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784章 母亲的讲台·续(2013年12月22日 冬至)

清晨的阳光,带着冬日特有的清冽与稀薄,斜斜地穿过社区学堂老旧的木格窗棂,在磨得发亮的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粉笔灰味、旧木头的气息,还有一丝老人们带来的、混合了药膏和雪花膏的味道。十几位头发花白的老学员早已坐得整整齐齐,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掌摊开在课桌上,像等待承接甘霖的土地。讲台上方,一块崭新的、泛着金属冷光的智能黑板,与这间充满怀旧气息的教室形成奇异的对照。

王秀芹站在讲台前,一身洗得发白的藏青色外套熨帖平整,花白的头发在脑后挽成一个利落的髻。她轻轻拂去讲台边缘的一点浮尘,动作带着教师特有的郑重。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饱经风霜却充满求知渴望的脸庞,最终落在那块新装好的智能黑板上。昨夜技术人员调试的画面仿佛还在眼前,儿子玄策那不动声色的安排,如同冬日里悄然递来的一盆炭火,暖意无声地渗入心田。

“老哥哥老姐姐们,”她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让有些嘈杂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今天是冬至,一年里黑夜最长的一天,也是阳气开始萌动的日子。咱们今天,不讲珠算,不讲节气,讲一句老话。”她拿起一支白色粉笔,转身,在智能黑板旁边那块依旧保留的传统黑板中央,工工整整地写下几个苍劲有力的楷体大字: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粉笔划过黑板,发出沙沙的轻响,如同春蚕食叶。

“‘君子务本’,”王秀芹放下粉笔,指尖轻轻点着那几个字,目光沉静地望向台下,“什么是‘本’?是根本,是根基,是做人的初心。”她的声音微微顿了一下,仿佛在积蓄力量,又像是在叩问自己的灵魂。窗外的阳光移动了一寸,恰好照亮了她眼角的细纹,那里面沉淀着太多复杂的光影。

“我这大半辈子啊,”她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坦诚,“就曾经…把‘本’给弄丢了。”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老人们屏息凝神,连窗外的风声都似乎小了下去。王秀芹微微垂眼,视线落在讲台桌面上那个小小的、镶着旧船票的朴素相框上。泛黄的船票在玻璃下静静躺着,上面模糊的日期“1983.8.23”,像一道永不愈合的伤疤,也像一枚沉甸甸的勋章。

“总想着,对一个人好,掏心掏肺,那就是‘本’了。结果呢?掏错了心,喂了豺狼,还连带着…伤了自己真正的骨肉,寒了真正该守候的人的心。”她的话语没有激烈的控诉,只有沉甸甸的悔悟,像冬日里凝结的冰凌,沉重而清晰。“眼睛只盯着自己那点执拗的、自以为是的‘付出’,却忘了抬头看看天理,看看人心,更忘了…一个家、一个国,真正的根基在哪里。”她抬起头,眼中已有了水光,却强忍着没有落下,目光扫过台下,带着恳切与警示,“这‘本’一丢啊,人就容易走岔路,心就蒙了尘,再多的‘道’,都是歪的、斜的,走不到正地方去!到头来,害人害己,悔之晚矣!”

教室里鸦雀无声。几位老大娘悄悄抹起了眼角。一位老大爷摘下老花镜,用力揉了揉发红的眼眶。王秀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胸腔里积压多年的浊气都吐尽。她拿起那个装着旧船票的相框,将它端端正正地摆放在智能黑板下方正中央的位置,让那枚小小的船票成为整个讲台的焦点。

“这船票,”她的手指拂过冰凉的玻璃面,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平静与力量,“是‘信’。”她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扫过每一张苍老的面孔,“对国守信!当年他(李长庚)出海,是为了打捞沉船里的国宝,那是他对国家的承诺,再大的风浪,生死无悔!对家守责!他没能回来,可这船票在,这‘信’字就在!它告诉我,也告诉所有人,无论走多远,飞多高,根不能断,本不能忘!守住了国和家的‘本’,立住了做人的‘本’,脚下的‘道’,才能走得正,走得稳,走得长远!”

她的话语掷地有声,像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教室里静得能听见窗外枯枝摇曳的声响。那枚在玻璃下沉默的旧船票,此刻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散发着无声而磅礴的力量。

“姥姥!姥姥!”

一个清脆的童音打破了课堂的宁静。下课了,老人们还在围着王秀芹感慨唏嘘,张小辉像只小鹿一样从教室后排跑过来,兴奋地拉着王秀芹的手,小手指着那块刚刚启动的智能黑板。

“看!姥姥快看!树!金色的树!”智能黑板上,正播放着高清的实景影像:辽阔无垠的沙漠边缘,一片金灿灿的胡杨林在阳光下傲然挺立,虬枝盘曲,直指苍穹。画面如此清晰,仿佛能听到风穿过林间的呜咽,能感受到那不屈的生命力。这正是西疆军民共守的那片英雄林。

画面下方滚动着简短的文字介绍:“西疆·塔克拉玛干边缘胡杨林,沙漠守护者。”教室里响起一片惊叹。王秀芹看着屏幕上那熟悉的、震撼人心的金色,又看看身边的外孙,心中百感交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小辉仰着小脸,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里那壮丽又苍凉的景象,小脸上满是认真和向往。他忽然转过头,清澈的目光看向王秀芹,小手用力地晃了晃姥姥的手,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地问:“姥姥,我长大了,也能去那里种树吗?像电视里那样,守着边疆,守着大树,让沙子不跑掉?”

这一问,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瞬间在王秀芹心中激起了千层浪。她看着孩子那双纯粹得不含一丝杂质的眼睛,那眼神里有好奇,有向往,更有一种懵懂却赤诚的责任感。她想起了儿子玄策肩负的重担,想起了丈夫长庚漂泊半生守护的信念,想起了那片土地上像库尔班老人和阿依努尔一样默默守望的身影。一股汹涌的热流猛地冲上眼眶,视线瞬间模糊。她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更紧地回握住外孙小小的、温热的手,重重地、用力地点了点头!喉咙哽咽着,所有复杂的情绪——欣慰、感动、愧疚、释然,都化作了这一个无声却千钧重的动作。泪水终于还是冲破了堤防,顺着她布满皱纹的脸颊滚落下来,滴在张小辉的手背上,温热。

孩子有些不解地仰头看着姥姥脸上的泪水,伸出小手笨拙地想去擦:“姥姥不哭…”

黄昏时分,四合院的小厨房里热气蒸腾,弥漫着面粉的麦香、馅料的鲜香和人间烟火最温暖的氤氲。冬至的饺子宴是家里的传统。方清墨围着素色围裙,正将几份密封好的检测报告放在厨房的案板上。

“妈,玄策,”她清亮的声音带着笑意,指间还沾着一点面粉,“这是今天包饺子用的肉馅、白菜、面粉的检测报告,还有咱家水龙头的水质抽样。刚出炉的,新鲜着呢!”她翻开报告,指着上面清晰的数据和醒目的结论印章,“喏,农残未检出,重金属铅含量低于国标限值十分之一,致病菌未检出…各项指标,优!”

李玄策系着围裙,正在擀饺子皮,动作熟练,力道均匀。闻言,他停下手中的擀面杖,拿起报告扫了一眼。窗外最后一缕天光映着他沉静的侧脸。他拿起一个包好的、元宝似的饺子放在掌心掂了掂,温热的触感,饱满的形态。

“好,”他唇角微扬,目光扫过案板上码放整齐的饺子,又落在窗外院子里正和孩子们一起堆雪人的母亲身上,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感慨,“‘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民生安全,国家的根基,说到底,不就是从这一粒米、一颗菜、一滴水,从这千家万户灶台上安稳升起的炊烟开始的么?”他轻轻放下那枚饺子,仿佛放下的是千钧重担的一角,“守住了舌尖上的安全,守住了这最细微处的‘本’,人心才能定,家国才能安。”

方清墨会心一笑,将检测报告仔细收好。厨房的灯光温暖地笼罩着两人,锅里的水开始发出细密的声响,氤氲的白气升腾起来,模糊了窗玻璃,也将外面院子里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和王秀芹温柔的叮嘱声,烘托得更加清晰、更加暖入心脾。冬至的夜,寒冷而漫长,但这间小小的厨房里,却充满了足以抵御一切严寒的暖意和希望。那枚在学堂讲台上熠熠生辉的旧船票,那屏幕上不屈的胡杨林,那检测报告上一个个代表“安全”的印章,还有掌心这枚饱满的饺子,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同一个真理:本立而道生。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