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开局女帝:点化万物打造无上神朝 > 第102章 妖吏

朝堂之上,那些习惯了旧日礼法秩序的衮衮诸公,尚在为一些无关痛痒的琐事争得面红耳赤,浑然不知,一场足以颠覆整个天下根基的风暴,已然在酝酿。

三日后,风暴降临。

一本由六部尚书联署,更盖有宗老院朱红大印的《正礼疏》,如同一块巨石,被悍然呈至女帝凤无涯的御案之上。

奏疏洋洋洒洒万言,核心诉求却如刀锋般锐利:请废炎诏炉,禁绝万物点化之妖术,恢复三公九卿之祖制,以正纲常,安天下!

奏章的末尾,还附上了一份触目惊心的民情录。

三十六郡的儒生们聚众焚书,烈焰冲天,以此明志,声称典籍若不能教化人心,不如付之一炬。

七十二座乡野村庄更是立起石碑,村民歃血为盟,碑上血字凿凿:“不使器物僭越人伦,不令妖邪乱我宗祠!”字字句句,皆是对凤无涯新政最恶毒的控诉。

凤无涯一目十行,看到最后,绝美的脸上竟浮现出一抹冰冷的笑意。

她素手一扬,“啪”的一声,那本凝聚了整个帝国旧势力意志的奏章,被她狠狠掷在金砖地上,滚落在御座之下,如同一条被人打断了脊梁的死狗。

“传贾仁义。”她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不多时,户部侍郎贾仁义连滚带爬地奔入殿中,他本是个八面玲珑的官场油子,此刻却抖得像风中残叶。

他知道,这本《正礼疏》一上,自己这个推行新政、被骂作“妖吏”的急先锋,已然成了众矢之的。

“陛下……”

凤无涯没让他把话说完,眸光如出鞘的利刃,直刺他的内心:“朕要你明日就在东市设台,张榜天下。凡愿登记自家器物、接引灵性者,赐稷灵籽一捧、叶影哨一枚,许其三年免税,官府以国运担保其家宅安宁!”

贾仁义闻言,脸色煞白,双腿一软差点跪倒:“陛下!这……这无异于火上浇油!若、若天下人群起而攻之,骂臣是祸国殃民的妖吏,臣……”

“妖吏?”凤无涯嘴角勾起一抹嗜血的弧度,“那你就让他们亲眼看看,妖吏庇护下的门户,是谁家的贼都进不去的铜墙铁壁!”

消息一经传出,天下哗然!

旧贵与儒生们怒斥女帝倒行逆施,必遭天谴。

然而,他们预想中万民响应、共讨“妖后”的场面并未出现。

稷灵田开放登记首日,东市人山人海,竟有八成以上的农户,携家带口,扶老携幼,排起了望不到头的长龙。

队伍里,一个被父亲扛在肩头的孩童,扯着嗓子,用最天真烂漫的声音高呼着:“我要会跑的扫帚!我要会自己打水的木桶!”这声呼喊,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那些自诩为民请命的士大夫脸上。

然而,北境的十八座“礼村”却是个例外。

这些村落宗族势力极强,自诩为礼法正统的最后壁垒。

他们闭门拒令,为首的族老严正纲更是亲率族人,将家中所有点化过的农具堆在宗祠前,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烈火熊熊,映着他扭曲而狂热的脸。

他的亲孙子,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因私藏了一把能自动松土的灵锄,被他当众按倒在地,施以杖刑。

少年哭喊着“爷爷,那锄头能让您省点力气”,可严正纲不为所动,家法棍棒如雨点般落下,直至少年气息全无。

滚烫的鲜血,溅上了宗祠那块刻着“敦宗睦族”的匾额。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严正纲杵着染血的木杖,对着全村人嘶吼,“我严氏一族,宁死不乱纲常!”

当晚,血腥的报应不期而至。

一伙凶悍的马贼趁着夜色与混乱,突袭了这座刚刚“肃清”了内部的礼村。

失去了灵性门环预警,没有了自卫犁铧守护,村民们在睡梦中被惊醒,面对的却是雪亮的刀斧。

他们赤手空拳,如何是那些亡命之徒的对手?

哭嚎声、惨叫声响彻荒野,整个村庄化作人间炼狱。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一山之隔的点化村。

凄厉的叶影哨声划破夜空,那是马贼分兵袭来的信号。

刹那间,整个村庄仿佛活了过来!

一架架犁铧如秃鹫般腾空而起,对准贼人俯冲猛刺;一口口水缸轰然炸开,喷射出高压水箭,将马贼冲得人仰马翻;门楣上的铜环更是化作致命的毒蛇,无声无息地跃起,死死咬住漏网之鱼的脖颈!

一夜之间,高下立判,生死分明。

三日后,被誉为“行走的经书宝库”的经冢先生,亲赴礼村勘查灾情。

他踏过烧成焦炭的屋梁,踩着凝固的血迹,空气中弥漫着绝望与死亡的气息。

在一片废墟中,他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同样被熏得焦黑的陶俑,失声痛哭。

那陶俑的胸口处裂开了一道狰狞的口子,里面竟嵌着数枚刀片,显然是在最危急的关头,用自己脆弱的陶土之躯,替主人挡下了致命的攻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女帝:点化万物打造无上神朝请大家收藏:()开局女帝:点化万物打造无上神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它叫煨娘……是我老头子当年给我捏的陪嫁……”老妇人涕泪横流,哽咽着抚摸陶俑,“昨夜……昨夜大火烧起来,我被烟呛得动不了,是它……是它自己滚到我身边,把我往外推……嘴里还一直念叨着,‘娘还没喝上粥’,‘娘还没喝上粥’……”

经冢先生,这位一生皓首穷经,将“礼法”二字刻在骨子里的老人,沉默了。

他看着那碎裂的陶俑,又看了看远处跪在宗祠前、同样失去了满门亲人的严正纲,良久,这位老宿儒忽然仰天长啸,拔出腰间大笔,饱蘸浓墨,在虚空中奋笔疾书!

“灵能护主,何罪之有?!”

八个铁画银钩的大字,带着无尽的悲愤与质问,在空中轰然成型。

字迹尚未散去,竟凭空自燃,化作无数只灰色的蝴蝶,漫天飞舞,仿佛在为那些无辜死去的生灵与“物灵”一同哀悼。

经冢先生猛然转身,手中之笔直指面如死灰的严正纲,声如洪钟:“严正纲!你口口声声说它僭越人伦!可它,比你这个活生生的祖父,更懂得何为‘孝’!比你这个满口纲常的族长,更明白何为‘护’!”

严正纲浑身剧震,再也支撑不住,重重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消息传回神都,凤无涯听完密报,只是淡淡地说了七个字:“备车驾,去稷坛。”

片刻之后,一支史无前例的浩荡车队,自皇城而出。

为首的正是女帝的御驾,其后,跟着由帝国最顶尖的百工匠师们驾驶的三千辆大车。

车上载着的,不是金银珠宝,不是兵甲粮草,而是三千件刚刚觉醒了灵性的日常器物——嗡嗡作响的纺车、光芒自生的油灯、热气腾腾的饭甑、甚至还有朴实无华的蓑衣斗笠。

车队浩浩荡荡,驶向帝国祭祀社稷的最高圣地——太庙。

沿途百姓闻讯,竟自发地走出家门,当街焚香,跪地相迎。

无数孩童追着车队奔跑,兴奋地冲着那些器物招手,大声喊着:“犁爷爷好!”“锅奶奶早!”在他们眼中,这些不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亲切而强大的守护者。

抵达太庙当日,凤无涯一身玄色帝袍,拾级而上。

她下令,将三千灵器列阵于丹墀之下。

在满朝文武惊疑不定的目光中,她亲自上前,点燃了祭天的第一炷香。

香烟袅袅,她手持玉圭,朗声宣告,声音传遍了整座神都:

“朕今日在此,非祭神佛,非拜鬼神,乃祭——凡所执持,皆可成心!”

话音落下的瞬间,奇迹发生了!

排列在最前方的数百具犁铧,竟齐齐向前一倾,对着太庙牌坊自行三叩首,动作庄严,宛如最虔诚的信徒!

悬挂在廊下的油灯挣脱灯架,绕着殿梁盘旋飞舞,光芒交织,宛如一条璀璨的金龙!

正中央的数百只饭甑同时喷出蒸腾的热气,白雾在空中凝聚不散,赫然形成了“五谷丰登”四个大字!

满朝文武,包括那些联署上疏的尚书们,此刻全都屏息垂目,不敢仰视这神迹般的一幕。

就连最顽固、最重礼法的老宗伯,也下意识地悄然合上了手中那本须臾不离身的《礼典》。

深夜,户部衙署依旧灯火通明。

贾仁义终于在厚厚的登记簿上,写下了最后一个名字。

他长舒一口气,抬头望向窗外,漫天星光洒落,竟照见簿册上自己的名字,正微微散发着淡金色的光芒。

他一怔,旋即感到指尖传来一阵微烫——正是那枚他用来发放稷灵籽的户部铜牌!

在星光之下,铜牌表面正缓缓浮现出一道玄奥的纹路,那纹路,竟与传说中女帝所持的“万象点灵图”遥相呼应!

而在无人知晓的归源舟内,凤无涯正凝视着身前的心灯池。

池水平滑如镜,倒映出的却非星辰,而是大炎王朝万家灯火。

她清晰地看到,在那千万盏灯火之下,每一户人家的屋檐、田垄、灶台,都有一抹微弱却坚定的灵光正在升腾、汇聚。

她伸出玉指,轻轻抚过身旁的传国玉圭,低声自语:“他们说我以术惑民,以利诱之。可这选择,从始至终,都是他们自己做的。”

话音刚落,心灯池底,忽然泛起一圈微不可查的涟漪。

那禁锢着帝国气运的四道锁链虚影之下,第五道更为粗壮、更为古老的锁链,竟悄无声息地剧烈震颤了一下。

下一鼎“衡渊鼎”,镇压于律学宫地脉深处,其下囚禁的,是早已被遗忘的“礼法本源之心”。

“万器承祚礼”后七日,各地愈演愈烈的“焚器请命”之风,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掐住,戛然而止。

然而,诡异的是,取而代之的,并非是预想中的万民归心,海晏河清。

相反……

喜欢开局女帝:点化万物打造无上神朝请大家收藏:()开局女帝:点化万物打造无上神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