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104章 星链的隐忧(2019年2月10日)

京城的初春,寒意未退。昨夜一场细碎的春雪,给灰扑扑的城市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在清晨稀薄的阳光下,闪烁着清冷的光。路边的枯枝上,几点倔强的芽苞悄然萌动,透出些微不易察觉的生机。然而,在位于京郊一处环境清幽、安保严密的战略研究机构内,一种截然不同的凝重氛围,正悄然弥漫。

李玄策的办公室,宽敞而简洁。巨大的落地窗外,是覆雪的庭院和几株虬劲的松柏。室内暖气很足,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檀香和书卷的气息。他站在窗前,背影挺拔,目光似乎穿透了窗外的雪景和松枝,投向更为渺远深邃的地方。桌上,一杯清茶早已凉透,袅袅热气早已消散。一份摊开的、封面标注着“绝密”字样的厚厚报告,静静地躺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上。

报告封面的标题简洁而触目惊心:《关于某国大规模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代号“天网”)项目加速推进的初步评估与战略影响分析》。扉页上,一行李玄策亲笔的批示墨迹未干:“事关未来制高点,速研议,拟对策。玄策。”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随即推开。李长庚裹着一件深色的羊绒大衣,带着一身室外的寒气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神情干练的年轻研究员,手里捧着一台打开的笔记本电脑。

“爸,您来了。”李玄策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温和,但眉宇间的凝重并未散去。他快步上前,替父亲接过脱下的大衣,挂在衣架上。

“嗯,你让小王送来的报告摘要,我连夜看了。”李长庚的声音带着长途奔波的疲惫,但眼神锐利依旧,像两簇不熄的火焰。他走到办公桌前,目光直接落在那份摊开的报告上。“具体的轨道模型和频谱分析呢?”他问身后的研究员小王。

“李老,李顾问,模型在这里。”小王立刻上前,将笔记本电脑放在桌上,熟练地调出一个复杂的动态三维模拟图。屏幕瞬间被一片深邃的黑色背景占据,接着,无数细小的、闪烁着蓝光的点状物开始出现,它们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按照极其精密的轨道参数,一层层、一片片地环绕着屏幕中央那颗蓝色的地球模型旋转、交织,最终形成了一张覆盖全球、密密麻麻、令人头皮发麻的巨大网络。无数条代表通讯链路和数据流的白色虚线在这些“卫星”之间穿梭,构成了一张无形却似乎无所不在的天罗地网。

“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和公开数据分析,”小王的声音带着专业性的冷静,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不断放大、旋转着模型,“‘天网’计划的核心是构建一个由数万颗甚至可能超过十万颗小型低轨道卫星组成的巨型星座。其宣称的民用目标是提供全球无死角的高速互联网接入,尤其覆盖偏远地区。但……”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其潜在的战略和军事价值,远超其民用意义。”

李玄策和李长庚的目光都紧紧锁定在屏幕上那令人震撼的“天网”模型上。李玄策的眉头锁得更深,他走到桌后,双手撑在桌沿,身体微微前倾,仿佛要穿透屏幕,看清那每一颗卫星背后隐藏的意图。

“军事价值?”李玄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像投入静湖的石子。

“是的,李顾问。”小王推了推眼镜,调出另一份图表,“首先,是通讯霸权。一旦建成,它将完全掌控近地轨道的通信资源,形成事实上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垄断。战时,可以瞬间切断或干扰特定区域甚至全球的民用及潜在军事通讯,包括我们的导航、指挥系统。其次,是侦察监视能力。数万颗卫星,每一颗都可以视为一个高悬于顶的‘眼睛’,配合先进的遥感技术,理论上可以实现对全球地表近乎实时的、高精度的监控,任何大规模军事调动、设施建设都难以遁形。第三,是潜在的武器化平台。虽然目前尚无明确证据,但其快速部署、低成本、高冗余的特性,使其极易被改造成动能打击武器(如‘上帝之杖’概念)或电子战平台的载体。第四,也是我们最担忧的一点——轨道资源抢占。近地轨道空间和频谱资源是有限的,‘天网’计划以如此庞大的规模抢先占位,实质上是在进行太空‘圈地’,挤压后来者的发展空间,形成‘先占永占’的局面。”

小王的话音落下,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电脑风扇发出轻微的嗡鸣。窗外,一阵风吹过,松枝上的积雪簌簌落下。

李长庚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带着白雾,打破了沉默。他走到屏幕前,手指点着其中一条密集的轨道带:“关键是这个速度和规模。他们计划在极短时间内发射部署完成,这背后体现的不仅是技术实力,更是一种争夺未来主导权的急迫性和战略性决心。玄策,这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这是一场关于未来百年、甚至更久远的‘制天权’争夺战的序幕!战场,已经从地面、海洋、天空,延伸到了我们头顶这片最后的边疆——太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玄策缓缓直起身,目光从屏幕上那令人窒息的“天网”移开,再次投向窗外。庭院里的积雪在阳光下有些刺眼,松柏的苍翠在雪白中显得格外坚韧。他沉默着,办公室里只剩下他指尖无意识敲击红木桌面发出的、极有规律的“笃、笃”声,仿佛在丈量着某种无形的压力。

良久,他才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力量:“‘绿水青山’,我们常说,也一直在努力守护。可未来的‘绿水青山’,恐怕真的不再局限于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头顶的这片蓝天了。”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父亲和小王,“这片星辰大海,这片环绕地球的‘近地庭院’,同样关乎文明的存续,关乎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权利!它,也必须是我们的‘绿水青山’!”

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份报告,手指划过那些冰冷的数字和图表:“他们起步早,投入大,技术积累深厚。我们……确实落后了。但,”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斩钉截铁,“落后,不是放弃的理由,而是奋起直追的号角!这片‘星辰大海’的‘绿水青山’,我们守不住,或者不去争取,将来子孙后代面对的,可能就是一片被他人‘圈禁’、充满无形枷锁的‘荒漠’!”

“爸,”他看向李长庚,“您在系统工程和航天领域经验丰富。您看,我们当务之急是什么?”

李长庚眼神锐利,沉吟片刻:“技术层面,必须立刻、重点突破几个卡脖子环节:一是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这是大规模、低成本进入太空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星座的部署速度和成本;二是小型化、高性能、长寿命卫星平台技术,尤其是星间激光通信和抗干扰能力;三是火箭回收技术,陆地、海上都要尽快实现工程化、常态化。战略层面,”他加重了语气,“必须立刻组织顶尖力量,深入研究‘天网’计划的技术细节、部署节奏、潜在漏洞,同时加紧制定我们自己的近地空间安全战略和规则主张!不能只被动防御,要积极参与甚至引领未来太空规则制定。这片‘天’,不能任由一家独霸!”

李玄策深深点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错。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太空竞争,亦是如此。硬实力的追赶固然重要,规则和道义的制高点同样关键。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拥有同样的‘网’,更要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公平、更开放、更有利于人类共同福祉的太空秩序。这‘内心的绿水青山’,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同样不可或缺。”

他走回办公桌后,提起笔,在那份报告的批示下方,又添上几行遒劲有力的大字:

> 批示:

> 1. 即刻成立‘近地空间安全与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代号‘穹顶’),由李长庚同志牵头,整合航天、通信、安全、战略研究等领域精锐力量,保密运行。

> 2. 小组核心任务:

> a) 深度解析‘天网’计划,评估其战略威胁与技术瓶颈;

> b) 加速突破可复用火箭、高性能小卫星、火箭回收等关键技术;

> c) 研究制定我国近地空间安全战略、防御体系构想及未来太空规则主张;

> d) 探索低成本、高效益的反制与竞争策略。

> 3. 目标:确保我国在近地空间的自由进出权、发展权和话语权,守护属于我们及人类共同的‘星辰绿水青山’。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 ——李玄策

写完,他将笔轻轻搁下,那份批示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小王,”李玄策看向年轻的研究员,“这份批示,即刻按程序传达。通知相关单位负责人,明日召开‘穹顶’小组首次筹备会议,李老主持。会议地点,就定在……天文台的观测基地吧。”他目光深邃,“仰望星空,才能看清脚下的路。”

“是!李顾问!李老!”小王肃然应道,小心翼翼地收起报告和批示文件,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只剩下父子二人。窗外的阳光似乎明亮了一些,将松柏的影子拉得更长。雪,开始悄然融化。

李长庚走到窗边,与儿子并肩而立,望着庭院中渐渐显露生机的景象。“玄策,这一步棋,落子无悔。前路艰险啊。”老人的声音带着沧桑,也带着期待。

李玄策的目光越过融雪的庭院,越过城市的天际线,仿佛穿透了大气层,投向那浩瀚无垠的星空。“爸,”他轻声说,语气却无比坚定,“再艰险的路,也得有人去走。为了脚下这片土地真正的安宁,为了头顶这片星空不被‘铁幕’笼罩,为了我们心中那片永不蒙尘的‘绿水青山’能延伸到星辰大海……这一步,必须走,而且要走稳、走快。”

他抬起手,指向窗外遥远的天际线,那里,最后一抹暮色正被初升的朝阳驱散,天空呈现出一种澄澈而充满希望的蔚蓝。

“您看,天,终究是要亮的。”

李长庚顺着儿子的手指望去,布满皱纹的脸上,缓缓绽开一个充满信心的笑容。那笑容里,有对过往峥嵘岁月的追忆,更有对那片未知而壮丽的“星辰绿水青山”的无限憧憬。一场关乎未来制高点的无声较量,就在这初春雪后的宁静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