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 > 第24章 医道新悟,异法方宜与辩证精要

在静虚谷那被柔和晨曦轻轻笼罩的世界里,紫萱宛如一朵遗世独立的青莲,静静地端坐在溪边一块光滑的大石头上,专注地研读着手中那本泛黄的《黄帝内经》。昨夜,她挑灯夜读,对诊病五决之法展开了一番深入探究,那些精妙绝伦的医理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辰,在她的脑海深处闪耀着迷人的光芒,令她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同时,这些深奥的知识也让她对中医之道产生了更为深沉的敬畏之情。

此刻,整个山谷都弥漫着一股清新宜人的草木香气,那是大自然馈赠给这片净土最珍贵的礼物。微风如同一个温柔的精灵,轻轻地抚摸着紫萱的发丝,掠过水面,使得原本平静如镜的溪水泛起层层涟漪,发出清脆悦耳的潺潺声响,仿佛是在为她艰辛的医道探寻之路低声吟唱一首美妙的和声。

就在此时,一道修长而稳健的身影缓缓出现在溪边蜿蜒曲折的小径尽头。来者正是岐伯,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袍,衣袂飘飘,步履沉稳有力,每迈出一步,都好似带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无穷智慧。斑驳的日光透过繁茂枝叶间的缝隙,如金色丝线般洒落在他身上,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他那仿若仙人临世一般超凡脱俗的轮廓。

紫萱,岐伯那温润如玉的声音犹如一阵春风,轻柔地打破了清晨的静谧氛围。这声音虽然温和,但其中所蕴含的力量却足以穿透人心,昨日你对于诊病五决已然有了初步的领会,实属不易。今日,我想与你一同探讨一下《素问·异法方宜论》,此篇之中可是蕴藏着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医道精髓啊!

紫萱听到先生的话语后,连忙站起身来,动作迅速却又不失端庄优雅。她恭恭敬敬地向着先生行了一个礼,那弯下的腰身犹如风中摇曳的柳枝般轻柔。抬起头时,她那双美丽的眼眸里闪烁着强烈的求知光芒,仿佛夜空中璀璨的星辰一般明亮耀眼。

“先生啊!弟子一直都在殷切期盼着能够亲耳聆听您对于这一篇章的深刻教诲呢。早就听闻这部《异法方宜论》详细阐述了不同地域所采用的独特治疗方法,但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高深莫测的奥秘呀?还望先生不吝赐教,为弟子指点迷津。”紫萱语气诚恳且急切地问道。

此时,只见岐伯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然后慢慢地走到溪边那块光滑如镜的青石旁,稳稳当当地坐了下来。他的目光悠然投向远方那绵延不绝、层峦叠嶂的山脉,眼神深邃而悠远,似乎透过眼前的景象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稍作停顿之后,他才缓缓开口道:“紫萱啊,这《异法方宜论》在开篇之处就已经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那么,关于这个问题,你是否曾经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过其中蕴含的道理和缘由呢?”

紫萱思索片刻,答道:“弟子愚见,是否因为地域不同,人们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有别,所以病症和治法也不一样?”

岐伯赞许地笑了笑:“正是如此。东方之地,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在那里,治疗宜用砭石。”

紫萱专注地听着,脑海中浮现出海边渔民的生活场景,不禁问道:“先生,为何东方人多患痈疡之症?这与他们的饮食和生活环境有何紧密联系?”

岐伯耐心解释:“东方人喜食鱼盐,鱼性温热,多食易生内热,盐味咸,咸能伤血。体内热邪与血分受损相互作用,使得气血运行不畅,热毒积聚,便容易引发痈疡。就像我曾游历海滨之地,遇一渔夫,他长期以鱼为食,口味极重,顿顿离不开盐。后来他背部生出痈疮,红肿热痛,痛苦不堪。我便以砭石疗法为他治疗,在痈疮周围的穴位轻轻砭刺,排出了脓血,疏散了热毒,没过多久,他的症状就大为缓解。砭石就像是从山石中诞生的医者之手,能以石之利,开痈破疡,驱散邪气。”

他回忆起那场景,继续说道:“那渔夫起初对砭石疗法心存疑虑,毕竟从未见过如此治疗方式。但病痛难忍,他还是选择相信。我一边操作,一边向他解释原理,让他放松。当脓血排出,他立刻感觉疼痛减轻,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这也让我更加坚信,医道虽艰,但只要能为患者解除病痛,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那南方之地又有何不同呢?”紫萱追问道。

岐伯目光深邃,望向南方的天际,说道:“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因南方气候炎热潮湿,阳气旺盛,人们的肌肤纹理致密,又因多食酸腐食物,体内湿气与热邪相结,易患筋脉拘挛、肢体麻痹之症。所以,在南方,治疗宜用微针,以通经络、调气血,驱散体内的湿热之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紫萱轻轻点头,又问:“先生,微针之法听起来神奇,它具体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岐伯答道:“微针,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激发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就像拨动琴弦,调整其音律,使人体的气血运行恢复和谐。我曾在南方行医时,遇到一位农妇,她长期在田间劳作,受湿热之气侵袭,时常感到肢体麻木、关节疼痛,尤其是阴雨天气,症状更是加剧。我用微针在她的阳明经和少阳经穴位上施针,疏通经络中的阻滞,调节气血的运行。经过几次治疗后,她的症状逐渐减轻,肢体也变得灵活起来。”

“每次施针时,我都能感受到她对康复的渴望。她会和我聊起家中琐事,说自己要是一直这样病着,家里的农活就没人干了,孩子也跟着操心。所以我每次施针都格外小心,仔细观察她的反应,调整针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治疗,她终于能像从前一样,在田间自由劳作,脸上也重新绽放出笑容。”岐伯眼中满是欣慰。

“那中央之地呢?”紫萱的好奇心愈发浓厚。

岐伯捋了捋胡须,说道:“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中央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湿润,物产丰富,人们食物种类繁多,且生活安逸,缺乏劳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易患痿证、厥证以及寒热之病。此地治疗,宜用导引按跷之法,通过肢体运动、按摩推拿,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紫萱若有所思:“先生,这导引按跷之法,是不是就像我们日常的养生锻炼,通过活动身体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岐伯微笑着说:“正是。导引按跷,是一种将身体锻炼与穴位按摩相结合的养生治病之法。它能活动筋骨,调和气血,使人体的阴阳达到平衡。在中央之地,我曾遇到一位富家公子,他平日里养尊处优,极少运动,常感身体乏力、四肢厥冷,还伴有寒热交替的症状。我便教他一套简单的导引按跷之法,包括伸展、扭转等动作,以及对足三里、关元等穴位的按摩。坚持一段时间后,他的身体逐渐强壮起来,症状也消失了,就像给运转不畅的机器进行调试,让它重新高效运转。”

“起初,那公子觉得这些动作简单,有些不以为意。可没坚持几天,他就发现自己气喘吁吁,这才意识到自己身体的虚弱。于是他开始认真对待,每天按时练习。我还定期去看他,根据他的身体状况调整动作和按摩力度。慢慢地,他不仅身体好了,精神状态也焕然一新,还养成了坚持锻炼的好习惯。”岐伯感慨道。

“那西方和北方又有怎样独特的治疗方法呢?”紫萱继续追问。

岐伯缓缓说道:“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西方地域多金玉沙石,气候干燥多风,人们居住在高处,饮食多肥美,身体强壮,但也容易因情志、饮食等因素导致体内脏腑失调,所以治疗多用药物。药物的偏性,能纠正人体脏腑的失衡,以偏纠偏,使人体恢复健康。我曾在西方遇一商人,他长期在外奔波,饮食不规律,又常因生意上的事焦虑忧愁。久而久之,他患上了胃脘疼痛、食欲不振的病症。我根据他的症状和体质,为他开具了一剂调理脾胃、疏肝理气的药方。他服用一段时间后,脾胃功能逐渐恢复,疼痛消失,食欲也大增。”

“那商人起初对服药有些抗拒,觉得麻烦,还担心药物有副作用。我便耐心向他解释药物的作用和安全性,告诉他只有调理好身体,才能更好地经营生意。他这才开始按时服药。在服药期间,我还让他调整饮食和作息,保持心情舒畅。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调理,他的身体彻底康复,还特地来感谢我,说自己又能精力充沛地谈生意了。”岐伯笑着回忆道。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北方地势高,气候寒冷,人们多居住在野外,饮食以乳类为主,脾胃容易受寒,导致胀满之病。艾灸之法,能以温热之力,驱散体内的寒邪,温通经络,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我曾在北方的一个村落,遇到一位牧民,他常年在草原上放牧,饮食以羊奶、牛肉为主,居住在帐篷里,饱受风寒。他常常感到胃脘胀满、疼痛,食欲不振。我用艾灸在他的中脘、神阙等穴位施灸,每次施灸时,他都能感觉到一股温热的力量渗透到体内,驱散了寒气。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治疗,他的脾胃功能逐渐恢复,胀满疼痛的症状也消失了。”

“那牧民对艾灸充满好奇,每次施灸都认真地问我各种问题,比如为什么要在这些穴位施灸,艾灸的原理是什么。我便耐心地向他讲解,他学得很认真,还自己买了艾条,在我离开后也坚持艾灸。后来他还介绍了其他有同样病症的牧民来找我治疗,看到他们在艾灸的帮助下恢复健康,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岐伯眼中闪烁着光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紫萱感慨道:“先生,这《异法方宜论》真是博大精深,不同地域的治疗方法竟如此巧妙地与当地的环境、生活方式相契合。”

岐伯语重心长地说:“紫萱,作为医者,不仅要精通医术,更要了解患者的生活背景。只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能做到精准治疗,药到病除。这是医道的智慧,也是医者的责任。每一个患者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病症背后,有着各自的生活轨迹和故事,我们要用心去倾听、去理解,才能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法。”

紫萱恭敬地说:“先生教诲,弟子铭记于心。日后定当遵循这异法方宜之理,为患者解除病痛。我会像您一样,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用所学的医术为他们带来健康和希望。”

岐伯微微点头:“去吧,将今日所学融入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医道之路,任重而道远。在这条路上,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和病症,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多思考、多钻研,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医者。”

紫萱望着岐伯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坚定。她重新翻开《黄帝内经》,在静虚谷的溪边,继续探寻着中医那无穷无尽的奥秘 。她深知,这只是医道探索的一小步,未来还有无数的知识和经验等待她去学习和积累。但有岐伯的教导和《黄帝内经》的指引,她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走在这条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为传承和发扬中医之道贡献自己的力量 。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