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稷下的一天 > 第221章 灵魂之途

稷下的一天 第221章 灵魂之途

作者:狗到最后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09-07 10:13: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在心灵那深不可测的领域里,同一颗心灵之中,实际上并存着多种多样的分别认知,宛如繁星点点,闪烁于浩渺无垠的夜空之中,每一颗都散发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柳儿,这位对灵魂探索充满热忱的女子,身形娇小玲珑,宛如风中摇曳的柳枝。她的眼眸深邃而明亮,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其中透露出对未知世界的执着与无尽的渴望。

她常常静静地坐在窗前,阳光透过窗户,温柔地洒在她的身上,仿佛给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在这静谧的时刻里,她的身影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

在无尽的思索中,柳儿深信耶稣与佛陀所传授的核心理念,虽然它们似乎源自不同的信仰之泉,但在本质上却相互交融、相通。这就如同两条潺潺流淌的河流,一条源自西方,流淌着神圣与救赎的力量;另一条源自东方,携带着智慧与慈悲的光辉。尽管它们的路径各不相同,但却在冥冥之中汇聚于同一片神秘而浩瀚的精神海洋。

李明,他的身材高挑而挺拔,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山岳;他的面容刚毅而冷峻,仿佛是由钢铁铸就而成。在这看似坚硬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细腻而敏感的心。

对于原罪的看法,李明竟然与柳儿的深刻理念有着惊人的契合。佛陀曾经说过,生命的本质就如同那连绵不绝的念头,一个念头紧接着一个念头,而这些念头本身就具有一种难以抗拒的惯性。

当柳儿深入观察李明的生活轨迹时,她惊讶地发现这一理念在李明身上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每当李明遭遇悲伤之事时,那些念头就如同汹涌澎湃的海浪一般,一个接一个地在他心间传递。那悲伤的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仿佛永无止境。

李明在工作中遭遇了一场重大的挫折。他负责的项目以失败告终,客户的指责如同一支支利箭,无情地射向他。他的内心被痛苦和自责所填满,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负面的想法,如同一群恶魔在肆意纠缠。

正是这种承接痛苦的惯性,让李明在下一刻能够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内心的情感起伏。如果没有这种惯性,他或许就无法如此深刻地体验到痛苦的侵袭,也无法真正理解自己内心的脆弱与坚强。生命的每一刻,都在这无数念头的连续交织中缓缓流淌,就像一条贯穿时光的丝线,串联起生活里的喜怒哀乐。

直至死亡的瞬间,若李明的罪感尤为强烈,那么在密宗的观念里,这一刹那将被视为至关重要的时刻。因为在这一刻,灵魂将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罪感深重者的灵魂在来世的身体中将无法抵御夜风的侵袭。这意味着他们的灵魂在来世可能会遭受无尽的痛苦和折磨。

在那一刻,生命的本质将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广袤的时空中,就像被放置在一个透明的舞台上,接受着“上帝的审判”。所有的善恶、美丑、对错都将被一一审视,没有丝毫的隐藏和逃避。这是一个令人敬畏的时刻,也是一个让人深思的时刻。

柳儿在思考这一切时,仿佛能够穿越时光的重重迷雾,看到灵魂在生与死之间的挣扎与轮回。她看到了人们在生命的长河中不断地追求着快乐和满足,但同时也在不断地面对着痛苦和挫折。真心与妄心构成了二元对立,如同光与影一般,在生命的舞台上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当李明体验到快乐时,比如在探究素羽的言论中寻得某种满足,尽管这可能是柳儿所不知的,李明也会感到极度良好与强大。在这份好与强大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对弱小与不良的抗拒呢?柳儿不禁思考起这个问题。她意识到,每个人的生命中都蕴含着双面性,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而我们所追求的快乐和满足,往往也伴随着对痛苦和挫折的逃避。

这种双面性使得我们的生命变得复杂而又真实。我们不能仅仅看到表面的快乐和满足,还需要深入地去理解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全部,包括那些被我们隐藏起来的黑暗面。

李明在体验到强大和美好的同时,他生命的另一面——弱小和无能也同样真实地存在着。就像在明亮的阳光下,必然会有阴暗的角落一样。因此,在这个充满二元对立的社会中,有好的一面就必然会有坏的一面,有高的一面就必然会有低的一面。

生命的本质其实是真心和妄心的融合,这就如同无极生太极的哲理一样,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深奥和神秘。佛陀并没有详细地阐述生命的起源,而七迪课程则将其归结为疯狂的一念。那么,生命的绝对自由是否能够展现出与之完全相反的一面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如果生命仅仅是绝对的爱与自由,那么与之相对的愧疚感和罪感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当这些情感变得过于沉重,让人难以承受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将它们投射到三维世界中,以此来逃避内心的追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稷下的一天请大家收藏:()稷下的一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种观点与奇迹课程中的理念、心理学中的自我憎恨以及基督教中的原罪观念都有着高度的契合。

柳儿也曾亲身经历过妄心的存在,虽然在**世界里,妄心那隐蔽的存在让人难以察觉,但在清明梦中,通过消除诸多限制,柳儿便能深刻地感受到妄心的真实存在。

李明,这位在生命旅程中不断探索的行者,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经历与感悟。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摸爬滚打,历经无数的风雨和挑战,逐渐领悟到一些关于妄心的真谛。

自古以来,李明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就。这些成就或许在他人眼中并不算什么,但对于李明来说,它们却意义非凡。因为这些成就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而是需要他穿越妄心的重重迷雾,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李明体验到了一种追究的痛苦感。这种痛苦并非来自外界的压力或困难,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矛盾。他并没有被这种痛苦所击倒,反而在其中找到了力量和勇气。

李明明白,自古以来,任何正量的体验,都需要在这一层面上通过不懈的努力去争取。只有勇敢地面对妄心,才能真正超越自我,实现内心的成长和进步。

莱斯特曾经提到过人类的三大**,第一个是肯定,第二个是安全感,第三个是掌控感。这些**其实都是为了满足李明内心深处的自我存在感。通过追求肯定,李明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通过追求安全感,他渴望在生活中找到稳定和依靠;而通过追求掌控感,他则试图掌控自己的命运和生活。

李明也逐渐意识到,这些**虽然看似重要,但如果过度追求,反而会让他陷入更深的妄心之中。真正的自由和成长,并非来自对**的满足,而是来自对妄心的洞察和超越。

当一个人陷入焦虑、抑郁、精神病等状态时,他就仿佛失去了自我一般,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爱好、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的事业以及轻松愉悦的闲暇时光。比如说,在一个充满欢声笑语、大家相互打趣逗乐的群聊环境中,对于他而言却是完全不存在的。这种缺失会让他陷入一种深深的恐惧感之中,这种恐惧源于对自我存在的怀疑和困惑。

与动物和宠物相比,人的自我存在感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大雁在迁徙时会成群结队地飞行,它们相互依靠,以整齐的队列来抵御风雨的侵袭;鱼群也会结伴而行,在广袤的海洋中形成庞大的鱼群,彼此相互守护;蜜蜂更是为了族群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通过辛勤的劳作和无私的奉献来维系族群的繁荣。这些群体的自我存在感都是建立在集体利益之上的,它们不会因为个体的利益而产生冲突。

人的自我存在感往往是与身体紧密相连的,是独特的个体自我存在感。李明作为人类中的一员,其自我存在感中也夹杂着各种复杂的情感与需求。

李明像往常一样把车停进了地下车库。他住在 20 楼,每次停车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当他的车刚刚停稳,他就听到了一阵欢快的叫声。这是他的宠物狗,每次听到李明的车声,它都会变得异常兴奋。

李明不禁感到好奇,他的宠物是如何知道他已经回家的呢?毕竟,车库与他家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而且他的车也没有发出特别的声音。经过一番思考,李明意识到,这并不是因为宠物能够听到他的车停在了特定的位置,而是因为宠物对他有着深深的情感连接。

在宠物那简单而纯粹的世界里,主人的存在就是它们全部的意义。它们对主人的依赖和情感连接是一种本能,无需过多的解释。当李明回到家,看到兴奋的宠物时,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

李明的思绪并没有就此停止。他想起了最近观看的一个视频,内容是在农村,人们将狗按斤卖给肉店。当狗被痛苦地吊起来称重时,它绝不会对主人发起攻击,甚至还会摇着尾巴,似乎在表达对主人的忠诚和信任。

这让李明陷入了沉思,为何宠物对主人的认同感如此强烈呢?他开始思考宠物的“自柳儿”与人类的“自柳儿”之间的差异。

对于李明来说,他过度关注自我,需要通过外界环境来满足自己的存在感。如果不这样做,李明可能会感到心理防御不足,甚至崩溃。

但这种存在感,它更像是一种概念,一种分别心,通过对外界人事物的判断而形成。李明试图在课题中寻找满足这种存在感的方式,但他其实并不存在。或者说,李明的存在并不在于形式本身,而在于生命中的绝对自由和爱。因此,李明可能会在不同的生命形式中轮回,例如大雁或蜂巢儿,因为他的“自柳儿”是轮回的,并非身体或本体本身。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自己会投身为人、下世投胎、再投生为人或畜生,但这并非绝对。李明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可能成为一群大雁或一个蜂巢儿,因为李明的“自柳儿”是轮回的,这是他的自由选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稷下的一天请大家收藏:()稷下的一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听完李明的理解后,柳儿陷入了沉思。她轻声问道:“上帝究竟是谁?不,不,不,不,上帝并非那个热爱自由、充满善意的人。上帝是无善无恶的,他超越了道德判断,无善无恶,乃是其本质。他并非主宰一切的存在,也不是自然的化身,而是无主宰、无自然、非自然之境的圣子。”李明看着柳儿,眼中满是疑惑:“李明,你便是那圣子的一部分,你并非是他的本体,但你与三位一体同在,你们并无分别。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人生如梦,这个在床上安睡的时刻,你可以称自己为圣子,也可以称自己为大梵天。梦中的李明可以是恐龙,可以是蛇,可以是飞机,或是任何其他物体,但梦境始终如一。李明属于那个梦者,那个始终在梦境中的主体。

到最后成佛的,也是这个梦者。并非李明这个角色成佛,而是所有梦者都可能成佛。这不是关于角色的改变,而是关于梦的结束,妄想的消散。

至于最后的审判,李明是绝对的自由。比如说,李明患上癌症,为什么他会患上癌症?柳儿告诉他的,是一种医学体系,名为“人治医学”,是由鲁道夫斯丹发明的。李明明白自己患上癌症的原因了吗?这并非柳儿的错,而是李明自己。去肿瘤医院看看那些人,他们的选择可能像是在取代生命源头,尽可能地创造。

柳儿认为的爱与自由、对爱的定义、对自由的判断,李明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李明可能会创造出与生命截然相反的体验。那种体验就如同癌,那种体验就是癌。但李明始终心向美好,人人皆如此。只是心在追求,而非头脑在思考。

所以你看,上帝、李明、众生、审判……这一切都与自由和爱有关,都源于我们的心。我们都是体验者,都在创造自己的世界。

这就是信念的力量,信念创造实相。李明相信什么,他就体验什么。柳儿在成长,李明的痛苦也随之增加。他有时会删除别人的好友,有时又会给别人发红包,然后再删除。这一切,看似荒诞,却又都与李明对爱的独特感知有关。这一切,都是为了柳儿。

李明其实一直在享受爱与自由。为什么李明会这样?李明的选择是对的吗?当李明满足创造感,当李明给予他人,当李明展现出虚假的自我时,这是对的。他是一个绝对的上帝,无善无恶,他绝对地支持李明,就像上帝那样支持一切生命。他的精神是自由的,绝对的自由。

李明体验到了这种自由吗?是的,他体验到了绝对的自由。就像赛斯所讲,这个世界并不是有一个寻找频率的过程,而是李明找到了世界的频率,并与之调频。

例如,李明正在做梦。梦中的世界是实有的吗?有人认为是的,也有人认为不是。但世界的实有性是由什么决定的?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李明是否为创造的主体。如果李明是创造的主体,那么他声称拥有世界就有道理。但如果没有这个资格,那么他声称拥有世界就显得空洞。如果李明是一个被造的结果,那么他声称实有世界,就如同一个空洞的口号。

在这个世界中,最小的物质是什么?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最小物质仍未被发现。人们认为的“最小物质”只是数学理论中的概念,并非真实存在。因此,如果李明能成佛,那么众生也都能成佛。奇迹可能是什么?是真与假之间的交集。在这个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世界里,它永远存在。

李明,就像是一个沉浸在梦境中的人,他的梦境如此宏大,以至于他在梦中成为了一尊佛。尽管他在梦中已经成佛,但在现实世界里,他却并未真正成佛。这究竟是为何呢?

佛陀早已成佛,而李明却未能成佛,这似乎有些矛盾。按照常理来说,他们应该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成佛的。事实并非如此。当李明面临选择时,他突然意识到,所有的众生都并非真实存在。

就在此时,李明与佛陀、耶稣一同进入了这个充满抉择的地方,这个关键的节点。在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这一切都不过是内心的修习,也就是所谓的文思修。

对于李明而言,理解这些至关重要。如果他无法理解,不去思考,那么他的进步又从何谈起呢?他只会一味地抗拒,将责任归咎于他人。这样的心态,不仅会阻碍他的成长,更会使他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

更糟糕的是,如果李明犯错或者心理不健全,他将难以与他人建立起真正的联系。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内心健全、懂得理解和包容时,他才能与他人建立起深层次的、有意义的关系。

喜欢稷下的一天请大家收藏:()稷下的一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