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606章 洪水中的家书(2011年6月30日)

暴雨鞭打着三峡坝顶的探照灯,浑浊光柱穿透墨汁般的夜,照见江面——那已非江,是沸反盈天、裹挟着上游群山暴怒的狂龙。浑浊的浪头不断撞击着巍峨的混凝土巨人,发出沉雷般的闷吼,每一次撞击都让脚下指挥中心的精密仪器微微震颤,嗡嗡低鸣。空气里弥漫着湿冷的铁锈味、水腥气和一种绷紧到极限的、近乎无声的窒息。

李玄策站在巨大的电子水情图前,身影凝如岸边的礁石。屏幕上一道刺目的猩红峰值线,正沿着长江的脉络,一寸寸逼近三峡大坝的坐标点。那是历史级的洪峰,一个庞大到令人心悸的数字。他眉峰锁着千钧重担,声音却沉静如磐石,在充斥着电流声、汇报声的指挥大厅里清晰下达指令:“下游所有分洪区,闸门再确认一次,确保联动零延迟。北岸三号、七号观测点,加密水文数据回传频率。后勤组,所有预备冲锋舟、救生艇,动力系统必须处于热备状态,油料满舱!”

指令如冰冷的链条环环相扣。他目光扫过屏幕旁一张泛黄的老照片——1998年荆江大堤,年轻的李玄策浑身泥浆,站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身旁是一艘简陋的木质舢板,舷边挂着一个用麻绳捆扎、嗡嗡作响的小型汽油发动机。那是属于一个通讯兵的血性与急智。

“李部,紧急通讯,非加密信道,署名……李天枢。”一名年轻参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双手递上一个沾着水渍的牛皮纸信封。

李玄策的指尖在信封粗糙的表面上顿了一瞬。展开信纸,是儿子稚嫩却努力工整的字迹,铅笔的痕迹被雨水晕开些许:

“爸:

老家雨好大,村口小河都变成大河了。王伯伯(王铁柱)他们厂里做的冲锋艇,发动机不够用。我把我那个‘飞龙号’航模拆了,发动机装上去啦!小艇跑得可快了,帮刘奶奶搬东西,运了三趟呢!像您照片里1998年那样。爸,您那儿的水,是不是更大?您要小心。天枢。”

字迹歪扭,却像一枚裹着暖流的子弹,瞬间击穿了指挥中心冰冷的空气。李玄策眼前仿佛浮现出千里之外那个小村庄:暴雨滂沱,儿子小小的身影在泥水里忙碌,笨拙却无比认真地拆解着他心爱的航模,将那小小的澎湃动力,缝补进一条真正的救援之舟。他的嘴角难以抑制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是一个父亲最深沉的骄傲,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心疼。他指腹摩挲着信纸上晕开的铅笔痕,如同触摸着儿子被雨水打湿的脸颊。周围的嘈杂仿佛瞬间退潮,只剩下信纸在指间细微的窸窣声,和胸腔里那一声无声的喟叹。他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折好,贴身放进内袋,紧贴着心跳的位置。那点微末的暖意,瞬间点燃了他眼中沉寂的火星,锐利的光芒重新凝聚,投向那咆哮着迫近的猩红洪峰。

“报告!洪峰前锋已进入大坝上游十公里监测区!流速、含沙量持续攀升,超出预设模型警戒线!”观测员的声线陡然拔高,带着金属刮擦般的锐利。

巨大的电子屏上,那代表毁灭的猩红峰值线,终于与大坝的坐标点轰然重合!整个指挥中心瞬间陷入死寂,空气凝固如铅,唯有屏幕上疯狂跳动的数据和窗外洪水撞击大坝发出的、越来越沉重的“咚!咚!”声,像巨锤敲在每个人的心脏上。

李玄策的目光锐利如鹰隼,穿透屏幕上的数据洪流,死死锁住那不断攀升的猩红曲线。他猛地抓起专线电话,声音斩钉截铁,没有丝毫颤抖,穿透指挥中心令人窒息的死寂:“‘定海’系统,启动!重复,‘定海’系统,立即启动!”

命令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瞬间激活了无形的神经脉络。坝体深处,某个特殊的闸口悄然开启。冰冷的江水涌入预埋的巨大腔体。腔体底部,一组由高强度钛合金和特种陶瓷构成的环形阵列缓缓升起,阵列中心镶嵌着闪烁着幽蓝冷光的复合晶体。电流瞬间通入,低沉如远古巨兽苏醒的嗡鸣声开始震荡,并非刺耳,却带着一种直抵骨髓的穿透力。这嗡鸣沿着预埋的波导管网络,精准地导向大坝迎向洪峰的最前沿。

几乎在声波阵列启动的同时,指挥大厅里,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一种奇异的压力变化。不是声音的轰鸣,而是一种低频的、源自大地的脉动,仿佛整个三峡库区的水体深处被一只无形巨手搅动。

奇迹在电子水情图和肉眼可见的江面上同时发生!

大坝正前方,那原本翻滚如沸、挟裹着万吨泥沙与断木、以排山倒海之势砸向坝体的浑浊水墙,仿佛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坚韧无比的弹性巨网。洪峰最狂野的“龙头”部分,肉眼可见地发生了一种诡异的“软化”和“迟滞”。巨大的浪头不再是蛮横地拍击,而是在剧烈的震颤中自我瓦解、向内塌陷。如同一个狂暴的巨人被无形的绳索捆缚,力量被瞬间分散、消解。浪峰的高度在仪器监测和肉眼观察中同步下降,浑浊的浪头碎裂成无数相对平缓的湍流,沿着坝体预设的分流结构驯服地滑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有效!压力峰值……在下降!导流孔过流稳定!”总工程师盯着实时监测屏,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和一丝颤抖。

“流速梯度变化符合‘定海’理论模型!消能效果……超出预期!”负责声波阵列的科学家激动地补充,手指在控制台上因用力而指节发白。

指挥中心凝固的空气如同冰层乍裂,骤然爆发出劫后余生的欢呼与掌声,夹杂着激动的哽咽。李玄策紧绷如弓弦的脊背,在这一刻才缓缓松弛下来。他微微闭了闭眼,长长吐出一口积压在胸口的浊气,再睁开时,眼底锐利未消,却已沉淀下浓重的疲惫。他没有参与欢呼,只是沉默地转过身,走向指挥台角落那张堆满图纸的旧木桌。

窗外,洪魔的咆哮已转为低沉的呜咽。午夜时分,雨势渐歇,浓稠如墨的乌云裂开一道缝隙,清冷的月光趁机流淌下来,在依旧湍急但已不再疯狂翻腾的江面上,铺开一道细碎的银鳞之路。水位监测仪的曲线,终于划出了一个清晰而坚定的下行拐点。

李玄策坐在旧木桌旁,拧亮一盏昏黄的台灯。柔和的光晕驱散了角落的黑暗,将他挺拔的身影温柔地拓印在斑驳的墙面上。他从贴身口袋里,再次取出那张被岁月浸透的1998年抗洪旧照。照片边缘已磨损起毛,色彩早已褪去,只留下深浅不一的棕黄。画面里,年轻的李玄策浑身裹满泥浆,几乎辨不清面容,只有一双眼睛在暴雨的冲刷下亮得惊人,带着一股不顾一切的狠劲。他半身陷在浑浊的洪水里,手臂青筋暴起,正奋力稳住一艘在激流中打转的简陋舢板。舷边,那个用粗麻绳五花大绑、正突突冒着黑烟的小型汽油发动机,是照片里唯一的“现代”印记,也是当年绝境中拼凑出的希望。

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上那个年轻而狼狈的自己,拂过那粗糙的麻绳和简陋的发动机。多少年了?十三年。洪水换了面孔,肩头的担子重了千钧,不变的,是守护身后万千灯火的执念。照片背后,一行娟秀清雅的小楷在昏黄灯下清晰浮现,墨色已微微晕开,却依旧力透纸背:

待君安归。

方清墨的字。那是1998年那个同样暴雨倾盆的夏夜,他即将奔赴荆江险堤前,她塞在他行囊最深处的心意。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四个字,重逾千钧。十三年光阴流转,这四个字仿佛从未褪色,此刻在指尖下微微发烫,带着妻子穿越时光的凝视与无言的支持。一股酸涩而温热的暖流猝不及防地涌上喉头,冲散了指挥若定后的疲惫与紧绷。他仿佛又看见实验室灯光下妻子沉静的侧脸,看见儿子在信纸上笨拙而认真的笔画。家国二字,在这一刻被这泛黄的纸片和那四个小字,紧紧地、无声地系在了一起,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却又给予他难以言喻的力量。

窗外,墨色的天幕被东方的鱼肚白悄然撕裂。第一缕微弱的晨曦,如同稀释的金粉,怯生生地探入指挥中心,驱散着角落的暗影,也温柔地落在李玄策疲惫却依旧挺直的肩头。他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

洪峰虽过,江水依旧汹涌奔腾,裹挟着上游山林在这场浩劫中付出的代价。浑浊的水面上,浮沉着大量被撕裂的植被残骸。蓦地,一片奇异的色彩攫住了他的目光——那是被连根拔起、冲散撕裂的西疆蓝楹花树。无数细碎的、梦幻般的蓝紫色花瓣,如同上好的绸缎被粗暴撕碎,星星点点,随着漩涡沉浮、聚散。它们失去了枝头的依托,在浑浊的怒涛中无助漂泊,那抹惊心动魄的蓝紫色,在初升朝阳的微光里,竟焕发出一种凄绝而坚韧的美丽,宛如漂浮在江面上的点点幽魂,无声诉说着自然的暴虐与生命的脆弱顽强。

这片片蓝紫色刺痛了李玄策的眼,也瞬间揪紧了他的心。西疆……方清墨此刻正在那片广袤而充满未知的土地上,为了那些可能改变未来的植物基因图谱,深入险境。这被洪水撕裂、冲散的蓝楹花,如同一个不祥的隐喻,让他刚刚因洪峰退去而稍缓的心弦,再次绷紧。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目光穿透浑浊的江面,投向那不可见的远方,深邃的眼底,忧虑如暗潮般无声涌动。

天光渐亮,将指挥中心内彻夜未眠的疲惫身影勾勒得清晰。江涛声依旧,却已换了节奏。李玄策伫立窗前,背影如沉默的山岳。指尖仿佛还残留着旧照片的粗粝感,和那四个娟秀小字烙下的微温。待君安归……这祈愿,又何尝不是他对远方妻子的心语?窗外的江面上,破碎的蓝楹花瓣在晨光中载沉载浮,那抹凄艳的蓝紫色,是昨夜惊涛的残痕,亦是指向未来更深邃风浪的无言路标。洪峰暂退,守护永无休止。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