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陵烬未央卷 > 第222章 寒梅映雪暗藏机

金陵烬未央卷 第222章 寒梅映雪暗藏机

作者:作家小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05 18:06: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一折 深宫夜话揭迷踪

凛冽的北风裹挟着雪粒子,如细沙般拍打着冷宫斑驳的宫墙,发出细碎而尖锐的沙沙声。

宝玉和黛玉蜷缩在断壁残垣后的阴影里,宝玉身上那件半旧的月白锦袍早已被寒风吹得冰凉,黛玉则紧紧攥着褪色的藕荷色斗篷,指尖因用力而泛白。他们屏息凝视着前方宫殿内的情形,烛火在雕花窗棂间摇曳,将宝钗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宝钗手持金菊纹令牌立于烛火下,素白衣裙在穿堂风中轻轻飘动,映得她面容愈发苍白如纸,眼下青黑一片,却又透着几分决绝。她鬓边那支珍珠步摇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在昏黄的烛光里投下细碎的光影。

"三年前你安插在荣国府的暗子,如今都已暴露。"倭人使者操着生硬的官话,折扇上的樱花图案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红。他腰间的鎏金短刀随着动作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贾府通倭之事东窗事发,你可知这会坏了我们全盘计划?"

宝钗轻轻转动手中令牌,金属的凉意从指尖传来。她冷笑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讥讽:"计划本就该随机应变。如今荣国府倒下,三皇子与皇后娘娘必然狗急跳墙。这不是危机,而是天赐良机。"她的目光扫过桌上摊开的京城布防图,烛火在地图上跳跃,将那些红色的标记映得仿佛凝固的血迹,"圣上近日对三皇子愈发猜忌,只要我们稍加引导......"

殿外,黛玉怀中的验丝镜突然微微发烫,镜面泛起一层薄雾。镜中模糊映出皇后宫中的场景:年幼的皇子正在玩着倭人进贡的九连环,清脆的金属撞击声透过镜面传来。皇后则对着铜镜仔细描绘眉形,妆奁里露出半截金菊纹帕子,绣工精美,却透着一丝诡异。宝玉握紧麒麟剑鞘,剑鞘上的青铜锚纹硌得掌心生疼,剑柄处缠着的红丝绦早已被冷汗浸透。

"宝姑娘,你莫要忘了承诺。"倭人使者逼近一步,身上浓烈的熏香混着海腥味扑面而来,几乎让人作呕,"待事成之后,我们要的可不只是通商口岸......"

"哼,等你们有本事踏进紫禁城再说。"宝钗将令牌重重拍在桌上,烛火猛地晃动,几欲熄灭。令牌与桌面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殿内格外刺耳,"今夜丑时,将这些布防图送出去。记住,只能让三皇子的人看到。"

待倭人使者匆匆离去,宝钗忽然转身,朝着宝玉和黛玉藏身之处说道:"二位还要躲到何时?"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夜色。宝玉和黛玉对视一眼,只得从阴影中走出。月光洒在宝钗脸上,照得她眼底青黑一片,尽显疲态,两颊的胭脂早已被冷汗晕开,露出底下苍白的肌肤。

"宝姐姐,你究竟为何......"黛玉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先随我来。"宝钗打断她的话,领着二人穿过曲折的回廊。寒风卷起地上的枯叶,在空中打着旋儿。她的裙摆扫过廊下的石柱,发出细微的摩擦声。三人来到一处堆满落叶的偏僻角落,宝钗弯腰扒开腐叶,露出一块刻着莲花纹的青砖。她用力一按,地面竟缓缓升起一道暗门,伴随着齿轮转动的吱呀声,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

第二折 秘道玄机藏惊变

暗门开启,潮湿的霉味夹杂着一丝铁锈的腥气扑面而来。宝钗点燃随身携带的火折子,微弱的光芒照亮狭窄的石阶。火苗在穿堂风中摇曳不定,将三人的影子投射在石壁上,显得格外诡异。"这是当年太祖皇帝留下的密道,可直通乾清宫。"她率先走下台阶,声音在封闭的空间里回荡,带着几分空洞,"如今知道此事的,除了圣上,便只有皇后。"

宝玉握紧黛玉的手,轻声道:"小心些。"黛玉能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却也察觉到那微微的颤抖。石阶尽头是一条长长的甬道,两侧墙壁上每隔十步便嵌着一盏琉璃灯,灯油竟是淡紫色的,散发着奇异的香气,甜腻中带着一丝苦涩,闻久了只觉得头晕目眩。黛玉取出验丝镜,镜中映出甬道深处有黑影晃动,还隐约传来兵器相撞的铿锵声,在寂静的甬道里显得格外清晰。

"有人在打斗!"宝钗脸色微变,加快脚步。火折子的光芒随着她的动作剧烈晃动,在石壁上投下跳动的光影。转过一个弯,只见前方十几个蒙面人正在围攻一名老太监,那太监手持拂尘,招式却极为凌厉,每一扫动都带起破空之声。拂尘的马尾在空气中划出白色的弧线,与蒙面人的刀剑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常公公!"宝钗惊呼一声,挥袖甩出三枚银针。银针划破空气,精准刺入蒙面人穴位,几人顿时瘫倒在地,发出痛苦的闷哼。老太监见是宝钗,松了口气,手中拂尘软软垂下。他身上的太监服早已被鲜血浸透,在淡紫色的灯光下呈现出诡异的黑色。

"姑娘可算来了。"常公公咳了几声,吐出一口黑血,血迹在青砖上蜿蜒开来,"这些人守在秘道多日,似是察觉到了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金陵烬未央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常公公,如今局势如何?"宝钗蹲下身为老太监包扎伤口,撕下裙摆的一角,动作轻柔却不失利落。

"三皇子已调动京郊驻军,说是要'清君侧'。"常公公喘着粗气,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里挤出来的,"皇后那边也在秘密召集禁军,大战一触即发。圣上却还被蒙在鼓里......"

宝玉闻言,心中一紧:"如此说来,金陵城危在旦夕!"他握紧麒麟剑,剑柄上的缠绳勒进掌心,传来微微的刺痛。

"不止金陵城。"宝钗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倭人舰队已在渤海湾集结,就等着内斗一起,趁虚而入。"她望向甬道尽头的微光,那里仿佛隐藏着无尽的危机,"我们必须赶在他们之前,将真相告诉圣上。"

黛玉握紧验丝镜,镜中突然映出荣国府的场景:王熙凤正带着一队人马在废墟中翻找,她的金锁在月光下闪着冷光,眼神中透着从未有过的焦虑。她的发髻有些凌乱,几缕发丝垂在额前,身上的织金缎袄也沾满了尘土。

第三折 废墟寻踪探虚实

与此同时,荣国府内一片狼藉。断壁残垣间,碎瓷片和瓦砾散落一地,在月光下泛着惨白的光。王熙凤踩着满地碎瓷,脚下发出清脆的咔嚓声。她的金锁在掌心摩挲得发烫,鎏金护甲随着动作轻轻碰撞,发出细微的声响。"再仔细找找!"她厉声喝道,声音在空旷的庭院里回荡,惊起几只栖息在残枝上的乌鸦,扑棱棱地飞向夜空。几名心腹家丁忙将瓦砾堆扒开,铲子与砖石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二奶奶!"一名家丁突然惊呼,"找到了!"他从坍塌的书房废墟中捧出个沾满尘土的锦盒,盒盖上的"明"字火漆印已残破不全,却仍能看出与密室中密账的关联。火漆印边缘开裂,露出底下暗红色的痕迹,仿佛凝固的血迹。

王熙凤接过锦盒,用金锁撬开。盒内是一卷泛黄的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沿海各省的防务部署,朱笔圈画之处触目惊心。还有几封用蝇头小楷书写的信件,信纸已经发脆,边缘卷起。她展开其中一封,手忍不住微微颤抖——信中竟是贾政与倭人往来的亲笔密信,详细商讨着如何里应外合,将东南沿海拱手相让。字迹工整,却透着一股阴冷的气息。

"好你个贾赦、贾政!"王熙凤将信狠狠摔在地上,信纸在风中轻轻翻动,"平日里道貌岸然,原来早就是倭人的走狗!"她忽然想起什么,又在锦盒底部摸索,果然摸到个夹层,取出一张薄如蝉翼的绢纸。绢纸有些泛黄,边缘还带着淡淡的水渍。

绢纸上画着幅奇怪的图案:一只凤凰被困在金丝笼中,笼外站着三个模糊人影,分别戴着王冠、凤冠和官帽。凤凰的羽毛凌乱,眼神中透着绝望。绢纸背面写着几行小字:"八月十五,月满之时,三王争鼎,金陵血染。"字迹歪斜,显然是匆忙所写,有些笔画还被水晕开,显得模糊不清。

"二奶奶,这......"家丁看着绢纸,脸色煞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王熙凤将绢纸贴身藏好,冷笑一声:"看来这场风波,远比我们想得更深。走,去会会那位三皇子!"她转身时,衣角扫过地上的密信,信纸上"金陵城防图"几个字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她的裙摆扬起一阵尘土,在月光中缓缓落下。

第四折 王府惊变斗心机

三皇子的王府内,灯火通明。暖阁中,红泥小火炉烧得正旺,炭灯火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屋内紧张的气氛。三皇子来回踱步,脚下的厚底皂靴踩在青砖上,发出沉重的声响。他手中把玩着那卷从倭人处得来的京城布防图,丝绸的图纸在他手中沙沙作响,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有了这图,拿下紫禁城易如反掌!"他突然停下脚步,望向阶下的谋士,"赵先生,你确定消息可靠?"

被称作赵先生的老者抚须笑道,他身着一袭灰蓝色长袍,衣摆上绣着暗纹,在烛光下若隐若现:"殿下放心,这图是从荣国府流出,绝对真实。如今荣国府倒台,正是我们的大好时机。只要控制住禁军,再以'清君侧'之名......"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蛊惑的意味。

话音未落,门外突然传来喧哗声。"什么人?"三皇子脸色一变,腰间的玉佩随着动作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侍卫们立刻拔刀护在他身前,刀刃在烛光下泛着冷光。只见王熙凤昂首阔步而入,她今日换了一身石青色云锦长袍,头戴金丝八宝攒珠髻,身后跟着几个家丁,手中抬着个沉甸甸的木箱,木箱四角包着黄铜,在灯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三皇子好兴致。"王熙凤福了福身,眼中满是讥讽,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听说殿下得了份宝贝,特来一睹真容。"她示意家丁打开木箱,里面赫然是那卷沿海防务舆图和贾政的密信。舆图展开,上面的朱笔标记和密密麻麻的小字清晰可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金陵烬未央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三皇子脸色骤变,手中的布防图差点滑落:"你......你这是何意?"他的声音有些发颤,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自然是来给殿下送份大礼。"王熙凤拿起密信,轻轻晃动,信纸发出沙沙的声响,"贾政通倭卖国,妄图颠覆朝廷。如今证据确凿,不知殿下作何感想?"她的目光扫过布防图,"哦,对了,还有这份'意外之喜',怕是要让殿下失望了。"

赵先生突然上前,他的袖口扫过案几上的茶盏,发出轻微的碰撞声:"二奶奶莫要血口喷人!这等伪造之物,如何能作数?"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伪造?"王熙凤从怀中掏出绢纸,动作利落,"那这又作何解释?三王争鼎,金陵血染......说的不正是皇后娘娘、三皇子殿下,还有那位藏在暗处的倭人主子?"她将绢纸展示给众人,绢纸上的图案在烛光下显得格外诡异。

三皇子脸色铁青,正要发作,忽听王府外传来阵阵喊杀声。一名侍卫匆匆跑来,他的盔甲上还沾着露水,气喘吁吁道:"殿下,不好了!禁军包围了王府,说是有人举报您谋反!"他的声音在屋内回荡,打破了短暂的寂静。

第五折 宫阙烽烟战鼓急

紫禁城上空,乌云密布,仿佛一块巨大的黑幕笼罩着这座皇家宫殿。乾清宫内,烛火通明,却驱不散屋内凝重的气氛。皇帝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书案,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三皇子调动驻军,皇后召集禁军......"他将朱批狠狠摔在地上,朱批在青砖上滚动,"这些逆子,当真以为朕老糊涂了不成?"他的声音带着怒意,却也藏着一丝疲惫。

"陛下息怒。"北静王跪在阶下,他身着一身玄色常服,腰间的鱼符在烛光下泛着冷光,神色忧虑,"臣刚收到消息,倭人舰队已逼近渤海湾,恐有不轨企图。"他从袖中取出密信,信纸有些褶皱,显然经过了辗转传递,"这是荣国府抄家时搜出的,上面详细记载了倭人与朝中官员的勾结。"

皇帝展开密信,越看脸色越难看,手指微微发抖:"贾政......贾政这个老匹夫!"他猛地咳嗽起来,咳出的血染红了手帕,血迹在手帕上晕开,如同一朵妖冶的花,"传旨,命九门提督严守城门,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进出!"他的声音有些虚弱,却依然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剧烈的爆炸声。一声巨响,震得宫殿的梁柱都微微晃动,屋顶的灰尘簌簌落下。一名太监慌慌张张跑进来,他的帽子歪斜,衣衫不整:"陛下,不好了!三皇子的叛军攻进来了,皇后的禁军也在与他们混战!"他的声音带着惊恐,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

皇帝踉跄着扶住龙椅,龙椅上的明黄绸缎被他抓出几道褶皱,眼中满是绝望:"这......这是要亡我大......"他话未说完,剧烈的咳嗽再次袭来。北静王立刻起身:"陛下,臣护您从密道撤离!"他刚要搀扶皇帝,却见宝钗、宝玉和黛玉从殿后转出。

"陛下且慢!"宝钗行礼道,她的裙摆扫过地面,发出细微的声响,"密道已不安全。如今之计,唯有先稳住局势,揭穿三皇子和皇后的阴谋。"她取出金菊纹令牌,令牌在烛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这是倭人在中原的信物,足以证明他们的狼子野心。"

皇帝看着令牌,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你......你是薛家的姑娘?为何......"他的声音带着不解,却也有了一丝希望。

"陛下无需多问。"宝钗打断他的话,"当务之急,是派人去阻止倭人舰队。宝玉公子的麒麟剑和黛玉姑娘的验丝镜,或许能助一臂之力。"她的目光坚定,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宝玉和黛玉对视一眼,同时上前。宝玉的麒麟剑在腰间轻轻晃动,剑鞘上的青铜锚纹在烛光下闪烁:"臣等愿为陛下分忧!"黛玉则握紧验丝镜,镜身贴着她冰凉的掌心,她轻声道:"定不负陛下所托。"

第六折 渤海惊涛战倭夷

渤海湾上,狂风裹挟着咸腥的海浪,将战船拍打得剧烈摇晃。倭人舰队的樱花旗帜在阴云下翻卷,旗舰甲板上,主将森川正雄抚摸着腰间的武士刀,刀镡上的鎏金菊纹泛着冷光。"报告大人!"了望手紧抓桅杆,在呼啸的风声中大喊,"东南方向出现十余艘挂'贾'字旗的战船!"

森川眯起眼睛,看着破浪而来的船队。为首战船上,宝玉身着玄色锁子甲,麒麟剑在腰间微微震颤,剑鞘上的青铜锚纹随着船身起伏折射出诡异的光。黛玉站在他身侧,藕荷色披风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手中的验丝镜泛起淡淡青光。

"八嘎!"森川抽出武士刀,刀身映出他扭曲的面容,"不过是些乌合之众,放箭!"霎时间,倭人战船上的长弓手齐声放箭,火箭拖着猩红的尾焰划破天空,如一片燃烧的流星群朝着贾家船队坠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金陵烬未央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宝玉挥剑劈砍,麒麟剑刃与火箭相撞,溅起的火星落在甲板上。"快!按计划行事!"他大喊着,声音被风浪撕碎。贾家战船突然转向,船舷内侧推出数十架床弩,粗大的箭矢裹着浸油的麻布呼啸而出,精准射向倭人战船的帆布。与此同时,十几名水手抬着装满桐油的陶罐冲上甲板,在黛玉的指挥下,陶罐如雨点般砸向倭人舰船。

"点火!"黛玉的喊声刚落,手持火把的士兵纷纷将火把掷出。桐油遇火瞬间爆燃,熊熊烈火顺着甲板蔓延,倭人舰队顿时陷入一片火海。森川看着自己的旗舰燃起冲天烈焰,气得暴跳如雷:"灭火!给我冲过去!"他挥舞着武士刀,将几个试图逃跑的水手当场斩杀。

就在此时,北方海面上突然响起密集的战鼓声。北静王的船队如黑色的钢铁城墙般压来,船头的狼头战旗在风中狂舞。"倭贼休走!"北静王站在主舰的了望台上,手中的玄铁长枪直指天际,"今日便是你们的葬身之地!"

森川望着前后夹击的船队,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他突然举起武士刀,对着剩余的战船大喊:"突围!向东南方向!"残存的倭人战船开始转向,试图冲破贾家船队的防线。宝玉见状,握紧麒麟剑:"黛玉,助我!"

黛玉举起验丝镜,镜中浮现出倭人旗舰的薄弱之处。她深吸一口气,高声喊道:"射向船舵!"贾家战船的床弩再次齐发,三支巨大的箭矢穿透浓烟,精准命中倭人旗舰的船舵。森川的战船失去控制,在海浪中疯狂打转,很快被大火吞没。

战斗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海面被鲜血染成暗红色,漂浮着无数破碎的船板和尸体。当最后一艘倭人战船竖起白旗时,森川正雄望着渐渐沉没的旗舰,发出一声绝望的怒吼,挥刀剖腹自尽。

第七折 劫后余辉照金陵

当宝玉和黛玉的船队凯旋时,金陵城的战火已经熄灭。三皇子的叛军在禁军与北静王军队的夹击下全军覆没,皇后因谋逆罪被废黜,贬为庶人。乾清宫内,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阶下跪着的宝钗、宝玉和黛玉,眼中既有感激又有愧疚。

"若非你们,朕险些铸成大错。"皇帝咳嗽着,声音虚弱却坚定,"宝钗姑娘忍辱负重三年,宝玉、黛玉临危不惧,皆为栋梁之材。"他顿了顿,吩咐太监取来三个锦盒,"这是朕的一点心意,望你们收下。"

宝钗叩首谢恩:"民女不敢居功。只愿陛下从此能明察秋毫,让金陵百姓永享太平。"她抬起头时,眼中闪过一丝疲惫。经过三年的隐忍布局,她终于完成了使命,可这其中的艰辛,又有何人能知?

宝玉和黛玉对视一眼,同时推辞:"臣等不过尽了些微薄之力,不敢受此重赏。只愿陛下能赦免荣国府无辜之人,让家族得以存续。"皇帝微微点头,叹了口气:"朕会妥善处理。荣国府虽有罪责,但也不可株连无辜。"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金陵城的断壁残垣上。宝钗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渐渐落下的太阳,身影被拉得很长。宝玉和黛玉走上前来,三人并肩而立,谁都没有说话。经历了这么多的血雨腥风,此刻的宁静显得尤为珍贵。

"宝姐姐,今后有何打算?"黛玉轻声问道。

宝钗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释然:"我准备回薛家,好好照顾母亲。这些年,让她担心了。"她转头看向宝玉和黛玉,"你们呢?"

宝玉握住黛玉的手,坚定地说:"我们想找一处清净之地,远离这尘世的喧嚣。"黛玉的脸颊微微泛红,轻轻点了点头。

寒风吹过,城墙上的残雪簌簌落下。远处,几株寒梅在雪中傲然绽放,暗香浮动。这场惊心动魄的风波终于平息,但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劫后余辉中,新的生活正在向他们招手。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金陵烬未央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