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绝命皇太子 > 第067章 唇枪舌战,斗智斗勇

绝命皇太子 第067章 唇枪舌战,斗智斗勇

作者:清波凡人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3-11-12 22:20:15 来源:就是看

曹其昌当然不会示弱,他强调道:

“太子殿下,老臣并非倚老卖老,更不是留恋相权,殿下若想要临朝,甚至于恢复早朝等,老臣均无异议,只是军国大事,还得依仗众臣百官们分工协作,齐心合力才是。”

“目前,内有天灾,外有突厥,吐蕃等汗国虎视眈眈,还有诸多藩王蠢蠢欲动,老臣之所以贸然前来谏言,只怕长期下去,朝堂内乱,国力衰退,社稷危矣。”

他的这番侃侃而谈,毫不介意太子的反应。

这个口是心非的奸臣,嘴上说得漂亮,为国为民,实际上陷害忠良,排除异己,走私叛国,为达个人野心,手段狠毒。

元智居高临下,俯视丹墀下五步之外的奸臣大佬,只能暂时忍耐不发。

“曹爱卿,你说的这些,孤并非不知,杀人抄家等严酷手法,是被逼无奈之举,绝非孤之目的,治国安邦,当然离不开曹爱卿等众大臣,但需政令统一。”

“既然爱卿说到天灾,孤倒是确有一事与大人相商,就是现阶段粮荒,国库余粮全出,而京城内巨贾们私自屯积,百姓买不到粮,引得粮价飞涨,不知爱卿有何良策?”

元智现代人智慧,这种辩论难不倒他。

他前半段话音,是告诉曹其昌,杀人抄家不得已而为之,但又不得不使用。

他特别强调的是,要政令统一。

也就是说,他是监国太子,是终晋王朝的最高执政者。

后半段,他话语一转,抛给对手一个皮球。

他不信,曹其昌决意前来东宫,除了为曹三公子谢恩,难道只是当庭指责,激化矛盾?

没有具体缓解双方关系的具体表示,或者说算是回赠吧。

其实,太子爷这种疑虑是多余的。

曹其昌是个博弈高手,他明白与太子爷之争,是储君皇位之争,虽说残酷无情,但双方都应有底线。

这个底线,就是不能让国内动荡不安,国力衰竭,灾民揭竿起义,造成国家危难。

否则,自己劳心劳力折腾十几年,最后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却为别人做嫁衣。

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曹其昌决不会去做。

进东宫勤政殿之前,他有些担心,太子元智没有全局观念,不能很好领悟。

可几个来回的对话,曹其昌忽然明白,他的这种担心,实际是多余的。

“回禀太子殿下,有关赈灾事宜,户部等都在进行中,内阁也下达钧旨,明令各级州府全力救济,安抚民心,对于京城粮商屯积抬价,以老臣之见,一是张榜公布,明令禁止,违者杀无赦,二是紧急从南方调剂粮食。”

曹其昌表面侃侃而谈,实际是在试探,等待太子爷的反应。

元智不露声色,他坦诚道:

“曹爱卿说得在理,第一个措施,孤已令户部,会同暗卫,千牛卫等,正在收集证据,在京城针对那些不法商户,蓄意屯积粮食者,进行一次大扫除。”

“至于第二项措施,孤的影响力有限,听闻曹爱卿与江南萧氏关系不错,江南督察使又是爱卿学生,还关系到漕运诸方面事宜,孤想请宰相大人出面协调,解决此燃眉之急。”

太子并没有扭捏作态,直截了当地提出请求,这让曹其昌惊讶之余,还颇为赞赏。

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大局,牺牲点颜面又能如何?

太子爷一点就通,竖子可教矣。

“此事请太子放心,老臣愿全力以赴,尽力让萧氏在漕运增力,现已到达东亭湖的谷米,连夜转运上岸,搬运入储备粮库,以缓解灾区和京城缺粮之情。”

曹其昌也不矫情,他满口答应,而且还很具体,专门提到了漕运东亭湖。

瞧上去,他是成竹在胸,早有准备,打算给太子一个回赠。

来而不往非礼也。

双方都退让一步,海阔天空。

“那孤代表京城百姓,以及千万灾民,先谢过宰相大人。”元智起身,横跨一步,拱手给曹其昌微微施礼。

“哎哟殿下,您这折煞老臣也,处置朝政,解决危难,乃本相分内之事,哪里还需太子说声谢呢。”

曹其昌连忙起身,也是一揖到底,“倘若太子无其它令旨,老臣这就告退,前去落实东亭湖漕运粮食之事,明早朝集,老臣在大明宫恭候殿下。”

“曹爱卿请。”

元智走下玉墀,送曹其昌至勤政殿辕门处,这才回身殿中。

“高进,通知纪督公,暂时撤消对东亭湖上,停泊的萧氏粮船的突袭计划。”

“遵旨。”高进低声允诺。

暗卫已查明,东亭湖面上停泊的两艘巨轮,还有其它船只,载的就是漕帮萧氏运到京城的赈灾粮食。

他们都得到曹府钧旨,暂不卸货入码头仓库。

元智已做了两手准备,其中第二手,那就是强行登船,搜缴粮食。

当然,这会引起很大波澜,至少是东宫又树了一个强敌,江南萧氏及漕帮,也许还有江南宁王等。

话说曹其昌走到停在辕门外的车辇前,仰天长叹道:“后生可畏啊!士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

“义父,何事叹息。”独孤城感到义父有些莫名其妙,他走近疑惑道。

曹其昌定睛看了义子一眼,肃然道:“当今监国太子,乃天赐神人也,从今往后,决不能等闲视之。”

说完,他不待独孤城反应,兀自一跃跨上车辇。

……

翌日,天蒙蒙亮。

皇城,午门外。

这里已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

皇城外,没有设置拴马石,大小官辇均由侍卫牵着,在午门外广场按序排队等候。

这有点像后世开政府大会,官员的司机都会把官车,在广场上按顺序停好。

官员整装进入会场,秘书和司机在车上等候。

每半月一次朝会,五品以上朝臣都是坐轿子,或乘官辇过来,也有偏远郊县武官,则骑马来朝。

不过,穿着长袍朝服,戴着朝冠,骑马的确不太方便,到了皇城外面,早就是衣冠不整的显得十分狼狈。

这不是自己给自个找茬吗?

今日是八月初一,算是大朝会,在京文武官员,五品以上者,均须入朝参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