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132章 榫卯之合 (2019年9月27日)

京郊的秋意,已浓得化不开。车子驶离喧嚣的城区,拐进一条被高大杨树拱卫的乡间小道。金黄的叶片打着旋儿飘落,铺满了路面,车轮碾过,发出细微而干燥的簌簌声,像一首宁静的序曲。李玄策坐在后座,目光投向窗外掠过的田野和错落的农舍,连日来盘踞在心头关于国际博弈、核心技术封锁的千头万绪,似乎被这沉静的秋色悄然抚平了几分。

此行的目的地,是京郊一个不起眼的村落深处,一间承载着古老智慧的工作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氏榫卯营造技艺”的传承地。他此来,是为了一项关于传统智慧与现代治理融合的调研课题,内心深处,也隐隐期盼着能在这纯粹的手艺里,汲取一些应对当下纷繁乱象的定力。

工作室掩映在几株粗壮的老槐树下,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松木、杉木和陈年桐油的特有清香扑面而来,瞬间充盈了鼻腔。这气息不张扬,却异常扎实,带着大地的温厚与时光的沉淀。阳光穿过高高的、蒙着些微尘的窗户斜射进来,形成几道明亮的光柱,无数细小的木屑在光柱里无声地飞舞、旋转,宛如金粉弥漫的微型星河。

屋子中央,鲁明德老师傅正躬着腰,对着一块厚实的榆木料子专注地工作。他年近七旬,头发花白稀疏,挽着袖子露出精瘦却筋骨分明的小臂,上面布满经年累月留下的划痕和木刺留下的浅褐色印记。布满沟壑的脸上,神情是近乎虔诚的专注。他布满厚茧和老茧的手,握着一柄宽厚的凿子,另一只手稳稳举着木槌,每一次敲击都精准而富有韵律。

“笃…笃…笃…”

槌声沉闷而清晰,在堆满各种木料、工具和半成品构件的空间里规律地回响。凿刃随着敲击,一点点地啃咬着木头,木屑如同听话的雪花,顺从地翻卷、剥落。他正在开凿一个复杂的榫头,动作不疾不徐,每一次落点都分毫不差,仿佛那锐利的凿锋与他粗糙的手指、沉稳的目光早已融为一体。

李玄策没有出声打扰,示意随行人员留在门口,自己轻轻走了进去,脚步落在刨花和木屑铺就的地毯上,柔软无声。他站在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安静地观察着。目光随着鲁师傅的手移动,看着那原本粗犷的木块,在老人手下渐渐显露出精巧的凹凸形状。方清墨不知何时也跟了进来,站在他身侧,同样被这化腐朽为神奇的古老技艺吸引,眼中闪烁着专业研究者特有的好奇与赞叹。

“鲁师傅。”待老人完成一组凿削,稍作停歇擦拭额角细汗时,李玄策才上前一步,语气温和地招呼。

鲁明德闻声抬头,看到李玄策,脸上绽开朴实的笑容,连忙放下工具:“哎呀,是李顾问!您可来了,快请坐!地方简陋,您多担待!”他一边说,一边有些局促地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又搬过两张简易的木墩凳。

“鲁师傅太客气了。能亲眼看到您这样的国宝级手艺,是我们沾光了。”李玄策笑着坐下,目光仍不由自主地落回那块正在成型的榫头上,“这手艺,看着真是赏心悦目,每一步都讲究。”

“老祖宗传下来的笨功夫罢了,”鲁师傅摆摆手,笑容里带着一丝赧然,但更多的是对自己手艺的自豪,“全靠手上这点感觉,熟能生巧。您看这榫卯,”他拿起旁边一个已经做好的复杂构件模型——那是古建筑里用来连接梁柱的燕尾榫,“看着简单,里头讲究大了去了。松紧、深浅、角度,差一丝一毫都不行。严丝合缝了,不用一根铁钉,不用一滴胶水,照样能立千年风雨,扛得住地震摇晃。”

他拿起那个模型,双手用力一合,只听得一声极轻微却无比清晰的“咔哒”声,两块木头便紧密无间地咬合在一起。鲁师傅双手各执一端,向两边用力掰扯,那构件却纹丝不动,仿佛天生就是一个整体。他又将构件举起来,用力向地上墩了墩,沉闷的响声证明着其结构的稳固。

“您瞧,就是这样,”鲁师傅松开手,看着李玄策,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靠的是啥?不是外面缠多少铁丝,钉多少钉子。靠的是里头这榫头和卯眼咬合得刚刚好!木头自个儿有性子,热胀冷缩,你得顺着它的性子来设计这榫卯,留出那一点点‘活’缝儿,它胀了不撑裂,缩了不松垮。这‘合’,是活的合,是懂它、顺着它、成全它的合。”

李玄策听得入神,心弦仿佛被这朴实而深刻的话语重重拨动了一下。他接过鲁师傅递来的那个精巧的榫卯模型,指尖抚摸着那光滑严密的接合处,感受着木质的温润与结构的精妙。方清墨也凑近细看,手指轻轻划过榫卯的咬合线,眼中异彩连连:“真是精妙绝伦!鲁师傅,这种结构力学上的自适应性,对现代仿生材料和智能结构设计都有极大的启发价值!这是真正的‘活’结构!”

“对,‘活’结构!”李玄策喃喃重复着这个词,心中的迷雾仿佛被一道强光穿透。他凝视着手中的小木块,思绪却如奔马,瞬间跨越了千山万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想到了大洋彼岸掀起的贸易波澜,对方妄图用“铁钉”般生硬的封锁和脱钩来遏制,这何尝不是一种粗暴的“强合”?而我们坚持科技自立的同时,并未关上合作的大门,寻求的正是如同榫卯般,基于核心能力互补、内在规则契合的“活”的连接。科技自立是坚实的榫头,开放合作是包容的卯眼,唯有两者精密契合,才能构建起稳固而富有韧性的发展框架。

他想到了国内某些地方出现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中央的权威如同建筑的大梁,必须稳固;地方的活力如同支撑的构件,需要空间。这不正像一座宏伟的木构建筑?大梁(中央)定下骨架和方向,而各个榫卯节点(地方)在精确的规则内拥有适度的“活”性,可以应对局部的微调与变化,共同支撑起大厦的稳固与灵动。这榫卯之合,便是集权与分权、统一与活力的完美平衡术。

他更想到了此刻正暗流汹涌的国际舞台,大国博弈如同高手过招。原则立场如同榫卯的形制,是根本,不可动摇;但策略方法却如榫卯的深浅松紧,需要审时度势,灵活应变。强硬如钉,易折易锈;唯有如这榫卯般,既有自身坚固的“形”(原则),又有懂得顺势而为的“活”(策略),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建筑”中找到稳固的立足点,实现真正的“合”。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李玄策不由自主地低声吟诵起《考工记》中的名句,声音在充满木香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而富有力量。他抬起头,望向鲁师傅,眼中闪烁着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光芒:“鲁师傅,您这手艺,这道理,真是大道至简!这榫卯之合,合的是天时地利,合的是物性人心,合的是规矩与灵性!这才是真正的‘大合’,是能经风雨、历沧桑的稳固之道啊!”

鲁师傅虽然未必完全听懂李玄策话中深意,但见他神情激动,目光灼灼,知道自己的话触动了他,布满皱纹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李顾问是大学问家,您能明白这老手艺里的一点小道理,我这心里头,高兴!”

李玄策小心翼翼地捧着那个小小的榫卯模型,如同捧着什么稀世珍宝。温润的木纹贴着掌心,传递着一种来自古老时光的沉静与智慧。他站起身,郑重地对鲁明德说:“鲁师傅,这个小物件,我想带回去,时时看看。它不仅仅是一件工艺品,更是一本无字的治国安邦、处世应变的‘活’书。”

“您喜欢就拿着!”鲁师傅爽朗地笑着,又拿起一块木料,“就是个小玩意儿,能入您的眼,是它的造化!”

临别时,夕阳的金辉洒满了宁静的院落,给堆放的木料和工具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边。李玄策站在车旁,回望那间浸润在夕照与木香中的朴素工作室,心头一片澄澈。手中那小小的榫卯构件,似乎拥有了生命,无声地诉说着关于契合、关于顺应、关于内在力量凝聚的永恒真理。

车子启动,驶离村落。李玄策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指尖却依旧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块光滑温润的木头。方清墨看着他沉静而带着一丝了悟的侧脸,轻声问:“有答案了?”

李玄策没有睁眼,唇角却微微扬起一个笃定的弧度,声音低沉而清晰:“嗯。真正的稳固,从来不是靠外在的强力捆绑。在于核心的坚实,在于结构的精密,在于懂得顺应万物自身的‘活’性。治国如此,外交如此,科技发展亦是如此。此乃…榫卯之合,大道至简。”

车窗外,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城市的轮廓在远处显现,繁华而复杂。李玄策睁开眼,目光投向那片璀璨的灯火,又低头看了看掌心安静躺着的榫卯模型。那小小的木块,仿佛一枚沉甸甸的钥匙,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向更高远战略格局的大门。他心中那份关于国家未来、关于人类前路的宏大棋局,似乎因这古老智慧的注入,而变得脉络更加清晰,落子更加从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