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560章 风雪夜归人(2010年12月28日)

岁末的帝都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死死攫住。铅灰色的天幕沉沉压下,凛冽的朔风如同无数冰冷的鞭子,抽打着光秃秃的树枝和行人瑟缩的肩背。到了傍晚,酝酿已久的雪终于落了下来。起初是细碎的雪沫,很快便成了鹅毛大雪,纷纷扬扬,铺天盖地。风裹挟着雪片,在昏黄的路灯光柱里疯狂地打着旋儿,天地间一片混沌苍茫。

一辆挂着普通牌照的黑色越野车,如同风雪中倔强前行的孤舟,艰难地驶离了灯火通明却喧嚣渐息的城区,一头扎进了京郊莽莽的群山之中。车灯刺破厚重的雪幕,也只能照亮前方短短一截盘山公路,两侧是深不可测、被白雪覆盖的黝黑山林轮廓,影影绰绰,如同蛰伏的巨兽。

李玄策坐在后排,身上裹着一件半旧的军绿色棉大衣。他望着窗外翻卷的雪浪,眉头微蹙。车窗上凝结着一层薄霜,他用指尖抹开一小块,冰冷的触感直达神经。山路湿滑,司机老刘紧握方向盘,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车轮碾过厚厚的积雪,发出沉闷而持续的咯吱声。

“部长,这鬼天气,监测站那边怕是更够呛。”老刘的声音带着担忧,“听说前两天下冻雨,山里信号都不太稳。”

“越是这种时候,他们越不能离人。”李玄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去看看才安心。”

车在风雪中跋涉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在一处相对平缓的山坳停了下来。车灯照亮前方——几排依山而建的低矮砖房,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只有几扇窗户透出微弱昏黄的光,在狂风暴雪中显得格外渺小却又异常坚韧。大门旁挂着一块饱经风霜的牌子:“国家地质与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站(京郊西山)”。

李玄策推开车门,一股裹挟着雪粒的寒风立刻扑面而来,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呼吸都为之一窒。积雪瞬间没过脚踝,冰冷刺骨。他紧了紧大衣领口,踩着咯吱作响的深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那扇透出光亮的门。

推开厚重的防风门帘,一股混杂着机油、电子元件、炉火炭味和方便面气息的温暖空气扑面而来,驱散了门外的严寒。小小的值班室里,暖气片嗡嗡作响,一个烧得通红的铸铁煤炉子蹲在角落,炉膛里跳跃着橘红的火苗,散发出令人眷恋的热量。墙上挂满了各种监测屏幕和图纸,红绿闪烁的指示灯如同夜空中的星辰,几台服务器机柜发出低沉的嗡鸣。空气干燥而温暖,与门外的冰天雪地恍若两个世界。

一个穿着厚厚蓝色工装棉袄、戴着眼镜的年轻技术员正伏在堆满图纸和笔记本的桌前,听到门响,惊讶地抬起头。他脸上带着熬夜的疲惫,镜片后的眼睛却明亮有神。看清来人,他猛地站起身,动作太大带倒了椅子,发出“哐当”一声响。

“李……李部长?!”他显然没料到这种天气、这种深夜,常务副部长会亲临这个深山沟里的小站,声音都有些结巴了。

“别紧张,小张是吧?”李玄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拍掉肩头和帽檐上的积雪,环顾了一下这间拥挤却井然有序的值班室,“就你一个人值班?”

“还有吴工和老赵,在后面机房检查备用发电机和通讯线路,怕这天气出故障。”小张连忙回答,手忙脚乱地想倒水。

“不用忙。”李玄策摆摆手,从随行秘书手里接过一个沉甸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保温饭盒,外面还细心地裹着一层厚棉套。他亲手将饭盒递到小张面前,“还没吃晚饭吧?我爱人包的饺子,白菜猪肉馅的,还热乎着。这天气,吃点热的暖暖身子。”

小张愣住了,看着眼前这个裹着寒气、肩头落雪的领导递来的保温饭盒,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猛地涌上眼眶。他下意识地在工装棉袄上擦了擦手,才小心翼翼地接过来,饭盒传递来的温热感透过棉套,一直熨帖到心里。“谢……谢谢部长!谢谢嫂子!”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这时,听到动静的另外两位值班人员——头发花白、一脸风霜的技术骨干老吴,和身材敦实、皮肤黝黑的本地老员工老赵,也闻声从后面的机房赶了过来,看到李玄策,同样一脸惊愕和激动。

“部长,您怎么来了?这大雪封山的……”老吴搓着手,满是冻疮的手关节粗大。

“不放心你们啊。”李玄策示意大家都坐下,自己也拉过一张旧木椅,坐在了温暖的炉火旁,“快,趁热把饺子吃了。还有这个,”秘书又递过来一个保温桶,“姜糖水,驱寒。”

小小的值班室顿时被饺子的香气和姜糖水的甜暖气息充满。炉火噼啪作响,映照着几张被山风和岁月刻下痕迹的脸庞。三人围着小桌,有些拘谨又无比珍惜地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冻僵的身体和紧绷的神经似乎都在这一刻松弛下来。

李玄策没有坐在主位,而是挪到炉火边的小马扎上,一边看着炉火,一边详细询问:“设备都还好吧?这冻雨加暴雪,对监测信号干扰大不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张咽下嘴里的饺子,立刻汇报:“部长,我们提前加固了天线和线路,目前主系统运行还算稳定。就是部分野外布设的微型传感器,信号有些断续,可能是覆冰太厚或者供电受影响了。老吴他们刚检查完备用电源和通讯中继,都正常。”

“取暖和食物储备够不够?这雪看样子一时半会停不了。”李玄策的目光转向角落堆放的几箱方便面和矿泉水。

老赵憨厚地笑了笑,抹了把嘴上的油:“够!够!入冬前站里就多备了米面油,还有不少腊肉咸菜。就是新鲜蔬菜运不上来,得等天晴路通了。煤也足,这炉子管够烧,冻不着!”他拍了拍身边的铁皮煤箱。

“家里都还好吧?”李玄策的语气更加温和。

这一问,让原本轻松的气氛微微凝滞了一下。

小张低头拨弄着碗里的饺子,声音轻了些:“还好……就是,我闺女才一岁多,视频里都不太认识我了……”他笑了笑,笑容里有点涩。

老吴叹了口气,布满皱纹的眼角有些湿润:“老伴儿身体不太好,天一冷就咳。儿子在外地工作,也回不来。这大过年的……”

老赵倒是豁达:“我家近,就在山下镇子里。等这班值完,雪停了就能回去。就是苦了老王,他媳妇刚生了二胎,本来这月该他轮休回家的,结果赶上这场雪,路一封,又得往后延了。”他指了指墙上排班表的一个名字。

炉火跳跃着,将每个人的影子拉长,投在挂满图纸和数据的墙壁上,无声地诉说着坚守的代价与思念的重量。值班室里很安静,只有炉火的噼啪声、服务器机柜的嗡鸣,以及窗外呼啸的风雪声。

李玄策静静地听着,炉火的光在他深邃的眼眸里跳动。他看着眼前这三张平凡却又坚毅的面孔,看着他们被山风吹得粗糙的皮肤,看着他们谈及家人时眼底一闪而过的柔软和愧疚。一股强烈的敬意和动容,如同炉膛里升腾的热浪,冲击着他的胸腔。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窗外是浓得化不开的黑暗和狂暴的风雪,监测站微弱的灯光如同怒海中的一叶孤舟。他转过身,面对着炉火旁的三位守夜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风雪的力量,清晰地回荡在小小的值班室里:

“这大山深处,风雪交加,万家灯火都在安睡。”他的目光逐一扫过小张、老吴、老赵的脸,“是你们守在这里,守着这些冰冷的仪器和跳动的数据,听着大地的每一次异常喘息,捕捉着天气的每一次危险变脸。你们守住的,不仅仅是一个监测站,是山外那些城镇、那些村庄、那些在睡梦中毫不知情的人们,是无数个家庭的平安!”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深沉,饱含着真挚的情感:“每一份及时发出的预警,每一次排除的险情隐患,背后都是你们舍弃的团圆,是家人的等待,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和寂寞。辛苦了!真的……辛苦了!”

“部长……”小张的眼圈彻底红了,嘴唇翕动着,却不知该说什么。老吴用力地点着头,抬手飞快地抹了下眼角。老赵挺直了腰板,黝黑的脸上满是郑重。

“快吃吧,饺子凉了。”李玄策重新坐下,脸上恢复了温和,“等路通了,该回家的赶紧回家看看。站里有什么困难,随时提,部里想办法解决。”

炉火似乎烧得更旺了,橘红的火光温暖地舔舐着每个人的脸庞,也驱散了窗缝里渗入的最后一丝寒意。风雪依旧在窗外肆虐,发出凄厉的呼啸,但在这间小小的、温暖的值班室里,一种无声的力量在凝聚,那是被理解、被尊重、被看见的力量,是穿透严寒、连接人心的温暖。

李玄策没有急着离开。他留下来,就着炉火的微光,听老赵讲去年夏天一次成功预警山体滑坡、避免了山下村庄重大伤亡的惊险过程;听小张兴奋地介绍他们新升级的一套地质微震动监测系统如何灵敏;听老吴忧虑地分析着明年春季融雪期可能带来的地质灾害风险……炉火映着他专注倾听的侧脸,那些跳动的数据和专业术语,在他脑海中迅速转化为山河的脉络与大地的呼吸。

夜更深了。风雪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李玄策起身告辞。三人坚持送他到门口。

推开厚重的门帘,风雪立刻裹挟着刺骨的寒意扑了进来。李玄策站在门口,最后回望了一眼那温暖的、灯光昏黄的值班室,和门内三张在风雪映衬下显得格外坚毅的脸庞。

“回吧,外面冷。保重!”他沉声说道,随即转身,大步走进茫茫风雪之中。

越野车的引擎再次轰鸣起来,车灯艰难地劈开厚重的雪幕,缓缓驶离。小张、老吴、老赵站在门口,目送着那两束在风雪中摇曳、渐渐远去的灯光,直到完全被无边的黑暗和风雪吞没。

老赵紧了紧衣领,哈出一口长长的白气,看着监测站那在风雪中顽强闪烁的微光,喃喃道:“这灯,得一直亮着啊。”

“亮着呢!”小张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他转身回到温暖的室内,走向那些闪烁的屏幕,背影在炉火和指示灯的光晕中,挺拔如松。

风雪依旧,群山沉默。监测站那一点微弱却执着的灯火,如同镶嵌在黑暗大地上的星辰,无声地宣告着:总有人在最深的夜里,最冷的地方,为那万家灯火的安宁,默默守候。这守护本身,便是一种穿透风雪、直达人心的——国家力量。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