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绝命皇太子 > 第115章 西疆重镇-伊州

绝命皇太子 第115章 西疆重镇-伊州

作者:清波凡人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3-11-12 22:20:15 来源:就是看

在古代边军中,中下层军官,大都是寒门庶士,军卒更是草民流民,或囚卒,甚至于马匪山贼投城之后,改良编录者。

这里崇尚武力。

领军者要让属下彻底信服,只能是战场表现和硕果累累的军功。

那些靠朝中有人,提携起来的豪族子弟,在卫军或禁军中尚可,可在血雨腥风的边军,一定是口服心不服,甚至口服都不成立。

郭瑞年轻,今年二十九岁,已是三品武职,在终晋军中已属罕见。

但他军功不多,尤其这五年,赋闲在家。

并不是说郭瑞无才能,实际他熟读兵法,武艺高强,赋闲在家这五年,并不耽误他习武练功,博览群书。

他心里自然明白,之所以他在边军中尚有较高威信,众将服从,完全得益于他的爷爷,帝**神郭骧。

军神之威名,如雷贯耳。

北疆许多将士,当年都曾跟随军神驰骋疆场,所向披靡,就连突厥将士,也是面对军神帅旗,不寒而栗,望风而逃。

当然,作为军神长孙,不能躺着吃老本。

郭瑞这次复出,也是铆足了劲,准备在战场上拚死搏命,荣立新功,不愧于军神之后。

……

就在郭瑞北疆前线进行强有力反击,组织防御,全面动员之际,郭威的讨逆大军,才离开京师没到十日。

大军开跋之前,太子元智率众臣,在城北外搭台拜帅授印,并举行隆重的祭旗仪式。

是夜,满山遍野的行军帐篷,已进入灯火管制,隐入漆黑一片的夜幕中。

行军困倦的将士们,都进入睡梦。

只有一处帐篷,里面灯火通明,周围警戒森严。

这是大元帅的临时中军营帐。

一张拆装式的行军沙盘前,郭威和他的十几位大将,参将,以及特别联络官,铁勒公主林玉倩等。

他们正围在沙盘前议事。

林玉倩一身戎装,飒爽英姿。

“报大帅,前线军报。”一名大帅帐前传令裨将,进来禀奏。

郭威打开军报,认真阅读一遍,眉开眼笑,大呼道:

“好消息,先锋大将郭瑞在前线大捷,组织主力军击退敌寇,不但解了定襄,云中两郡之围,还收复了边境失地。”

众将一听,连忙拱手祝贺,乘机恭维几句。

郭威听了哈哈大笑,他捋着长须道:

“依据各方情报,以及前线战报,本帅决定如下,请众将听后再提议,林联络官何在。”

“末将在,请大帅示下。”

林玉倩抱拳躬身。

她现在的军中身份,是大元帅帐前联络官,不是高贵的公主殿下。

“大军预计在九月十五之前,到达雁门,计划在九月二十日,出关西进,届时会同庭州军和伊州军,自玉门关一带夹击,终极目标是西突厥可汗王庭所在地-千泉城。”

“本帅希望东突厥所有军队,最迟于九月二十日之前,从东,北两冀,向西突厥东进的十五万虎师,发动全面反击,届时,先锋大将郭瑞从北疆南进,一同夹击虎师。”

“林联络官需在九月十日之前,到达居庸关,然后在守关军队的掩护下,出关进塞找到咄吉可几,传达本帅军令,务必请他调集所有军力,全线出击,不可犹豫。”

郭威口叙军令。

“末将领命,一定不负帅令。”林玉倩单膝下跪,抱拳领命。

“明日一早,林联络官就轻装东进,直达幽州居庸关,本帅调给你一个近卫屯,护送你安全到达居庸关,所有军令函件,通关文牒等,一并由参将部连夜给你准备完毕,出发之前交与你,记住,本帅再重复一边,你需最迟在九月十日之前,到达居庸关,咄吉可几也须最迟在九月二十日之前,向西突厥虎师发起攻击,这是极限,否则,军法不容,明白了吗?”

郭威手指沙盘上的居庸关位置,以及行走和攻击方位,路线等,给林玉倩逐一讲述。

“末将明白。”林玉倩点头称是。

接着,郭威继续下达近期大军各部的推进命令。

……

伊州。

这里是终晋帝国最西端的边陲,他与西州,沙州,庭州,鄯州,南安州等,与西突厥交界。

这里还存在奴隶和奴隶买卖,是世界文明照耀不到的地方。

西疆到处是荒漠,地大却人烟稀少,物资匮乏,生产力低下,马匪山贼横行,人命如草芥。

这里名义上叫州府,实际远不如中原一个郡县。

终晋帝国在西部,专设有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并驻扎一定数量的终晋边军。

都护府设镇守将军,四品武职,授鹰扬勋号。

伊州,是安西都护府驻所。

他是府守、将军合为一体,属于双肩挑,军政一体化。

既是将军,上马管军,又是府丞,下马管民。

伊州,现在是终晋帝国在西疆,一个重要军事要地。

所以,他的城池规模,人员和经济、商贸等各方面,均优于周围州府。

这几十年来,伊州成了中原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逐渐成了西部经贸中心。

尽管如此,伊州相比于王朝的关中,中原和江南地区,仍然是落后许多年,属于贫困的偏远边陲。

在广大中原官员眼里,视这里为畏途。

荒漠绝壁,穷山恶水,鸟不拉屎。

这里主要是当地的土著人,塞外各民族人士,若是汉人,则大都是历年来从关中、中原各地,发配过来的囚徒,就地生存。

从中,便可以知道这里的险恶。

通过几十年的积累生息,伊州总算也聚集了数十万常驻百姓,各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

只要有人,便多少有些油水可捞吧。

但终晋帝国的官员们,仍然不愿意到这里来。

因为塞外突厥人和北胡马匪经常会突然入侵,尤其是每年秋收季节前后,那是野蛮人掠夺的大好时机。

在这里为官,便成了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的勾当。

所以,这里的官员,相当部分是从戍卒、衙役提拔上来的,直接就是寒门子弟。

今年六月底之前,安西都护府的镇守将军,叫施万仲。

施万仲从安西都护成立之初,就到这里,从伍长,屯率,部率,营将,副将,一步步直到镇守主将。

在这里一呆便是三十余年,从一个青涩少年,一直做到满脸皱褶的花白头。

其实今年,施将军还只五十有二,身体还很健朗。

但朝廷有人要让他告老还乡回故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