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112章 春雷隐隐(2019年4月25日)

金兰厌胜劫 第1112章 春雷隐隐(2019年4月25日)

作者:龙爷说事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8 07:39: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京城的四月末,空气中已隐隐有了初夏的躁动。午后的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透过国家战略与地球发展战略智囊团会议室内宽大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棱角分明的光斑。室内陈设简洁庄重,巨大的环形会议桌光可鉴人,映照着围坐其间的十几张严肃面孔。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檀香气息,是从角落一只古朴铜炉里袅袅散出的,混合着新沏龙井的清冽茶香,试图调和着议题本身的沉重。

李玄策坐在主位,并未穿正装外套,只着一件熨帖的深灰色衬衫,袖口随意挽至小臂。他面前摊开着一份厚厚的简报,是关于刚刚落幕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总结与后续风险评估。阳光斜射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深邃的阴影,更显得他目光沉凝如渊。

“……债务可持续性,项目风险评估,还有某些域外国家持续炒作的所谓‘战略扩张’、‘债务陷阱’论调,”发言的是智囊团中负责国际经济分析的陈教授,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这些都是后续推进必须直面的挑战,也是外部掣肘的主要着力点。”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空调系统低沉的嗡鸣。窗外,一株高大的玉兰树枝叶舒展,几只不知名的雀鸟在枝桠间跳跃,发出清脆的啁啾,与室内的凝重气氛形成微妙反差。

李玄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紫砂茶杯壁上轻轻摩挲,温润的触感带来一丝安定。他抬起眼,目光缓缓扫过与会众人,那眼神沉静,却带着一种洞穿表象的力量。

“‘利’字当头,自然纷争不断。”李玄策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落在每个人耳中,瞬间压过了窗外的鸟鸣。“然而,我们推动此路,其根本出发点,何曾是那区区之‘利’?”他微微停顿,目光落在桌面上那份简报封面上蜿蜒的地图路线,“《论语》有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他拿起手边一份内部通讯稿,上面印着论坛期间签署的几项关于绿色能源、民生改善的合作备忘录图片。“我们谈的是互联互通,是共商共建共享,是让发展的红利真正惠及沿线民众,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这,才是‘义’之所在。”他的手指轻轻点在图片上那些关于医院、学校、清洁水项目的条款,“着眼于长远,立足于民生福祉,以义相交,以诚相待,纵有风波,根基不摇。”

他放下通讯稿,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更加锐利:“债务陷阱论?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们要做的,恰恰是建立更加透明、公平、可持续的合作机制,用事实说话,让每一个项目都经得起阳光的检验,让发展的成果成为最有力的驳斥。攻心为上,此为上策。我们要争取的,是人心向背,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才是破局的关键。”

他的话语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众人心中激起层层涟漪。陈教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紧锁的眉头略微舒展。另一位负责地缘政治的专家补充道:“李顾问所言极是。关键还在于后续项目的精细化管理,风险前置评估,以及……如何更有效地讲好我们的故事。”

讨论逐渐深入,从具体项目的风险规避谈到如何加强文化沟通、民心相通。李玄策时而凝神倾听,时而提纲挈领地指出关键,那份源于深厚文化底蕴的战略定力,无形中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个人。窗外的阳光悄悄移动,光斑爬上了会议桌的另一端。

---

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哈城,暮色四合,早早地染上了北国春寒的料峭。王铁柱拖着沉重的脚步,推开自家单元楼那扇略显陈旧的铁门。楼道里弥漫着熟悉的、混杂着饭菜香和淡淡煤灰的味道。他肩上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工具包,里面塞满了图纸和几个沉甸甸的金属样品。

家门“吱呀”一声打开,温暖的气息和炖菜的浓香扑面而来。妻子正从厨房端出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酸菜炖排骨,白气氤氲,模糊了她带着笑意的脸:“回来啦?今儿咋这么晚?快洗手吃饭!”

“嗯,厂里有点事儿。”王铁柱闷声应着,把沉重的工具包小心地放在门边鞋柜上,换了拖鞋。他走到狭小的饭厅,小方桌上已经摆好了碗筷,还有一小碟油炸花生米。他搓了搓冻得有些发红、骨节粗大的双手,那双手布满老茧和细小的划痕,是几十年与冰冷钢铁和炽热炉火打交道的印记。

他坐下,拿起筷子,却没什么胃口,眼神有些发直地盯着桌上那碗油汪汪的炖菜。

“柱子,咋了?魂儿丢了?”妻子给他夹了一大块排骨,关切地问。

王铁柱回过神,端起酒杯,里面是廉价的本地小烧,仰脖灌了一大口。火辣辣的感觉从喉咙一直烧到胃里,驱散了些许寒意和疲惫。

“厂里……接了个大活儿。”他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和凝重。

“好事儿啊!啥活儿让你愁成这样?”妻子眼睛亮了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好是好,可……难啊!”王铁柱叹了口气,放下酒杯,从工具包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卷图纸,在饭桌一角摊开。图纸上画着极其复杂的几何图形和密密麻麻的标注,标题是《高精度晶圆切割刀具(试制)技术参数要求》。那些公差标注的数字,小得让普通人眼花。

“看见没?就这玩意儿,切芯片用的!”他用粗糙的食指重重地点了点图纸上最核心的刀头部分,“精度要求,比咱们以前干的那些精密刀具,高出一个天地去!材料也换了,不是咱厂常用的那几种特种钢,得用新配方,淬火工艺完全不一样,温度曲线稍微差一丝,整批料就废了!”

妻子凑近了看,那些冰冷的线条和数字对她而言如同天书,但她能感受到丈夫语气里的巨大压力。“那……能成吗?咱厂那老设备……”

“设备老点还能凑合,关键是人,是技术!”王铁柱又灌了一口酒,眼神却亮了起来,像烧红的烙铁,“可这活儿,必须得干!知道为啥吗?现在外头卡咱们脖子,就卡这芯片上!好多厂子等着这刀救命呢!这是国家需要!老厂长拍着桌子说,这是政治任务!咱‘哈一精’(哈市第一精密刀具厂)当年也是响当当的‘国’字号,现在改制了,骨头不能软!”

他说得有些激动,脸膛泛红,粗壮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图纸上冰冷的线条,仿佛在感受那即将由他手中诞生的、承载着国家期望的利刃的温度与锋芒。图纸微微发出沙沙的声响。

窗外,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对面楼房的窗口次第亮起昏黄的灯火,更远处,哈市第一精密刀具厂巨大的轮廓在夜色中沉默矗立,几座高大的车间依旧灯火通明,巨大的天车在钢梁间缓缓移动,发出低沉的轰鸣。那光,那声,是这座老工业基地顽强跳动的脉搏。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王铁柱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碗碟轻响,像是给自己打气,又像是宣告,“咱老王干了半辈子淬火,就不信啃不下这块硬骨头!明儿就找老刘、老张他们合计合计,当年‘大会战’的劲儿头,得拿出来!”

他拿起酒瓶,给自己和妻子的杯子里都倒满:“来,喝一个!这活儿,拼了命也得给它干成!”

妻子看着丈夫眼中久违的、近乎燃烧的斗志,担忧化作了支持,也举起杯:“好!柱子,我信你!厂里要加班,家里你别操心!”

两只粗瓷酒杯重重地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窗外,工厂的灯光刺破沉沉夜色,远处天际,隐隐有沉闷的雷声滚过,那是北方迟来的春雷,预示着蛰伏的力量正在积聚,一场风雨,或者一场洗礼,即将到来。

---

京城,智囊团会议已近尾声。李玄策站在落地窗前,望着华灯初上的城市轮廓。秘书轻声汇报着刚刚收到的几条信息简报,其中一条,提到了北方某老工业基地一家刀具厂,临危受命,开始攻坚高精度芯片切割刀具的消息。李玄策的目光在简报上停留片刻,深邃的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流。

他想起下午会议中自己引用的那句“君子喻于义”。义,是宏大叙事中的道路与方向,又何尝不是这万家灯火里,一个个像王铁柱这样的普通人,在机床前、在图纸上、在滚烫的炉火旁,用汗水和执着书写的责任与担当?

千里之外的春雷隐隐,与这会议室里刚刚定下的战略应对,仿佛在无声地呼应。他端起桌上早已凉透的茶,一饮而尽。那微苦之后的回甘,如同这个国家在重重挑战下,从最基层勃发而出的、坚韧不屈的生命力。前路必然坎坷,但这股源自民间的、最朴素的“匹夫之责”,汇聚起来,便是能劈开一切荆棘的春雷之力。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