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108章 墨韵长存(2019年3月25日)

金兰厌胜劫 第1108章 墨韵长存(2019年3月25日)

作者:龙爷说事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8 07:39: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午后三点的阳光,斜斜地穿过四合院书房宽大的玻璃窗,在光洁的柚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温暖的光斑。空气中浮动着细微的尘埃,在光束中轻盈地舞蹈。窗外,几竿新竹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更添几分宁静。书房里,弥漫着一种与屋外春意不同的、沉静而隽永的气息——那是上好松烟墨特有的、带着松脂清香的味道。

李念墨坐在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前,身姿挺拔,神情专注得近乎虔诚。她面前铺展着一张素白的生宣,镇纸压住四角。案头,一方古朴的端砚里,墨汁乌黑发亮,如同深潭。她手中执着一支中楷狼毫,笔尖饱满地蘸满了墨,悬在纸的上方,凝神静气,仿佛在积蓄某种无形的力量。与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操作精密仪器的那个冷静严谨的科学家不同,此刻的她,眉宇间少了几分锐利的锋芒,多了几分温润的沉潜。长时间的芯片材料攻关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让她心头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烦躁和焦虑。是父亲李玄策,在她又一次深夜枯坐实验室后,温和地建议她:“墨墨,去写写字吧。”

于是,她回到了这间承载着太多童年记忆的书房。

笔尖终于落下。没有犹豫,没有停顿。她写的是一个“韧”字。起笔藏锋,逆入纸面,沉稳厚重,如同磐石扎根;中锋行笔,力透纸背,线条饱满而富有弹性,如同强弓拉满;转折处圆融内敛,蓄势待发;收笔回锋,含蓄内收,余韵悠长。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墨迹在宣纸上迅速晕染开,边缘带着细微的“墨韵”,如同呼吸般自然。一个铁画银钩、骨力遒劲的“韧”字,跃然纸上,仿佛凝聚了千钧之力,却又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柔韧。

李玄策不知何时已悄然站在女儿身后,没有打扰。他穿着家常的深灰色棉麻对襟衫,双手负后,目光温和地注视着女儿运笔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注视着那墨迹如何在宣纸上呼吸、生长。阳光透过窗棂,正好洒在那刚写就的“韧”字上,墨色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深邃、温润,仿佛有了生命。

“好字。”李玄策轻声赞道,声音里带着父亲特有的骄傲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引导意味,“力透纸背,筋骨内含。尤其这转折处的圆融蓄力,和最后回锋的含蓄,处理得极妙。”

李念墨放下笔,轻轻舒了口气,看着自己写下的字,眼中的烦躁似乎被这沉静的墨色洗去了一些,但眉头依然微蹙。“爸,您说得对,写字确实能让人静下来。可……”她看着那个“韧”字,又仿佛透过它看到了实验室里那些顽固的分子结构,“这科研瓶颈,就像一堵铜墙铁壁,光有‘韧’劲儿,似乎还不够。”

李玄策走上前,手指轻轻拂过宣纸上那微微凸起的、湿润的墨迹,感受着那独特的质感和力量。“墨墨,你看这墨,”他指着砚台,“松烟为骨,胶漆为魂,千锤百炼,方成此韵。它落在纸上,看似随意,实则每一笔的起承转合、浓淡干湿,都蕴含着‘道’。”

他拿起女儿刚放下的笔,饱蘸浓墨,却并未在纸上书写,而是悬腕于空,目光深邃地看着女儿:“书法之道,与你的科研之道,何其相通。”

李念墨抬起头,清澈的眼眸里带着一丝困惑和探究。

“首先是‘守正’,”李玄策缓缓道,手腕虚悬,笔锋却仿佛蕴藏万钧,“如同你研究材料,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就是‘正’,是根基,不可动摇。偏离了‘正’,再花哨的构想也是空中楼阁。就像这运笔,中锋为骨,是根本。失了中锋,字便浮滑无力。”

他手腕微微下沉,笔锋在虚空中划过一道沉稳的轨迹:“然后是‘创新’。在守正的基础上,谋篇布局,便是创新。一幅字,何处该疏朗如晴空,何处该紧密如星聚?何处需浓墨重彩如惊雷,何处需淡雅留白如远山?这布局,如同你设计实验路线,筛选材料配方,需要全局的眼光,需要大胆的构想,更需要在看似‘空’的地方,预留出无限的可能。‘计白当黑’,空白之处,亦是气象万千。”他特意强调了“留白”,目光意有所指地看向女儿。

李念墨若有所思,实验室里那些被她认为“无用”的交叉实验数据,那些暂时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似乎在这“留白”的比喻中,有了新的意义。

“再看这运笔,”李玄策的手腕开始有了变化,时而提按,时而转折,动作舒缓而充满韵律,“讲究的是‘刚柔并济’。一味刚猛,易折;一味柔弱,则靡。如同你攻关那纳米涂层,需要材料的刚性来抵御磨损,也需要其内部的柔性结构来化解应力冲击。刚与柔,看似对立,实则相生相济,方能成就其‘韧’。”他的目光再次落回女儿写下的那个“韧”字上,眼神中充满了深意。

“你看你这‘韧’字,”李玄策指着那转折处饱满的弧度,“此处便是刚中寓柔。笔锋内敛,蓄势不发,如同引而不发的强弓。科研攻关,遇到铜墙铁壁,有时需要的不是一味硬撞,而是像这运笔一样,懂得‘蓄势’,懂得在看似停滞处‘回锋’,积蓄力量,寻找新的角度和突破口。这‘回锋’,不是退缩,而是为了更有力地‘出锋’!”他的语气斩钉截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书房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竹叶的沙沙声和墨香在空气中静静流淌。李念墨的目光紧紧锁定在父亲虚悬的笔锋和他点出的那个“韧”字上。实验室里困扰她多日的那个材料界面应力集中问题,那些断裂的微观图像,仿佛与眼前这饱含张力的墨迹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共鸣。父亲的话语,如同墨汁渗入宣纸的纤维,一点点浸润着她的思绪。

“爸,我好像……有点明白了。”李念墨的声音带着一丝豁然开朗的颤抖,她重新看向那个“韧”字,眼神不再是困惑,而是闪烁着一种全新的光芒,“我之前的思路,可能太执着于‘刚’的一面,总想找到一种‘无坚不摧’的材料。或许,我应该像这书法一样,在材料的‘柔’性和结构‘留白’上做更多文章,设计一种能‘蓄力’、能‘化解’冲击的微观结构……甚至,利用应力集中点本身,将其转化为某种能量耗散或功能性的‘转折点’?”她的思维如同被墨韵晕染开,迅速向着之前未曾设想的方向扩散。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李天枢探进小脑袋,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张望着。他闻到了墨香,看到了姐姐写的字和父亲悬腕的姿态。

“姐姐写的字好厉害!”李天枢小声惊叹,蹑手蹑脚地走进来,凑到书案前,踮着脚仔细看那个“韧”字,小手指着墨迹晕染的边缘,“看!墨在跑,像小树根一样钻进纸里去了!”

孩子纯真的话语,像一道灵光,瞬间击中了李念墨!她猛地看向那墨韵自然晕染的痕迹——那不正是分子层面的浸润、扩散和自组织现象吗?一种利用材料自身在应力下的可控浸润和相变,来主动耗散能量的全新构想,如同被墨汁点染开的水纹,在她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

“天枢!你说得太对了!”李念墨激动地一把抱起弟弟,在他小脸上亲了一口,之前的疲惫和阴霾一扫而空,眼中只剩下兴奋和跃跃欲试的光芒,“这‘墨韵’就是关键!爸,我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调整实验方向了!”

李玄策看着女儿瞬间被点亮的眼神和儿子天真烂漫的笑脸,脸上露出了欣慰而深邃的笑容。他放下虚悬的笔,走到书案前,再次凝视着女儿写下的那个“韧”字。阳光依旧温暖地照耀着它,墨色深沉,仿佛凝聚了千年的智慧与力量。

“墨墨,记住,”他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如同那力透纸背的笔锋,“这方砚台,这支笔,这张纸,传承了数千年。它承载的不仅仅是技艺,更是我们先人认识世界、应对挑战的智慧与心法。科研之路,漫漫修远。当你困顿时,不妨回来,写写字,感受这墨韵的呼吸,体会这笔锋的‘刚柔’与‘蓄发’。老祖宗留下的‘道’,往往就藏在这看似无用的‘技’中,等着你去领悟、去‘守正创新’。”

他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膀,目光投向窗外生机勃勃的春色:“去吧,带着这份‘韧’劲儿和这份‘墨韵’的智慧,去攻破你那道‘铜墙铁壁’。我和你爷爷,还有这小家伙,”他笑着摸了摸李天枢的头,“都等着你的好消息。”

李念墨重重点头,小心地卷起那张写着“韧”字的宣纸,如同卷起一份珍贵的启示。书房里,墨香依旧,阳光正好。那流淌了千年的墨韵,正以一种无声却磅礴的力量,滋养着新时代科技攻坚的智慧之根,在李念墨心中,也在李氏家族的血脉里,长存不息。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