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 > 第87章 食谱换银·米粉初成

第八十七章:食谱换银·米粉初成

做豆腐的营生走上正轨时,杨永革数了数钱匣子里的银子,竟已有三十多锭。傻妞每天傍晚都要把银子倒在炕上数,手指扒拉着银锭子,“哗啦哗啦”响,数完又小心翼翼裹进布巾,塞回炕席底下,嘴角的笑能挂到天黑。

“光卖豆腐不行。”这天夜里,杨永革看着院里伙计们往牛车上装豆腐,忽然跟傻妞说。牛车是王掌柜派来的,每天天不亮就到,装了豆腐往镇上赶,这阵子邻村的饭馆也来搭车,车斗里堆得满满当当,连车辕上都挂着两个布兜。

傻妞正往银锭上哈气,用布巾擦得发亮:“咋不行?这银子不是越攒越多?”她把银锭往桌上一放,“你看,都能打副银镯子了。”

“能赚更多。”杨永革往镇上的方向指,“王掌柜的聚福楼,每天用豆腐做的菜就那两样,炒豆腐、炖豆腐,吃多了客人就腻了。咱要是给他们想几道新菜,让豆腐能卖出更高的价,他能不给咱好处?”

傻妞眼睛一亮:“你是说,拿做菜的法子换银子?”

“对。”杨永革点头,“我以前在……在老家时,跟饭馆的师傅学过几手,能把豆腐做出花来。”他怕提现代的事露馅,赶紧转了话头,“明天咱去聚福楼,跟王掌柜说说。”

第二天一早,傻妞特意换了件新做的枣红绸褂,头上系着杨永革给她买的花钗,揣着两小块刚凝的嫩豆腐,跟着杨永革往镇上走。聚福楼的伙计见他们来,赶紧往里迎:“杨大哥,傻妞掌柜的,快请进!王掌柜正念叨你们呢!”

王掌柜从柜台后迎出来,手里还捏着本账册:“你们可算来了!昨儿的豆腐卖得俏,邻街的福顺楼掌柜还来问,能不能匀他点。”

“匀不得。”傻妞赶紧摆手,把手里的嫩豆腐往桌上放,“这是今儿的新豆腐,嫩得很。”

杨永革笑着接话:“王掌柜,今儿来,是有件事跟你商量。我琢磨着,豆腐总炒着炖着吃没意思,想给你添几道新菜。”

王掌柜眼睛一亮,往椅子上让他们:“哦?啥新菜?”

“先给你露一手‘麻婆豆腐’。”杨永革往灶房走,“借你家的锅用用。”

灶房里的师傅赶紧让开地方,杨永革挽起袖子,先把嫩豆腐切成小方块,用温水焯了焯;又切了点姜末、葱花,从怀里摸出个小布包——是他让傻妞娘晒的干辣椒磨的粉,撒了点在油锅里。油“滋啦”一响,香味立刻飘了出来,傻妞凑在门口瞅,眼睛瞪得溜圆。

“再放点肉末。”杨永革往锅里放了勺肉末,炒得变色,又倒了点酱油,最后把豆腐倒进去,轻轻推匀,撒了把葱花,“成了。”

一盘麻婆豆腐端上桌,红的辣椒、绿的葱花、白的豆腐,看着就馋人。王掌柜夹了块尝,辣得直吸气,却停不下筷子:“香!够味!这菜准能卖得火!”

“还有两道。”杨永革又做了道“香椿拌豆腐”,嫩豆腐拌着切碎的香椿,撒点盐,清清爽爽;再做了道“豆腐丸子”,把老豆腐捏碎了,拌上肉末、面粉,搓成丸子炸得金黄。

三道菜摆上桌,王掌柜每样尝了尝,拍着大腿喊:“好!就这三道菜!杨兄弟,你说吧,要多少银子?”

“一道菜三两,三道九两。”杨永革说,“以后这菜要是卖得好,每月再给我一两银子的方子钱就行。”

“值!太值了!”王掌柜赶紧往柜台跑,取了九锭银子递过来,“这是现银!方子钱我记在账上,每月给你送过去!”他又喊伙计,“快把这三道菜端给客人尝尝!就说新出的豆腐宴!”

傻妞把银子揣进怀里,手按在布兜上,笑得合不拢嘴。从聚福楼出来,她拽着杨永革的胳膊直蹦:“你真厉害!做菜也能换银子!”

“这才刚开始。”杨永革笑着说,“我还想做道‘猪肉炖粉条’,可惜没粉条。”

“粉条是啥?”傻妞问。

“是用红薯或者土豆做的,跟面条似的,炖在肉里香。”杨永革叹了口气,“这儿怕是没有。”

“没有咱就自己做!”傻妞梗着脖子,“你说咋做,咱就咋做!”

正说着,迎面撞上福顺楼的掌柜,他笑着拱手:“傻妞掌柜的,杨兄弟,听说你们给聚福楼弄了新菜?能不能也给我家弄两道?我给你加钱!”

杨永革想了想,说:“给你做道‘小葱拌豆腐’和‘炸豆腐泡’吧,一道菜四两银子。”

福顺楼掌柜二话不说,赶紧掏钱。杨永革在福顺楼又露了两手,等离开时,傻妞怀里的银子又多了八锭,加起来竟有十七锭。

“这下能买两头驴了!”傻妞抱着银子往家走,脚步都飘了。

回到村里,杨永革心里还惦记着粉条。他蹲在院里瞅着泡黄豆的缸,突然想起啥,往村长家跑——赵老实家种着几亩水稻,或许能想法子做米粉。

“做米粉?”赵老实正蹲在院里编筐,闻言愣了,“大米咋能做面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能。”杨永革说,“把大米泡软了,磨成浆,蒸成薄饼,再切成条,就是米粉了。煮着吃、炒着吃都行。”

赵老实挠了挠头:“村里的大米金贵,都是过年才舍得吃,哪能拿来磨浆?”

“镇上有钱人家多。”杨永革说,“咱做了米粉,卖给饭馆,准能赚钱。你要是信我,就先给我弄两袋大米试试。”

傻妞在旁边帮腔:“我男人说能行就准行!村长,你就给点大米吧!赚了钱分你点!”

赵老实被说动了,从仓房里扛了两袋大米出来:“试试就试试!要是赔了,可别找我!”

杨永革把大米泡在缸里,泡了大半天,直到米粒涨得胖乎乎的,才倒进石磨里磨。傻妞扶着磨柄推,磨眼里的米浆慢慢淌出来,乳白的,比豆浆还稠。“这能做成面条?”傻妞娘凑过来瞅,一脸怀疑。

“得蒸。”杨永革找了块干净的粗布,铺在蒸笼里,倒了层米浆,蒸了一炷香的功夫,揭开盖,布上凝了张薄薄的米饼,揭下来晾了晾,再切成细条——米粉就成了。

“真成了!”傻妞拿起一根米粉瞅,像细面条似的,“能吃不?”

杨永革煮了碗米粉,撒了点葱花,递给傻妞:“尝尝。”

傻妞吸溜着吃了两口,眼睛亮了:“滑溜溜的!比面条好吃!”

村里人听说杨永革用大米做了“面条”,都跑来看。张婆婆捏了根瞅:“这大米多金贵,咋能这么糟践?过年才能吃上一碗白米饭,这倒好,直接做成条了。”

“镇上人有钱,吃得起。”杨永革说,“明天我给王掌柜送去尝尝。”

第二天一早,杨永革带着米粉去了聚福楼。王掌柜煮了一碗尝,直点头:“这米粉滑嫩!比面条清爽!给我来十斤!以后每天都给我送!”他又说,“你要是能做粉条,我也收!还有,送黄豆的时候,顺便给我带几袋大米来,我也想试试自己做米粉。”

“粉条暂时做不了,米粉管够。”杨永革说,“不过大米得加钱,还有,你得帮我去县里收黄豆,村里的黄豆快不够用了。”

“行!”王掌柜一口答应,“大米按市价给你,黄豆我让伙计去县里收,多少都给你拉来!”

从镇上回来,杨永革跟傻妞算了算账,加上卖食谱的银子、卖豆腐的银子,竟已有一百多锭。傻妞把银子倒在炕上,摆得整整齐齐,像铺了层银砖。“咱有一百两了!”她拽着杨永革的手喊,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

“是呢。”杨永革笑着说,“够盖个大工房了,把磨豆腐、做米粉的活都挪进去,咱也能住得宽敞点。”

他去找赵老实商量,赵老实却摆手:“刚有俩钱就盖房?万一以后生意不好了,银子都砸进去了咋办?”

傻妞爹娘也劝:“再等等吧,过几个月,等黄豆收了,生意更稳了再盖。”

杨永革想想也是,就把盖房的事搁了下来。可傻妞却像变了个人,以前天天在院里指挥伙计干活,现在竟啥也不干了,每天吃过饭就往炕上一坐,把银子倒出来数,数完又裹起来,嘴角笑得合不拢嘴。

“杨永革,你看咱有这么多银子。”她把银子往杨永革跟前推,“都是你挣的。”

“也有你的功劳。”杨永革笑着说,“要是没有你当掌柜的管着,哪能攒下这么多?”

“才不是。”傻妞往他怀里钻,“是我有福气,找着你了。”她抬头瞅着杨永革,眼睛亮晶晶的,“以前村里人都说我傻,没人敢要我,现在我有银子了,有你了,比谁都强。”

杨永革摸着她的辫子,心里暖烘烘的。窗外的伙计们正推着石磨磨豆浆,“咯吱咯吱”响;院里的黑驴“豆宝”在棚里嚼着草料,“咴咴”叫两声;傻妞娘在灶房里蒸米粉,香味飘得满院都是。

傻妞又开始数银子,手指扒拉着银锭子,数得认真。杨永革靠在炕沿上瞅着她,突然觉得,这日子就像刚磨好的米粉,滑溜溜的,暖乎乎的,往后的日子还长,慢慢过,准能磨出更多的甜来。

“等过了年,咱就盖房。”杨永革说,“盖个大院子,给你留间专门数银子的屋。”

傻妞“噗嗤”笑了,把银子往布巾里裹:“不数了!咱明天再去给王掌柜送米粉,再赚点银子!”她拽着杨永革往院里跑,“我去帮着磨米浆!”

院里的阳光正好,照在傻妞的红绸褂子上,亮闪闪的。伙计们见她来了,都笑着喊:“掌柜的来了!”

傻妞叉着腰喊:“好好干!月底给你们发银子!”

杨永革站在旁边笑,风从院门口吹进来,带着米粉的香,也带着傻妞的笑声。他突然觉得,这一百两银子不算啥,有个能跟他一起数银子、一起琢磨过日子的傻妞,才是真的福气。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