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帝到桓帝,这期间大汉六帝,历经六十二年。
而安帝刘祜(hu)在位十九年,除一开始邓太后临朝称制,掌控朝政的十六年,大汉尚且安稳,之后呢!
等邓太后一死,刘祜那家伙做了什么啊!
其宠信宦官与乳母,废太子刘保,根本不在乎大汉的朝政。
天灾爆发,国库空虚,还要大兴土木。
便是如此情况,这家伙还要外出巡游,结果呢,就这样暴毙了!
留下那么大个烂摊子,大汉的衰败,就是从这家伙开始的啊!
至于其后的汉少帝-刘懿。
这位在位只有七个月,紧跟着就病逝,要说责任,在位七个月,年仅十岁的傀儡,又能有什么责任?
而紧跟着继位的汉顺帝,刘保,同样在位十九年。
虽说其推行新制,整顿吏治,使之大汉有中兴之象。
但其英年早逝,在位之时又过分倚重外戚、宦官,以至于身死之后,留下的问题更为严重。
其逝去之后,年仅两岁的冲帝继位,什么都做不了。
大汉权柄被外戚死死把控。
如此,不到一年,大汉朝政**,天下民不聊生。
冲帝夭折,质帝又被扶持而上。
其年纪稍长,但也不过八岁。
可惜,质帝不知内敛,虽有些聪慧,但也因此招来了杀身之祸。
皇权衰微,权臣当道。
直至堂兄桓帝刘志继位。
比起质帝,堂兄十五岁继位,倒是内敛隐忍了许多。
其初期隐忍,直至十数年后,一举诛杀权臣,开始亲政。
初期倒也有几分英明,但彼时的大汉,已经非昔日之大汉。
其放任宦官势力增长,跟着又发动党锢,随后便沉溺于享乐之中。
彼时。
大汉国库几乎被对方挥霍一空啊!。
等到他接手的时候,也才十二岁啊!
外戚权势滔天,他也只能委曲求全,学着当初堂兄那般隐忍。
等到时机成熟,他想要拿回权柄,也只能倚重那些宦官。
朝堂之上的那些世家大族,哪一个能指望?
他的班底,只有那些宦官,他也只能依仗那些宦官。
他不是什么都没做,针对豪族垄断,他延续三互法,他创立鸿都门学。
国库空虚,他也只能学着堂兄卖官鬻爵。
连年天灾不断,他能如何?
天灾爆发,土地兼并是谁的祸?
把那些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银钱,交给那些世家大族去赈灾吗?
赈的谁的灾?
到最后,那些银钱粮草能到那些灾民百姓手上吗?
怕不是都落在那些世家大族的口袋里了吧?
刘宏有些委屈,但此刻,他也知道自己什么都辩解不了。
说到底,他终究还是有些放纵了。
错便是错,无可辩驳。
只是太祖当着张角这般说,确实是让他有些难以自持。
至于跟过来的一众汉臣,不管是汉初的萧何,还是元狩的卫青等人,包括其他两个时空的关、张、赵和诸葛亮。
所有人听到这般话,目光里皆是带着崇敬。
萧何眉间舒展,刘邦的话让他心里有些触动。
当年他之所以坚定的选择对方,便是因为这家伙心中知晓大义。
一边的诸葛亮心中亦是颇有感慨。
他下意识朝着边上的刘备看了一眼,太祖身上的这股义气,他也在自家主公身上看到过。
甚至于,主公身上的游侠义气、连带着那股子仁义,更为明显一些。
老痞子这番话,算得上是有些震耳发聩。
不仅仅他们身后的那群汉臣有所触动,便是边上的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感触。
这一刻,就连朱元璋在听到刘邦的话后,也在心里由衷的承认。
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是不如刘邦的。
紫金山建立大明的时候,朱元璋心中想的,也是让大明万世绵延。
为此,他设立皇明祖训,分封子嗣在外,让他们护卫大明。
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大明的延续。
为使得自家权力有所保障,他废除了长达千年已久的丞相制度。
为了皇权顺利接替,他可以在自己临死之前,铲除一切威胁到大明皇权的存在。
便是举起屠刀,杀得人头滚滚,他也在所不惜。
当然,这般事,眼前的刘邦也做了!
但他没有刘邦那么豁达。
当初在知道大明两百多年覆灭之后,他第一时间便显得极为气愤。
他没有如刘邦这般想过,想过大明为什么会覆灭。
想过那些百姓为何要造反?
这些年的帝王生涯,让他有些忘了,忘了当年他也是一介活不下去的百姓。
若是当年元庭没有那般对大汉百姓,若是当初父母没有饿死,一家能安安稳稳的生活。
他朱元璋,会造反吗?
不会,当年的他,想的也不过是长大娶到村头刘地主家的女儿,有上几亩良田,安安稳稳便够了。
如此他便满足了!
是元庭暴虐,是这天下,让他活不起下去,让他爹娘饿死在自己眼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请大家收藏:()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是这天下,让他一步步走到反抗的路上。
朱元璋有些沉默。
虽然直至现在他都避免自己去观看明末的未来,但来来往往后世多次,旁听的耳闻的。
他又如何不清楚大明末期是何等景象。
怕不是又是一个人间炼狱,又是一个昏庸之主!
现如今的大明已经有了七个时空,此后诸朝时空锚点激活,其他的大明时空迟早也会出现的。
到时候真正看到大明末世的时候,他又该如何去做。
清除掉那些造反的天下百姓吗?
此前的他,心里确实是这般想的。
但现在,他有些不确定了!
“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皇帝嘴角念叨了一句,刘邦的话说的没错,若是大汉,不是他一开始为百姓生计创建的大汉,那大汉便已经不是他的大汉了。
大唐亦是如此。
虽说一开始造反,确实是因为隋朝失德,让他看到了机会。
但当了皇帝之后,李世民也经常告诫自己,要学着做一个好皇帝。
不仅仅是因为玄武门的血,更是因为他有杨广这个表叔为鉴,他见证过隋末的乱世。
“身为天子,自当以天下人为己任!”
李世民话音落下,在场的一众皇帝,皆是下意识点了点头。
张角抬头朝着这位大唐皇帝看了一眼,他在光幕里看到过对方的事迹。
他承认,对方是一个好皇帝。
甚至于,贞观皇帝说的这般话,张角也是信的。
大贤良师的脸上笑了笑,那双眼神朝着在场的一众帝王看了看,嘴角轻启。
“一个贤明的,有能力的天子,自然能让天下安稳,百姓富庶。”
张角的语气很淡然,他并没有否定天子的作用。
正如此前他和始皇帝辩驳的时候,也没有否认以前那些人族共主的作用。
在场的一众帝王,似刘彻、李世民、朱棣等,都觉得自己是贤明的天子。
张角开口,他们自然而然的便想要听听对方想要说什么。
至于始皇帝,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贤明的天子,但他却自认为自己是有能力,有作为的皇帝。
边上的老痞子,则是觉得自己就做了几年皇帝,不过是推翻了大秦,结束了战乱,顺应了民心罢了,能力吗,倒也有几分,贤明吗,也还算行。
而朱元璋,也大差不差,他觉得自己勉强也是贤明,至于能力,驱除鞑虏、恢复中原,这难道不算吗?
众人的目光皆是看着张角,后者顿了顿又继续道。
“便是无能的天子,也能在贤臣的辅佐下,天下清明。”
话音落下,刘禅不自禁朝着自家相父看了一眼,他觉得这位大贤良师应该是在说自己?
没能力,依靠贤臣,就是自己啊!
刘禅怎么想,张角自然不清楚,便是知晓,他也不会在意。
其目光又落在刘宏和杨广身上。
“然而一个昏庸的天子,其必然也会滋生奸佞,如十常侍那般,祸乱天下的主。”
这话,就明摆着在说刘宏了。
后者嘴角抽了抽,愣是咬着牙没反驳。
隋帝杨广,则是叹了口气。
现如今另一边时空的大隋已经覆灭了,他这个亡国之君,也没什么好辩驳的。
“更何况,尔等帝王,有谁能保证自家血脉延续下去的,都是好皇帝,都是那些贤名的君主。”
这话开口,张角指的便不是一个人了。
始皇帝眉头蹙了蹙,他想到胡亥那个逆子了。
虽说现如今大秦的一切已经改变,但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自己身死后,便是胡亥那家伙篡诏继位。
同一时间,在场的其他皇帝,也顺着这句话联想到了自家的后辈。
朱元璋则是瞥了一眼朱允炆,又想到了某个一战葬送大明精锐,跑回来敲门的家伙。
刘彻眯眼,其脑海中闪过了汉书中记载的那些汉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等等!
贞观皇帝突然想到永徽李治,其目光下意识再四周看了一眼,这才发现,那逆子此刻正远远站在一边,并未过来。
而此刻,想到自己在光幕中看到的一些场景,张角在顿了顿之后,又跟着补充了一句。
“也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会一直是一个好皇帝!”
——
喜欢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请大家收藏:()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