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就这么走了。
如同一阵不羁的风,吹皱了一池春水,却又在涟漪尚未完全散开之前,便已没了踪迹。
他来时悄然,去时潇洒,只留下这满堂宾客,还呆呆地,沉浸在方才那场近乎荒诞的、如梦似幻的相遇之中。
整个大唐食府,陷入了一种奇异的、更为深沉的宁静。
之前是震惊到失语的死寂,而此刻,则是一种回味无穷的、带着怅然与满足的静谧。
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他身上那清冽的酒气,以及那句“比酒好喝”
的童言戏语。
不知过了多久,这份宁静,才被一声发自肺腑的、长长的叹息声打破。
“唉——”
那叹息声,来自邻桌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
他似乎是一位大学教授,恰巧带着几名学生来青瑶山庄游览,来到这盛唐古城。
此刻,他端着茶杯,目光依旧望着食府大门的方向,眼神里是无限的感慨。
“我研究了一辈子唐诗,读了一辈子李白。
我曾无数次地想象过,该是怎样一位谪仙人,才能写出‘黄河之水天上来’那般豪迈的诗句……”
老者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抹自嘲的苦笑。
“可我今天才发现,我所有的想象,都错了。
都太肤浅,太流于表面了。”
他的一位学生,扶了扶眼镜,忍不住问道:“老师,那您觉得……真正的李白,应该是什么样的?”
“就该是这样。”
老者没有丝毫犹豫,用茶杯轻轻敲了敲桌面,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就该是这样!
随心所欲,洒脱不羁!
他想来便来,想走便走。
他可以为你即兴赋诗一首,也可以扭头就去逗一个黄口小儿。
他会好奇你那‘琉璃宝匣’的用处,却又对你来自何处、去往何方毫不在意!”
“在他眼中,这世间万物,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贩夫走卒,无论是千年之后的来客,还是眼前的一颗葡萄,都一般无二,都只是他眼中的一道风景,一分趣味。”
老者越说越是激动,声音也高了几分,引得周围几桌的客人都纷纷点头,投来赞同的目光。
“这,才是真正的‘谪仙’!
他早已超然物外,红尘俗世,于他而言,不过是一场酩酊大醉的梦罢了!”
这番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瞬间激起了满堂的共鸣。
“没错!
老先生说得太对了!”
之前那位带着孩子、被李白喂了葡萄的年轻父亲,此刻眼眶依旧有些泛红,他高声应和道,“我之前也以为,他会吟诵《将进酒》,会表演才艺……可那样的,不过是个演员。
而刚才那位,他就是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