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145章 丝路新韵 (2019年11月5日)

初冬的上海,空气中带着一丝清冽,却丝毫无法冷却黄浦江畔涌动的热浪。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巨幅海报,如同时代的请柬,贴满了城市的脉络。巨大的国家会展中心(“四叶草”)在晨光中舒展着银灰色的现代身姿,迎接着来自五洲四海的宾客。空气中,不同语言的交谈声、行李箱滚轮的嗡鸣、展台搭建的敲击声,以及一种无形的、充满期待的兴奋感,交织成一曲独特的“进博交响”。

进博现场:咖啡香里的博弈

李玄策身着深色便装,行走在宛如未来世界般宏大的展馆内。作为高层顾问团成员,他并非走在聚光灯下的最前排,却拥有着最敏锐的观察视角。他的步伐沉稳,目光掠过一个个精心布置的展台:德国工业巨头带来的精密机床如同沉默的钢铁巨兽;日本企业展示的柔性机器人手臂灵巧地舞动;法国香水展区弥漫着醉人的芬芳;非洲国家的手工艺品色彩斑斓,充满异域风情……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但他的目光,更多地停留在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展区。在一家全球顶尖的瑞士精密仪器公司展台前,一台用于纳米级材料分析的设备吸引了他的注意。流线型的外壳下,是凝聚了人类顶尖智慧的光学与机械系统。他驻足细看,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拂过展台边缘冰冷的金属,仿佛在感受那精密的脉搏。

“李先生,对这台‘阿尔法探针’感兴趣?”一个略带口音的低沉男声在身旁响起。说话的是这家公司的全球CEO,汉斯·穆勒。他身材高大,银灰色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蓝灰色的眼睛里带着商人特有的精明与谨慎。他显然认出了这位在特定圈层内颇具影响力的中国顾问。

李玄策转身,露出温和而专业的笑容,伸出手:“穆勒先生,幸会。贵公司的技术,总是走在时代前沿。这台探针,对基础材料研究和芯片制造的前沿突破,意义非凡。”

两人在展台旁临时设置的咖啡吧坐下。空气中弥漫着现磨咖啡的醇香。汉斯搅动着杯中的咖啡,语气带着试探:“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我们非常重视。不过,您知道,某些领域的技术转移,存在着……复杂的考量。”他巧妙地避开了“限制”、“封锁”等敏感词,但意思不言而喻。

李玄策端起自己的清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镜片后的目光,却让他的声音更加清晰:“穆勒先生,我理解商业决策的考量。不过,科技的本质是探索未知,服务人类。如同这杯中咖啡,源自非洲的豆子,在瑞士的工艺下焕发新生,最终在这里,为不同国度的人们提神醒脑。”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周围熙熙攘攘、肤色各异的参展人群,“进博会,就是一个巨大的‘咖啡壶’。我们搭建这个平台,就是相信‘合作共赢,科技无界’。真正的壁垒,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人心。只有打破无形的藩篱,让智慧的清流自由交汇,才能共同烹煮出更美好的未来之饮。”

他引用了中国古语:“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美食佳肴的鲜美,在于融合各种不同的味道。)“科技亦是如此。封锁或许能带来一时的优势,但长远看,只会让双方都失去品尝更鲜美‘羹汤’的机会。”

汉斯·穆勒的手指在咖啡杯柄上停顿了一下,镜片后的目光闪烁,谨慎中流露出一丝思索。他没有立刻表态,只是微微颔首:“李先生的见解,总是充满东方智慧,发人深省。我们会认真评估中国市场与合作前景。” 这谨慎的回应背后,是一扇被悄然撬动了一丝缝隙的大门。

分论坛:星空下的桥梁

与此同时,在会展中心内一个相对安静的会议厅,“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分论坛正在进行。灯光柔和,气氛庄重而充满学术气息。台下,坐满了来自不同国家、肤色各异的科学家、学者和政府科技官员。

李长庚站在讲台上,银发梳理得整整齐齐,一身深色西装,儒雅而睿智。巨大的屏幕背景是一幅动态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星空图,点点繁星象征着科学探索的永恒之光。他演讲的题目是:《科学连接文明》。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李长庚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平和而充满力量,“我们头顶同一片星空。无论是敦煌石窟里古代天文学家绘制的星图,还是阿拉伯学者精妙的天文仪器,亦或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宇宙的重新发现……人类对宇宙的好奇与探索,自古以来就是跨越地域、超越文明隔阂的共同语言。”

他切换着幻灯片,展示着合作的可能:共享的卫星遥感数据监测全球气候变化;联合建立的超级计算机中心模拟复杂物理过程;在“一带一路”沿线关键节点设立的基础科学观测站;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联合研究网络……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我们尊重国家的主权和发展的阶段性需求。”李长庚话锋一转,语气更加恳切,“然而,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安全、深空探索等关乎人类整体命运的宏大课题,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建立更务实、更高效的合作机制——共享数据库、联合实验室、学者互访计划……让智慧的河流在‘一带一路’的广袤土地上自由流淌,共同灌溉人类文明的未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尤其在几位来自中亚、中东和欧洲的关键国家科学院代表脸上停留片刻:“信任的建立需要时间,但合作的种子,可以在今天播下。让我们以科学为桥,连接不同的文明,为子孙后代,搭建一条通往共同繁荣与可持续未来的星光大道。”

演讲结束,会场响起真诚而热烈的掌声。许多学者的眼中闪烁着共鸣的光芒。茶歇时间,李长庚立刻被几位代表围住。一位来自中亚某国的老院士紧紧握住他的手:“李教授,您关于建立中亚地区气候变化联合观测站的提议,与我们国家的需求高度契合!我们非常希望参与!” 一位欧洲着名研究所的所长低声说:“关于深空探测数据的部分共享,或许我们可以通过非官方的学术联盟先行探讨?我认识几位关键人物……” 李长庚微笑着,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科学外交家,从容地交换着名片和联系方式,在谈笑风生间,为被政治壁垒阻隔的科技交流,悄然开辟着一条条充满希望的“民间学术通道”。

千里运输线:方向盘上的国器

京沪高速公路上,车轮滚滚。周卫国驾驶着他那辆半旧的红色重型厢式货车,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车厢里装载的,并非普通的货物,而是从进博会现场紧急转运出来的一批高精度光学透镜组件。它们将被送往北方某处保密的“长庚计划”实验室,正是张博士团队攻坚光刻机子系统急需的关键“眼睛”。

这一路,周卫国的心始终悬着。这批货的运输许可异常复杂,通关检查更是严格到了苛刻的地步。每一个包装箱都贴着特殊的封条,需要反复核对文件、开箱抽检(在严密监控下)、再重新封装。在海关监管仓库,他经历了漫长的等待,看着那些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每一份单据,用精密仪器扫描着每一个部件,额角的汗就没干过。每一次开箱,他都屏住呼吸,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磕碰到这些金贵无比的“玻璃疙瘩”。

此刻,终于快要抵达目的地了。车窗外,华北平原初冬的田野显得有些萧瑟。周卫国打开收音机,调到新闻频道。广播里正传来进博会现场的报道,主持人热情洋溢地描述着展会盛况、成交金额、合作意向……字里行间透着自豪。

“啧啧,真热闹啊,跟赶大集似的。”周卫国咂咂嘴,自言自语。他不太懂那些高科技名词,但他知道,自己车里拉的东西,肯定跟广播里说的那些“高大上”的玩意儿有关。他小心地调整了一下后视镜,看了一眼后视镜里那个被防震材料包裹得严严实实、固定在车厢最中央的大箱子。一种奇妙的参与感油然而生。

“嘿,老伙计,咱们拉的可是‘国器’啊!”他拍了拍方向盘,对着自己的货车说道,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可得把你平安送到!”

几个小时后,货车稳稳驶入一个戒备森严的园区。在一栋不起眼的实验楼前,周卫国按照指示停好车。早已等候在此的年轻研究员小刘,带着两名助手快步迎了上来。交接手续同样一丝不苟。当最后一份签收单确认无误,小刘看着叉车小心翼翼地将那个装着核心透镜组件的箱子卸下时,激动得脸都红了。

“周师傅!太感谢您了!一路辛苦了!这批透镜太关键了,我们等了很久了!”小刘紧紧握住周卫国粗糙的大手,连声道谢。

周卫国被小刘的热情弄得有点不好意思,他搓了搓手,露出标志性的憨厚笑容:“咳,没啥没啥!能帮上你们搞研究的忙,把这金贵玩意儿顺顺当当送来了,我这趟路跑得就值!你们好好干,造出咱自己的好家伙来!” 他话语朴实,却透着最真诚的支持。

交接完毕,周卫国回到驾驶室,准备返程。他掏出手机,屏幕上还停留着之前搜索的进博会新闻页面。一张精美的展会现场图片映入眼帘。他目光扫过图片,忽然,在某个高端装备展区的一角,他似乎看到了一个有些眼熟的仪器轮廓——好像和自己刚刚运送的那些透镜组件有关?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他笑了笑,没有深究。只是,当他的手指划过手机屏幕上那张热闹的进博图片,再想想自己刚刚卸下的那个沉甸甸的箱子,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妙感觉在心底蔓延开来。仿佛自己这双常年握着方向盘、沾染着油污的手,也通过那小小的透镜,与黄浦江畔那场举世瞩目的盛会,与国家科技攻坚的最前线,有了一丝微弱的、却真实存在的联系。

他启动了车子,收音机里进博会的报道还在继续。周卫国哼着不成调的小曲,转动方向盘,汇入了滚滚车流。驾驶室里,弥漫着淡淡的汗味和旧座套的味道,还有一份属于平凡劳动者的、沉甸甸的踏实与满足。这趟路,跑得值。他参与了,以他自己都未曾完全理解的方式,参与到了这“丝路新韵”的宏大乐章之中。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