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668章 房地产的“温度计” (2012年5月14日)

五月的海津市,空气中已经浮动着夏日的燥热。阳光白晃晃地炙烤着街道,行道树的叶子蔫蔫地卷着边。市中心“万家灯火”房产中介门店的玻璃门上,红底黄字的“火热促销”、“抄底良机”海报被晒得褪了色,边缘微微卷起。店内冷气开得很足,却驱不散一种无形的沉闷。

经理张小伟,一个三十出头、原本精瘦干练的汉子,此刻却显得有些浮肿疲惫。他身上的西装熨烫得依旧笔挺,但领带松松垮垮,衬衫袖口也沾了些不易察觉的灰尘。他坐在自己的小隔间里,面前电脑屏幕上,二手房源挂牌量像疯长的野草,价格却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截一截往下掉。屏幕上,一个标记为“优质学区房”的房源旁边,刺眼的红色箭头标注着:“本周第三次下调,累计降幅18%”。

他烦躁地抓了把头发,端起桌上那杯早已凉透的浓茶灌了一大口,苦涩的味道在舌根蔓延。手机嗡嗡震动,是妻子发来的微信:“小伟,妈下个月手术费还差两万……你那边……”后面的话没打完,但张小伟的心像被针狠狠扎了一下。他用力闭了闭眼,把手机屏幕扣在桌面上。

“张哥!”刚入职没多久的小王探头进来,脸上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尚未被现实完全磨平的焦虑,“‘锦绣江南’那套别墅的刘总……又打电话来了,问有没有人看房?说价格……还能再谈谈。”小王的语气带着试探,显然知道这“谈谈”意味着什么。

张小伟苦笑一声,摇摇头:“告诉他,再谈,就跌破他当年的拿地成本了。再等等吧。”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街对面那个曾经打出“开盘即罄”横幅的豪华楼盘工地,塔吊静默地矗立着,像巨大的钢铁问号。围挡广告牌上光鲜亮丽的样板间图片,被风雨侵蚀得斑驳陆离。透过围挡缝隙,能看到里面杂草丛生,几栋封顶的楼宇孤零零地立着,脚手架锈迹斑斑,几个工人模样的人蹲在阴影里抽烟,百无聊赖。哪里还有半分“火热”的影子?

---

与此同时,城市另一端的近郊。一片规模不小的在建楼盘工地,此刻也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寂。没有搅拌机的轰鸣,没有钢筋碰撞的脆响,只有风吹过裸露钢筋和水泥框架的呜呜声,像低沉的呜咽。

项目负责人赵建国,人称“老赵”,正蹲在工地入口临时板房外的台阶上。他五十多岁,脸庞黝黑,皱纹深刻得如同刀刻,此刻眉头拧成一个解不开的疙瘩。他头上那顶印着“安全第一”的黄色安全帽,边缘已经磨得发白开裂。他手里夹着半截快烧到过滤嘴的廉价香烟,烟灰积了老长也忘了弹。

一个穿着皱巴巴工装、满脸愁苦的汉子走过来,是老赵的老乡兼工程队长老李。“赵总,”老李的声音沙哑,“工人们……又堵在材料部了。上个月的工钱还没结清,家里都等着米下锅呢。材料商那边也……也撂话了,再不结账,明天就停供水泥。”

老赵没吭声,只是狠狠吸了一口烟,劣质烟草的辛辣呛得他剧烈咳嗽起来,脸涨得通红。他烦躁地把烟头摁灭在水泥台阶上,留下一个焦黑的印记。“银行那边……怎么说?”他问,声音低沉得几乎被风吹散。

老李叹了口气,摇摇头:“还是那句话,抵押物估值缩水太厉害,之前的贷款额度不够,需要追加抵押或者……找到新的担保。新的贷款……没戏。”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赵总,我听说……有‘外面’来的大老板,在悄悄接触咱们这样资金链快断的盘子,出的价……低得吓人,但听说付款很痛快。”

老赵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老李:“‘外面’?是那些想趁火打劫、抄底捡便宜的‘洋钱’?”他猛地站起来,安全帽差点掉下来,“告诉他们,滚蛋!老子就是把这楼盘烂在这里,也绝不卖国求荣!这是老子一辈子的心血!工钱……我去想办法!卖车!卖房!砸锅卖铁也先给工人发下去!”他吼得脖子上青筋暴起,胸口剧烈起伏,那顶磨破的安全帽在他手中被攥得嘎吱作响,仿佛承载着他摇摇欲坠的尊严和愤怒。

---

海津市的另一端,李玄策坐在一间安静的小型会议室里。窗外是城市林立的高楼,在午后的阳光下勾勒出冰冷的几何轮廓。他面前摊开着几份截然不同的报告:

一份是海津市财政局送来的紧急简报,图表上触目惊心的红色箭头显示着土地出让金断崖式下跌的曲线,旁边标注着几个依赖土地财政的区县公务员和教师工资发放预警。

一份是金融稳定局的评估报告,详细列出了数家像老赵这样规模的中型房企的债务风险评级,以及可能引发的区域性金融连锁反应图。

一份是国安部经济安全部门的情报摘要,清晰地指出近期有数支背景复杂的国际对冲基金,正通过层层离岸公司,悄然收购国内多家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不良债权包,动作隐秘但规模可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最后一份,则是厚厚一叠社会舆情简报,里面夹杂着张小伟所在区域房屋抛售维权群的聊天截图、老赵工地上工人讨薪的现场照片、以及网络上关于“房市崩盘”、“断供潮”的恐慌性言论摘要。

“李部,现在的情况就像走钢丝。”一位头发花白的经济专家指着图表,眉头紧锁,“调控的大方向必须坚持,泡沫不能再吹。但地方财政的‘速效药’断了,金融系统的压力阀快顶不住了,老百姓的恐慌情绪像干柴,一点火星就能着。更别说那些‘秃鹫’(指国际抄底资本),正等着啃食我们最虚弱的伤口。”

另一位来自住建系统的官员补充道:“尤其是那些中小开发商,像海津的‘建发实业’(老赵的公司),他们背后是成千上万工人的饭碗,是无数交了首付等着交房的普通家庭。他们的资金链一旦彻底断裂,连锁反应不堪设想。”

李玄策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红木桌面。他脑海中浮现出张小伟那张疲惫焦虑的脸,老赵攥着安全帽、布满血丝的愤怒眼神,还有那些蹲在烂尾楼阴影里抽烟的工人的身影。这些画面与冰冷的图表、抽象的风险模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无比真实、又无比沉重的困局。

“《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李玄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调控的本质,是为了固本,是为了更长远的安宁。但固本,不是竭泽而渔,不是让基石在压力下崩裂。”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脚下这座巨大的、正在经历阵痛的城市。

“我们的对手,不仅在深海放‘幽灵’,还想在我们的经济命脉上割肉放血。”他转过身,眼神锐利如刀,“他们想看到的,是恐慌蔓延,是系统性风险爆发,是优质资产被他们用废纸价收割!”

他走回会议桌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那份国际资本动向的情报上:“所以,我们既要坚持调控,挤掉泡沫,又要精准施策,‘保交楼、稳民生、防风险、御外敌’! 这是新的考题,考的是我们治理的韧性,考的是我们在复杂局面下的平衡艺术!”

他迅速做出部署:

1. “疏浚活水”: 要求金融部门在严格监管前提下,对确有实际困难、项目优质、能保交付的中小房企,提供定向流动性支持,“精准滴灌”,避免“大水漫灌”。

2. “筑牢堤坝”: 责成相关部门严密监控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完善审查机制,对意图恶意收购、扰乱市场的“秃鹫资本”,设置“防火墙”,必要时启动反制预案。

3. “安抚民心”: 要求地方政府压实责任,全力保障已售楼盘交付,严查挪用预售资金行为;同时加强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稳定市场预期。

4. “开源节流”: 推动地方政府加快经济转型,培育新的财税增长点,减少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从根本上增强韧性。

会议结束,众人匆匆离去执行。李玄策独自留在会议室,夕阳的金辉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他拿起那份老赵工地上工人讨薪的照片,指腹轻轻拂过照片上那些粗糙而焦虑的面孔。

“垒土九仞,非一日之功;防微杜渐,须时时警醒。”他低声自语,像是在告诫自己,也像是在回应这座城市的阵痛。房地产的温度计,量出的不仅是市场的冷热,更是一个经济体在转型期能否稳住底盘、守护民生的关键刻度。这场没有硝烟的“固本”之战,才刚刚开始。他拿起笔,在会议纪要的空白处,写下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民生为要。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