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鲨”
走私案通讯设备上那枚诡异的云纹标识,如同一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
在沧海市那深不可测的暗流之下,悄然激起了第一圈微不足道的涟漪。
然而,真正的狂风暴雨,却在数日之后。
以一种石云和孔建华都未曾预料到的,更加阴险、更加猛烈的方式,悍然降临!
天来集团的反击,快如闪电,狠如毒蝎,几乎不给人任何喘息之机!
一夜之间!
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巨手,在暗中操控着一切。
沧海市各大主流报纸的头版头条,瞬间被统一了论调。
各大网络新闻平台的首页置顶位置,也赫然出现了措辞惊人一致的“深度报道”
甚至那些平日里只追逐明星八卦、娱乐至死的自媒体公众号,也仿佛约好了一般,纷纷调转枪口。
铺天盖地,密不透风,尽是针对沧海市边防支队的负面攻击!
《过度执法猛如虎?沧海市知名企业无辜遭牵连,营商环境谁来守护!
》
《“幽灵鲨”
案背后迷雾重重,边防支队是否存在程序不正义?刑讯逼供何时休!
》
《商业活动频遭无端干扰,企业家人心惶惶,谁来为沧海市的经济发展负责?》
一篇篇报道,措辞犀利无比,角度刁钻至极。
它们看似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一副“客观中立”
的伪善面孔。
实则字字诛心,句句歹毒,如同一把把淬满了剧毒的无形刀子,狠狠插向边防支队的心脏!
报道之中,天来集团被巧妙地塑造成了一个遵纪守法、热心公益、积极纳税的模范企业。
一个在沧海市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卓越贡献,却无辜受到边防支队“粗暴执法”
“野蛮调查”
波及的无辜受害者形象。
而那些在“幽灵鲨”
案中被捕的凶残走私犯,则在春秋笔法的描绘下,摇身一变。
成为了在边防支队“高压审讯”
“威逼利诱”
之下,不得不屈打成招的可怜虫。
更有甚者,一些所谓的“法律专家”
“经济学者”
“社会知名人士”
也纷纷粉墨登场。
他们在镜头前,在报端上,痛心疾首,捶胸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