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陵烬未央卷 > 第227章 玉麟照夜破迷局

金陵烬未央卷 第227章 玉麟照夜破迷局

作者:作家小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05 18:06: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一折 残镜映月隐危情

秦淮河的夜风裹挟着画舫上的丝竹声,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墨长卷。黛玉斜倚在雕花木窗旁,纤细的指尖反复摩挲着验丝镜的残片,碎镜在月光下折射出清冷的光斑,如同散落的星子。宝玉站在她身侧,麒麟剑鞘沉甸甸地压在腰间,剑身上的锚纹随着呼吸轻震,仿佛有生命般跳动。

"宝哥哥,你瞧这镜中光影。"黛玉将碎镜拼合又散开,宣纸上的月光碎影忽而聚成"龙涎阁"三字,忽而又化作蜿蜒的长江水纹,"昨夜在龙涎阁所见的金菊纹,与探春妹妹的头饰、周瑞的刺青,竟这般相似。"她的声音轻若蚊蝇,却带着刺骨的寒意。

宝玉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碎镜中映出秦淮河面的波光粼粼,偶有夜游的画舫经过,灯笼在水面拖出长长的倒影。忽然,一团黑影坠入水中,惊起一圈圈涟漪。宝玉不及细想,撩起长衫便跃入河中,冰凉的河水瞬间浸透衣袍,却掩不住他眼底的锐意。

锦帕触手之处沁着露水,半幅金菊纹绣工精美,内侧的"探"字用金线绣成,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宝玉攥紧锦帕,湿发贴在额角,水珠顺着下颌滴落,砸在麒麟剑鞘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黛玉见状,忙取出绢帕为他擦拭,却触到他眉骨处的一道新痕——那是昨夜在龙涎阁与周瑞搏斗时留下的。

"去荣国府后巷。"宝玉将锦帕塞进衣襟,剑鞘在腰间发出细微的嗡鸣,"方才那黑影,定是探春身边的小厮。"黛玉点点头,验丝镜碎片在袖中发烫,镜中隐约映出探春的身影,她正站在荣国府后巷的垂花门前,与两名小厮低声交谈。

二人抄近路穿过几条小巷,终于在马厩前停下。月过柳梢,将探春的身影拉长在青石板上。她身着一袭黛色披风,鬓边的金菊头饰在风中轻颤,正对着一名小厮发号施令:"告诉倭人,八月十五前务必将'货物'送到栖霞寺。若出了差错,你们全家的脑袋都得搬家。"

宝玉握紧剑柄的手青筋暴起,忽觉脑后生风,一柄匕首擦着耳畔飞过,"噗"地钉在门框上,刀柄还在微微震颤。探春转身,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金菊头饰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宝二爷、林姑娘好兴致,竟有闲情逸致来听壁角?"

黛玉按住腰间的验丝镜,碎片在袖中拼成探春的轮廓,却见她肩头渗出点点血迹——那里,正插着半柄金菊纹匕首。

第二折 荣府深闺藏诡影

寅时三刻,荣国府的角门"吱呀"一声打开,宝玉和黛玉闪身而入。府内灯火零星,唯有探春居住的秋爽斋还亮着烛火。黛玉捏着验丝镜碎片,镜中映出探春闺房的窗棂,窗纸上人影晃动,不时传来瓷器碎裂声和压抑的争吵。

"母亲当年为何要将我送去倭国?"探春的声音带着哭腔,"就为了让我做这见不得人的勾当?那些少女的血,难道不是血?"

"三姑娘莫要忘了自己的身份!"赵姨娘的声音尖锐刺耳,"你身上流着甄家的血,当年若不是老爷相救,你早就跟甄家一起埋进乱葬岗了!这是你赎罪的机会,也是荣国府崛起的契机!"

宝玉皱眉,麒麟剑鞘在腰间发烫。黛玉凑近窗边,验丝镜碎片映出屋内情形:探春跌坐在地上,衣襟上染着茶渍,赵姨娘手持一支金菊纹簪子,簪尖正对着探春咽喉。那簪子的纹路,竟与周瑞鞋底的刺青一模一样。

"我恨透了这金菊纹!"探春突然抓起桌上的茶盏砸向墙壁,瓷片飞溅,"什么'神之血',不过是倭人用来控制人的手段!宝钗姐姐体内的蛊虫,还有那些少女...她们的人生,就因为这可笑的血脉毁了!"

赵姨娘冷笑:"你以为老爷通敌是为了什么?为了那虚无缥缈的忠君爱国?不,是为了'神之血'!有了它,荣国府就能永保富贵,就连当今圣上也要忌惮三分!"她忽然转身,目光如刀般扫向窗外,"既然宝二爷和林姑娘来了,就进来吧,躲躲藏藏的,像什么样子!"

宝玉推门而入,麒麟剑出鞘半寸,冷光映得赵姨娘脸色发白。黛玉举起验丝镜,镜中突然映出多年前的画面:大火熊熊的甄家老宅,年幼的探春被塞进马车,怀中紧紧抱着个金菊纹匣子,赵姨娘则在一旁催促车夫快走。

"当年甄家被抄,是老爷暗中相救?"黛玉轻声问,验丝镜碎片在掌心发烫。

探春苦笑:"不然你以为,我一个罪臣之女,如何能在荣国府站稳脚跟?"她掀开衣袖,露出小臂上的金菊状胎记,"这胎记,是甄家血脉的证明,也是我被选中的原因。"

赵姨娘趁机将簪子刺入探春肩头,鲜血滴在地上,竟在验丝镜中映出一道金光。宝玉挥剑砍向赵姨娘,却见她抛出一把金粉,瞬间消失在阴影中。

第三折 栖霞古寺现杀机

巳时的栖霞寺笼罩在薄雾中,钟声悠扬,却掩不住空气中的一丝诡秘。宝玉和黛玉扮作香客,混在人群中踏入寺门。宝钗由莺儿搀扶着,脸色苍白如纸,却执意要来,她说:"我体内的蛊虫与这里的气息共鸣,或许能找到解药的线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金陵烬未央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雄宝殿内,香烟缭绕。宝玉假装拜佛,实则用麒麟剑鞘探地,剑鞘上的锚纹突然亮起,指引他走向供桌。黛玉则取出验丝镜碎片,镜中映出供桌下的暗格,里面堆满刻着金菊纹的陶罐,每个陶罐上都贴着写有"活人俑"的黄纸。

"施主可是要请香?"一名小沙弥突然出现,吓得黛玉手一抖,碎片险些掉落。宝玉急忙接过香,笑道:"劳烦小师傅指点,何处能求签?"小沙弥指了指后殿,转身时,袖口露出的金菊纹刺青一闪而过。

宝钗忽然剧烈咳嗽,莺儿急忙取出帕子,却见帕子上染着黑血,血中竟有细小的金菊花瓣。"宝姐姐!"黛玉忙扶住她,验丝镜映出宝钗心口的蛊虫光影,正与供桌下的陶罐共鸣。

"方丈有请三位。"不知何时,方丈已站在他们身后,手中的禅杖刻着密密麻麻的金菊纹。宝玉握紧剑柄,却听宝钗轻声说:"也好,去会会这位'慈悲为怀'的方丈。"

方丈室中,檀香浓郁得令人作呕。方丈示意丫鬟上茶,却见茶杯底刻着樱花纹,与探春的倭国漆器如出一辙。宝钗取出半块冷香丸,药丸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蓝光:"大师常年礼佛,可知道这金菊蛊的罪孽?"

方丈脸色一变,挥手示意丫鬟退下,禅杖重重顿地:"贫僧也是身不由己...金菊盟势大,贫僧若不依从,栖霞寺早已被夷为平地。"他掀开袈裟,露出胸口的金菊纹刺青,"八月十五,倭人将在秦淮河入江口引爆'活人俑',炸毁长江堤坝。"

宝玉拍案而起:"为何助纣为虐?"

方丈苦笑:"贫僧已在密道中留下线索,能否破局,就看三位的造化了。"话音未落,窗外传来兵器相交声,数十名武僧手持金菊纹禅杖,将方丈室团团围住。

第四折 密道幽影揭秘辛

密道入口在方丈室的佛像后,推开暗门,一股腐臭气息扑面而来。宝玉取出火折子照亮,只见墙壁上绘着一幅幅壁画,虽历经岁月,色彩依旧鲜艳。第一幅画中,太祖皇帝手持金菊蛊,与群臣共商大事;第二幅画里,金菊盟的人窃取蛊虫,转而控制朝中重臣;最后一幅画中,一个戴着面具的人捧着"神之血"的匣子,消失在云雾中,旁边题着一首诗:"金菊开时月正圆,神宫秘影隐江天。欲破迷局寻真相,麒麟照夜见真颜。"

"原来'神之血'是拥有特殊血脉的人,被炼成蛊虫的容器。"宝钗擦去额角冷汗,"我、探春,还有那些少女,都是他们的祭品。母亲当年用我的血炼制冷香丸,表面是为了治病,实则是为了控制蛊虫。"她忽然踉跄,冷香丸从手中滑落,滚进石缝中。

宝玉急忙去捡,验丝镜突然剧烈震动,镜中映出前方的陷阱——数十支淬毒的箭矢正蓄势待发。他迅速拉着黛玉和宝钗后退,却见陷阱上方的石壁上,用朱砂写着"止步"二字,旁边还有半幅地图,标出了秦淮河入江口的位置。

"麒麟照夜见真颜..."黛玉喃喃自语,忽然看向宝玉腰间的剑鞘,"宝哥哥,或许麒麟剑能破解这陷阱?"

宝玉点头,将麒麟剑鞘与玉佩合璧,金光乍现,竟将前方的箭矢尽数震落。石壁上的壁画随之转动,露出一条更深的密道,尽头隐约有波光闪烁。

宝钗忽然指着壁画上的人物:"你们看,这个戴面具的人,他的身形...与三皇子的幕僚很像。"黛玉仔细端详,发现壁画人物腰间的玉佩,竟与幕僚常戴的那块一模一样。

第五折 秦淮河畔战群魔

酉时的秦淮河两岸张灯结彩,百姓们熙熙攘攘,却不知一场浩劫即将来临。宝玉等人站在岸边,验丝镜映出下游集结的倭人船队,船头的"活人俑"披着黑袍,胸口的金菊状红光此起彼伏,如同跳动的鬼火。

"宝姐姐,你确定要这么做?"黛玉握住宝钗的手,只觉她的指尖凉得惊人。

宝钗微微一笑,取出最后半块冷香丸:"这蛊虫本就与我血脉相连,用我的血为引,或许能暂时控制它们。更何况,我早已不是清白之身,能救这些少女,也算赎罪了。"

宝玉将麒麟剑插入岸边的礁石,剑鞘与玉佩合璧,金光中浮现出郑和宝船的图纸。他指着图纸上的标记:"倭人将在秦淮河入江口引爆'活人俑',那里水势复杂,一旦堤坝被毁,整个金陵城都将被淹没。我们必须在那里设伏,阻止他们。"

战斗打响时,天空飘起了细雨。倭人的箭矢破空而来,宝玉挥剑斩落,麒麟剑与箭矢相撞,迸发出点点火星。宝钗站在高处,将冷香丸碾碎,混入事先准备好的江水,顺着河道冲向下游。蛊虫受到香气吸引,纷纷从"活人俑"胸口飞出,在空中聚成一片金菊云。

"宝姐姐,小心!"黛玉惊呼,只见倭人首领举着武士刀冲向宝钗,刀刃上泛着幽蓝的光。宝玉迅速回身,麒麟剑与武士刀相撞,竟将对方的刀砍出一道缺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金陵烬未央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黛玉则带着验丝镜,指挥埋伏在两岸的汉军弓箭手。镜中映出敌军的弱点,她轻声下令,箭矢如雨般射出,专挑倭人首领身边的护卫。一时间,喊杀声、落水声此起彼伏,秦淮河面染成了红色。

宝钗趁机将剩余的冷香丸粉末撒向"活人俑",她们胸口的红光渐渐减弱,最终变成了普通少女的模样。宝玉见时机成熟,挥剑砍断连接"活人俑"的铁链,少女们纷纷落入水中,被早已等候的汉军救起。

第六折 龙涎阁内辨忠奸

亥时的龙涎阁灯火通明,三楼雅间内,三皇子的幕僚正与倭人首领对饮。宝玉等人悄悄潜入,验丝镜映出屋内的机关——地板下每隔三尺就埋着炸药,一旦触发,整个楼阁将夷为平地。

"三皇子殿下果然神机妙算。"倭人首领举起酒杯,"用金菊盟扰乱朝纲,再以平乱之名铲除异己,这招借刀杀人,实在高明。"

幕僚抚须冷笑:"太祖皇帝留下的'神之血',本就是为皇室所用。那些商贾、官僚,不过是棋盘上的棋子。等炸毁长江堤坝,三皇子殿下便可名正言顺地出兵平叛,登上皇位。"

宝玉握紧剑柄,正要冲进去,却被黛玉拉住。她指着幕僚腰间的玉佩,用验丝镜映出玉佩上的暗纹——那正是栖霞寺壁画中面具人的玉佩。

"你可知,三皇子的母亲是谁?"幕僚突然压低声音,"她就是甄家失散的女儿,当年被老爷接入荣国府,后来..."他的话被宝玉的剑刃打断,麒麟剑擦着他的耳畔刺入墙壁,剑柄上的锚纹与玉佩发出共鸣。

"原来你才是金菊盟的真正头目。"宝玉咬牙切齿,"从甄家被抄,到探春被送去倭国,都是你一手策划!"

幕僚并不慌张,反而露出得意的笑容:"可惜,你们来得太晚了。炸药的引信已经点燃,再过一炷香,整个金陵城都将陪葬。"

黛玉举起验丝镜,镜中映出引信的位置——就在雅间的紫檀木桌下。宝钗强撑着身体,将最后一点冷香丸粉末撒向引信,香气竟将火苗暂时扑灭。宝玉趁机挥剑砍断幕僚的发带,露出他额角的金菊纹刺青——与探春的胎记一模一样。

第七折 寒夜孤灯照归途

寅时的荣国府一片寂静,唯有黛玉的潇湘馆还亮着灯。宝钗躺在床上,脸色比宣纸还苍白,冷香丸的药效已经耗尽,她胸口的蛊虫光影若隐若现。黛玉坐在床边,用冷毛巾为她擦拭额头,验丝镜碎片在烛火下映出蘅芜苑废墟的画面。

"宝哥哥,你说蘅芜苑的密室里,真的有解药吗?"黛玉轻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希冀。

宝玉握住她的手,麒麟剑鞘放在桌上,剑身上的锚纹在灯光下泛着温暖的光:"一定有的。明日我就去挖开废墟,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冷香丸和遗书。"

宝钗忽然睁开眼睛,伸手握住宝玉的手腕:"宝兄弟...若我...你莫要难过...这或许是我的命..."

宝玉急忙按住她的手:"不许说傻话,你会好起来的。等一切结束,我们还要去看大观园的菊花,还要听林妹妹弹琴..."他的声音哽咽,转头看向窗外,却见一轮残月挂在天边,如同被撕碎的验丝镜。

黛玉取出绢帕,轻轻为宝钗擦去嘴角的血迹,忽然触到她颈间的冷香丸项链。那是宝玉送她的生日礼物,如今却成了救命的关键。验丝镜碎片在袖中拼成完整的镜面,映出蘅芜苑废墟下的密室,那里,一块冷香丸静静躺在石案上,旁边放着一封泛黄的书信。

更夫打更的梆子声传来,已是卯时。宝玉和黛玉相视一笑,他们知道,前方的路充满艰辛,但只要彼此相伴,就没有过不去的坎。麒麟剑在桌上轻震,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誓言,而验丝镜的碎片,终将拼成完整的真相。

窗外,东方既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在这寒夜孤灯下,三个年轻人的命运,正悄然与金陵城的存亡紧紧相连。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金陵烬未央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