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117章 真相如刃,梅香犹存

顾承砚的拇指在苏若雪手背的薄茧上轻轻蹭了蹭。

那是她管账时握算盘磨出的,他早摸熟了形状,此刻却烫得他心口发疼。

"若雪,"他低唤一声,转身从书橱第三层抽出个檀木匣。

匣盖掀开时,霉味混着旧纸香漫出来,露出本蓝布封面的线装书,"李墨白给的《梅社谱录》,我抄了三晚才敢拿给你看。"

苏若雪的指尖刚触到书脊,便像被烫着似的缩回。

她望着他眼底的血丝——那是昨夜蹲守云来茶馆时熬的——突然想起今早他留的电报,"等我"两个字被她揉得发皱,墨迹在纸背上洇成小团乌云。

"翻到第三十七页。"顾承砚替她翻开,泛黄的纸页上,毛笔小楷密密麻麻。

他的指尖停在一行字前:"苏文昭,字明远,光绪三十年入社,任第七长老,主理江南商脉。"

苏若雪的呼吸陡然急促。

她想起母亲临终前攥着的翡翠簪,梅花纹路里总沾着墨香;想起苏州墨香斋的李老说"苏婉清是三长老之女"时,母亲诗笺上"雪底梅香"的题款突然在记忆里炸开——原来不是隐喻,是血脉里刻着的印记。

"我娘...她知道?"她的声音发颤,眼泪砸在纸页上,晕开个淡蓝的圆,"她临死前说'等梅花开了,把玉佩交给值得托付的人',是不是..."

"是要你守住梅社真正的魂。"顾承砚握住她发颤的手,"梅社不是现在这些跳梁小丑能代表的。

初代梅社是张謇先生牵头的,聚的是江南纺织、米行、钱庄的掌事,图的是'实业护商,商脉救国'。

可十年前老一批长老相继故去,新上来的人变了——"他的指节抵着谱录上被墨笔圈起的名字,"周鸿年、张赞臣,这些人勾着日商松本商事,借着梅社名号收保护费,还要把咱们的纱厂、码头当投名状。"

窗外的雨敲得玻璃咚咚响。

苏若雪突然抽出手,从颈间摘下玉佩。

羊脂玉在灯下泛着暖光,背面的梅花刻痕里还嵌着半粒朱砂——那是她十二岁时母亲亲手点的,说"梅芯一点血,留与后人看"。

"所以他们盯着我,是因为我娘是三长老的女儿?"她突然笑了,可那笑比哭还涩,"怪不得松本商事的人总往绸庄跑,说要'合作改良织机';怪不得周鸿年上个月非要我去参加什么'女商茶会'——他们是想拿我当旗子,坐实梅社复兴会的正统性。"

顾承砚从裤袋里摸出个铜钥匙,在掌心焐得温热:"今晚,我们去霞飞路茶馆后的印刷所。

周鸿年的人总说那是印商单的,可我查过,后半夜运货的卡车从不走正门。"他把钥匙塞进她手心,"李墨白的线人说,他们在地下三层有间密室,钥匙齿痕和顾宅仓库的老锁一样——是你母亲当年管账时配的。"

苏若雪的手指蜷起,钥匙硌得掌心生疼。

她望着他眼底跳动的火,那是她熟悉的、每次商战要翻盘时才有的光。"好。"她扯下身上的月白缎子外衫,露出里面青布短打——那是她跟着账房先生查假账时穿的旧衣,"我去拿手电筒,你把车钥匙带着。"

印刷所后巷的墙根长着半人高的野蔷薇。

顾承砚扶着苏若雪翻过围墙时,她的袖口被刺勾住,撕了道小口。"没事。"她压低声音,指腹蹭过伤口,血珠刚冒头就被她吸进嘴里——像小时候跟着账房先生夜查仓库时那样。

地下室的铁门锈得厉害。

顾承砚用钥匙转了三圈,锁芯"咔嗒"一声。

苏若雪举着手电筒,光束扫过墙根时,照见几枚新鲜的鞋印——是双厚底黑皮鞋,和跟踪顾承砚的人穿的一样。

密室门开的瞬间,霉味裹着油墨味涌出来。

顾承砚把苏若雪护在身后,手电筒光束扫过整面墙的文件柜。

最下层的抽屉没关严,露出半张纸角,上面"松本商事"四个字刺得他眼睛发疼。

"在这儿!"苏若雪的声音发紧。

她抽出个牛皮纸袋,封皮上盖着"梅社复兴会机密"的朱印。

里面的纸页簌簌响着摊开,顾承砚扫过第一行便攥紧了拳头——"七月七日,借纱厂工人罢工为由,煽动租界商户罢市,制造混乱;松本商事负责切断法租界电力,配合特务渗透..."

"他们要在七七事变当天..."苏若雪的指甲掐进掌心,"用我们的商脉当导火索,给日本人制造借口。"

顾承砚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

他摸出来,是李墨白的短信:"周鸿年带着三个日本人往印刷所来了。"

"走!"他抓过文件塞进苏若雪怀里,推着她往密道跑。

苏若雪转身时,一张泛黄的信纸从文件夹层里滑出,飘落在地。

她弯腰去捡,手电筒光扫过信首——"若雪亲启"四个字,是母亲苏婉清的小楷。

上方突然传来踢门声。顾承砚拽住她的手腕:"先拿文件,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带着。"苏若雪把信纸塞进领口,贴着心口的位置。

那里还坠着母亲的玉佩,此刻正随着心跳一下下撞着她的肋骨,像在敲某种只有她们能听懂的鼓点。

无需修改

密室铁门被踹开的巨响和周鸿年的骂声一同砸下时,苏若雪正把信纸往衣领里塞。

信纸上的墨香混合着母亲生前常用的沉水香,烫得她心口生疼——那行“他们是叛徒的后代,背叛了先辈的理想”的小楷,像一把烧红的铁钎,彻底戳破了她十年来对“梅社”的最后一丝幻想。

“走!”顾承砚的手掌几乎要烙进她的手腕。

他另一只手攥着从文件柜里顺手拿出来的铜哨——这是他刚才扫到墙角时瞥见的,是老辈商帮传递暗号的物件,此刻在他指缝间硌出青白色的印子。

两人猫着腰钻进密道时,后颈能清晰地感觉到追兵的脚步声震得墙灰簌簌往下掉落。

苏若雪的鞋跟磕在石阶上,疼得她倒吸冷气,但她硬是咬着牙一声不吭。

密道出现在顾家旧宅的地窖,顾承砚推开通风窗的瞬间,雨幕裹挟着梧桐叶的腥气灌了进来。

他反手扣上窗闩,借着闪电的光去看苏若雪的脸——她的发梢滴着水,眼神却亮得惊人,像淬过火的剑。

“给李墨白发电报。”她扯下湿漉漉的衣领,露出里面半干的信纸,“让他联系军统陈站长,就说……梅社复兴会要借七七事变生事的证据,我们拿到了。”

顾承砚掏出怀表,时针正指向凌晨两点。

他掏出钢笔在袖口迅速记录,笔尖把布料都戳得起了毛:“我让老陈调两辆黄包车在弄堂口等着。文件必须在天亮前送到法租界巡捕房,再转交给军统——周鸿年的人现在肯定封锁了码头,走水路太危险。”

苏若雪突然抓住他的手腕,信纸被她攥得皱巴巴的:“还有这封信。”她的拇指抚过“苏婉清”三个字的落款,“我娘的好友说,真正的梅社信物在苏州墨香斋的暗格里。或许……能证明我们才是正统。”

顾承砚的指节在她手背上轻轻敲了敲,这是他们在商战时期约定的“稳”的暗号。

他低头将文件用油纸层层包裹好,系绳子的时候故意打了个死结——这是为了防止中途被截,只有用他常带的银锥才能挑开。

“先送文件。”他把包裹塞进苏若雪怀里,“你坐第一辆车,我断后。要是遇到盘查……”

“报顾氏绸庄的名号。”苏若雪接着说道,声音里带着他熟悉的清冷,“周鸿年的人不敢明目张胆地动顾家,毕竟我们还挂着‘吴淞口纺织同业会’的牌子。”

两辆黄包车碾过积着水的弄堂时,顾承砚坐在最后一辆车上,借着路灯瞥见苏若雪的背影——她把文件护在怀里,像护着什么比命还珍贵的东西。

他掏出怀表对了对时间,凌晨三点十七分,离七七事变还有四天,足够他们布下天罗地网。

天刚蒙蒙亮,商会大厦门前的梧桐树上就落满了麻雀。

顾承砚站在二楼落地窗前,看着楼下陆续进来的商人:福记米行的老板攥着算盘,瑞昌纱厂的周太太扶着翡翠镯子,连向来闭门谢客的钱记钱庄老掌柜都拄着拐杖来了——李墨白的电报昨晚就传遍了法租界,“梅社复兴会通敌”的消息比早饭铺的豆浆传得还快。

“顾少东家。”苏若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换了件月白色立领衫,头发用玉簪别得整整齐齐,腕间却藏着昨晚从密道带出来的账册——边角还沾着霉斑,“周鸿年的人这半年往松本商事汇了七笔款子,每笔都标着‘设备改良费’,可我查过海关记录,根本没有这批货。”

顾承砚转身接过账册,指尖扫过苏若雪腕间的薄茧。

她的手还带着墨香,是刚才在楼下和账房先生核对数目时沾上的。

“等会儿我说话的时候,你把这些数字写在黑板上。”他压低声音说,“要让他们看清楚,所谓的‘梅社’,不过是拿我们的钱给日本人买子弹。”

会议桌的红木纹路上还凝结着晨露。

顾承砚拍开文件袋的瞬间,满屋子都是倒抽冷气的声音。

最前排的染坊王老板凑过来看,老花镜滑到了鼻尖:“这……这不是松本商事的印章吗?周鸿年那老匹夫,上个月还说要带我们‘抵制洋货’!”

“抵制洋货?”苏若雪的粉笔在黑板上重重地划了一下,“他抵制的是咱们自己的织机!松本商事的新机器要价是英国货的三倍,可梅社复兴会硬逼着我们买——他们拿的回扣,够在虹口买三栋小洋楼!”

有人拍桌而起,是绸缎庄的孙掌柜:“难怪我家那批杭绸被海关扣了!周鸿年说‘要配合梅社统一调度’,合着是给日本人腾仓库!”

顾承砚望着一张张逐渐涨红的脸,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昨夜苏若雪读信时的眼泪,想起母亲临终前攥着的翡翠簪,想起张謇先生题在《梅社谱录》扉页的“商脉即国脉”——此刻这些被唤醒的血性,才是真正的梅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行动前夜,军统总部的审讯室里飘着浓烈的樟脑味。

苏若雪换上藏青色短打,鸭舌帽压得低低的,坐在桌前翻阅从印刷所抄来的账本。

对面的椅子上,周鸿年的账房先生抖得像筛糠一样,汗水湿透了后背的“梅”字暗纹。

“三月十五,松本商事汇来五千大洋。”她的指尖停在一行小字上,“备注‘码头维护费’,可十六号同一天,吴淞口码头就‘意外’着火,烧了咱们三船棉纱。”

账房先生的喉结动了动:“那……那是周爷说的,要……要制造混乱……”

“混乱?”苏若雪啪地合上账本,“七月七号,松本商事要切断法租界电力,你们负责煽动罢市——是不是要让日本人的军舰借着混乱开进黄浦江?”

审讯室的门被推开时,顾承砚正靠着门框看着。

苏若雪抬头的瞬间,帽檐滑了下来,露出眼尾一点红痣——那是刚才查账时沾上的朱砂,像一朵开在雪地里的梅花。

他突然想起昨夜她塞在他手心的铜哨,上面刻着“实业救国”四个字,是从密室文件柜最底层摸出来的。

“据点位置找到了。”苏若雪站起身来,把一张纸条递给他,“在杨树浦码头仓库B区,账册里记着每月十五有‘棉纱’运进去,可重量对不上——应该藏着电台和军火。”

顾承砚接过纸条时,碰到了她指节上的薄茧。

窗外的天已经泛白,黄浦江的雾气弥漫进来,沾湿了他掌心的梅花铜牌——那是刚才在审讯室角落捡到的,上面刻着“梅社初代”的字样,边缘还留着磨损的痕迹。

“真正的‘梅社’,回来了。”他望着雾中逐渐明亮的天色,低声说道。

铜牌在掌心里发烫,像一团要烧穿晨雾的火。

军统总部会议室内,顾承砚将从地下情报站缴获的文件摊开的瞬间,窗外的汽笛突然长鸣。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