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111章 樱花之根,埋于人心

雪粒子打在车窗上,顾承砚的指节抵着冰凉的玻璃。

沈仲明的囚车在前面碾出两道深辙,他盯着那抹囚衣的灰,喉结动了动——刚才在教堂,沈仲明说"樱花之根不在地上"时,睫毛上沾的雪水正顺着下颌往下淌,像极了去年中秋他哭着说"我娘等人参须"时的模样。

"顾先生,到了。"赵副官的声音从驾驶座传来。

沈宅的朱漆大门上还挂着"财政部特派员"的铜牌,门环结着薄冰。

顾承砚踩上台阶时,靴底碾碎了半片冻硬的银杏叶,脆响惊得檐下麻雀扑棱棱飞起来。

苏若雪跟在他身后,围巾被风卷起半角,露出颈间那枚顾家祖传的银锁——是他今早硬给她戴上的,"老宅那边说,银器能挡邪"。

"从书房开始。"顾承砚推开门,霉味混着檀香涌出来。

沈仲明的书房布置得很讲究,酸枝木书桌上摆着日本产的钢笔,镇纸是块血玉,在雪光里泛着暗赤。

苏若雪摸了摸书脊,突然顿住:"这里。"她指尖划过第三排《资治通鉴》的书脊,最右边那本比旁的厚了两分。

顾承砚抽出书,暗格里滑出个牛皮纸包。

拆开时,几页带锁的日记本掉在桌上,锁孔里塞着半根烧焦的线头——是防止被硬撬的老手段。

"他早料到会有这一天。"顾承砚捏着日记本,指腹蹭过锁头刻的樱花纹路,"若雪,能开吗?"

苏若雪没说话,从提包里摸出个铜制的细钩。

她垂眸时,睫毛在眼下投出小片阴影,像只专注的猫。

顾承砚想起昨夜她在阁楼调试干扰器,也是这样的神情——铅笔在电路图上戳出小坑,说"我阿爹教过我开这种锁,他说账房的抽屉锁,防君子不防账房"。

"咔嗒"一声,锁开了。

日记本的纸页泛着黄,前半本记的是官场上的应酬,直到五月初七那页,字迹突然扭曲:"吴淞口布防图已传,东京回电要'火种'。

林泽远那老东西盯着账册,他若查下去......"后面的字被重重划掉,墨迹透了页背。

苏若雪翻到最后几页,突然屏住呼吸。

纸页边缘用密文写着一串数字,底下压着行极小的字:"参照林泽远戊辰年账本。"

"林泽远的账本?"顾承砚猛地想起,林泽远遇害前三天,曾托人送给他一本旧账册,说是"留个后手"。

他掏出怀表,表盖里层嵌着张泛黄的纸——正是那本账册的抄录页,数字间的间隔和日记本上的密文严丝合缝。

苏若雪的指尖在纸页上跳跃,像在弹钢琴。"七七,是七月初七;三三,是第三仓库......"她突然顿住,抬头时眼睛亮得惊人,"最后一句是'人心即战场'。"

顾承砚的太阳穴突突跳起来。

他想起这半年来,闸北米价突然暴涨又暴跌,法租界突然出现的"顾家绸庄"假银票,还有上周《申报》头条的"民族资本即将崩溃"谣言——所有线索在脑内炸开,像串点燃的鞭炮。

"不是实物。"他抓过桌上的钢笔,在报纸空白处画圈,"他们用伪钞冲市场,再买通报馆放谣言,等百姓慌了去挤兑......"笔锋在"挤兑"两个字上戳破了纸,"到那时,银行倒闭,工厂关门,整个上海的经济脉络就断了!"

苏若雪的手按在他手背:"那要怎么破?"

"用信用。"顾承砚反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粗布手套传过来,"我们要让百姓知道,民族资本是捆在一起的绳,断不了。"他抓起外套往外走,"找周老板、张行长,还有纱厂的陈叔——半小时后,汇中饭店顶楼会议室。"

汇中饭店的暖气开得足,顾承砚进门时,额角还沾着雪水。

圆桌旁坐着七个银行家,周老板正捏着茶盏冷笑:"顾少东家,你让我们把真金白银拿出来发什么联名债券,万一砸手里......"

"上周四,日商在虹口抛了十万假法币。"顾承砚把一沓验钞报告拍在桌上,"他们买通地痞在米行闹事,说'法币要变废纸'。

今天早上,四马路的福源钱庄已经有二十个百姓排队取钱。"他抽出张纸推过去,"但如果我们七大商会、九家银行联名发债券,承诺'一元债券换一元现银',百姓拿债券能去任何一家钱庄兑换......"

"风险共担?"张行长推了推金丝眼镜,"那要是有人趁机套现......"

"所以债券限面额五块,限上海户籍购买。"顾承砚打开怀表,表蒙的裂纹里映着所有人的脸,"沈仲明的伪钞网络最多撑三天,我们今天发债券,明天登报,后天......"他突然笑了,"后天全上海的报童都会喊'拿债券换现银,民族资本不骗人'。"

会议室安静得能听见挂钟的滴答声。

陈叔最先拍桌:"我纱厂出十万!"周老板摸了摸报告上的假钞水印,重重吐了口烟:"我出十五万。"张行长推过钢笔:"联名书我签,但顾少东家得坐庄——你说的'信用',得有人兜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顾承砚接过笔,笔尖悬在纸页上方。

他想起今早苏若雪给他系围巾时说的话:"你总说商道是人心,现在人心要乱了,你得做那根绳。"墨水滴在"顾承砚"三个字上,晕开个小团,像朵正在绽放的花。

深夜的破译室里,苏若雪还亮着灯。

她面前摊开沈仲明的日记和一沓银行流水,钢笔在"三井洋行"的汇款记录旁画了个圈。

窗外的雪停了,月光透过窗棂落在她发梢,把碎发染成银白。

她轻轻翻开日记本最后一页,背面用铅笔写着串账号,末尾画了朵极小的樱花——和沈仲明袖扣上的纹路一模一样。

苏若雪的手指按在那串数字上,突然站起身。

她抓起外套时,银锁撞在桌角,发出清脆的响。

走廊里的风灌进来,吹得账本哗哗翻页,最后停在某一页,上面用红笔标着:"暗河入江口,地下仓库......"

破译室的台灯在深夜里投下暖黄光晕,苏若雪的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她盯着日记本背面的账号,又扫过账本上"暗河入江口"的批注——暗河是老上海对苏州河支流的俗称,入江口正对着闸北工业区。

三井洋行的汇款记录里,每月十五都有笔"印刷耗材"的支出,数额刚好能覆盖一家中型印刷厂的运转成本。

"叮铃铃——"

电话突然炸响,苏若雪手一抖,钢笔滚进账本堆。

她抓起话筒时,耳尖还在发烫:"顾先生?"

"若雪,我在汇中饭店。"顾承砚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刚才张行长查了法租界的资金流水,三井上周往闸北汇了二十万。"他停顿片刻,背景里传来纸张翻动声,"你那边......"

"找到了。"苏若雪将日记本抵在耳边,"地下仓库的位置在暗河入江口,账本里的坐标和沈仲明的密文完全吻合。"她摸出铅笔在地图上画圈,笔尖戳得纸页发皱,"顾先生,他们的印刷厂应该就在仓库附近——伪钞需要现成的纸张和油墨,仓库里肯定囤着原料。"

电话那头静了两秒。

苏若雪听见顾承砚压抑的喘息,像绷紧的琴弦突然松了半分:"我马上联系军统的陈队长。

半小时后,你带账本去霞飞路7号,赵副官会接你。"

闸北的雨比租界下得急。

苏若雪缩在军用吉普后座,羊毛围巾被风灌得猎猎作响。

赵副官握着方向盘的手青筋凸起:"陈队长说,那片仓库区夜里十点换岗,咱们得在九点五十前摸进去。"他瞥了眼后视镜里的苏若雪,见她正把账本往怀里拢,"顾先生说了,您只负责指认,其他的交给我们。"

"知道。"苏若雪应了声,指尖却悄悄攥紧衣摆。

她想起今早顾承砚给她系围巾时说的"等这事儿了了,咱们去苏州河看灯船",可此刻车窗外的雨幕里,只有黑黢黢的仓库群像巨兽般蹲伏着。

九点四十八分,吉普车在巷口刹住。

陈队长的人早候在墙根,黑色雨衣上沾着泥点。

苏若雪刚下车,雨就劈头盖脸砸下来。

她踩着积水往仓库区走,鞋跟磕在青石板上发出脆响——第七间仓库的铁门挂着新锁,锁孔里塞着半片樱花花瓣。

"就是这儿。"苏若雪的声音被雨声压得很低,却像根银针扎进夜色。

陈队长打了个手势,两个特工上前用液压钳剪断锁。

铁门拉开的瞬间,油墨味混着潮湿的纸浆味涌出来。

苏若雪踮脚往里看,只见成捆的法币纸堆到天花板,墙角的印刷机还沾着未干的墨迹,滚轴上的"中央银行"钢印在手电筒光下泛着冷光。

"他娘的!"陈队长踹了脚纸堆,纸捆哗啦啦散了一地,"上个月法租界的假钞案,原来是这儿出的货!"他转头冲手下喊,"把机器拆了,纸全搬上车——顾先生要的是彻底断根!"

苏若雪蹲下身,捡起张未裁切的伪钞。

纸张触感比真币略糙,却几乎能以假乱真。

她想起三天前在福源钱庄看到的挤兑人群,老妇人攥着皱巴巴的钞票哭着说"这钱要变废纸了",此刻指尖突然发颤——原来那些恐慌,都是眼前这些纸片子堆出来的。

"苏小姐。"赵副官递来件雨衣,"顾先生让我送您回去,他说演讲的稿子还没改完。"

演讲。

苏若雪这才想起,明天就是上海总商会的周年大会。

顾承砚要在那上面做第一次公开演讲,主题是"商脉即国脉"。

她摸出怀表里的照片——是今早顾承砚在书房改稿的侧影,钢笔在纸页上划出深痕,说"我得让他们知道,商人的脊梁,能撑起半片天"。

第二天的上海大礼堂挤得水泄不通。

顾承砚站在后台,能听见台下嗡嗡的议论声。

他低头扯了扯领带,衬衣袖口沾着昨晚改稿时的墨迹——苏若雪今早给他熨衣服,边吹烫斗边笑:"顾教授的习惯倒是没改,写稿子总爱咬笔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顾先生,该您了。"工作人员掀开幕布,镁光灯瞬间刺得他眯起眼。

台下的掌声像浪潮般涌来。

顾承砚望着第一排的周老板、张行长,还有纱厂陈叔,突然想起半年前他刚接手绸庄时,这些人看他的眼神——带着看纨绔子弟的敷衍,现在却都直起腰板,眼里亮着期待的光。

"各位同仁。"他开口时,声音比预想中更稳,"上个月,我们在闸北端了日商的伪钞窝点;上周,我们联合七大商会发的债券,让福源钱庄的挤兑潮三天就退了。"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可这些都不是最要紧的。"

"最要紧的是什么?"后排有人喊。

"是人心。"顾承砚向前一步,西装下摆被穿堂风掀起,"日商为什么要搞伪钞?

为什么要买通报馆造谣?

因为他们怕——怕我们团结,怕我们的工厂冒烟,怕我们的钱庄存着百姓的血汗钱!"他的声音拔高,像敲在青铜上的钟,"可今天我要告诉各位,要告诉全上海——"

"民族资本不是散沙!"

台下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周老板抹了把眼角,陈叔使劲拍着大腿,连平时最严肃的张行长都红了眼眶。

苏若雪站在侧幕条后,看着顾承砚被镁光灯笼罩的身影,突然想起他说过的"商道是人心"——此刻他眼里的光,不正是最亮的那盏灯吗?

演讲结束时已近黄昏。

顾承砚走出礼堂,西装内袋还装着听众塞来的纸条,有纱厂工人写的"顾先生,我们信你",有学生画的"实业救国"简笔画。

他往黄浦江畔走,风里飘着吴淞口的咸腥气,远处的海关大钟正敲响六点。

苏若雪早等在江边。

她的围巾被江风吹得猎猎作响,手里提着个油纸包——是他最爱的蟹粉小笼。

顾承砚接过时,指尖碰到她冰凉的手背,立即攥紧:"不是说在车里等?"

"想看看江。"苏若雪望着翻涌的江水,发梢沾着细浪溅起的水珠,"你今天的样子,像极了阿爹说的'脊梁'。"她转头看他,眼睛里映着晚霞的金,"顾先生,我们真的做到了。"

"还没。"顾承砚望着江对岸的工厂群,烟囱里飘出的黑烟在天际凝成灰云,"他们不会罢休的。"他摸出怀表,表蒙的裂纹里映着苏若雪的脸,"但至少......"

"至少我们点燃了火种。"苏若雪替他说完,嘴角扬起个清浅的笑。

江风突然转急。

顾承砚下意识将她往怀里带了带,余光却瞥见远处码头——一艘挂着星条旗的货轮正缓缓靠岸,甲板下传来隐约的机械运转声,像某种蛰伏的巨兽在翻身。

他眯起眼,却看不清货舱里装着什么,只看见船舷上的水痕,新得像是刚从远海驶来。

苏若雪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手悄悄覆上他心口的银锁:"又要忙了?"

"嗯。"顾承砚低头吻了吻她发顶,"但这次......"

"我们不是一个人。"

货轮的汽笛在江面上拖出长音,混着海关大钟的整点报时,惊起一群白鸥。

它们扑棱棱飞过黄浦江,翅膀上沾着晚霞的金,像撒向天空的星星。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