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九如颂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探

九如颂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探

作者:东皇龙珠子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10 00:35:06 来源:抖音小说网

建邺城北。

圣祖庙屹立在皇城最北边,与别的寺庙不同的是,这里并没有僧尼常驻,只有一名看不出年纪的瘸腿婆子,在此料理杂务。

僧录司也指派了司中管庶务的人员,每五日来这里巡查一次,顺便登记笔墨纸砚和日常所需的米粮。

若不亲眼所见,任何人都不会想到,真正的圣祖庙其实就是一个山洞。

大燕内乱时,来山里躲避战乱的民众,自发在山崖岩洞上的石壁,比着圣祖帝的脸模五官雕刻出了一幅巨大的石头人像,并设了简单的祭台。

大秦立朝,建元帝选派了能工巧匠,对石壁上的圣祖像进行了大规模的雕刻与修复,还在洞内把圣祖帝的生平事迹,雕凿成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叙事壁画。

原先的祭台,也重新修缮。

并以祭台为中心,向四周扩充,用石头铺就了一个可容纳百人的场地。

三面环山的地形,圣祖石像高高俯瞰的地方,便是通往山下的路。

沿着石阶往下走,山底下有座全部用石头垒建而成的两进院落,才是后来僧录司筹建的圣祖庙。

主殿正中挂了一幅装裱好的圣祖帝画像,屋内一排排的摆放着桌案,上面文房四宝俱全。

沿墙整面都是书架,分门别类的放满了书。

除了各类经书,还有经史子集,民间要术,医典百草集等实用书籍。

这座新建的圣祖庙,从里面看就是一座书阁。

若有读书人来京赶考求学,无处落脚时,便可向僧录司报备,来这里暂住。

期间,只需帮忙打扫院落,抄写一些经书,不但可以借阅主殿里面的典籍,还可管一日三餐。

这是当初文国公听说建元帝,想为大燕圣祖建一座真正的庙宇供奉香火,而提出的建议。

……

正月陆续出现的七具女尸,第一具就扔在岩洞前的祭台上。

事发之后,大概是衙差常在这里蹲守的缘故,尸首便陆陆续续出现在了那片半包着祭台的广场周围。

蹲守的衙差,每次听到铃声追过去,便会陷入一片迷雾,好不容易走出迷雾,又记不清自己到底看见了什么?

府尹上报此案后,圣上让大理寺协查,还指派了禁军来此巡视。

之后,不但这里,整个京城也再无女尸出现。

如此蹊跷的案子,周九如不惦记都不成。

因为凶手很狂,抛尸还特意提醒,衙役追出去后,又跟衙役玩捉迷藏,像是要告诉世人,你就是抓不到我。

……

下晌,她带着卫斯年悄悄出宫,溜去了大理寺,向卢寺卿旁敲侧击地打听圣祖庙抛尸案的进展。

一开始,卢寺卿拒绝向她透漏任何消息,但搁不住她‘二表舅’长,‘二表舅’短的跟前跟后,外加一个锦衣华服的清俊少年,伏低做小。

不到两个时辰,卢寺卿就忍不住开了口:“嗯,那个,确实有了收获。七位死者,其中两位年龄最大的,她们的子女已向应天府报了案。”

说着话,他从堆满卷宗的桌案上翻找出了一份浅色封面的案卷,递给周九如,抬颌示意他们可以带走看。

案卷是他亲自书写整理的,其中有位死者的女儿,远嫁蜀地十余年。正月年节过后,便从蜀地出发来京,希望能赶上母亲的生辰宴。

回到娘家得知母亲无故失踪,她懊恼之余,坚持要兄长报案。

到了应天府,正好又遇到了另一家报案的儿女,衙署便安排他们一起去停尸间,确认死者身份,认领尸首。

远嫁十余年,再见却是这样的场面,那位远嫁蜀地多年的女子,顿时悲痛不已。

一句‘女儿不孝,不远千里赶回,没想到寿辰竟变成了忌辰’的悲泣哭喊,引起了另一位死者儿女们的注意。

因为再过两天,也是他们母亲的生辰,遂止住哭声,上前细问。

这一问,却让一直查案,查不到任何线索,快要濒临崩溃的衙差们,瞬间看到了曙光。

当时,卢寺卿也刚好在场,听到有人报案,他是专程从大理寺赶过来的。

不曾想有了收获,两位死者,竟然都是八字全阴之人。

他当时脑袋猛的一震,感觉很多灰暗不明的思绪,顿时连成一条线,豁然贯通。

朝着这个方向,他差人到户部查看了户籍册,一下子就核实出了另外五位姑娘的身份。

七位死者的年龄虽不同,但生辰八字全属阴。

凶手单单选取了七位‘八字全阴’的女性,再结合尸体的死因症状,过度惊吓而死,他感觉,这已经不像是普通的杀人抛尸案了。

像这种有所怀疑与邪术相关的案件,其实是可以叫钦天监派人来帮忙。

但卢寺卿心里,却早早想到了一个人__万佛寺的浮云大师。只是大师轻易不下山,除了寺中特定的日子出来讲经,平日里绝不会在人前露面。

此刻,周九如和卫斯年两人找上门来,正好和了卢寺卿的心意。

外人只知道北燕王府的二公子是个痴心人,担着御前侍卫的职,却只对公主一心一意,鞍前马后的忙乎。

但他却清楚,这两人都是修行之人,深不可测。

这厢周九如翻看着手里记录详实的案卷,也觉得有些过于顺利。

但她现在只想抓住凶手,告慰亡灵,就自动忽略了心中的那点怪异感。

大长老曾说过,很多人有点武技术法傍身,就眼高于顶,看不起普通百姓。

标榜自己是修行之人,却又悟不透修行之道。

不懂‘道行越高,肩负越重’的道理。

何谓‘修行之道’,周九如也说不清楚。

她只是觉得,在这京都,在她的眼皮子底下死这么多的女性,若是不把凶手给揪出来,她心中将会难安。

故而,趁着夜深人静,她和卫斯年把圣祖庙周围逛了个遍,也没想明白凶手为什么要把尸体扔到这里?

这既不是第一案发现场,那凶手三天两头把尸体往这里扔的行为,就颇具挑衅了。

凶手想挑衅的人是谁?

官府?皇权?还是……

周九如抬头,望向山上那座居高临下、俯瞰整座北城的圣祖像。

此时,周围气息寒凉,皎皎月华下的圣祖像,越发的悲悯肃穆,周九如拢了拢身上的黑色斗篷,与卫斯年使了个眼色,正准备下山离去。

却见一个人影从石头院的后门鬼鬼祟祟的出来,手里竟还捧着一个陶罐。

那人深一脚浅一脚的摸进路边山林,拿出一把匕首,挖了个坑,把陶罐里面的东西倒在了那坑里,然后再推土埋了。

待那人影消失,两人迫不及待的上前查看,卫斯年鼻子一吸,闻了闻:“是药渣。”

说罢,眉头忍不住又蹙了起来,他抬手运气,又多了些药渣飘浮在眼前,再次凑近闻了闻,这下眉头蹙得更紧了。

“只是治疗风寒之症的普通药材,为什么要往里面添加相克之物?”

周九如以前因为长期服药,味觉不敏,入道后的五感六识,可比旁人敏锐多了,又有久病成医的经验,她早就闻出来了这药材不对。

……

翌日清晨,周九如摸了摸饿得‘咕咕叫’的肚子,懒洋洋的起床。

掀开床帷,绕过屏风,一眼便看到了围坐在金丝楠木绣案前的四位娇俏女郎。

绣案上铺陈着一条翠绿的襦裙,柳青正手持银针,宛如蝴蝶般在裙摆处忽上忽下的翻飞。

千碧和千柔二人在柳红的引导下,一根一根分理着搅在银丝里面的鹅黄绣线。

园中的梅香,在房间里流转,周九如瞅着眼前的景象,有一瞬的失神迷离,她想起了跟随顺义侯去东州的千年。

东州岛的气候和吃食与建邺城不同,千年能习惯吗?

此刻,她又在做些什么?

周九如走出来,柳红连忙起身,这咋然一动,又带乱了线团,惹的千碧和千柔一阵惊呼。

周九如也笑了起来:“大清早的怎么忙乎这个来了?”

“公主,你是不是都忘了自己是位女郎?”柳青语气嗔怪的说道,但手中的针仍是上下翻飞,未曾停歇。

“宫里马上要换春衫了,这是专门为你做的裙子。”柳红说完上前,伸手扶着周九如的肩膀给她调转个方向,朝着洗漱室轻推。

“快去洗洗。”她催促,“用完早膳,还要去坤宁宫问安呢。”

“哎呀,知晓了柳主事。”周九如打趣她,笑盈盈道:“最近确实很忙,好久没看到大家如现在这般聚在一起,我想,陪你们好好说说话。”

“公主想说什么?奴婢也来听听。”声到人到,千月捧着牛乳羹,笑着走了进来,看到周九如还没洗漱,又是一顿埋怨。

“这都日上三竿了,公主竟然还穿着寝衣,没去梳洗?

回头让皇后娘娘知道了,少不得又要叫礼仪司的姑姑们来太初宫训导。”

千碧和千柔拍了拍胸,做了个很害怕的表情,大家见她俩这般作怪,又嘻嘻哈哈笑了起来。

周九如眼前像是起了雾,有些朦朦胧胧,她很喜欢这个气氛。

只是这好气氛还没维持一盏茶的功夫,就被急匆匆赶回来的卫斯年给破坏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