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578章 宝卷玄机(2011年2月6日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的津门卫,年节的热闹尚未完全褪去,空气中还残留着爆竹的硝烟味和糖炒栗子的甜香。海河上的冰层在午后的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白光,岸边挂着的红灯笼在寒风中轻轻摇摆。然而,在城厢老区一条不起眼的胡同深处,一股焦糊刺鼻的气味却如同不祥的阴云,笼罩着“津门曲艺研究社”那扇被熏得黢黑、焦木支棱的院门。

这里曾是赵小满半生的心血所在,收藏着他走遍河西走廊、呕心沥血采录整理的无数珍贵民间曲艺资料,特别是那些承载着古老智慧的《河西宝卷》原始录音和手抄唱本。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吞噬了这座小小的文化殿堂。消防车的水迹在冰冷的青石板上冻结成冰,与散落的焦黑木炭、烧卷的金属残骸混杂在一起,触目惊心。

李玄策和方清墨的车悄无声息地停在胡同口。推开车门,浓烈的焦糊味混杂着湿冷的寒气扑面而来。李天枢被留在车上,小脸贴着车窗,担忧地望着那片废墟。

现场已被封锁,几名消防和刑侦人员正在勘查。负责人见李玄策和方清墨到来,立刻上前,神情凝重:“李部长,方院士。火是凌晨三点左右起的,火势非常猛,从后院库房烧起…初步判断是人为纵火,使用了高能助燃剂。库房…基本烧没了。”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惋惜,“赵老师留下的那些老磁带、唱本…怕是凶多吉少。”

李玄策的脸色沉静如水,唯有下颌线微微绷紧。方清墨清冷的眸子扫过狼藉的现场,秀气的眉尖几不可察地蹙起。赵小满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他那佝偻着背、在河西风沙里记录古老歌谣的身影,仿佛就在这片焦土之上徘徊。

“核心库房的位置?”李玄策的声音低沉。

“这边。”负责人引着他们穿过断壁残垣,来到后院一处烧得尤其惨烈的区域。屋顶完全塌陷,焦黑的梁柱扭曲着指向天空,地上是厚厚的灰烬和积水冻成的冰坨。一台老式双卡录音机的金属外壳被烧得变形扭曲,像一块丑陋的废铁,半埋在灰烬里,旁边散落着几盘同样被高温烤得变形粘连的黑色磁带。

“赵老师生前最后整理的一批《河西宝卷》原始录音带…就在这台机子上。”负责人痛心地说。

李玄策蹲下身,戴着白手套的手指,极其小心地拂开录音机外壳上的浮灰和碎屑。高温和消防水柱的冲刷,让任何有价值的指纹或生物痕迹都成了奢望。方清墨则拿出一个特制的环境采样仪,开始扫描周围空气和灰烬中的残留化学物质成分。

李玄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一寸寸扫过那台面目全非的录音机。突然,他的指尖在机芯仓一个被烧融、变形卡住的磁带齿轮边缘停住。那里,在焦黑的塑料和金属融化物之下,似乎有一个极其微小的、不规则的凸起,材质与周围明显不同,在灰烬中透出一点异样的暗哑光泽。

“清墨。”李玄策低唤一声。

方清墨立刻会意,放下采样仪,取出一个巴掌大小、形似高精度内窥镜的微型探查仪。细长的探管前端带着冷光源和显微镜头,小心地探入扭曲的机芯缝隙。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那个凸起——一枚比米粒还小、呈不规则多面体、表面似乎有细微蚀刻痕迹的暗灰色晶片!它被巧妙地嵌在齿轮轴芯一个不起眼的凹槽里,若非高温融化了部分塑料将其暴露,又被李玄策锐利的目光捕捉,几乎不可能被发现!

“晶片!”方清墨清冷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亮光。她立刻操作微型机械臂,极其小心地将那枚被高温炙烤过、沾满污垢的微小晶片提取出来,放入特制的防静电密封盒中。

就在此时,留在车里的李天枢,透过车窗看着那片承载着赵爷爷记忆的焦土,听着外面寒风吹过废墟发出的呜咽,一段久远的、带着泥土气息的旋律,不由自主地从他唇间轻轻哼唱出来。那是赵小满在他很小的时候,抱着他坐在胡同口的老槐树下,用苍老而温暖的嗓音教他的太平歌词片段:

“…一更鼓儿天呐,星斗挂屋檐呐…”

“…三更鼓儿催呀,黑水绕城围呀…”

“…五更金鸡叫哇,宝卷现玄机哇…”

孩童稚嫩清亮的哼唱,穿过车窗,在寂静而压抑的废墟上空飘荡。正在仔细清理晶片周围残留物的李玄策,手指猛地一顿!

鼓儿天…星斗挂檐…

鼓儿催…黑水绕围…

金鸡叫…宝卷玄机…

这看似寻常的唱词,此刻在李玄策的脑海中,却与除夕夜故宫星图、贺兰山岩画、以及李长庚提到的《河西宝卷》密钥瞬间串联!

赵小满!他教给天枢的,绝不仅仅是哄孩子的歌谣!这是密码!是隐藏在古老曲牌和唱词节奏里的秘钥!他一定是以这种方式,将他无法用文字直接记录的、最重要的秘密,以一种最不起眼、却又最安全的方式,传承了下来!

“录音机!快!把旁边那盘烧毁最轻的磁带取出来!”李玄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技术人员立刻小心地将一盘虽然烤焦变形、但外壳相对完整的磁带从灰烬中取出。李玄策接过,强忍着灼热余温和刺鼻焦糊味带来的不适,手指极其灵巧地拨弄着磁带仓内烧融的部件。他全神贯注,指尖的每一次拨动、按压、旋转,都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那正是赵小满当年在茶余饭后,当作消遣教给李玄策的“鼓点密码”指法!模仿的是津门大鼓不同板式、不同轻重缓急的节奏变化!

咔哒…哒…咔哒哒…

哒哒…咔…哒哒哒…

一连串细微而富有节奏的金属摩擦声响起,如同在焦土之上敲响了一面无形的鼓。方清墨和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盯着李玄策那双仿佛被赋予了魔力的手。

突然!

“咔吧!”

一声清脆的机括弹响!

那盘看似烧成一体的磁带外壳侧面,一个极其隐蔽的暗格,竟在李玄策精准的“鼓点指法”下弹开了!一卷缠绕得异常紧密、只有火柴盒大小、颜色暗黄的微型磁带卷轴,从中掉落出来!而随着卷轴一同掉落的,还有一张被折叠得极小的、边缘焦黄的黑白照片!

李玄策眼疾手快,一把接住照片。他小心地展开这张历经火劫、脆弱不堪的纸片。

照片上,是几十个穿着朴素、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站在一片荒凉广袤、只有零星骆驼刺点缀的戈壁滩上。他们身后,是一口用粗糙石块垒砌的、深不见底的枯井。照片一角,用褪色的钢笔字写着:“祁连地质勘探队,1958年秋摄于黑水河畔”。

李玄策的目光,瞬间凝固在照片前排中央一个年轻人的脸上。

那张脸,年轻,英俊,带着书卷气,眼神却锐利如鹰,充满了对未知的探索渴望。

那是——年轻时的李长庚!

他站在枯井旁,一只手随意地搭在井沿斑驳的石块上,姿态放松,但李玄策却敏锐地捕捉到,他的食指指尖,正看似无意地、极其精准地按在井沿某块石头上一个极其细微的、如同天然风化形成的星芒状凹痕上!

而照片背景中,远处地平线上,一座被风沙侵蚀、只剩下断壁残垣的巨大古城遗址轮廓,在戈壁蒸腾的热浪中若隐若现。即使照片模糊,也能感受到那遗址的古老与苍凉。

“黑水河畔…” 李玄策低语,心脏如同被重锤击中。

照片上的景象,与李天枢哼唱的太平歌词片段瞬间重叠:

“鼓儿催呀,黑水绕城围呀…”

“癸卯年霜降,星落黑水城…” 李玄策脑海中,回荡着父亲李长庚在故宫除夕夜视频中沉重的话语,以及李念墨破解的“海德拉之眼”指向朔方的坐标!

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赵小满用生命保护的《河西宝卷》录音,其真正的核心密钥,就藏在这段看似童谣的太平歌词里!歌词中的“黑水城”,指向照片中的古城遗址!而照片中年轻李长庚手指按着的枯井位置,极可能就是星图密钥“定星盘”的最终埋藏点!1958年,父亲参与的所谓“地质勘探”,恐怕远非寻找矿藏那么简单!那口枯井,那片戈壁,那座被遗忘的古城,才是这场跨越半个世纪、关乎气象武器的科技暗战,真正的起点与终点!

焦糊味依旧浓烈刺鼻,寒风卷起地上的灰烬打着旋儿。李玄策紧紧攥着那张小小的、滚烫的照片,仿佛握住了开启深渊之门的钥匙。他抬起头,目光越过焦黑的废墟,投向西北方那片遥远而苍茫的天空。

“黑水城…”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在寒风中散开,“癸卯年霜降…我们来了。”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