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028章 春雷醒蛰龙(2017年3月10日)

三月中的北京,空气中已褪去了严冬的凛冽,渗入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温润。路旁的垂柳,远远望去已笼上了一层极淡极薄的鹅黄烟霭,像是哪位画师用水彩在枝头不经意地抹了一笔。但智囊团核心工作所在的这处静谧院落,却似乎仍沉浸在一种高度专注的冷凝氛围里,连穿堂而过的风都放缓了脚步。

作战室内,灯火彻夜未熄。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数据流如同星河般缓缓滚动,旁边则悬挂着一幅手绘的巨幅思维导图,以毛笔勾勒,墨迹酣畅淋漓,其间缀满了蝇头小楷写就的批注,细看之下,竟是融合了现代战略框架与古典文论的结构。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卷、新墨汁与清茶混合的独特气味,还有一种无形的、绷紧的思维张力。

李玄策站在思维导图前,身姿如松。他指间夹着一支看似普通的狼毫小楷,笔尖却并未蘸墨,只是虚点着导图中央“深根固柢,长养元神”八个篆体大字。这八个字,是他为这份即将呈递的、关乎国家未来十年创新根基的战略报告定下的总纲。

“长庚先生从斯坦福发回的补充数据,正好印证了基础研究投入的‘慢即是快’。”方清墨的声音冷静而清晰,她指着屏幕上一条关于材料科学基础理论突破的曲线,“没有这‘深根固柢’,所有的应用创新都是无源之水。这就像…”她微微停顿,寻找着更贴切的比喻。

“就像盖房子,”一个略带沙哑却中气十足的声音接了过来,是风尘仆仆刚从东北赶回来的王铁柱。他搓着那双布满老茧、被特种钢材和淬火液侵蚀得粗糙不堪的大手,眼神却异常明亮,“地基不打牢实了,上面楼盖得再花哨,一阵风就能刮出裂缝来!咱厂子里搞技术革新,最难的、最见效的,往往就是那最基础的工艺参数调整,零点零几的差别,出来的钢材性能就是天上地下!可这玩意儿,费时费力,不出彩儿啊!”

李玄策微微颔首,目光赞许地扫过王铁柱。这位老同学,虽多年身处基层生产一线,却总能一针见血地道出最朴素的真理。“铁柱说得对。‘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功利主义的考评,催生的是‘急于求成’的学术浮萍,毁掉的却是能孕育参天巨木的土壤。”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让在场所有来自不同领域、性格各异的智囊都凝神静听,“我们要建议的,正是要改革这土壤,容得下‘失败’,耐得住‘寂寞’,肯去浇灌那些看似‘无用’的学问。此谓‘长养元神’。”

“爸,这是念墨刚刚加密传回的硅谷最新动态和她对国内青年科研人员‘创新焦虑’的调研分析。”李天枢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好的文件。少年脸色有些苍白,眼底带着一丝倦色,似乎又被什么预兆惊扰了睡眠,但他的眼神却异常专注,将文件递给李玄策时,指尖无意间碰触到父亲的手背,冰凉一片。“她还说,‘归鸿计划’的柔性引才策略,在北美华人顶尖圈子里反响比预期更好,很多人都在悄悄打听国内基础研究的支持环境和那些…‘冷板凳’是不是真的能坐热。”

李玄策接过文件,感受到儿子指尖的凉意,心中微动。他抬手,温热的手掌轻轻覆在李天枢微凉的手背上,短暂地停留了一瞬,一股无声的安慰与力量透过肌肤传递过去。李天枢微微一怔,苍白的脸颊似乎回暖了些许,安静地退到一旁,拿起自己的平板电脑,继续处理那些只有他能看懂的、交织着数据与模糊意象的信息流。

李玄策快速浏览着女儿发回的报告,李念墨敏锐的洞察力和充满朝气的文字,如同给凝重的讨论注入了一股清泉。“念墨提到了‘云课堂灯塔’和‘虚拟实验室共享平台’的构想,很好。‘有教无类’,在新时代,就是要打破地域和资源的壁垒,让每一个有天赋的孩子,无论出身,都能看到光,触碰到前沿。”他抬眼看向负责教育模块的顾问,“这一点,要突出,要具体,要有可落地的方案。”

他的目光又转向那份思维导图“西陲篇”的分支,那里勾画着雪山、草场与民族纹样。“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发展的目的,不是抹平差异,而是让不同的色彩都绽放其独特的光芒。西陲的稳定与繁荣,根子在于人心,在于对文化的尊重和对生态的敬畏。这一点,周卫国那边协调的民族特色产业联盟,提供了很好的民间视角和实践样本。”

最后,他的手指虚点在由李天枢预警推导出的经济应对方案上——“金火相争,西锐东稳,备槁蓄舟”。没有过多解释预言的来源,他只是沉声道:“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暗流涌动,我们的储备和贸易渠道,必须要有足够的韧性和冗余度。这份对冲方案,要做得更扎实,像备好过冬的干草,修缮渡河的舟楫,方能以静制动。”

所有的心血、碰撞、权衡,最终凝聚成一份沉甸甸的报告。打印出来的终稿,纸张带着特有的厚重质感,墨香混合着油墨的气息。电子版的文件名,则简洁地命名为“惊蛰·根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呈递的地点,并非庄严肃穆的会议厅,而是一处雅致的中式庭院。海棠初绽,粉白的花瓣在微凉的空气中怯怯地舒展着。一张古朴的石桌置于花树下,上面除了那份报告,竟还放置着一架暗紫色的七弦古琴。

一位精神矍铄、目光睿智的老者正坐在石凳上翻阅报告,他的神态平和,看不出丝毫情绪的波澜。李玄策静立一旁,气息沉静,与庭院中的一草一木仿佛融为了一体。

老者翻到“西陲篇”时,手指在“文化生态协同发展”那几行字上停留了片刻,缓缓点头,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美美与共’,这个提法好,比过去那些生硬的‘输血’、‘帮扶’听起来更舒服,也更本质。抓住了根子上的东西。”

李玄策微微躬身:“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富足,不应仅是物质的,更应是精神和文化的。唯有尊重其美,方能真正共荣。”

老者的目光又落到“医疗改革”部分,特别是那个由方清墨主导、融入传统医德评价与现代算法的“仁术智能评估系统”构想,他不由得轻笑出声,手指点了点那页面:“好一个‘算法致良知’!用机器算法来约束和引导人性,追索古人提倡的‘大医精诚’之境。这一步想得妙,王阳明若是活在当下,怕是也要击节赞叹!”

“科技是器,人心是道。以道驭器,方能不为器所奴。”李玄策平静回应,“算法无情,但设计算法、运用算法的人,不能失了仁心。这不过是古为今用的一点尝试。”

老者颔首,目光扫过石桌上的古琴,似有所感:“这份报告,涉及领域如此之广,牵动的利益盘根错节,要奏响这首‘复兴曲’,不容易啊。”

李玄策走上前一步,右手五指轻轻从琴弦上拂过,并未用力,却引得琴弦发出一阵低沉而富有共鸣的嗡嗡声,似潜龙低吟。“昔年师旷奏《清角》,能呼风唤雨,动天地鬼神。今时不同往日,我们要奏响的曲子,以科技为骨,以民心为魂,以万千领域的突破为音符。”他的手指悬停在琴弦上方,目光深邃,“然琴瑟虽妙,一人抚之,其音终孤。欲奏此黄钟大吕,非有三万六千指同调不可——这每一根手指,便是深入基层的每一个节点,是无数恪尽职守、心怀理想的普通人。”

老者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抚掌而叹:“好一个‘三万六千指同调’!玄策啊,你这不只是献策,更是点出了行策的关键在于‘人’!在于上下同欲,在于经络畅通!”

就在这时,窗外原本晴朗的天空,毫无征兆地传来一阵沉闷的轰隆声——是春雷!今年的第一声春雷,滚过帝都的上空,声音并不炸耳,却带着一股厚重磅礴、足以唤醒万物的力量。

一直安静站在廊下的李天枢猛地抬起头,望向雷声传来的方向,清澈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奇异的亮光,他低声喃喃,像是说给自己听:“雷声…把梦里冻住的东西…震裂了…”

李玄策也侧耳倾听,雷声过后,万籁俱寂中,他似乎能听到冰雪消融、万物萌动的细微声响。他闭上双眼,深吸了一口带着泥土芬芳和湿润气息的空气,脸上露出一丝了然而宁静的微笑。

“惊蛰至,百虫醒。春雷唤起的,又何止是地下的虫豸?”他轻声说道,像是在解读天机,又像是在陈述一个必然到来的事实,“这‘蛰龙’,是民心所向,是国魂所系,更是整个人类向上攀援、追求光明文明的那股生生不息之力。”

老者肃然,目光再次落回那份名为“惊蛰·根脉”的报告上,眼神变得无比深邃。

报告某一页的页脚,一行极小的铅笔批注悄然映入眼帘,那是李玄策的手笔:“南湾港物流链韧性强化方案——代号‘磐石’。” 这四个字,此刻在隐隐滚过的春雷余韵中,仿佛被注入了一种沉甸甸的、预示未来的力量。

春雷过后,细雨悄然而至,无声地滋润着古老的京城,也滋润着这片土地上渴望复苏的万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