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京城处处桃红柳绿。坤宁宫内,沈静姝正抱着刚满月的萧怀瑾在窗前晒太阳,掌事女官捧着几卷账册侍立在一旁。
娘娘,这是上月女子学堂的收支明细。女官轻声禀报,徐总提调遣人送来时说,如今扬州、苏州两地的学堂都已能自给自足...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内侍清晰的通传声:陛下驾到——
女官立即止住话语,迅速退至一旁垂首侍立。萧景珩迈步进殿的瞬间,她与殿内所有宫人齐刷刷跪地行礼。
都平身。萧景珩随意地挥了挥手,目光已落在沈静姝和幼子身上。女官起身后悄然退至殿柱旁,继续恭敬侍立。
萧景珩从乳母手中接过萧怀瑾,逗弄着幼子,语气轻松地说:梓童猜猜,今日朝会上靖初做了什么?
沈静姝见他眉宇间带着喜色,含笑问道:莫非这孩子又有什么惊人之举?
今日户部奏报春耕事宜,靖初竟在朝堂上主动献策。萧景珩将幼儿交还乳母,在沈静姝身旁坐下,提出修缮旧农具、试行区田法,条理清晰,连韩振都连连称赞。朕已准他所奏,命他督办农具修缮一事。
沈静姝惊喜交加:这孩子...怎么从未听他说起?这几日只见他往文华殿跑得勤,原来是下了这般功夫。
说是要给朕一个惊喜。萧景珩笑道,随即话锋一转,对了,他方才在御书房向朕提议,说想请女子学堂的学生帮忙清点登记旧农具,让她们也知晓民生疾苦。朕觉得此议甚好,梓童以为如何?
这是个好主意!沈静姝立即赞同,让学生们接触实务,方能学以致用。正好清韵前日从扬州回来,今早递了帖子要来请安并呈送新绣样,此事可当面交代于她。
萧景珩点头:那就让她进来吧。
片刻后,徐清韵款步进殿,见到皇帝在场,立即恭敬行礼:臣参见陛下、娘娘。
平身。萧景珩心情甚好,你来得正好。太子奉旨督办农具修缮,需要人手清点登记,朕与皇后觉得女子学堂的学生可堪此任。此事就交由你安排,选些细心稳重的学生,交由韩振统一调派。
徐清韵恭声应道:臣遵旨。此乃学子们接触实务的良机,臣定当妥善安排。
沈静姝温声道:让学生们知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将来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心存百姓,这才是办学之本。
娘娘教诲的是。徐清韵呈上一个锦盒,这是臣从扬州带回的新式绣样,江南绣坊还表示,若娘娘准许,他们愿派人至女学传授技艺。
沈静姝细细翻看绣样,不由赞道:技艺精湛,立意新颖。此事甚好,你且与学堂的绣艺师傅商议个章程上来。
臣遵旨。
萧景珩见事已议定,便起身道:你们慢慢商议,朕还要去御书房。行至殿门,又回头对徐清韵嘱咐:太子年少,此番历练,女学这边还需你多费心协助。
臣必当竭尽全力。徐清韵躬身领命。
待皇帝离去后,徐清韵才放松了些,对沈静姝感慨道:娘娘,太子殿下心系百姓,实乃万民之福。
沈静姝欣慰地点头:他能想到借助女学之力,可见心思缜密,懂得任事用人。你们尽心辅佐便是。
说起太子殿下,徐清韵笑道,前日在文华殿,殿下特意召见臣,详细询问了女学学生的课业情况。听说有些学生在算学上颇有天赋,还特意让太傅找了些进阶的算学典籍。
沈静姝闻言更是欣慰:这孩子做事向来周全。她轻轻拍着怀中的萧怀瑾,若是怀瑾将来能有他兄长一半的用心,本宫也就放心了。
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七岁的萧令仪提着裙摆跑进来,先规规矩矩地向沈静姝行了个礼:儿臣给母后请安。
沈静姝温柔地招手让她近前,萧令仪这才注意到徐清韵也在,又乖巧地行礼:令仪见过徐姑姑。
徐清韵连忙侧身避让,恭敬还礼:公主殿下金安,臣不敢当此礼。
萧令仪扑到沈静姝膝前,仰着小脸问:母后,令仪听说太子哥哥要在工部办大事,令仪也能去帮忙吗?
沈静姝温柔地抚着女儿的发丝:令仪还小,等你再大些,母后让你去女子学堂读书,那时就能帮上忙了。
那令仪要快快长大!小公主认真地说,令仪要像徐姑姑一样能干,帮母后和太子哥哥分忧。
次日清晨,工部衙门外格外热闹。数十辆牛车满载着从各地运来的旧农具,太子萧靖初身着常服,亲自在门口指挥调度。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群身着素雅衣裙的女子学堂学生,在徐清韵的带领下,正有条不紊地清点登记。
这张犁只是铧尖磨损,可以重新锻打。
这个耧车的斗板裂了,需要更换木料。
学生们一边登记,一边讨论着修缮方法,引得路过的官员纷纷侧目。
萧靖初穿梭在农具之间,不时拿起一件仔细查看。韩振跟在他身边,耐心讲解着不同地域农具的差异。
殿下请看,北方的犁铧要更厚重些,南方的则轻巧许多。韩振指着一排犁具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锦绣凰途:弃女荣华路请大家收藏:()锦绣凰途:弃女荣华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原来如此。萧靖初认真记下,那修缮时也要区别对待了。
一个女学生怯生生地过来行礼:殿下,民女在仓库角落发现了一批前朝的铁制农具,虽然锈蚀,但材质极好。
萧靖初随她前去查看,果然见一堆造型古朴的铁器。韩振仔细查验后道:这些都是前朝官制的精铁,若是回炉重造,可制不少新农具。
那就这么办。萧靖初当即决定,此事就交由韩大人处理。
忙碌一整日,直到夕阳西下,萧靖初才准备回宫。临走前,他特意对参与清点的学生们道:今日辛苦诸位了。待农具修缮完毕,本宫会奏请父皇,给诸位记上一功。
女学生们又惊又喜,纷纷行礼谢恩。徐清韵在一旁看着,对韩振轻声道:太子殿下虽年幼,却已懂得体恤下情,真是难得。
韩振点头:有陛下与娘娘悉心教导,太子必成明君。
消息传到宫中时,沈静姝正在翻阅各地送来的春耕奏报。听说太子今日在工部的作为,她欣慰地对掌事女官道:去把本宫收着的那方端砚找出来,太子近来用功,该换方好砚了。
晚膳时分,萧靖初才从工部回来。虽然满脸疲惫,眼睛却格外明亮。他详细向父皇禀报了今日的进展,连最细微处都记得清清楚楚。
儿臣算过了,若是将各地旧农具都修缮利用,至少可节省三成新制农具的费用。省下的银两可以用来兴修水利,一举两得。
萧景珩满意地看着儿子:你想得很周全。不过切记,为政者不仅要会算账,更要懂得用人。今日那个发现前朝农具的女学生,就该重重奖赏。
儿臣已经赏了。萧靖初道,赐了她一套文房四宝,准她随时可去翰林院借阅藏书。
沈静姝闻言,与萧景珩相视一笑。
月光如水,洒在坤宁宫的琉璃瓦上。沈静姝倚在窗前,望着工部方向依稀可见的灯火,轻声道:靖初还在挑灯夜读呢。
萧景珩从身后轻轻环住她:有子如此,朕心甚慰。等怀瑾长大了,也要让他跟着兄长学习。
陛下说得是。沈静姝回身浅笑,有他们兄弟同心,这盛世定能代代相传。
窗外,春雨悄然而至,滋润着万物。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大周的未来正在悄然成长。
喜欢锦绣凰途:弃女荣华路请大家收藏:()锦绣凰途:弃女荣华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