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西安,厚重的雾霾如同灰色的棉被,沉沉地覆盖着这座十三朝古都。白日里喧嚣的街市早早沉寂,唯有寒风在古老的城墙缝隙间呜咽。位于南郊的青铜器博物院,像一座沉默的巨兽,匍匐在夜色与雾霭之中。馆内,恒温恒湿系统维持着微凉的静谧,无数承载着华夏文明密码的青铜重器,在柔和的射灯下散发着幽深而威严的光芒。
已是闭馆时分。空荡的展厅里,只有细碎的脚步声和仪器运转的低微嗡鸣在回响。李念墨站在“镇馆之宝”——西周利簋的展柜前,眉头微蹙,白皙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她并非普通的参观者,而是肩负着一项特殊任务:利用最新研发的高精度物质场共振扫描仪,尝试无损提取这些古老青铜器内部可能存在的、超越物理形态的信息残留,为李长庚正在进行的“古物信息场数据库”项目提供关键数据。
利簋,这件记载着武王伐纣确切日期的国之重器,腹内底铸刻着三十二字铭文,其中“岁鼎克闻夙有商”一句,更是奠定了它在史学上的无上地位。此刻,李念墨正将扫描仪的探头小心翼翼地贴近展柜玻璃,对准了那段承载着三千年历史的铭文。
“念墨,聚焦点能量场有异常波动,尤其是‘岁鼎克闻’四个字区域。”耳机里传来李长庚略显沙哑却沉稳的声音,他正远程监控着数据流,“像是…某种低频共振被激活了?”
“明白,爷爷。我正在尝试稳定频率,调整相位…”李念墨全神贯注,指尖在虚拟控制界面上精准操作。扫描仪探头发出的微光在铭文上流淌,如同在唤醒沉睡的灵魂。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扫描仪探头发出的微光,在触及“岁鼎克闻”四字时,仿佛瞬间被赋予了生命!那幽深的青铜表面,四个古老的篆字骤然爆发出无法形容的炽烈光芒!那不是反射的光,而是从青铜内部、从铭文笔画深处喷涌而出的、凝聚到极致的能量光束!
“嗡——!!!”
一声低沉而悠远的颤鸣,仿佛从远古的战场传来,瞬间充斥了整个展厅!紧接着,那道凝聚的光束如同刺破苍穹的利剑,无视了厚重的展柜玻璃和博物馆的穹顶,笔直地、无可阻挡地向上激射而出!
“轰隆!”
光束轻易洞穿了博物馆的穹顶,发出沉闷的撕裂声!浓重的雾霾被瞬间驱散、烧灼,在夜空中形成一个巨大的、圆柱形的真空通道!光柱直刺云霄,其亮度之强,竟将整个西安南郊的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远远望去,仿佛一根连接大地与宇宙的金色光柱,在灰暗的天幕上刻下了一道惊心动魄的伤痕!
“天哪!!”展厅内警报声凄厉地响起。值班的守夜人张大爷,一个在博物院工作了几十年、头发花白的老文物工作者,正提着保温杯从休息室冲出来,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他手中的保温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热水洒了一地,他却浑然不觉。他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那穿透穹顶的光柱,又猛地看向光束的源头——那静静躺在展柜中、此刻正如同小太阳般发光的利簋。一股源自血脉深处的悸动瞬间攫住了他,他几乎是本能地扑向展厅角落那一套仿制的西周编钟。
“咣——!”
张大爷用尽全身力气,抄起钟槌,狠狠敲击在最大的一枚甬钟上!深沉、洪亮、带着金属震颤的钟声,如同远古的回响,瞬间压过了刺耳的警报,在空旷的展厅内滚滚回荡!
“像!太像了!”张大爷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颤抖,他一边继续敲击着编钟,一边朝着李念墨的方向大喊,老泪纵横,“姑娘!这声儿!这光!跟我爷爷、我太爷爷传下来的老话一模一样啊!他们说,武王伐纣那天晚上,天降流火,星坠如雨,砸在大地上就是这种轰隆隆的闷响!宫里的编钟自己就响了,就是这个调子!‘岁鼎克闻’,是鼎在说话!是鼎在指路啊!”
光束穿破雾霾,其指向的尽头,是浩瀚宇宙深空中的一个坐标。几乎在光束亮起的同一刹那,远在京城天文台严密监控下的近地小行星预警系统,发出了最高级别的警报!一颗代号“2027RL”的、此前未被重点关注的近地小行星,其运行轨迹上突然爆发出极其异常的、指向性极强的能量辐射,辐射源特征与地面这道神秘光束完美契合!
天文台一片哗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几乎就在警报发出的数秒内,某国航天机构突然向国际小行星监测组织提交了一份措辞强硬、手续“异常高效”的独家勘探与开采权申请,目标直指“2027RL”!其反应速度之快,准备之充分,仿佛早已预知了这一刻。
消息通过加密线路瞬间传到了博物院现场,也传到了正在日内瓦参加“深空资源利用国际公约”紧急磋商的李玄策耳中。
李念墨强压下心中的震撼,立刻将扫描数据和天文坐标同步传输。她看着那依旧散发着灼目光芒的利簋,一个念头闪电般划过脑海:“这不是攻击…这是指引!是警报!是古老的青铜器在向我们昭示即将到来的争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