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又见陈霁云杨树区开出的条件除了税收……
杨树区开出的条件除了税收优惠和资金扶持,宝贝星球想购买土地,政府给出的优惠也不少,比如按照一定比例返还土地出让金费用。
虽然叶薇早两年就有自己盖办公楼的想法,并付诸行动,在其他区买了一块地。
但工程没有开始,想换地方盖楼很容易。
反正沪市这几年房价地价涨得都很快,那块地皮位置不错,想要出手很容易,甚至能大赚一笔。
但叶薇暂时不打算卖地,一来地皮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二来宝贝星球资金充裕,在杨树区买地又能分期付款,并不缺钱。
合同签订后,叶薇很快在杨树区拍下了一块地。
虽然叶薇和区政府谈好了土地优惠,但不是说她看中一块地,就能通过协议出让方式从政府手里买到地。
倒不是说协议出让不合规,但这种方式对投资规模和产业类型要求比较高,基本只有非营利或者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才有机会。
[1]
另外还要经过省级以上政府批准,且土地出让价款不能低于最低标准,这也是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2]
杨树区的领导虽然挺重视宝贝星球,但它显然不属于非营利项目,也不是重点扶持产业,申请协议出让,市里很难同意,所以宝贝星球最终是通过拍卖方式拿到的地。
拍卖因为要和其他投资者竞争,价款肯定比协议出让要高一些。
但那块地离杨树区的中心区有点距离,而且是工业用地,所以拍卖过程中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再算上政府给的优惠,这块地就更便宜了。
至于那块地的面积,说大,它和很多国营厂的占地面积没法比,一来国营厂大多是计划经济时期成立的,土地都是国家拨的,不用花钱;
二来早些年国营厂不仅是工作的地方,也是个小社会,管分房,管医疗,还管孩子上学,地方小了不够用。
另外早些年盖的厂房单层居多,如今土地价格上涨,为了节约成本,厂房都是盖多层的。
宝贝星球下面的童装和玩具厂都属于轻工业,机器设备没有那种特别大的,所以厂房多盖几层也没关系。
叶薇拍到的这块地,盖厂房和办公楼肯定够了。
另外还能盖个食堂,再盖两栋宿舍楼,现在国营厂都不怎么分房了,宝贝星球一家私营厂,自然不会打肿脸充胖子去给员工分房。
以后公司发展好,有钱买地盖房倒是可以考虑。
至于现在,盖好的宿舍楼肯定只能满足基本的住宿需求,盖好后基本都是多人间,至于一间住几个人,则按级别定。
不考虑分房,两栋宿舍楼肯定也是够住的。
缴纳土地出让金,办理土地登记手续,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后,叶薇就联系了专业机构进行规划设计。
[3]
建厂房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虽然宝贝星球要盖的厂房不多,从规划设计到层层审批再到施工建成,明年这时候能搬进去都算好的。
而杨树区的领导很急,倒不是担心变故,一来他们签了合同,二来叶薇还拍了地,如果她临时变卦,损失肯定不少。
他们急的是宝贝星球营收越来越高,晚一天迁到杨树区,他们就要少收一天税,毕竟谈好的税收优惠不是全免,而是减免一部分。
正好杨树区这几年破产的国营厂多,有不少厂房空置,杨树区领导商量后,很快拍板将一家中等规模的工厂厂房腾了出来,以超低价租给了宝贝星球。
宝贝星球总部和童装厂、玩具厂都在本市,也没有大型设备,搬迁相对容易。
省下来的房租付搬迁费用更是绰绰有余,何况迁过去还有税收优惠,叶薇自然愿意。
至于童装厂和玩具厂的工人,也大多愿意搬迁,外地来打工的不必提,就算是本地职工,住处离工厂现在的地址也不近,只是厂里有班车接送,所以能接受。
工厂搬迁到工业区,有些人离家能更近,至于离家更远的,得知班车依旧接送,再想想在这里做能拿到的工资,也都愿意了。
统计下来,实在不想来回奔波,又不想住宿舍的不到一百人。
总部搬迁就更容易了,一个员工数量少,二个总部员工大多是通过招聘入职的,外地人多,且年龄普遍不大,在本地买房安家的人不多。
都是住员工宿舍,对他们来说住闸北还是杨树区没差别。
而那些买了房的,因为之前在闸北上班,房子也买在了附近,离临时的办公场地不远。
何况公司还有班车接送,所以总部不愿意迁过去的职工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