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678章 新起点 (2012年7月3日)

金兰厌胜劫 第678章 新起点 (2012年7月3日)

作者:龙爷说事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8 07:39: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京城的七月,阳光烈得能将柏油路面晒出油来。一辆黑色轿车平稳地驶入中科院大门,碾过浓密的梧桐树荫,最终停在一栋线条简洁、覆盖着大面积玻璃幕墙的现代化实验楼前。车内冷气开得足,与窗外的蒸腾暑气形成鲜明对比。

李长庚推开车门,热浪瞬间裹挟着蝉鸣扑面而来。他下意识地眯了眯眼,抬手扶了下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带着一种近乎挑剔的审视,扫过眼前这栋代表中国顶尖科研实力的建筑。不同于斯坦福研究所那些充满历史感的砖石小楼,这里的一切都透着崭新的、蓬勃的锐气。

李玄策从另一侧下车,走到父亲身边,很自然地落后半步。他今天穿了件质地精良的浅灰色衬衫,没打领带,袖口随意挽起,既不失庄重,又透着几分干练。“爸,这边请。清墨和念墨的团队,还有院里几位相关领域的负责人,都在里面等着了。” 他的声音不高,清晰地盖过聒噪的蝉鸣。

厚重的玻璃门无声滑开,一股混合着消毒水、精密仪器冷却剂和某种淡淡化学试剂的味道涌入鼻腔。恒温恒湿的环境瞬间隔绝了外界的燥热。走廊宽敞明亮,光洁如镜的地面映出匆匆而过的白色实验服身影。

“爷爷!” 清脆的童音在略显肃穆的环境中响起。李天枢穿着特制的小号白大褂,像模像样地跟在方清墨身边,小脸上满是兴奋。方清墨一身素雅的浅蓝色实验服,长发利落地挽在脑后,笑容温婉而充满力量:“爸,欢迎来参观我们的‘战场’。” 李念墨站在母亲身侧,同样穿着实验服,沉静的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仿佛即将向最敬重的导师展示自己精心完成的课题。

李长庚的目光掠过儿媳、孙女和小孙子,最后落在儿子沉稳的脸上。他微微颔首,没有多言,但紧绷的嘴角线条似乎柔和了些许。一种微妙的氛围在空气中流淌——既是家人团聚的温情,更是顶尖科研者之间即将展开的无声碰撞。

一行人步入一个巨大的开放式实验室。空间异常开阔,高耸的天花板下,各种李长庚熟悉又带着些许陌生进化感的设备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巨大的透明培养箱内,奇异的植物样本在特殊光照下舒展着泛着金属光泽的叶片;精密的3D打印平台正在无声地“生长”着结构复杂的仿生支架;几台流线型的分析仪器闪烁着幽蓝的光芒,屏幕上瀑布般流淌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流。

“爸,您看这边,” 方清墨引着李长庚走到一组透明的密封舱前。舱内是流动的、泛着珍珠光泽的粘稠液体,液体中悬浮着一些细小的、形态不断变化的金属颗粒。“这是我们团队基于深海贻贝粘附蛋白和蜘蛛丝仿生结构,结合新型智能响应材料开发出的‘液态金属-生物聚合物’复合材料原型。”

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在方清墨示意下,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外部控制器。只见密封舱内的液体仿佛有了生命,那些金属颗粒迅速聚拢、拉伸、变形,在液体中勾勒出一朵精细到花蕊都清晰可见的金属玫瑰,花瓣边缘甚至模拟出自然卷曲的弧度。下一秒,形态又瞬间瓦解,重新聚合成一个微型的、结构精巧的齿轮组。

“它可以在预设刺激下,比如特定温度梯度、电磁场或生物信号触发下,实现快速、可逆的形态转变和自组装,” 方清墨的声音带着科研者特有的冷静与热忱,“目标是应用于微创手术中的智能器械、极端环境下的自适应结构件,甚至……未来可植入人体的动态修复材料。”

李长庚的眼镜片反射着密封舱内流动的奇异光泽。他没有立刻评价,而是凑近观察窗,看得极其仔细,手指无意识地隔着玻璃轻轻点着那些变幻莫测的金属颗粒,仿佛在脑海中同步推演着分子层面的相互作用。足足看了几分钟,他才直起身,转向方清墨,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隼:“界面应力如何平衡?长期循环下的金属离子析出和生物相容性风险,你们的解决方案是?”

问题直指核心难点。方清墨没有丝毫意外,眼中反而燃起棋逢对手的光彩。她立刻示意旁边的研究员调出另一组数据图谱和分子模拟动态图,开始条理清晰地阐述团队在界面分子设计、惰性包覆层以及自修复机制上的突破性进展。术语专业,逻辑严密,实验数据详实可靠。李长庚听得极其专注,不时打断追问细节,两人语速越来越快,讨论迅速深入到材料科学最前沿的领域。周围的年轻研究员们屏息凝神,眼神里充满了对这场高水平对话的敬畏与学习。

李玄策站在稍后一点的位置,安静地看着。他没有介入专业讨论,目光平静地在父亲、妻子和周围的仪器设备间流转。他看到父亲眼底那抹久违的、被强烈求知欲点燃的光芒,看到妻子面对挑战时那份从容不迫的自信与专业魅力。他微微侧头,对身边一位中科院陪同的负责人低声交代了几句,那人立刻点头,悄声离开去安排什么。李玄策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透露出一种全局在握的沉稳和对细节的精准把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爷爷,看我的!” 李天枢不知何时跑到旁边一个稍矮的实验台前,踮着脚,小手按在一个覆盖着特殊薄膜的培养皿上。培养皿里,几株看似普通的豆科植物幼苗,根系却闪烁着极其微弱的、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荧光。随着天枢小手的靠近,那荧光仿佛受到某种吸引,竟微微增强并向他的手指方向偏移了一丝!

李长庚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去。他走到小孙子身边,蹲下身,目光紧紧锁住那奇异的荧光根系。“这是……”

“是念墨姐姐和妈妈帮我弄的!” 天枢兴奋地说,“姐姐说我的‘感觉’很特别,可以试试能不能和植物‘说话’!妈妈说这是‘生物电信号引导下的共生能场初探’!” 他努力复述着拗口的专业名词。

李念墨走过来,扶了扶眼镜,解释道:“爷爷,天枢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生物亲和力场,或者说……感应能力。我们尝试将这种微弱的生物场与经过基因编辑、对特定能量波动敏感的植物根系耦合。虽然还在最基础的验证阶段,但刚才的现象表明,他的场能确实对植物根系内某种生物电活动产生了微弱但可观测的定向影响。” 她的语气带着科研者的严谨,也难掩一丝对弟弟特殊能力的惊奇。

李长庚看着眼前稚气未脱却已展露不凡天赋的小孙子,又看看沉稳睿智的孙女,再看看一旁温婉中透着坚韧的儿媳,最后目光落在儿子身上。李玄策正静静注视着这一幕,眼神深邃,如同静默的深海,包容着眼前这些超越常规认知的可能。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在李长庚胸中翻涌——是惊叹于后辈的潜力?是感慨于国内科研的迅猛发展?还是对自己缺席岁月的深深遗憾?他伸出手,极其轻柔地摸了摸天枢柔软的头发,又拍了拍念墨的手臂,最终只是深深地点了点头,千言万语都化作无声的肯定。

下午的行程,气氛变得有些不同。轿车驶入一个更为僻静、安保级别明显提升的园区。高墙,电网,多重身份验证。李玄策亲自引导父亲通过一道道森严的门禁。这里没有挂任何醒目的牌子,只有内部人员才知道,这里就是国家灵异事务局的核心研究基地——对外通常只以“特殊现象与应急技术研究所”代称。

空气仿佛都凝重了几分。走廊不再是明亮的白色,而是深沉的灰蓝色调,灯光柔和但带着某种监视感。来往的研究人员步履更轻,表情更加严肃。李玄策低声向父亲介绍着这里的保密层级和研究方向的大致范畴,措辞极其谨慎。

他们进入一个负压实验室的前厅。厚重的合金气密门发出低沉的嘶鸣,缓缓开启。一股混合着臭氧、低温液氮和某种难以名状的、微弱能量场的气息扑面而来。实验室内光线幽暗,巨大的圆柱形透明容器占据中央,容器内并非液体,而是充斥着一种不断变幻、如同极光般流动的稀薄等离子体。复杂的传感器阵列如同巨兽的神经末梢,从四面八方探入容器内部。屏幕上,跳跃着常人无法理解的波形图和频谱分析。

“这是我们在西疆某处特殊地脉节点捕捉到的异常能量残余样本,” 一位头发花白、气质沉凝的首席研究员(代号“山鹰”)向李长庚介绍,声音压得很低,“它表现出非粒子性、非波动的独特属性,具有微弱但持续的空间扰动效应。我们正在尝试解析其能量构成和与特定地质构造的关联模式,目标是建立一套预测和稳定这类异常能量活动的模型。”

李长庚站在巨大的观测窗前,凝视着容器内那变幻莫测的“光雾”。斯坦福研究所也曾接触过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研究,但受限于体制和文化背景,深度和投入远不能与此相比。他看着那些精密的、明显融合了东西方不同技术路线的探测设备,看着屏幕上那些复杂到极致的分析算法,再联想到儿子分管的领域——自然灾害及灵异事件。这绝非简单的“超自然研究”,而是一门融合了尖端物理学、地质学、材料学甚至信息科学、试图理解并驾驭自然界未知规则的深奥学科。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手指下意识地在实验台的金属边缘轻轻敲击着,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时的习惯动作。他没有像在材料所那样直接提问,而是长久地沉默着,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设备接口、每一条数据线缆、屏幕上每一个跳动的参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李念墨安静地站在父亲李玄策身边,目光同样专注,她能感受到爷爷那种近乎本能的警惕和审视——这是顶尖科学家面对未知领域和复杂体系时的本能反应。

李玄策将父亲细微的表情变化尽收眼底。他不动声色地向前一步,声音低沉而清晰,打破了沉默:“爸,这里的每一个项目,都经过最严格的风险评估和伦理审查。研究的核心目标,是理解、预防和减灾。我们深知其敏感性,所有成果的应用,都遵循‘可控、有限、非扩散’的最高原则。” 他的话语如同磐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他看向“山鹰”研究员,“山鹰同志,后续关于‘地脉能量模型’与‘复杂系统脆弱性关联分析’的部分,可以整理一份摘要,请李教授从系统安全角度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山鹰”立刻会意,郑重地点点头:“明白,李部长。相关资料会尽快准备好,在完全符合保密条例的前提下,向李教授开放。”

李长庚紧蹙的眉头终于缓缓松开。他看了一眼儿子,那眼神极其复杂,有对未知风险的忧虑,有对研究深度的震撼,更有一丝……释然。他明白了儿子带他来这里的目的——不是炫耀,不是索取,而是一种坦诚的信任与托付。让他看到这片隐藏在幕布之后、真实存在并需要顶级智慧去驾驭的“战场”。他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对着“山鹰”和周围的科研人员,微微颔首:“理解。保密是基石。相关的摘要,我会认真研读。”

离开研究所时,日头已经偏西。轿车驶出戒备森严的大门,重新汇入城市的车流。车内一片安静。李长庚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手指依然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膝盖。一天的所见所闻,如同汹涌的潮水,冲击着他固有的认知框架。

李玄策没有打扰父亲。他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夕阳的金辉给钢筋水泥的森林镀上了一层暖色。他拿起手机,快速编辑了一条信息,发送出去。信息的内容极其简洁,只有几个关键词和一个代号,指向最高决策层。

车子最终停在中科院内一处幽静的庭院前。几株高大的银杏树洒下浓荫,隔绝了暑气。李玄策和父亲下车,漫步在铺着青石的小径上。

“爸,感觉如何?” 李玄策终于开口,声音温和。

李长庚停下脚步,仰头望着银杏树扇形的叶片在夕阳下透出的金色脉络。良久,他才缓缓道:“大开眼界,也……深感压力。玄策,你肩上的担子,比我想象的还要重得多。”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凝重,“清墨她们的材料,走在国际最前沿,潜力无限。而那个研究所……更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的一角。驾驭它,需要的不只是技术,更是……智慧,还有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

一片金黄的银杏叶悠悠飘落,恰好落在李长庚的肩头。李玄策伸手,轻轻拈起那片叶子,动作带着一种自然的恭敬。

“您说得对,爸。” 李玄策看着掌心的银杏叶,脉络清晰,如同大地的掌纹,“科技是双刃剑,力量越大,越需谨慎。所以,我需要您。” 他抬起头,目光坦然而坚定地看向父亲,“不是以一个研究员的身份,而是以一位能俯瞰全局、洞悉风险、指引方向的战略科学家的身份。我已经正式向上面提出建议,希望能为您设立一个独立的战略咨询委员会,直接对最高层负责,专注于未来科技趋势研判、复杂系统风险评估以及……如何让最前沿的发现,真正服务于国泰民安,而非带来混乱。”

夕阳的余晖透过银杏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李玄策的脸上。他的话语清晰而有力,没有豪言壮语,却字字千钧。这不仅仅是一个职务的安排,更是一个儿子对父亲毕生所学与智慧的至高尊重,也是一位国家安全守护者对国之重器最深沉的托付。

李长庚看着儿子在夕阳下坚毅而诚挚的脸庞,看着他掌中那片脉络分明的银杏叶。一天的震撼、疑虑、压力,在这一刻,仿佛都沉淀下来,化为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与归属感。他伸出手,不是去接那片叶子,而是轻轻覆在了儿子拿着叶子的手背上。他的手心干燥微凉,却带着一种磐石般的稳定力量。

他没有说“好”,也没有说“考虑”。他只是用力地、缓缓地点了点头。镜片后的目光,如同历经风暴归航的灯塔,穿透暮色,重新点亮了坚定而睿智的光芒。那片金黄的银杏叶,被父子俩交叠的手掌,共同托在了掌心,在夕阳下闪烁着温暖而坚韧的光泽。新的起点,已在脚下。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