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 > 第392章 市井喧腾闻贱米,儒衫半解为折腰。

第二天辰时,天光大亮。

一夜的流言与猜测,早已让京城这座巨大的熔炉,烧得滚烫。

从天照门到皇城根,从朱雀大街到东西两市,无数百姓天还没亮就走出了家门,汇聚在各大米铺之前。

他们翘首以盼,交头接耳,每个人的脸上都混合着期待、不安与一丝不敢置信的狂热。

“听说了吗?昨晚后半夜,还有粮车不断地进城!”

“何止是听说,我三舅家的远房侄子就在城门当差,他说那驴车一队接着一队,就跟没有尽头一样!”

“可这粮价……真的会像传言说得那么低吗?我这心里怎么七上八下的。”

“谁说不是呢!可别是那些天杀的粮商放出来的新花招,故意耍咱们玩呢!”

人群的议论声,如同夏日池塘里的蛙鸣,嗡嗡作响,充满了焦虑。

就在这时,东市最显眼位置的“萧家裕丰粮行”那厚重的门板,“嘎吱”一声,从内被拉开了。

早已等候在门口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数千道目光,齐刷刷地投了过去。

只见一个膀大腰圆的伙计,精神抖擞地走了出来,他手里没拿算盘,也没拿账本,而是提着一面锃亮的大铜锣。

他不理会众人,走到店铺正前方的空地上,深吸一口气,抡圆了胳膊,用尽全身力气,将手中的锣槌狠狠砸下!

“哐!!!”

一声巨响,石破天惊!

仿佛一道命令,压下了所有的嘈杂与议论。

“哐!!哐!!”

伙计又连敲了两下,等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过来后,他才扔下锣槌,清了清嗓子,用他那练了十几年的洪亮嗓门,高声唱喏道:

“开仓放粮——!!”

“奉革新司平章事余大人之命,为平抑京城粮价,利国利民!即日起,我裕丰粮行,并京城所有悬挂‘革新司’标识之米铺,同时开售平价粮!”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紧张到屏住呼吸的脸,然后,用一种近乎于吼的声音,报出了那个足以让整个京城都为之疯狂的价格:

“陈米,每斗,二十文!!”

“上等新米,每斗,二十六文!!”

“凭户籍文书购买,不设限量,售完为止——!!”

价格一出,人群先是陷入了长达三息的、死一般的寂静。

紧接着,如同火山喷发,一股无法遏制的、震耳欲聋的狂潮,猛然爆发!

“我的亲娘啊!我没听错吧!二十文!真的是二十文!”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余大人,您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快!快!还愣着干什么!抢啊!”

人群疯了。

理智、排队、秩序,在这一刻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人们挥舞着手中的钱袋,扛着早已备好的米袋,如同潮水一般,朝着粮铺的大门,疯狂地涌了去。

“别挤!别挤!一个个来!”

“把钱拿好!把户籍凭引拿好!”

粮铺的伙计们用木板和身体组成了人墙,声嘶力竭地维持着秩序,但在这股求购低价粮的热潮面前,他们的努力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几乎是同一时间,京城各处都上演着相同的一幕。

西市,隶属于长乐侯的“常来米铺”前,掌柜的非常有经验,他们没有让伙计出来喊,而是直接将十几块写着价格的巨大木板,高高挂在了铺子门口。那用黑漆写的“陈米二十文”、“新米二十六文”的大字,在晨光下,比金子还要晃眼。

百姓们根本不用人招呼,自发地排起了数百米的长队,队伍拐了三四个弯,直接堵塞了半条街。

南城,属于安国侯李家的“金玉粮行”更是夸张。李家直接出动了府上的护卫,在粮铺前拉起了长长的警戒线,所有百姓必须十人一组才能上前购买。即便如此,那人山人海的阵仗,也让见惯了世面的护卫们手心冒汗。

“快点快点!给我来五斗新米!不,十斗!我要十斗!”

“这是我的钱,你数数!再给我装两斗陈米,回家熬粥喝!”

“哈哈哈!买到了!我买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像个孩子一样,将一个装得半满的米袋紧紧抱在怀里,他把脸深深地埋进米袋里,闻着那粮食独有的、质朴的香气,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太便宜了……真的太便宜了……”

人群中,一个刚从“常来米铺”挤出来的老者,对着身边还在犹豫的人喊道:“都别傻看了!这价格,比上次贺大学士闹事那会儿,余大人放出的低价粮,还便宜了足足八文钱啊!那次没抢到,我老婆子回家念叨了我半个月!这次要是再错过,我这辈子都别想安生了!”

这话,瞬间点醒了更多的人。

恐慌,来源于匮乏与未知。

而狂喜,则来源于这看得见、摸得着、几乎等同于白捡的巨大实惠!

……

城西,一条僻静的小巷内。

李三婶扛着一个不大的米袋,脚步却走得虎虎生风,脸上的皱纹,都因为那抑制不住的笑容而舒展开来,仿佛年轻了十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请大家收藏:()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刚走到自家门口,就看到隔壁的邻居,那个平日里见了谁都点头微笑的徐秀才,正一脸复杂地站在自家门前,望着巷子口的方向,眉头紧锁。

“哎哟,徐秀才,你这是做什么呢?”李三婶把米袋往肩上颠了颠,大着嗓门喊道,“你还在这里站着?快去买米啊!再不去,可就真没了!你看看我这袋新米,足足两斗,你猜花了多少钱?才五十二文!五十二文啊!够我们娘俩,扎扎实实地吃上一个月了!”

被称为徐秀才的年轻人,名叫徐彦,此刻他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作为一名读书人,他有着读书人的骄傲与矜持。

尤其是在大儒贺舟,因为弹劾余瑾,而被下狱抄家之后,整个京城的士林,都弥漫着一股对余瑾同仇敌忾的气氛。

在他们口中,余瑾是“酷吏”,是“权奸”,是打压读书人的刽子手。他们私下里聚会,无不对其口诛笔伐,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去买他余瑾施舍的“平价粮”?

这在徐彦和他的同窗们看来,无异于一种背叛,一种自甘堕落,是主动向那个奸臣低头!

士可杀,不可辱!

大丈夫,岂能为五斗米折腰?!

可是……

屋里,传来一阵压抑的、苍老的咳嗽声,那是他年迈的母亲。

徐彦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空瘪的钱袋,里面只有不到一百文钱,那是母亲省吃俭用,连药都舍不得吃,给他攒下来用作笔墨纸砚的。

他想起了前几日,家里断粮,母亲将最后一把米,混着野菜熬成清可见底的稀粥,全都推到他面前,自己却只喝那野菜汤的场景。

所谓的风骨,所谓的矜持,在母亲那双充满慈爱与期盼的眼睛面前,在自己那不争气的、咕咕作响的肚子面前,忽然变得那么可笑,那么苍白无力。

李三婶看他不动,又热情地劝道:“你这孩子,脸皮薄!这有什么的?这粮食是余大人放出来的没错,可那也是圣上点头的啊!是朝廷的恩典!是给咱们全京城老百姓的!你不去买,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你娘饿肚子?”

“圣上的恩典……”

徐彦喃喃地重复着这句话,仿佛找到了一个足以说服自己的台阶。

是啊……这是圣上的恩-典!我吃的是皇粮,不是他余瑾的嗟来之食!

圣人也曾说过,民以食为天!先要活下去,才有力气去读书,去考取功名,去……拨乱反正!

想到这里,他心中那最后一道防线,彻底崩塌了。

“多谢三婶提醒!”

徐彦对着李三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猛地转过身,从门后抄起一个布袋和那干瘪的钱袋,不再有丝毫犹豫,拔腿就朝着巷子口,疯了一般地冲了出去。

那奔跑的姿态,哪里还有半分平日里秀才的斯文与从容。

喜欢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请大家收藏:()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