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 > 第55章 五病所发:洞察疾病与阴阳、季节的内在联系

在静谧的静虚谷,暮色如同轻柔的纱幔,缓缓笼罩着这片宁静的天地。远处山峦在余晖中若隐若现,与谷中潺潺溪流、葱郁草木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紫萱身着一袭淡蓝色布衫,衣袂随风轻拂,静静地伫立在溪边,手中紧紧捧着那本《黄帝内经》,眉眼间满是对知识的渴望与期待,等待着岐伯的到来。

不多时,岐伯那熟悉的身影沿着蜿蜒小径稳步走来。他一袭素色长袍,周身散发着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与这自然融为一体。“紫萱,”岐伯的声音温和而醇厚,在山谷中悠悠回荡,“今日,我们一同探究这‘五病所发’的奥秘,其中蕴藏着疾病与阴阳、季节的紧密联系,对医道研习至关重要。”

紫萱连忙恭敬行礼,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先生,弟子已迫不及待。之前所学让我对医道有了更深的感悟,如今更渴望聆听先生对这一章节的讲解,探寻其中的精妙之处。”

岐伯微微点头,抬起右手,掌心向上,口中念念有词。刹那间,只见一道柔和的光芒从他掌心绽放,迅速扩散,在空中幻化成一个巨大的全息人体影像,影像中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气血以及四季更迭的场景清晰可见,随着岐伯的讲述,疾病与阴阳、季节的关联被生动地展现出来。

阴病发生于骨:寒凝髓海,骨病之源

“阴病发生于骨。”岐伯的目光落在全息影像中人体的骨骼部位,随着他的话语,影像中呈现出一股阴冷的气息向骨骼汇聚,骨骼仿佛被一层寒霜笼罩,渐渐失去原有的活力,“人体之骨,内藏骨髓,为肾所主,肾又属阴,故而骨亦为阴之所属。阴病,多由阴气过盛、阳气不足所致,寒性凝滞,当寒邪内生或外侵,易伤阳气,阳气受损则温煦功能减弱,无法正常滋养骨骼。”

“比如,”岐伯微微皱眉,神色关切地说,“一些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症,多因年老体衰,肾精亏虚,肾阳不足,无法充养骨髓,导致骨骼脆弱,易发生骨折等病变。还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感关节疼痛、肿胀、变形,遇寒加重,这也是阴寒之邪凝滞于关节骨骼,阻碍气血运行,使关节失于濡养。从中医理论来讲,肾主骨生髓,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以滋养,若肾中阳气亏虚,阴寒内生,就会引发各类骨病。”

“在日常生活中,”岐伯继续说道,“我们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腰部、膝盖等部位,避免寒邪入侵。对于容易患骨病的人群,可适当食用一些补肾填精、温阳散寒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羊肉等。黑芝麻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能补肝肾、益精血,对肾精亏虚有很好的调养作用;核桃性温,可补肾固精,强筋壮骨;羊肉则是温阳散寒的佳品,能增强人体阳气,抵御阴寒之邪。同时,适度的运动也很重要,像太极拳、八段锦等,既能促进气血运行,又能强筋健骨。”

阳病发生于血:阳热炽盛,血分受扰

“阳病发生于血。”岐伯话音刚落,影像中的血液流动区域开始出现变化,一股炽热的阳气在血液中涌动,血液仿佛被煮沸,流动变得急促而紊乱,“阳主动、主升、主热,阳病多为阳热亢盛之证。血在脉中运行,依赖阳气的推动,当阳热之邪侵袭人体,易入血分,扰乱血液的正常运行。”

“例如,”岐伯解释道,“外感温热之邪,如流感病毒引发的高热、神昏、斑疹等症状,就是温热之邪入血,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还有一些血热妄行导致的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也是阳热过盛,损伤血分,使血液不循常道。从五行相生相克角度来看,心主血脉,心属火,阳热之邪与心相应,易扰动心神,影响血液的正常功能。”

“面对这类阳病,”岐伯接着说,“治疗时多采用清热凉血、解毒散瘀之法。饮食上,可食用一些具有清热凉血作用的食物,如莲藕、绿豆、苦瓜等。莲藕性寒,能清热凉血、散瘀止血;绿豆清热解毒,消暑利水,对阳热之邪有很好的清解作用;苦瓜味苦性寒,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激,也有助于调节体内阴阳平衡,防止阳热内生。”

阴病发生于肉:湿困脾土,肌肉失养

“阴病发生于肉。”随着岐伯的讲解,全息影像中人体的肌肉部位呈现出一种沉重、肿胀的状态,仿佛被一层湿浊之气包裹,肌肉的弹性和活力逐渐丧失,“肌肉为脾所主,脾属阴,主运化水湿。当脾失健运,水湿内生,或外界湿邪入侵,易导致阴病发生于肌肉。湿性重浊、黏滞,易阻滞气机,使肌肉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滋养。”

“像一些长期居住在潮湿环境中的人,”岐伯语重心长地说,“容易出现肢体困重、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这就是湿邪困脾,影响肌肉功能。还有脾虚导致的肌肉萎缩、消瘦,也是因为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无法将水谷精微输送到肌肉,使肌肉失养。从经络学说来看,足太阴脾经循行于腹部、下肢等肌肉丰富之处,当脾经气血不畅,就会引发肌肉病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为预防和调理这类阴病,”岐伯继续分析道,“我们要注意居住环境的干燥通风,避免久居湿地。饮食上,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仁、芡实、白扁豆等。薏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能有效去除体内湿气;芡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对脾虚湿盛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可增强脾的运化功能。此外,适当的按摩和运动,如按摩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以及进行慢跑、瑜伽等运动,能促进脾胃运化,增强肌肉力量。”

阳病发生于冬:冬寒内伏,阳气郁遏

“阳病发生于冬。”岐伯的声音再次响起,影像中展现出冬季万物闭藏的景象,人体也仿佛被寒冷的气息包裹,体内阳气被压抑,无法正常舒展,“冬季,自然界阳气内藏,阴气盛极。人体阳气顺应自然趋势,也潜藏于内。若此时外感寒邪,或体内阳气不足,无法抵御寒邪,寒邪就会郁遏阳气,使阳气不得生发,从而引发阳病。”

“比如,”岐伯说道,“冬季常见的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多因寒邪侵袭,肺卫失宣,阳气被郁。还有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在冬季发病率较高,这是因为寒邪凝滞血脉,使血液运行不畅,加之人体阳气不足,无法温煦血脉,导致心脑供血不足。从中医养生角度来看,冬季应顺应天时,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以养阳气。同时,可适当食用一些温热性食物,如生姜、红枣、桂圆等,帮助人体抵御寒邪,激发阳气。”

“在冬季,”岐伯接着说,“我们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颈部、脚部等部位,避免寒邪入侵。还可以通过艾灸、泡脚等方式,温通经络,激发阳气。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能补充人体阳气,增强抵抗力;睡前用热水泡脚,加入艾叶、花椒等,可散寒通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寒邪导致的不适。”

阴病发生于夏:暑湿侵袭,阴气受损

“阴病发生于夏。”岐伯的目光聚焦在全息影像中夏季的场景,烈日炎炎,暑气蒸腾,人体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影像中人体内部阴气仿佛被暑湿之邪逐渐侵蚀,变得虚弱,“夏季,阳气旺盛,气候炎热,雨水增多,暑湿之气弥漫。人体阳气浮于体表,内部阴气相对不足,此时若贪凉饮冷,或久居空调房间,寒邪与暑湿之邪相互交织,易损伤人体阴气,引发阴病。”

“例如,”岐伯解释道,“夏季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如腹痛、腹泻、呕吐等,多因暑湿之邪侵犯脾胃,加上冷饮、生冷食物的刺激,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还有一些女性在夏季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这与暑湿之邪影响气血运行,损伤冲任二脉有关。从中医理论来讲,夏季应注重清热解暑、健脾利湿,以保护体内阴气。”

“在夏季,”岐伯继续说道,“我们要合理使用空调,避免贪凉过度。饮食上,多吃一些清热解暑、健脾化湿的食物,如西瓜、冬瓜、荷叶等。西瓜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冬瓜利水消肿,清热解暑;荷叶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同时,适当饮用一些绿豆汤、酸梅汤等,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此外,夏季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损伤正气。”

“这就是五病所发。”岐伯总结道,“了解疾病与阴阳、季节的关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更好地预防疾病,在诊疗时也能更准确地把握病因病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紫萱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要点,时而微微皱眉,陷入对医理的沉思,时而轻轻点头,对岐伯的讲解表示认同。待岐伯讲完,紫萱恭敬地说道:“先生的讲解让我对五病所发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这些知识深奥又实用,弟子定会将其牢记于心,不断实践,力求运用到生活与诊疗中,为他人解除病痛。”

岐伯欣慰地看着紫萱,目光中满是期许:“紫萱,医道之路漫长且充满挑战,每一次的学习都是成长的契机。希望你能始终保持对医道的热爱,以仁心仁术对待每一位患者,将这古老的智慧传承下去。”

紫萱望着岐伯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坚定。她再次翻开《黄帝内经》,在这宁静的静虚谷中,继续探索着中医的无尽奥秘。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将带着对医道的执着和对患者的关怀,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用所学的知识诠释中医的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医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