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 第68章 名将陨落,北境大捷——血染残阳,魂归故土

第六十八章 名将陨落,北境大捷——血染残阳,魂归故土

战局已定。

落马坡的硝烟在晨风中缓缓散去,如同一场噩梦的余烬。焦黑的战旗在断矛上无力垂落,仿佛帝国最后的尊严,也被钉死在这片异乡的土地上。残甲断刃遍地,战马尸骸横陈,鲜血将雪地染成暗红,又在寒风中凝结成冰,宛如大地流下的泪痕。

韩虎在亲兵拼死护卫下,试图于乱军中稳住阵脚,重整残部,组织撤退。他嘶吼着,挥剑斩杀数名溃逃的士卒,以军法震慑军心,声音沙哑如裂帛:“后退者——斩!” 可溃败如雪崩,势不可挡。 就在此时,一枚“飞雷”炮弹因风向偏移,偏离原定落点,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直坠而来。 “轰——!” 爆炸的气浪如巨掌拍下,将韩虎连人带马掀翻在地。战马哀鸣倒地,当场气绝;韩虎被震飞数丈,铠甲碎裂,口吐鲜血,断剑插在雪中,颤动不止。

一代名将,浑身浴血,挣扎着从血泥中撑起身体。 他拄着那柄断裂的佩剑,缓缓站起,如同一座即将倾塌的山岳。 他望着眼前—— 焦黑的尸骸,燃烧的战车,哀嚎奔逃的士兵,被炮火撕碎的军旗…… 这曾是他誓要踏平的北境,如今却成了他帝国精锐的埋骨之地。

眼中,是无尽的悔恨与苍凉。

“陛下……老臣……有负圣恩……” 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如风中残烛。 他想起出征前,三皇子在宫门亲授虎符,许诺“凯旋之日,共掌朝纲”; 想起太子暗中递来的密信,言“韩公若成,愿与公分天下”; 想起家中幼子病榻前的哭声,妻子泪眼中的期盼…… 他为帝国征战三十年,从边陲小校到三军统帅,一生未尝大败。 可今日,他败了,败得彻彻底底。

林烨在铁甲护卫下,缓步走来,踏过血染的雪地,停在韩虎面前十步之遥。 他望着这位年过半百、白发染血的老将,眼中没有胜利者的傲慢,只有深深的凝重。

“韩将军,”林烨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投降吧。北境不杀俘虏,你的士兵,可以活。”

韩虎缓缓抬起头,浑浊的目光穿过硝烟,落在林烨脸上。 他惨然一笑,嘴角溢血:“林烨……你赢了。” 他顿了顿,声音如铁:“但你不是赢在火器,不是赢在地势……是赢在——人心。” 他环视四周,那些惊雷营士兵正为伤者包扎,那些俘虏被有序安置,那些百姓在远处点燃篝火,为战后归来的将士送粥送衣…… 而他的帝国,百姓罢市,官吏横征,朝堂内斗,将士寒心。

“这北境……已不是大胤的北境了。” 他喃喃道,仿佛在对自己说,也对这个即将崩塌的帝国说。

突然,他猛地举起断剑,横于颈前。 “将军不可!”亲兵惊呼,扑上前去,却已来不及。

“唰——!” 血光迸现,如残阳最后的余晖。 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地,溅起一片血雾。 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北境之盾”——韩虎,战死落马坡。

主帅身死,帝**彻底崩溃。 残军或跪地投降,或四散奔逃,再无战意。 陇右铁骑的旗帜被踩在雪中,帝国边军的骄傲,碎于一旦。

广播声在北境上空回荡,由惊雷营传令兵骑马穿梭于各村各寨:

百姓在市集聚集,听着战报,有人叹息,有人落泪。

老卒捶胸:“韩帅是我当年的校尉……他带我们守过雁门关,打过草原狼……可如今……” 青年却握拳:“他忠于帝国,但我们忠于百姓!北境的路,不能回头!”

一位老妇人默默在家中点燃三支香,供在神龛前:“韩帅,您走好。愿您来世,生于太平。”

京都,皇宫偏殿: 三皇子摔碎玉杯,怒吼:“韩虎无能!两万精锐,一日尽丧!本王的基业,毁于一旦!” 太子冷笑:“你还有脸说?若非你与我争权,暗中掣肘,何至于此?” 两人对峙,殿外风雪呼啸,仿佛帝国最后的哀鸣。 宦官低头退下,心中默念:“这江山,怕是要换了。”

北境,黑山坳: 百姓自发点燃万家灯火,为阵亡将士守夜。 孩童在母亲怀中轻声问:“娘,战争结束了吗?” 母亲抚摸他的头:“快了。等春天来了,雪化了,咱们就能种地了。” 老人坐在火堆旁,抽着旱烟:“只要咱们不低头,北境就永远不会亡。”

京都大牢,阴湿如地狱。 周维桢听闻韩虎死讯,久久不语。 他提笔,在斑驳的墙上写下最后一句: “将相不和,国必内乱;民心尽失,军必外溃。” 墨迹未干,他已气绝—— 口鼻溢血,手中仍紧握半块玉佩,那是他与林氏先祖的信物。

狱卒推门,见其端坐如生,惊骇跪地。 “周公……死谏了。”

消息传出,太学生罢课三日,街头巷尾皆传:“忠臣死,奸臣笑,大胤气数尽矣。”

淮南: 税吏强征春粮,百姓跪地哀求:“大人,孩子已三日未进食……” 税吏冷笑:“朝廷要打仗,你们就得交!不交?烧屋!” 一时间,村寨火起,哭声震野。 有少年持柴刀立于门口:“要粮,先踏过我的尸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请大家收藏:()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北境: 新设的“战后安置营”中,医生为俘虏治伤,妇人送来热粥。 一名帝国俘虏哽咽:“我……我从没见过这样的敌军……” 惊雷营士兵拍他肩膀:“现在你见到了。我们不是敌军,是你们该投奔的归处。” 旁边孩童递上一块粗饼:“叔叔,吃吧,我娘说,饿着肚子的人,不该打仗。”

林烨立于韩虎遗体前,亲自为他合上双眼。 “将韩虎将军的遗体,以三军统帅之礼收殓,”他下令,“择吉日,送还帝国。” “为何?”萧月瑶问,“他可是我们的死敌。”

林烨望向远方,声音低沉:“因为他是个真正的将军,不是权臣的走狗。 我们打败了他,但不能侮辱他。 北境要立,不仅要靠刀兵,更要靠道义。 若我们连死者都不敬,又何谈守护生者?”

赵铁柱肃然抱拳:“属下亲自护送,确保灵柩安然入关。”

三日后,北境举行“战殁者祭”。 不分南北,不分敌我,所有阵亡将士之名,皆刻于“英魂碑”上。 林烨亲自主祭,焚香三炷,朗声道: “你们为国而战,为命而搏,皆是英雄。 北境不记仇,只记恩。 愿你们魂归故土,安息长眠。”

雪狼部营地,老猎人巴尔对族人说: “韩虎是名将,三十年未败。可他败了,因为他的朝廷,早已失了人心。” 少年问:“那我们呢?” 巴尔指着远处的棱堡与学堂:“我们有田种,有书读,有家守。这样的北境,谁能败?”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自己为何而战。”

一名妇人抱着婴儿站在田埂上,望着远处正在修渠的民兵,轻声道:“我男人在前线,可我不怕。因为我知道,他守的,是我们以后的日子。”

议事厅中,众将齐聚,气氛却异常凝重。

巴图抱拳:“林帅,韩虎已死,帝国边军崩溃,淮南空虚,是否趁势南下,直取京都?”

林烨摇头,目光如炬:“胜一场仗,不等于得天下。 我们打的是守护之战,不是征服之战。 若我们攻入京都,烧杀抢掠,那我们和当年的帝**,又有何区别?”

他缓步走向地图,手指划过北境、淮南、江南: “整顿军备,巩固防线;兴修水利,开春耕种;安置俘虏,抚慰民心。 我们要让北境,成为乱世中唯一的光。”

萧月瑶轻声道:“这光,终将照亮整个天下。”

赵铁柱沉声补充:“已有三支民团自愿编入惊雷营,雪狼部、铁犁部、青川部,共三千人,愿为北境死战。”

林烨转身,眼中泛起微光:“好。从今日起,北境不再只是防御,而是——新生。”

数日后,落马坡战场已清理完毕。 阵亡将士立碑,分南北两列—— 北境将士碑前,鲜花簇拥,孩童每日来献野菊; 帝国将士碑前,也有人默默献上酒壶与干粮,那是被俘的帝国老兵,祭奠同袍。

赵铁柱率军护送韩虎灵柩南下。 途经江南,百姓自发跪送,哭声一片。 有人喊:“韩帅!我们不是不想活,是活不下去啊!” 灵柩缓缓而行,仿佛载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而在北境, 春雪初融,柳条抽芽。 孩童在新修的学堂外奔跑,朗朗书声随风飘荡: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林烨立于高岗,望着远方。 朝阳升起,照在棱堡的旗帜上,照在新耕的田垄上,照在每一个挺直脊梁的百姓脸上。

名将陨落,北境大捷。 但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那是一场关于民心、道义与未来的战争。

而北境,已握住了光。

【后记:史官笔录】

后世《北境志》载: “落马坡之战,韩虎败亡,帝国精锐尽丧,三军夺气。北境以弱胜强,非恃利器,实得民心也。 自是役后,天下始知:大胤之亡,非亡于兵,而亡于政;北境之兴,非兴于武,而兴于仁。”

史官评曰: “韩虎死,忠魂不灭;林烨胜,仁义始兴。 一败一胜之间,乾坤易位,非天命,乃人心尔。”

(第六十八章完)

喜欢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请大家收藏:()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