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492章 汇·刃(1月3日)

金兰厌胜劫 第492章 汇·刃(1月3日)

作者:龙爷说事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8 07:39: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2009年的第一场雪,在北京城尚未完全褪去新年喧嚣的底色里,下得细碎而绵密,如同筛落的盐粒。胡同深处,那家挂着褪色“向阳”招牌的老国营招待所,在灰蒙蒙的天光下显得格外不起眼。墙皮斑驳,窗棂老旧,只有门口台阶上被匆匆脚步踩化的雪泥,无声证明着内里的忙碌。

二楼尽头,一间挂着“综合服务部”旧牌子的会议室里,空气却与窗外的湿冷截然不同。暖气片烧得滚烫,发出轻微的“滋滋”声,混合着浓茶蒸腾出的苦涩香气,以及十几个人身上散发的、长时间紧张工作后的微汗气息。烟雾缭绕,是几位老烟枪实在熬不住,在角落里点燃的提神之物。长条会议桌上铺开的不是服务清单,而是密密麻麻的文件、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闪着幽光、几张大幅的图表用磁铁吸在斑驳的白板上,其中一张醒目的标题是:“‘绿色未来基金’关联网络及异常资金流向(初探)”。

李玄策坐在长桌一端,脱下了厚重的大衣搭在椅背上,只穿着一件半旧的深灰色羊绒衫。袖口随意地挽到小臂,露出一截结实的手腕。他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字迹潦草却条理分明,旁边放着一个几乎见底的搪瓷缸子,里面浓茶的颜色深得发黑。他微微低着头,听着围坐在桌边的团队成员低声而急促地汇报,手指无意识地在笔记本边缘轻轻叩击着,节奏稳定,像某种无声的钟摆。

“……初步梳理,‘绿色未来’近三个月通过其控股或深度参股的七家壳公司,向境内至少十二家宣称掌握‘前沿环保技术’或‘新能源核心专利’的中小企业,注入了远超其估值和实际研发需求的巨额资金。”说话的是坐在李玄策右手边的一个中年男人,戴着一副厚眼镜,头发有些稀疏,他是部里负责经济安全分析的专家老郑,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手指点在白板上一张复杂的树状结构图上,“手法很隐蔽,多层嵌套,表面看是风险投资,支持创新。但我们的交叉比对显示,这十二家企业,至少八家存在核心技术虚夸、研发团队背景存疑,甚至专利来源不明的问题。它们更像是……精心挑选的、吸纳和‘洗白’特定资金流的管道。”

“不是管道。”角落里,一个一直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年轻女子抬起头,她是技术侦查组的骨干小周,语速很快,“更像是……牧草。”她的话让会议室里静了一瞬。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继续道:“我们反向追踪了其中三家接受注资最密集的企业下游订单和供应链,发现大量资金最终流向了与它们宣称的‘环保’或‘新能源’主业毫不相干的领域——尤其是几个资源型省份,关联上了当地一些……有特殊背景的工程承包商和材料供应商。这不像投资,更像是在用天量资金,人为地、快速地催肥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的某些环节,制造短期繁荣的假象,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盲目跟进。一旦资金链在某个预设点断裂……”小周没说完,但会议室里的人都明白那意味着什么:恐慌、连锁反应、一地鸡毛,而真正的“牧人”早已带着核心利益抽身。

“牧草……”李玄策重复了一遍这个词,目光锐利地扫过白板上的图表,那上面错综复杂的线条仿佛化作了无形的丝线,缠绕着、勒紧着某些看不见的咽喉。他端起搪瓷缸,呷了一口浓得发苦的茶,滚烫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几分疲惫,也淬炼着思维。“目标不仅仅是钱流。”他放下缸子,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暖气片的嘶鸣,“更是人心,是预期,是信任。用光鲜的概念和虚假的繁荣,制造风口,引导‘羊群’,最终抽梯子。这是‘牧羊’,更是‘剪羊毛’。”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坐在左侧一位气质沉稳、穿着合体西装的男人。这是张维民,李玄策的大学同窗,如今是某大型国有银行负责风险管控的副总。这种非官方的、基于深厚信任的私人渠道,往往能避开某些壁垒,获得更敏锐、更接地气的观察。

“维民,你们一线接触面广,民间、地方上,对这种‘风口’,反应如何?”李玄策问得很直接,没有任何客套。多年的默契无需多言。

张维民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桌上,眉头紧锁:“非常热。热得不正常。”他的声音带着一种金融从业者特有的审慎和忧虑,“我们分行层面反馈,尤其是沿海几个民营经济活跃的省份,最近几个月,打着‘绿色科技’、‘新能源革命’旗号成立的小型投资基金、私募,如雨后春笋。募资宣讲会一场接一场,场场爆满。不少做实业的老板,甚至抵押了厂房设备也要挤进去分一杯羹。地方上更积极,配套政策、土地优惠给得飞快,生怕错过这趟快车。”他苦笑了一下,“宣传口号都差不多:‘拥抱未来’、‘抢占制高点’。可细究那些被热捧的项目,很多技术路线在国际上早被证明是死胡同,或者成本根本降不下来。泡沫的味道,太浓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舆论场呢?”李玄策的目光又投向坐在张维民旁边的一位短发干练的女性。她叫陈静,是李玄策另一名大学同学,现在是国内一家颇具影响力的财经媒体深度调查组的负责人。

陈静推了推面前的一摞打印稿,上面用荧光笔划满了重点:“配合得天衣无缝。我们监测了几个主要的财经论坛和新兴的社交媒体平台,发现有一股力量在持续地、有针对性地‘造神’。对那几个被‘绿色未来’重点扶持的所谓‘明星企业’,清一色的赞誉报道,技术突破、前景无限、创始人堪比乔布斯……稍有质疑的声音,很快就会被‘水军’淹没,扣上‘保守’、‘阻碍创新’、‘不爱国’的大帽子。同时,对真正在做扎实基础研究、但可能不符合他们‘风口’方向的本土机构和技术路线,则进行隐晦的贬低或选择性忽视。”她拿起最上面一张纸,念了个耸动的标题:“‘某某传统巨头恐被时代抛弃!绿色新势力崛起势不可挡!’这种论调,很有市场,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里,制造了一种‘不跟就落伍’的焦虑。”

会议室里一片沉寂,只有纸张翻动和键盘敲击的细微声响。窗外,雪似乎下得紧了些,风掠过老旧的窗框,发出呜呜的低鸣,仿佛在应和着室内凝重的气氛。无形的硝烟弥漫在数据和图表之间,战场在钱流里,在屏幕上,更在千千万万普通人的认知和选择里。

李玄策靠回椅背,闭上眼,用指关节重重地按了按眉心。片刻后,他睁开眼,那双深邃的眸子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疲惫之下,是磐石般的清醒和一种近乎冷酷的预见性。

“敌人换了打法。”他的声音低沉,却像投入静水的石子,清晰地荡开,“从硬碰硬的‘厌胜’诅咒,转向了更隐蔽、更‘现代’的战场。用‘未来’和‘希望’包装毒饵,用‘风口’和‘暴富’刺激贪婪,用信息洪流扭曲认知。他们要动摇的,是根基,是人心凝聚的堤坝。”他指了指白板上那代表“绿色未来基金”核心的刺眼红点,“这个‘牧人’,手里不仅有鞭子,还有精心调制的**药。我们的‘锁阳关’挡住了地下的‘蛇’,现在,要警惕天上的‘秃鹫’和人群里的‘瘟疫’。”

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按在桌沿,目光如炬:“应对策略,分三层。”

“第一层,金融盾。”他看向老郑和张维民,“老郑,联合人行、银保监的可靠力量,组建专项小组。目标不是粗暴拦截——那会引发恐慌,正中下怀。是‘排雷’和‘引流’。用最专业、最精准的技术手段,深度穿透那些复杂嵌套的资金网络,锁定真正高危的‘牧草’企业和它们背后最可能引爆的关联点。维民,你们银行体系内部,收紧对涉及这些‘风口’领域的异常信贷审批,尤其是关联交易复杂的。同时,”他加重了语气,“秘密梳理一份名单,列出那些真正有潜力、技术扎实但可能被资本冷落的本土清洁技术和新能源企业,研究如何通过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引导合规的民间资本,给予静默而有力的支持。我们要在‘牧场’之外,开辟真正健康的苗圃。”

“第二层,认知刃。”他转向陈静和小周,“陈静,利用你们媒体的资源和专业嗅觉,反向操作。不要直接对抗那些‘造神’噪音,那会陷入混战。组织精干、可靠的调查记者,沉下去,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扎实的数据、业内真正权威的访谈,去温和而坚定地揭示那些被热炒技术的真实瓶颈、成本陷阱和国际上的真实发展现状。重点突出那些默默耕耘、解决实际问题的‘笨功夫’企业和研究机构。把‘冷静’和‘务实’的声音,通过可信的渠道传播出去。小周,你们技术组全力配合,在信息海洋里精准捕捉、分析对方舆论操控的源头、模式和关键节点,提供靶向支持。记住,我们不是要捂住别人的嘴,是要让更多清醒的声音能被听见。”

“第三层,”李玄策的声音沉凝下来,目光投向窗外纷飞的雪,“灵与智的预警。念墨和她爷爷那边,正在尝试将那些古老的‘地脉’感应符文,与现代的量子传感、数据流分析做交叉印证。我们需要知道,这些金融的暗涌、舆论的漩涡,是否……真的仅仅是人间的手段?是否也缠绕着‘咒’的丝线,在利用人心的浮动作为滋养?念墨的感知,长庚院士的科技解析,是刺破这层迷雾的关键之刃。一有异常能量共振的线索,无论多微弱,立刻同步给所有层面!”

他环视全场,语气斩钉截铁:“这不是一场速决战。对手在暗处,手段更阴柔,影响更深远。我们要有‘钉钉子’的耐心,更要有‘抽丝剥茧’的细致。各小组任务明确,信息共享渠道24小时畅通。行动代号——”他略微停顿,目光落在白板上那象征资金洪流的复杂箭头网络,以及旁边一张打印出来的、由李念墨手绘的、带着奇异韵律波动的古老符文拓片复印件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汇刃’。”李玄策吐出两个字,清晰冷冽,“汇聚我们的力量,化为无形之刃,斩断流向毒草的钱流,拨开迷惑人心的迷雾,刺穿可能隐藏其后的魑魅魍魉!”

会议结束,众人带着沉甸甸的任务和紧迫感迅速散去,只留下满室的烟味、茶香和纸张翻动的余韵。李玄策没有立刻起身,他独自坐在渐渐安静下来的会议室里,窗外的雪光映着他侧脸的轮廓,显得有几分孤峭。

张维民和陈静默契地留到了最后。老同学走过来,张维民拍了拍李玄策的肩膀,低声道:“玄策,压力别太大。银行那边,我会盯紧,有些老关系……能用上。” 陈静则递过来一个保温杯:“嫂子早上塞给我的,说是刚熬的梨汤,润润嗓子。她……总是不放心。” 保温杯入手温热,带着家的关切。

李玄策紧绷的下颌线微微松动,接过保温杯,拧开盖子,一股清甜的梨香混合着淡淡的陈皮味飘散出来,瞬间冲淡了会议室里残留的烟气和焦虑。他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滑过干涩的喉咙,带来一丝熨帖的暖意。

“谢了。”他对两位老同学点点头,声音里的冷硬褪去几分,“有你们在,心里踏实很多。” 这份信任,根植于青葱校园的纯粹,历经岁月磨砺,在无声的战场中,成了最可靠的后盾之一。

送走两人,李玄策站在招待所陈旧的门廊下。雪还在下,细密的雪花在昏黄的路灯光晕里无声旋舞,地上已积了薄薄一层白。寒意扑面而来,他下意识地紧了紧衣领。目光投向胡同口,城市的灯火在雪幕中晕染成一片模糊的光海。那光海之下,是无数为生活奔忙的身影,是儿子天枢眼中对“坏能量”的好奇,是妻子方清墨在厨房里氤氲的烟火气,是老父亲杨长庚在书房灯下的忧思。

也是无形的钱流在暗涌,是精心编织的谎言在传播,是可能潜伏的古老恶意在伺机而动。

他深深吸了一口凛冽而清新的空气,冰冷的空气灌入肺腑,却奇异地让头脑更加清明。手中保温杯残留的温热,是来自后方堡垒的支撑;而前方,风雪弥漫的征途上,“汇刃”既出,便再无退路。守护这万家灯火的平凡暖意,不让它们被任何形式的“牧人”或“瘟疫”所吞噬,是他此刻站在这里的全部意义。

雪花落在他肩头,很快融化成微小的水渍。他迈开步子,身影沉稳地没入风雪交织的夜色里,朝着下一个需要他“汇刃”而战的方向走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