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开封1044 > 第六十二章 赘婿

开封1044 第六十二章 赘婿

作者:夏嵋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29 10:39:57 来源:全本小说网

雅集归来,舒国公还是颇为满意的,因两桩事。

一是内藏库的案子,果然,皇城司和开封府都在盯着,但他们明显不知晓内藏库与笃耨香的关联。这样一来,自己派郭琇取货的事便不会被人发觉。

第二便是北苑,他没有想到,这次竟意外收获了一处北苑私茶焙坊。

但一想到驸马都尉和傻子崔秀才的嘲讽,心里总是不舒服。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斥责贺正廷,“你竟不知道阻止他们,我身为皇室最年长的亲王,竟要受人这般折辱。”

贺正廷小心陪笑道,“今日那崔秀才言语粗鄙得很,席上没有一个人会将他放在眼里,更何况他说的那些疯话。既是疯话,岳父又何必往心里去。”

“那么北苑的茶焙坊呢?你为何也不出声?还要我舍着一张老脸去应承。”舒国公还记着贺正廷不答应北苑的事,开口骂他。

“岳父,您细想,今日是咱们与那员外第一次见面。初见时,他就拿出这么大的礼,难道岳父心里就不曾有疑心么?”贺正廷笑着反问道,见舒国公没有回答,他便趁机添油加醋,

“更何况,岳父细想今日应邀来的人,三司副使和转运按察使都在,却偏偏就少了转运使郭琇和市舶司的韩晚。若说这白员外不是故意这样做,我可是不信的。”

舒国公似乎被他说动了,也有些疑心,但他想起驸马都尉的得意神情,心里仍有些生气,“不过是郭琇、韩晚与白家有官司,他也是为了避嫌罢了。”

贺正廷似乎早料到舒国公会这样说,他轻轻笑了一声,“若说避嫌,最应该避的反而是他的好友,那位开封府的缉司官啊。但他非但不躲不避,反而直接将人带了出来,还要寻机将他的身份抖搂出来。他的这番举动,难道岳父就没有疑心么?”

-----------------

舒国公看了一眼贺正廷,见他仍是一副恭顺小心的样子,便道,“你想说什么,直说便是,同我还卖什么关子。”

贺正廷赶忙笑道,“倒不是小婿卖关子,只是……”他似乎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仿佛下定决心一般,“若小婿猜得不错,郭运使和韩舶使应都是员外盘中的菜了,他如今背靠开封府这棵大树,定是铁了心,要与他们斗下去。若我是岳父,此时便应与郭运使疏远些,以免将来引火烧身,可就不好了。”

听了他的话,舒国公纳闷道,“郭琇又如何被开封府盯住了?你莫要胡乱猜测,他们没有实证,不能将郭运使怎么样。”

贺正廷笑了,“若没有证据,那开封府的缉司官就不会到雅集上去了。前不久,他才被市舶司斥责,被罚了铜。没过多久,他就又同白家员外一起去了雅集,这不是明摆着,是开封府去查案么。岳父也知道,内藏库的案子他们正在查,若真的被他们咬住了郭运使,岳父就能笃定,郭运使不会将您咬出来么?”

舒国公心里一惊,他被贺正廷说中了心事:他不敢肯定,郭琇在最后关头,是不是还会保住自己。贺正廷说得对,他已经是皇室最尊贵的王爷了,他不能冒这个险。

想到这里,舒国公的态度便软和了许多,“今日你也辛苦了,坐下喝口水,慢慢说。”

见他听了劝,贺正廷赶忙道了声谢,他开始给舒国公“洗脑”,“这事最好是小婿胡思乱想,错了最好,郭运使和岳父都能平安无事。若是小婿猜对了,那也要保岳父平安,决不能与您扯上半点干系。”

见舒国公点了点头,他又道,“惟今之计,我们不妨先试探着。正如岳父所说,北苑的茶焙坊,我们不便经营。不妨,找个替身来帮咱们做着,郭运使即便要在一处,也不妨事。明面上,这茶焙坊是旁人在做,只要咱们能拿捏住他,有任何事都找不到咱们头上。”

“就像韩舶使的亲家,不也是私下里,帮韩舶使走货么。但我听说,他们大部分的银钱都进了驸马都尉的口袋。”贺正廷又趁机向舒国公的心口上再撒了一把盐。

舒国公便听从贺正廷的建议。

说到人选,贺正廷想起了丑相百出的博陵崔氏,“莫不如让他来,他虽是个秀才相公,可他家里是世代清流,又是历经百年的世族大家。我们可用他的身份,去免了缴纳的地方税务。他又不懂经商,说不得,一应事情都要乖乖听我们的。”

舒国公正恨崔秀才今日欺侮自己,听贺正廷推荐了他,便叮嘱道,“只假借他的名义,不可让他经手,一应事务,还要你妹夫来操持才是,他是三司商税案的人,最了解其中底细内情的。”

贺正廷听了,恭敬答应了,自去派人下帖子请崔文礼和王文禧。

-----------------

回到内宅,舒国公的女儿、贺娘子问道,“白家员外的雅集,真如传闻般豪奢么?”

贺正廷奇道,“娘子怎知道这样快?莫不是岳父与你说了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封1044请大家收藏:()开封1044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贺娘子道,“这事早传遍了,那员外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可像街上流传得那般?”

贺正廷宽下外袍,笑道,“街上流传的如何能信,员外年纪虽小,却手握百万贯家私,容貌更是一等一的俊秀,于诗词上更有些品味,应是从小在家塾中读过些书的缘故。只可惜没有科举,不然定能中榜殿试,博得一番功名。”

说着,又叹息道,“应是他家兄长去得早,不然应是长兄当家,留下他,定是走科举的路,决不会由着他这般荒废了。”

贺娘子又问,“听说他上无父母兄弟,下无姑嫂姊妹,家里只有他一个?”

贺正廷打断她道,“我知娘子的意思,此事快别提。他再富贵,也是一介庶民,攀不上我们这样的人家。咱们还是听岳父的安排,这一辈便走仕途清流的路,从小一辈里多挑几个科举的苗子,家门才得以长兴。”

贺娘子叹气道,“我们虽姓赵,却和太宗皇帝不是嫡亲,是旁系远枝,这爵位不过是靠着父亲帮太宗皇帝打饥荒换来的,又不是荫封。外人看起来赫赫扬扬,也只有现在的表面风光。如今有父亲的爵位,有俸银可支撑着,但父亲百年之后怎么办?爵位承袭不得,若不想法子,恐过不了几年就会散了。”

贺正廷劝道,“岳父苦心筹谋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就是趁着现在多谋划几分罢了。”

贺娘子又道,“我这几年瞧着,颍昌府的佃户交上来的租子也并不多,粮食也极勉强,我问了刘管家,他说颍昌府离东京虽近,却不十分有钱。我们这几处庄子的收成很一般,若是遇上个灾年,便颗粒无收了。”

贺正廷此时已换了家常衣裳,下人送了木桶来,他把脚泡进热水里,说道,“颍昌府虽然粮食种得少,但菜蔬果树却多得很,城东门的菜圃便足够汴京城中百姓一日的用度,哪里就穷困了。”

贺娘子哼了一声,“原是你家在乡下,每日守着田地度日,你瞧着有点子菜蔬便是好的,但你要这一大家子每日就只吃些菜叶子不成?便是家里的子侄叔伯们,怕都不依。”

贺正廷听她又提起自己务农的事,有些不乐意,又不敢摆脸子。他没回答,开始想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

同舒国公不同,他的女儿倒不骄气,也不拿架子,只是从小被人伺候惯了,她不懂应如何照顾别人。

贺正廷出身贫困,从小就没有跟着的长随,也用不惯下人,他的生活一直是自己打理。

婚后,国公府给他指派了几名长随,但他们却极怠慢。所幸贺正廷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强,他也没有将这些事放在心上。

但他最介意的,便是国公府上上下下都瞧不上他,嫌弃他的出身。包括他的娘子。

婚后十年,她一直让贺正廷随她住在国公府。到了年节,她也从不去贺家,更不愿去见贺正廷的母亲和妹妹。

只有贺正廷的大妹成亲时,她作为新人的亲嫂,不得已才匆匆露了一面。与宾客略略寒暄几句,便称身子不快,旋即离开了。

贺正廷对她倒是极好,他念在娘子从小娇生惯养,也没在这些事上与她计较。

但舒国公却是一座冰山,眼看着这座冰山已有崩塌之意,贺正廷的当务之急,是赶快脱身,给自己找一个更加安稳的去处。

想到这里,他慢慢地将两只脚从桶里伸了出来,擦了擦水,笑道,“娘子过虑了,岳父如今能够于荣时筹划将来的世业,这是万全之策。为防着不测,总不能离汴京太近,但考虑到子孙后世的功名,又不能太远,便想到了颍昌府。在那里多置田庄,以备祭祀供给之用,还会将家塾亦设于此。我如今瞧着,他又相中了两浙路的庄子,若能一并弄到手,只怕娘子要乐得去天天烧香拜真人了。”

喜欢开封1044请大家收藏:()开封1044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