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秦朝末年,天下就像一锅煮开了的粥,乱得那是一塌糊涂。
秦始皇本来想着自己的江山能千秋万代,可谁能想到,他一蹬腿儿,这天下立马就不太平了。
苛捐杂税像蝗虫一样,把老百姓的日子啃得那叫一个惨,百姓们苦不堪言,心里头都憋着一股火,就等着有人点把火,把这秦朝烧个稀巴烂。
这时候,陈胜、吴广这俩哥们儿站了出来。
他们本来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被拉去当兵,结果因为大雨耽误了行程,按照秦朝的法律,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陈胜一拍大腿,对吴广说:“兄弟,反正都是个死,咱们不如反了吧!”吴广一听,立马点头:“好嘞,就听你的!”
于是,他们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喊出了那句千古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一嗓子,就像一颗炸弹扔进了水里,激起了千层浪,各地的老百姓纷纷响应,起义的烽火瞬间燃遍了大江南北。
张良的“追星”之路 在这乱世之中,有一个人叫张良。
张良那可是出身名门,他祖上好几代都是韩国的大官。
可惜啊,韩国被秦朝给灭了,张良这心里头啊,就跟揣了只兔子似的,一直惦记着给韩国报仇。
有一天,张良在桥上溜达,正想着怎么对付秦朝呢,突然看见一个老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鞋甩到桥下去了。
然后这老头指着张良说:“小子,去把我的鞋捡上来!”
张良当时就愣住了,心说我好歹也是个有身份的人,你这老头怎么这么没礼貌啊!
刚想发火,可又一想,这老头年纪大了,我就忍忍吧。
于是,张良乖乖地跑到桥下,把鞋给捡了上来。
谁知道,这老头得寸进尺,又说:“给我穿上!”
张良差点没晕过去,这老头还蹬鼻子上脸了!可他还是忍住了,跪在地上,给老头把鞋穿上了。老头满意地点点头,说:“你这小子还挺有礼貌,五天之后,天亮的时候,到这儿来见我。”
张良虽然心里头犯嘀咕,但还是答应了。
五天之后,天刚蒙蒙亮,张良就跑到桥上去了。
谁知道,那老头已经在那儿等着他了。
老头一看张良,生气地说:“你跟老人约会,还迟到,像话吗?五天之后再来!”
说完就走了。
张良那个郁闷啊,心说我这起得够早的了,怎么还迟到啊!
又过了五天,鸡还没打鸣,张良就跑到桥上去了。
结果,那老头又比他早到了。
老头又把他骂了一顿,让他五天之后再来。
到了第三次,张良干脆一夜没睡,半夜就跑到桥上去了。
等了好一会儿,那老头才慢悠悠地走来。
老头一看张良,笑了,说:“这还差不多。”
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递给张良,说:“你把这本书好好读一读,将来能做帝王的老师。十年之后,天下就会大乱,你就用这本书去建功立业吧。”
说完,老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
他如获至宝,从此日夜钻研,那学习劲头,就跟现在的学生为了高考拼命一样。
与此同时,在淮阴这个地方,有一个叫韩信的年轻人。
韩信家里穷得叮当响,连饭都吃不上,只能天天到河边钓鱼,有时候运气好,能钓上几条鱼,换点钱买口吃的;运气不好,就只能饿肚子。
有一天,韩信在大街上溜达,突然被一群小混混拦住了。
为首的那个混混看着韩信,阴阳怪气地说:“你小子,长得人高马大的,还整天背着把剑,装什么英雄好汉啊!我看你就是个胆小鬼!”
韩信没理他,想绕过去。可那混混不依不饶,往韩信面前一站,说:“你要是有种,就拿剑刺我;要是没种,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
周围的人都围了过来,想看韩信的笑话。
韩信心里那个气啊,手都攥紧了剑柄。
可他转念一想,为了这么个小混混,把自己搭进去,太不值得了。
于是,他咬咬牙,慢慢弯下腰,从那混混的胯下钻了过去。
周围的人哄堂大笑,都觉得韩信就是个胆小怕事的孬种。
其实啊,韩信心里头跟明镜似的,他知道自己有远大的抱负,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冲动行事。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今天的耻辱,我一定会加倍讨回来!”
风云初聚 随着起义的烽火越烧越旺,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崭露头角。
张良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带着自己的一帮小兄弟,也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
他心里想着,凭借自己的满腹经纶,一定能在这乱世之中干出一番大事业。
而韩信呢,也离开了淮阴,去寻找自己的出路。
他先是投靠了项梁,可项梁根本没把他当回事,只让他干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项梁死后,韩信又跟着项羽混,他多次给项羽出谋划策,可项羽那脾气,刚愎自用,根本不听他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记忆的声音请大家收藏:()记忆的声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