帽的老掌柜抱着红木匣,连弄堂里卖油豆腐的阿婆都攥着皱巴巴的法币——他们举着报纸说:"顾先生说这钱是给民族企业输血,我们信他。"

老陈第三天冲进商会时,手里的账本纸页都卷了边:"顾先生!

认购总额破千万了!"他把账本拍在顾承砚面前,"米行周老板买了五万,航运的吴经理押了整条货轮,连住在霞飞路的犹太商人都买了两万——"他突然压低声音,"王经理说,日商在汇丰的账户这两天动了三笔大款,像是要......"

"收网。"顾承砚打断他,从抽屉里取出封着军统火漆的密信,"昨天夜里,军统放了三个'欧亚贸易联盟'的马仔。"他抽出张伪造的商会会议记录,上面用红笔圈着"资金链断裂内斗激化","他们以为捡到宝,今天早上已经把剩余资金从租界银行转出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苏若雪突然按住他的手背。

她的手还带着算盘珠子的凉意:"你让军统截获的时候,会不会......"

"不会伤着平民。"顾承砚反握住她的手,拇指摩挲她指节上的薄茧——那是多年拨算盘留下的,"截的是他们走私鸦片的货轮,藏在底舱的债券认购单就是证据。"他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等明天报纸登出货轮被扣的消息,全上海都会明白——谁在破坏秩序,谁在守护信心。"

夜幕降临的时候,顾承砚和苏若雪并肩站在商会楼顶。

夜风卷起他的西装下摆,远处的租界灯火辉煌,像撒了把碎金在黑丝绒上。

钟楼的十二声钟响传来时,苏若雪轻声说:"今天老陈说,有个阿婆把棺材本都买了债券,她说'顾先生比我儿子还靠得住'。"

顾承砚望着灯火里穿梭的黄包车,望着百货公司楼顶新挂的"支持民族工业"霓虹灯,喉间突然发紧。

他想起穿越那天,原主在赌场输光最后一张期票时的绝望;想起苏若雪熬夜对账时,油灯在她脸上投下的暖影;想起《信心白皮书》印刷机转动时,油墨香混着希望的味道。

"若雪。"他转头时,看见她发梢沾着星光,"他们以为摧毁信心就能摧毁我们,可他们不知道......"他望着远处越发明亮的灯火,声音轻得像叹息,"信心从来不是天上掉的。

是阿婆的棺材本,是周老板的仓单,是你逐字核对的账册——是每一个相信的人,把信心种进了土地里。"

钟楼的最后一声余韵消散在风里。

苏若雪望着他被灯火映亮的侧脸,突然伸手替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

楼下传来报童的最后一声吆喝:"号外!

欧亚贸易联盟走私船被扣——"

夜色渐深,商会楼顶的风里,飘来若有若无的茉莉香。

那是苏若雪常用的香粉味,混着远处黄浦江的潮腥,混着这座城市正在苏醒的心跳。

顾承砚望着租界区那片过于明亮的灯火,瞳孔里映着未熄的光——他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