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 > 第387章 陈稳之思

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 第387章 陈稳之思

作者:达芬刚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01:06: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伪宋改元“太平兴国”的消息,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在陈朝朝堂引起些许涟漪后,便迅速沉寂下去。

双方的对峙格局早已固化,并不会因为对方换了个年号就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边境的哨探依旧警惕,经济上的暗战仍在持续。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沿着既定的轨道运行。

然而,紫宸殿内的陈稳,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正在他身上加速刻下痕迹。

那日朝会,商讨关于在淮南路大规模推广新式稻种的事宜。

这本是他极力推动、关乎国本的重要政事。

张诚站在殿中,详细陈述着推广方略、预估的增产数额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陈稳端坐御座,努力凝聚精神倾听。

但不知何时,张诚那清晰洪亮的声音,仿佛隔了一层薄纱,变得有些模糊遥远。

他的视线里,张诚的身影微微晃动,殿内烛火的光晕似乎也在扩散。

一阵强烈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涌上,让他险些握不住手中的玉圭。

他不得不微微阖眼,深吸了一口气,凭借强大的意志力,才将那股眩晕感压了下去。

“……故此,臣以为,当以和州、庐州为先行试点,由工部选派精干吏员,携带‘搅龙船’及新式农具,指导农户……”

张诚仍在侃侃而谈,并未察觉到御座上的异常。

但侍立在御阶下的太子陈弘,却敏锐地注意到了父皇那一瞬间的失神和微微蹙起的眉头。

他的心,也跟着揪了一下。

“……准卿所奏。”

陈稳的声音响起,依旧平稳,但细听之下,似乎比往常少了一丝中气。

“此事关乎民食,务必稳妥,循序渐进。”

“臣,遵旨。”张诚躬身领命。

当日的政务终于处理完毕,众臣告退。

陈稳没有立刻起身,而是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了片刻。

方才那短暂的眩晕,以及近日来时常感到的精力不济,都在提醒他一个不愿面对,却无法回避的事实——

他不再是当年那个能在焦土镇连日砍树、能在澶州城头血战竟夜、能在晋州雪原率军奔袭的壮年人了。

雄州之战动用“集中赋予三十二倍”带来的反噬,如同潜伏的暗伤,并未完全消退,反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愈发清晰地显现出来。

而常年累月的殚精竭虑,处理仿佛永远也没有尽头的军国大事,更是极大地消耗了他的本源。

他,真的开始老了。

这种衰老,并非仅仅体现在体力精力的下滑。

更在于,他看待事物、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他越来越少地着眼于具体的战术胜负,一城一地的得失。

而是越来越多地思考,这个他亲手建立起来的王朝,其根基是否牢固,其制度是否合理,其传承是否稳妥。

“势运之衡”的探索,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一个王朝的强盛,不仅仅在于军事的胜利或疆域的广阔,更在于内在的平衡与持续的生机。

“弘儿。”

陈稳睁开眼,看向一直安静侍立在旁、面露忧色的太子。

“陪朕去御花园走走吧。”

“是,父皇。”陈弘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陈稳起身。

父子二人缓步走出紫宸殿,沿着宫中的甬道慢行。

初夏的微风带着花草的清香,拂面而来,稍稍驱散了殿内的沉闷。

“今日朝会,关于淮南推广新稻种之事,你有何看法?”陈稳如同闲谈般问道。

陈弘略一沉吟,谨慎答道:“回父皇,张相之策,老成持重。以点带面,确是稳妥之法。”

“只是……儿臣在想,新稻种虽好,但各地水土有异,民情不同。若全然依靠工部吏员自上而下推行,恐有‘橘生淮北’之虑,或遇地方阳奉阴违。”

“是否可令地方州县,择选本地熟知农事之老农,与工部吏员共同参与试种?如此,既可因地制宜,亦能使新法更易为乡民所接受。”

陈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太子能看到政策执行层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更具操作性的建议,这比他单纯赞同张诚的方案,进步了许多。

“嗯,此言有理。”

陈稳点了点头。

“为君者,制定大政方针固然重要,但亦需体察下情,知悉政策落地之难处。你能想到此节,甚好。”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悠远。

“朕这些年,凭借……一些特殊的手段,确实为王朝的发展节省了不少时间,规避了许多弯路。”

“但你要知道,并非所有事,都能依靠‘倍效’之功一蹴而就。”

“尤其是这人心向背,官吏操守,民生疾苦,更需要耐心细致的经营,需要建立稳固的制度和公正的律法。”

“有些路,终究需要一步步去走;有些经验,也需要在挫折中积累。”

陈弘神色一凛,知道这是父皇在传授更深的为君之道,连忙肃容应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请大家收藏:()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稳停下脚步,看着不远处一株枝干虬结、依旧焕发着新绿的古树,轻轻叹了口气。

“朕……终究不能永远为你,为这大陈,遮风挡雨。”

“未来的路,需要你自己去走。未来的担子,也需要你自己去扛。”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重的意味,让陈弘的心猛地一沉。

“父皇……”陈弘的声音有些哽咽。

“您龙体康健,必能万岁……”

“傻话。”

陈稳摆了摆手,打断了他。

“世间岂有万岁之人?秦皇汉武,亦不能免。朕能于这乱世中,开创此番基业,护佑一方百姓,已属侥幸。”

“如今,看你日渐成熟,朕心甚慰。这江山交到你手上,朕……是放心的。”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慈宁宫的方向,语气中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

“只是,有些事,朕还需再为你,扫清一些障碍。有些安排,也需提前做好了……”

从御花园回来,陈稳习惯性地走向慈宁宫请安。

母亲刘氏年事已高,近年来身体也大不如前,大多数时候都在宫中静养,极少外出。

寝宫内弥漫着淡淡的安神香气。

刘氏靠在软榻上,身上盖着薄衾,正就着窗户透进来的天光,慢慢翻阅着一本佛经。

她的头发几乎全白了,脸上的皱纹也深了许多,但眼神依旧慈和、清澈。

见到陈稳进来,她放下经书,脸上露出笑容。

“文仲来了。”

“母亲。”陈稳走上前,在榻边的绣墩上坐下,握住母亲有些干瘦的手。

“今日感觉如何?可曾按时服药?”

“都好,都好。”刘氏轻轻拍着儿子的手背。

“都是老毛病了,不碍事。倒是你,我看着脸色不大好,可是朝政太累了?”

“儿臣无事,只是昨夜睡得晚了些。”陈稳不想让母亲担心,轻描淡写地答道。

刘氏看着他,浑浊却充满智慧的眼睛里,带着洞察一切的慈爱。

“你啊,从小就要强。如今当了皇帝,这担子更重了。”

“娘知道,你是做大事的人,心里装着天下。”

她话锋一转,语气带着深深的关切。

“可这天下是忙不完的,身子骨却是自己的。”

“弘儿如今也长大了,懂事能干,有些事,该放手让他去历练,你就多歇歇。”

“娘这辈子,没别的念想,就盼着你们兄妹俩,都平平安安的。”

听着母亲絮絮叨叨的关切,陈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同时也夹杂着一丝酸楚。

他贵为天子,掌控亿万生灵的命运,却无法逆转时光,留住母亲逐渐衰弱的生命。

他甚至能隐约感觉到,母亲体内的生机,正如秋日的落叶般,正在缓慢而不可阻挡地流逝。

这种无力感,比他面对千军万马时,更让人感到沉重。

“母亲放心,儿臣晓得了。”陈稳低声应道,将母亲的手握得更紧了些。

“婉儿前日来信,说一切都好,等天再暖和一些,就带着孩子们进宫来看您。”

“好,好。”刘氏脸上露出期待的笑容。

“我也想我那外孙、外孙女了……”

从慈宁宫出来,陈稳的心情愈发沉重。

母亲的衰老,太子的成长,自身精力的衰退,以及北方契丹、光幕对面伪宋和铁鸦军那潜在的威胁……

所有这些,都像一块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他回到御书房,并未立刻处理政务,而是屏退左右,独自一人站在那幅巨大的舆图前。

目光缓缓扫过陈朝辽阔的疆域,扫过北方的草原,扫过那道光幕,最终,落在了舆图之外,那片未知的、代表着海洋的蓝色区域。

海船已经成功往返高丽,带回了新的物产和希望。

但这还不够。

他知道,未来的挑战,可能来自更广阔的世界,来自那隐藏在历史迷雾背后的“游戏规则”。

他必须抓紧时间。

在自己这盏灯油彻底燃尽之前,为这个他亲手缔造的王朝,铺好足够远的道路。

为他的继承人,留下一个尽可能稳固的基业,以及……应对那些未知威胁的资本。

夜色,再次笼罩了皇宫。

陈稳坐在灯下,开始着手起草一份关于设立“皇家格物学院”、系统培养工部人才的章程。

同时,他也在心中,默默勾勒着一份更为重要的、关于王朝未来走向与核心权力交接的蓝图。

有些安排,是时候启动了。

喜欢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请大家收藏:()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