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 > 第29章 医道精微之刺法与经气终始

今年是大年初一,在这里给读者朋友们和我的编辑拜个年,祝大家蛇年快乐,万事如意,幸福安康………!

在静虚谷的溪边,紫萱一如既往地伴着潺潺流水声研读《黄帝内经》。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在她的书页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她的眉头时而轻皱,时而舒展,沉浸在对医道的深度思索中。清晨的微风轻轻拂过,带来阵阵草木的清香,与溪水中散发的湿润气息交织在一起,让这片天地仿若世外桃源。

岐伯的身影沿着蜿蜒的小径缓缓走来,他的步伐沉稳,带着岁月沉淀的智慧。“紫萱。”岐伯的声音打破了宁静,温和却又充满力量,“今日我们一同探究针刺之法的更多细节,以及十二经气绝的表现,这些内容在《黄帝内经》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只见紫萱面色凝重而又急切地从座位上猛地站起身来,她那娇柔的身躯微微前倾,双手交叠于身前,恭恭敬敬地向面前之人行了一个标准的礼。此刻,她那双美丽动人的眼眸之中闪烁着强烈的光芒,那是一种对于知识极度渴求的**之光。

“先生!弟子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期盼了!”紫萱的声音清脆悦耳,但却掩饰不住其中的迫切之意,“弟子一直都渴望能够聆听您的谆谆教诲啊!尤其是关于针刺之术,如果操作不当、不遵循其内在规律的话,竟然会给人体带来如此巨大的伤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还请先生为弟子解惑释疑呀!”

岐伯微微颔首,在溪边的青石上坐下,目光望向远方连绵的山峦,缓缓说道:“紫萱,针刺之法,需严格遵循时节与人体经络的规律。若夏天刺了冬天的部位,会伤了胃气。夏天阳气外浮,人体气血活跃于外,就像繁茂的枝叶尽情地向四周伸展,汲取阳光雨露。而冬天阳气内藏,胃气亦需潜藏以养,如同冬眠的动物,将自己深藏起来保存能量。此时误刺,胃气受损,病难以痊愈,反而会使精不能顺利化为气,导致人体少气。就好像原本充足的能量供应突然中断,人便会感到疲惫不堪。同时,水液代谢也会失常,人就容易时常发怒,一点小事就可能引发情绪的爆发,就像一个失去控制的火药桶。”

“秋天竟然刺伤了春天所对应的身体部位,这可真是闯下大祸啦!”岐伯面色凝重地继续解释道:“要知道,秋天原本应当是收敛阳气的时候啊,但此刻却出现了这样严重的失误——误刺了主管生发功能的春天所属的部位。如此一来,肝气必然遭受重创,疾病也就难以痊愈喽。”

他顿了顿,接着说:“由于肝气受到损害而运行不畅,体内的血气就会向上逆行。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感觉到内心惶恐不安、忐忑不定,犹如身处在狂风骤雨肆虐的环境当中一般,根本找不到一丝能够让心灵获得宁静与安稳的角落。不仅如此呢,还很容易变得健忘起来哦!往往刚刚才经历过的事情,转眼间就如同被大风吹散的云雾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像那连接着记忆的丝线突然间就被无情地剪断了似的。这就好比秋天里的那些树木呀,它们本来应该安安静静地储存起足够的能量以备过冬之需,然而现在却被硬生生地唤醒并强迫其开始生长发育。可想而知,这样必然会导致整个生命进程陷入一片混乱不堪的状态,从而无法按照正常的节奏去完成一轮又一轮的生命循环呐。”

秋日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无情地刺入了夏天的要害之处,给其造成了重创,致使心气受到严重伤害。此刻,岐伯的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一般凝重。他深知这一状况所带来的后果不容小觑。

按照常理而言,秋天本应该着重滋养肺部,但如今却因为意外而误伤了心气。要知道,心乃是主宰神明之所在,一旦心气受损,那可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火气无法正常生化土气,如此一来,脾胃的功能势必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于是乎,人们开始逐渐出现种种烦闷不舒的症状。那种感觉,就好似有一块千斤重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胸口之上,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每一次呼吸都显得异常艰难,仿佛空气中的氧气被瞬间抽走了大半。而且,由于心气受伤导致心神无法得到妥善的潜藏,睡眠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人们常常会陷入一个又一个荒诞离奇、光怪陆离的梦境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虚幻飘渺的异世界里,久久难以自拔。即使从睡梦中苏醒过来,依旧感到浑身疲惫不堪,仿佛刚刚在梦里经历了一场场漫长而艰辛的奔波之旅,精神和体力都已被消耗殆尽。

“秋天刺了冬天的部位,伤了肾气。”岐伯解释道,“秋天阳气渐收,冬天阳气闭藏,此时误刺,肾气受损,封藏功能失常。人体的血气不能内藏,反而向外散溢,人就会时常发冷,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难以温暖。即使在温暖的阳光下,也感觉寒意从骨髓中透出,无论怎样都无法驱散这股冷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寒冷的冬日里,那凛冽的寒风就如同尖锐的刺刀一般,无情地刺向了春天所主宰的部位,这一刺,不仅伤害了肝气,更是打破了人体内部五行之气的平衡与和谐。

岐伯缓缓地说道:“冬季原本应当着重养护肾脏,以积蓄能量、抵御严寒。然而,如果在此期间不慎误伤了肝气,便会导致肝气的匮乏与虚弱。当肝气不足时,魂魄便失去了安稳的栖息之所,无法安宁地藏于体内。于是乎,人们会常常感觉到困倦不堪,但即使如此,想要安然入眠却是难上加难。就算勉强进入梦乡,也会在睡梦中频繁遭遇各种怪异之物,犹如被可怕的梦魇紧紧纠缠住一般。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和恐怖的形象,会在梦境中不断浮现,让人胆战心惊、惶恐不安。而这种深深的恐惧和不安情绪,并不会随着梦醒而消散,反而会如影随形般地延续到清醒时刻,使得人的精神变得恍恍惚惚,难以集中注意力去思考或处理事务。”

“冬天刺了夏天的部位,伤了心气。”岐伯继续阐述,“冬天阳气内藏,此时误刺夏天的部位,心气受伤,脉气发泄。邪气趁机闭郁于体内,就会引发各种疼痛,让人苦不堪言。疼痛的感觉如影随形,可能是刺痛、胀痛、酸痛,每一种都在折磨着患者的身心,仿佛身体被无数根针扎着。”

“冬天刺了秋天的部位,伤了肺气。”岐伯最后说道,“肺主气,司呼吸,冬天误刺秋天部位,肺气受损,化源受伤。人体津液不能正常输布,人就会常常感到口渴,仿佛置身于沙漠之中,渴望水源。无论喝多少水,都无法缓解那种干渴的感觉,喉咙干得仿佛要冒烟。”

紫萱听得入神,不禁感慨道:“先生,这针刺之法的讲究如此之多,稍有差错,便会让患者雪上加霜。那在针刺胸腹时,又该如何避免伤到五脏呢?”

岐伯神情严肃,目光凝重,他缓缓开口,语重心长地说道:“但凡在人的胸腹之间使用针刺之法,务必谨慎小心到极致啊!首要之事,乃是清晰知晓下针时的逆从关系。这里所说的‘从’,意味着一定要精确掌握脏腑所处的具体方位,并巧妙地避开那些至关重要的要害部位,例如心脏、脾脏以及肾脏等等。这就好似置身于一座错综复杂、千回百转的迷宫之中,需要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力去寻觅那唯一正确的行进路径。每迈出一步,都需谨小慎微,稍有差池便可能迷失方向。然而,如果对这些脏器的所在部位一无所知,却莽撞地施针,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极有可能会误伤五脏六腑。此即为‘逆’,恰如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暗夜中毫无头绪地胡乱摸索前行,最终必然会一头撞向那隐匿于暗处、凶险异常的礁石之上。”

“在针刺时,应先用布巾覆盖胸腹部位,然后从单布上进刺。”岐伯详细讲解,“这布巾就像是一层保护屏障,减少直接针刺带来的风险。如果一次刺之不愈,可以再刺,但要小心谨慎,如此便不会轻易刺伤五脏。在用针刺治病的时候,医者必须保持安静严肃,耐心候气。这就像等待花开,需静心观察,不可急躁。每一次的呼吸,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要恰到好处,全神贯注地感受患者身体的反应。”

“如刺脓肿的病,可以用摇针手法以出脓血。”岐伯举例说明,“摇针就像轻轻晃动容器,让里面的东西顺利流出。手法要轻柔且有节奏,不能过于粗暴,以免伤害周围的组织。但如刺经脉的病,就不要摇针,因为经脉需保持通畅,过度扰动反而会影响气血运行。这是刺法的一般规矩,需牢记于心,如同工匠牢记自己的手艺准则。”

紫萱认真点头,又问道:“先生,那十二经气绝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岐伯神色庄重,缓缓说道:“太阳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两目上视,身背反张,手足抽掣,面色发白,出绝汗。绝汗一出,就如同生命之泉干涸,便要死亡了。此时的病人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身体扭曲,生命的气息在一点点消散,就像一盏即将熄灭的油灯,光芒越来越微弱。”

“少阳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耳聋,遍体骨节松懈,两目直视如惊。”岐伯继续说道,“到了目珠不转一日半便要死了,临死的时候面色先见青色,再由青色变为白色,就死亡了。这就像一盏即将熄灭的灯,先是闪烁不定,最后彻底黑暗。病人听不到外界的声音,身体的支撑渐渐消失,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生命在无声无息中走向终结。”

“阳明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口眼牵引面斜而动,时发惊惕,言语胡乱失常,面色发黄。”岐伯解释道,“其经脉上下所过的部分都表现出盛燥的症状,由盛燥而渐至肌肉麻木不仁,便死亡了。仿佛生机在一点点消逝,直至生命的终结。病人的面容扭曲,声音混乱,身体的感觉逐渐消失,就像被一层黑暗的幕布慢慢笼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少阴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面色发黑,牙龈收削而牙齿似乎变长,并积满污垢,腹部胀闭,上下不相通,便死亡了。”岐伯神色凝重,“这就像身体的各个器官失去了联系,陷入了混乱。病人的面容变得狰狞,腹部的胀满让他痛苦不堪,身体的排泄功能也完全失调,生命在痛苦中走向尽头。”

“太阴经脉气绝的时候,腹胀闭塞,呼吸不畅,常欲嗳气,并且呕吐。”岐伯接着说,“呕则气上逆,气上逆则面赤,假如气不上逆,又变为上下不通,不通则面色发黑,皮毛枯槁而死了。病人在痛苦中挣扎,呼吸变得艰难,胃气上逆,仿佛身体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内战,最终被黑暗吞噬。”

“厥阴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胸中发热,咽喉干燥,时时小便,心胸烦躁,渐至舌卷,睾丸上缩,便要死了。”岐伯最后说道,“以上就是十二经脉气绝败坏的症候,医者需牢记这些症状,以便及时判断病情。病人的身体在发热和烦躁中煎熬,生命的最后时刻充满了痛苦和挣扎,每一个症状都像是生命消逝的倒计时。”

紫萱恭敬地说:“先生教诲,弟子铭记于心。日后定当谨慎运用针刺之法,时刻留意经气的变化,为患者解除病痛。”

岐伯微微点头:“紫萱,医道之路,任重而道远。针刺之法,关乎生死,需不断钻研,精益求精。希望你能成为一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大医。每一次的治疗都是一次对生命的守护,每一次的诊断都是一次对医道的践行,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

紫萱望着岐伯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坚定。她重新翻开《黄帝内经》,在静虚谷的溪边,继续探寻着中医那无穷无尽的奥秘。她深知,自己在医道的征程中才刚刚起步,未来还有无数的知识和经验等待她去学习和积累。但有岐伯的悉心教导和《黄帝内经》的智慧引领,她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走在这条传承中医、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为弘扬中医文化、造福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 。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