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 > 第89章 豆香漫街巷·新屋纳福光

第八十九章:豆香漫街巷·新屋纳福光

搬进新房的头一夜,傻妞翻来覆去没睡着。新炕铺着她娘新缝的蓝布褥子,软乎乎的,比老院的土炕暖得匀;窗棂糊着新纸,月光透过纸洒进来,在地上映出细碎的花纹;墙角的木匣子里,一百五十两银子安安稳稳躺着,隔着木板都能想象出银锭子的光。

“杨永革,”她戳了戳身旁的人,“你说咱这屋,是不是全村最亮堂的?”

杨永革刚打了个盹,被她戳得笑了:“是,不光亮堂,还结实。瓦匠说了,这梁能扛住十年的雪。”他往窗外瞅,月光落在院角的石磨上,磨盘上还沾着白天没擦净的豆沫,“明儿让伙计把磨彻底擦一遍,新屋得有新样子。”

傻妞“嗯”了一声,又往他怀里钻了钻:“等天亮了,我就把桂花米粉的方子写下来,让春桃她们照着做。王掌柜说城里客人要得多,可不能耽误了。”

话没说完,她眼皮就开始打架,没多久就呼吸匀匀地睡了,嘴角还翘着,像是梦到了往银匣子里添新银子。杨永革轻轻把她往炕里挪了挪,自己靠着炕沿坐了会儿——窗外的驴棚里,豆宝“咯吱”嚼了口豆饼;远处的老院传来几声狗吠;新屋的梁上,赵老实系的红绸布被风轻轻吹得晃了晃。他突然觉得心里妥帖得很,像磨盘里磨得细匀的浆,稠稠的,暖得化不开。

第二天一早,傻妞果然起得比鸡早。她拽着春桃往工房跑,工房里新摆了两台石磨,是杨永革特意让镇上铁匠打的,磨齿比老磨更匀,推起来也省力。“春桃,你看,”傻妞从怀里掏出张纸,上面是杨永革画的米粉步骤,她照着念,“大米泡六个时辰,磨浆时加半勺糖,蒸的时候撒桂花……记牢了不?”

春桃点点头,手里的木勺在米缸里搅了搅:“记牢了掌柜的。就是这桂花金贵,天天撒,咱存的那些够不够?”

“不够就去后山摘!”傻妞拍胸脯,“去年我摘了两布包呢,藏在厢房梁上,忘告诉你了。”她转身就往厢房跑,踩着凳子往梁上够,果然摸出个鼓鼓的布包,打开来,干桂花黄澄澄的,香得人鼻子痒。

正忙着,二柱赶着牛车回来了,车斗里装着两袋新收的黄豆,是王掌柜从县里拉来的。“杨大哥!”他跳下车喊,“王掌柜让我带话,说县里的‘福兴楼’也来订豆腐,要三十斤老豆腐,十五斤豆腐皮!”

杨永革正蹲在灶房调卤水,闻言直起腰:“福兴楼?是县里最大的那家?”

“可不是嘛!”二柱笑着点头,“王掌柜说,是县太爷的亲戚尝了咱的米粉,跟福兴楼掌柜提了句,人家才来订的。”

傻妞凑过来,眼睛瞪得溜圆:“县太爷的亲戚?那咱得把豆腐做仔细点!春桃,让她们切豆腐时都用尺子量,一块方方正正的,不许歪!”

春桃赶紧应着,拿了把木尺往豆腐板旁放。杨永革往牛车上的黄豆瞅,豆子颗粒饱满,比村里收的更瓷实:“王掌柜没说这豆子多少钱?”

“说了,跟镇上一个价,还多给了两文钱的脚力费。”二柱挠挠头,“王掌柜还说,让你有空去趟聚福楼,他想跟你商量往城里送豆腐的事,说光靠牛车慢,想雇辆马车。”

“成,我下午就去。”杨永革点头,又往灶里添了把柴,“你先把黄豆卸到仓库,仓库墙角堆了新编的筐,装黄豆正好。”

仓库也是新盖的, walls用黄泥糊得溜光,地上铺着干草,防潮。二柱刚把黄豆倒进筐里,赵老实就掀着院门帘进来了,手里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几个刚蒸的菜窝窝。“永革,傻妞,”他笑着往屋里走,“新房住得惯不?我让淑琴给你们蒸了窝窝,掺了野菜,解腻。”

傻妞赶紧接过竹篮,往赵老实手里塞了块刚凝的嫩豆腐:“村长快尝尝!新磨的浆做的,比以前的嫩!”

赵老实咬了口豆腐,又咬了口窝窝,点头直夸:“好吃!比城里的馆子做的还香。”他往工房瞅了瞅,“听说福兴楼也来订豆腐了?这下你们可真要发了。”

“托村长的福。”杨永革递过去碗热豆浆,“对了,上次说盖工房时顺带盖个猪圈,你看啥时候动工合适?家里的驴有棚了,再养两头猪,年底杀了给伙计们分肉。”

赵老实想了想:“明儿吧,我让村里的瓦匠顺带手就盖了,不用另找工匠。”他往院外指,“村西头有户人家养着猪崽,我去跟他说说,买两头壮实的。”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马蹄声,一辆半旧的马车停在门口,车帘一掀,王掌柜从车上跳下来,手里还拎着个油纸包。“杨兄弟!傻妞掌柜的!”他笑着往里走,“我可算赶来了,城里的客人催着要桂花米粉呢!”

傻妞赶紧往蒸笼里瞅,春桃刚蒸好一笼,米粉透着浅黄,桂花的香往出冒。“王掌柜快尝尝!”她用筷子夹了一撮递过去。

王掌柜尝了尝,眼睛直发亮:“就是这个味!比上次的还香!”他把油纸包往桌上一放,“这是给你们带的城里的细盐,比镇上的纯,做酱豆腐正好。”又压低声音,“跟你说个事,县太爷的亲戚想把咱的米粉卖到府城去,问你能不能月供五百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杨永革和傻妞都愣了——五百斤?现在作坊里一天才做一百斤,月供五百斤,得加多少活计?

“咋了?不行?”王掌柜瞅着他俩的脸色,赶紧说,“价钱好说!府城的价能比县里贵三成,要是能供上,我再给你们加一成的脚力费!”

傻妞拽了拽杨永革的袖子,眼里亮闪闪的——贵三成还加脚力费,这得赚多少银子?杨永革也动心了,往工房里瞅了瞅:“能供上,就是得再雇几个人,添两台石磨。”

“我帮你!”王掌柜拍胸脯,“石磨我让县里的铁匠打,三天就能送来!雇人的事让赵村长帮着问,保准给你找几个手脚麻利的!”他又从怀里摸出张纸条,“这是府城饭馆的地址,你把米粉做好了,我让伙计用马车送过去,路上保证不耽误。”

傻妞接过纸条,小心翼翼叠好塞进怀里,像是揣了块金元宝。王掌柜又坐了会儿,跟杨永革敲定了往府城送米粉的日子,才乐呵呵地带着米粉走了,临走前还特意交代:“酱豆腐别忘了给我留十斤!府城的客人也想尝尝!”

送走王掌柜,傻妞拽着杨永革的手直蹦:“五百斤!咱能赚好多银子!”她往仓库里的黄豆瞅,“咱得再多收点黄豆,不光做豆腐,还能做豆腐皮、豆腐泡……对了,还能做你说的那个豆腐卷!”

杨永革被她逗笑了:“先别急着添活计,先把米粉供上再说。”他往春桃那边喊,“春桃,下午再泡二十斤大米,明儿开始加量做!”

春桃赶紧应着,手里的活计更麻利了。

下午,杨永革去了趟聚福楼,跟王掌柜敲定了雇马车的事,又顺路去布庄给傻妞扯了块湖蓝色的绸布——上次她盯着布庄的湖蓝布看了半天,舍不得买。回到村里时,天已经擦黑了,新屋的烟囱里冒出袅袅的烟,傻妞正站在院门口等他,手里还攥着个小账本。

“你可回来了!”她迎上来,把账本往他手里塞,“你看,今天卖了五十斤豆腐,二十斤米粉,还收了福兴楼的定金,一共赚了……赚了三两银子!”

杨永革接过账本,上面的字歪歪扭扭的,是傻妞照着他教的写的,却一笔一笔记得清楚。他把湖蓝布往她手里塞:“给你的,做件新衣裳。”

傻妞愣了愣,摸着绸布的软滑,眼睛突然红了:“我有新衣裳,不用买……”

“穿!”杨永革捏了捏她的脸,“咱现在是‘豆香居’的掌柜,得穿体面点。等府城的生意做起来了,我带你去城里的首饰铺,给你买支银簪子。”

傻妞吸了吸鼻子,把布往怀里抱:“我不买银簪子,咱把钱存起来,再盖间厢房,给伙计们住。现在他们挤在老院的工棚里,太委屈了。”

杨永革心里一暖,刚想说啥,就见赵老实牵着两头小猪崽进来了,猪崽哼哼唧唧的,一身黑毛,圆滚滚的像两个小团子。“给你们送猪崽来了!”赵老实笑着说,“这俩是最壮的,喂好了年底能长两百斤!”

傻妞赶紧往猪圈那边指——瓦匠果然把猪圈盖好了,圈里铺着干草,还砌了个食槽。“快把它们放进去!”她喊着,跟着赵老实往猪圈跑,猪崽刚进圈就往食槽里钻,傻妞赶紧舀了勺豆渣倒进去,看着它们吧唧吧唧吃,笑得眼睛都眯了。

晚饭时,傻妞娘炖了豆腐丸子,炒了香椿拌豆腐,还蒸了桂花米粉,摆了满满一桌。伙计们都在工房的小桌上吃,春桃抱着张婆婆的小孙子,用小勺喂他吃米粉,小家伙吃得满嘴都是,“咿咿呀呀”地笑。

傻妞爹喝了口酒,看着满桌的菜,又看了看新屋的梁,突然叹了口气:“以前在兵营时,我总怕这丫头嫁不出去,没想到现在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永革,多亏了你。”

杨永革赶紧给傻妞爹添了杯酒:“叔,该谢傻妞才对。要不是她心实,肯信我这外乡人,我也做不成这些事。”

傻妞正往嘴里扒拉米粉,闻言抬起头,嘴里还塞得鼓鼓的:“都是一家人,谢啥!”她往杨永革碗里夹了个豆腐丸子,“快吃,凉了不好吃。”

夜里,杨永革躺在新炕上,听着窗外猪崽的哼哼声、驴棚里豆宝的嚼食声,还有傻妞匀匀的呼吸声,突然觉得这日子就像炖在锅里的豆腐,慢慢熬着,熬出了豆香,熬出了暖,熬出了数不完的盼头。

接下来的日子,作坊里更忙了。王掌柜雇的马车每天天不亮就来,拉走米粉和豆腐,往县里、府城送;新雇的两个伙计也上工了,一个帮着推磨,一个跟着二柱去镇上拉豆子;傻妞则天天守在工房,一会儿看看米粉蒸得够不够嫩,一会儿瞅瞅豆腐切得匀不匀,手里的小账本记了一本又一本。

有天傍晚,杨永革算完账,往炕上一坐,傻妞凑过来,神秘兮兮地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打开来,里面是五锭新银子。“你看!”她压低声音,“这是这个月赚的!加上以前的,快两百两了!”

杨永革笑着点头:“够再添两台石磨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添石磨了!”傻妞把银子往匣子里放,“咱存着!等冬天来了,给村里的穷人送点米和面。张婆婆说,去年冬天有户人家没粮,靠挖野菜过的冬。”

杨永革愣了愣,随即笑了——他的傻妞,看着一门心思钻在银子里,心却软得像嫩豆腐。

没过几天,县里的石磨送来了,两台新磨摆在工房,跟原来的两台并排,看着就气派。王掌柜也来了,还带来个府城来的先生,说是给“豆香居”写牌匾的。先生挥毫泼墨,“豆香居”三个大字写得龙飞凤舞,晾干了往院门口一挂,红漆木牌配着金粉字,比原来的粗布幌子体面多了。

挂牌匾那天,村里人都来道贺,张婆婆拄着拐杖,给傻妞塞了双新做的布鞋:“妞啊,这鞋软,你天天在工房转,穿着舒服。”春桃的男人则扛来两捆新劈的柴禾,往灶房旁一放:“掌柜的,这柴干,烧起来旺。”

傻妞看着院里的人,又看了看身旁的杨永革,突然觉得眼眶发热——以前村里人总说她傻,说她没人要,现在却个个记着她的好。她往杨永革手里塞了块刚炸好的豆腐泡:“快吃,热乎。”

杨永革咬了口豆腐泡,脆生生的,香得很。他往远处瞅,夕阳把“豆香居”的牌匾染成了金红色,马车刚从院门口离开,车斗里的米粉和豆腐透着白,像堆着团云;工房里的石磨还在转,“咯吱咯吱”的,混着伙计们的笑谈声,飘得老远。

傻妞突然拽了拽他的袖子:“杨永革,你说咱以后能把‘豆香居’开到府城去不?”

杨永革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笑着点头:“能。只要你想,咱就去。”

傻妞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伸手往怀里摸,摸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她攒的桂花,她往杨永革手里塞了一小撮:“给你闻,香不?等开到府城,咱就在铺子里摆个大缸,天天泡桂花茶,给来买豆腐的人喝。”

杨永革捏着桂花,香得心里都软了。风从院门口吹进来,带着牌匾上的漆香,带着工房里的豆香,带着傻妞发间的皂角香,暖得像春阳。他知道,这日子啊,就像石磨里不停转的浆,只要肯下力气,肯用心,就总能磨出细匀的甜,漫过街巷,漫过岁月,漫得老远老远。

夜里,傻妞又趴在炕上数银子,数着数着就困了,头歪在银匣上睡着了。杨永革轻轻把她抱到炕上,给她盖好被子,自己则坐在炕沿,看着窗外的月光——月光落在“豆香居”的牌匾上,亮闪闪的;落在工房的石磨上,亮闪闪的;落在傻妞含笑的脸上,也亮闪闪的。他突然觉得,这辈子这样过,真好。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