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哈尔滨,空气中已带上了初秋的微凉。哈飞集团深处,一座编号为“07”的特种材料车间,此刻却如同盛夏的熔炉。巨大的天窗将午后的天光切割成块,投射在光洁但布满岁月痕迹的水磨石地面上,与车间内几处熊熊燃烧的炉火交相辉映,形成一种奇异的光影交响。空气里弥漫着金属受热后特有的焦灼气息,混杂着桐油、汗水和冷却液的复杂味道。
车间中央,一座特制的锻台旁,王铁柱的身影显得异常高大而专注。这位李玄策大学时代的老同学,曾经的哈市第一精密刀具厂特种钢材淬火工艺师,如今已是哈飞集团返聘的首席材料顾问。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深蓝色工装,肩头搭着一条同样褪色的旧毛巾,边缘已被汗水和油污浸染得发硬。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更深的沟壑,鬓角也染上了霜色,但那双紧盯着炉火的眼睛,却依旧锐利如刀,闪烁着只有与钢铁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才有的、近乎虔诚的光芒。
他的目光,牢牢锁定在锻台上那块通体透红、仿佛蕴含着一颗小型太阳的合金钢锭上。这是为即将执行重要发射任务的长征火箭核心轴承特制的材料。前期测试中,该批次轴承在极限工况下出现了异常过热现象,成为横亘在发射进程前的一道险峰。时间紧迫,常规的优化方案收效甚微,王铁柱力排众议,决定启用他钻研多年的“百炼钢”古法进行最后一次尝试。
“温度!”王铁柱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清晰传出。
“峰值!三千零五十度!稳定!”远处操作台的年轻技术员立刻回应,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
王铁柱微微颔首,布满老茧的大手稳稳握住巨大的长柄火钳。他手臂的肌肉贲张,动作却异常精准流畅,如同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通红的钢锭被他从炉中缓缓夹出,那炽烈的光芒瞬间照亮了他布满汗珠的脸庞,也映亮了周围工人们屏息凝神的面孔。钢锭悬停在锻台上方,散发着令人窒息的热浪。
“桐油!”王铁柱低喝。
旁边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技工早已准备就绪,闻言立刻将一大桶色泽金黄、散发着特殊清冽气味的精炼桐油,稳稳倾倒入特制的深槽之中。清澈的油面映照着上方那块烧红的“太阳”。
就在钢锭浸入桐油的瞬间——
“嗤——!!!”
一声震耳欲聋的爆鸣响起,浓密的白雾如同苏醒的巨龙,猛地从槽中升腾而起!这烟雾并非寻常水汽,它翻滚、凝聚,带着一种奇异的质感。就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那翻滚的白色烟龙并未四散飘飞,而是在半空中急速地扭曲、变幻,竟在短短数秒内,清晰地凝结成了“北斗七星”的形状!七颗由烟雾构成的“星辰”在车间略显昏暗的光线下熠熠生辉,勺柄指向东北方向的天穹,位置精准得令人头皮发麻。
车间里瞬间陷入一片死寂,只有炉火的噼啪声和远处机器的低沉嗡鸣。工人们瞪大了眼睛,连呼吸都忘记了。这超出了物理常识的景象,带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仪式感,冲击着每个人的神经。
王铁柱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握着火钳的手更加用力,指节发白。他肩头那条旧毛巾,因这剧烈的动作,一滴饱吸汗水的汗珠终于承受不住重量,沿着毛巾粗糙的纤维滑落,滴向下方滚烫的锻台表面。
“滋啦……”
汗珠落在灼热的金属台面上,发出一声极其细微却异常清晰的声响。紧接着,令人惊异的一幕发生了。那滴汗珠并未瞬间蒸发殆尽,而是在高温的金属表面剧烈地“沸腾”着,如同拥有生命般,顽强地向前滚动、延展。它留下的轨迹,并非散乱的水渍,而是一条清晰、完美、带着灼烧印记的抛物线!
王铁柱的目光紧紧追随着那汗珠的轨迹,他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这条抛物线……他太熟悉了!就在昨天,在发射任务指挥中心的简报会上,他亲眼看过那张图——那正是三小时后,即将从西北某基地点火升空的长征火箭,其预定飞行的精确弹道轨迹!
汗水浸透了他的后背。是巧合?还是某种他无法理解的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共鸣?他下意识地看向车间入口处。
就在此时,车间厚重的隔音门被推开。李玄策、李长庚和年仅十四岁却已显露出不凡气度的李天枢走了进来。他们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静静地站在门口那片由天窗投射下的光柱边缘,注视着锻台前发生的一切。
李玄策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中山装,身姿挺拔如松。他不再担任国安部常务副部长已近两年,但那份沉淀下来的、洞察一切的气度却更加深邃内敛。作为国家战略和地球发展战略智囊团首席顾问,他的目光早已超越了一时一地的得失,投向更辽远的星空和更复杂的未来博弈。此刻,他深邃的目光扫过空中那尚未完全消散的“北斗”烟图和锻台上那条汗珠画出的抛物线,眉头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他没有说话,只是将询问的目光投向了身边的父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