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 > 第52章 社区“时光回响壁”与岁月沉淀的共鸣长卷

第五十二章:社区“时光回响壁”与岁月沉淀的共鸣长卷

小满时节,社区的老槐树已经枝繁叶茂,浓密的绿荫在地上铺出片清凉。石蛋正踩着脚手架,往树干上固定块巨大的木板,木板是用杨永革珍藏多年的老松木做的,表面被砂纸打磨得光滑,边缘却特意保留了些树结,像时光留下的小眼睛。“这叫‘时光回响壁’,”他用粉笔在木板上画着格子,粉笔灰落在肩头,像落了层细雪,“李奶奶说,把想说的话写在上面,风吹过的时候,就能听见过去的回答。”

树下的空地上,几个老人正围着张旧木桌商量着什么。桌上摆着些泛黄的物件:十年前的“四季窗”木框、石蛋的第一只萤火虫罐子、周砚田给老三换过的红绳辫、王大爷刻着日期的鹅卵石、张大妈拼布上的“同心结”、杨永革编了十年的竹篮,还有李淑琴那把带缺口的剪刀。这些物件被阳光晒得发烫,仿佛还残留着当年的温度。

李淑琴坐在藤椅上,手里摩挲着块海棠花布,布上的“春”字已经褪色,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认真。“这回响壁啊,得让每个季节都留下声音,”她指着木板上的格子,“春天的格子写期待,夏天的写热闹,秋天的写收获,冬天的写温暖,就像咱们的日子,少了哪个季节的声儿,都不完整。”藤椅的扶手缠着蓝布条,是张大妈去年新换的,比十年前的更厚实。

杨永革正往木板边缘钉竹条,竹条是用当年编“麻花篮”剩下的篾条削的,泛着淡淡的黄。“部落里有‘回声石’,”他用锤子轻轻敲打钉子,动作比十年前慢了些,却依旧稳当,“对着石头喊出心事,山风会把话带到想去的地方。这木板也一样,写上去的字,会跟着老槐树的年轮转,转着转着就成了故事。”

张大妈拎着个针线笸箩走过来,笸箩里装着各色粉笔和马克笔,笔杆上都缠着布条防滑,是她特意给孩子们准备的。“我给笔杆缠了不同颜色的布,”她把笸箩放在树下的石桌上,石桌的裂缝里还嵌着去年的南瓜籽,“春天用绿布笔,夏天用蓝布笔,秋天用黄布笔,冬天用红布笔,写出来的字啊,都带着季节的颜色。”

周砚田抱着个陶罐走来,罐里装着清水,他在罐口系了根红绳,绳尾拴着片海棠花瓣,是今早从树下捡的。“这水是用来洗笔的,”他把陶罐放在木板旁,旁边摆着块磨得光滑的鹅卵石当砚台,“用海棠树下的井水,混着晨露,写出来的字才够润,就像我酿的青梅酒,得沾足了四季的水汽才够味。”老三的重孙子“小团”跟在他脚边,脖子上的红绳辫系着个小木板,上面刻着“护林员”三个字,是石蛋的手笔。

王大爷被石蛋搀扶着走到木板前,他手里攥着块新磨的鹅卵石,石面上用红漆画着个大大的笑脸,比十年前的更精神。“我要写第一句话,”他颤巍巍地接过张大妈递来的红布笔,笔尖在阳光下闪着光,“就写‘老伙计们,我还在呢’,让风带给那些走了的老邻居。”他的声音比十年前更轻,却像块石头落进水里,在每个人心里荡起涟漪。

“时光回响壁”的 idea源于石蛋整理旧物时发现的那本“收藏册”。册子里的字迹有的已经模糊,有的被水洇过,却清晰地记着每个物件的故事:2014年3月15日,石蛋的糖纸灯笼挂在海棠树上;2016年7月28日,周砚田的萤火虫罐子装了17只虫子;2018年9月10日,张大妈的芝麻糖剩了3块;2020年12月22日,王大爷的烤红薯皮埋在菜地里……这些细碎的记录让石蛋突然想:要是能有个地方,让过去和现在说说话,该多好。

启动仪式定在周末午后,社区的老老少少都来了。孩子们围着“时光回响壁”叽叽喳喳,手里攥着缠着彩布的笔,像握着根根魔法棒。老人们坐在藤椅上,看着木板上的空白格子,眼神里藏着说不完的话,像藏了一肚子的酒,就等着开封的那一刻。

王大爷第一个走到木板前,石蛋扶着他的手,在冬天的格子里写下那句话:“老伙计们,我还在呢。”写完后,他对着木板吹了口气,像在把话送出去,然后笑了,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朵盛开的菊花。“听见了吗?”他对着风的方向喊,“我还能晒太阳,还能磨石头,还能看着石蛋这小子折腾呢!”

李淑琴接着写,她选了春天的格子,用绿布笔写下:“海棠花又开了,香包还在衣柜里,你们的衣服我还能补。”她的字迹比十年前更瘦,却依旧有力,笔尖在木板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响,像在剪窗花。写完后,她轻轻抚摸着木板上的字,像在抚摸那些逝去的时光。

杨永革选了秋天的格子,用黄布笔写下:“今年的野栗子收了八筐,够石蛋烤着吃一冬天,部落的老槐树也结果了。”他特意在“部落”两个字下面画了道横线,像在强调什么。写完后,他往木板旁的土里埋了颗野栗子,说:“让它长棵小树苗,陪着老槐树,就像我陪着你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大妈选了夏天的格子,用蓝布笔写下:“缝纫机还能转,碎布头攒了满满一箱,给石蛋的孩子做小衣服够了。”她的字带着点颤,却一笔一划很认真,写完后从笸箩里掏出块碎布头,塞进木板的缝隙里:“给字盖点布,免得被雨淋着,就像给熟睡的孩子盖被子。”

周砚田选了冬天的格子,用红布笔写下:“青梅酒埋了二十坛,等石蛋结婚那天开封,老三的重孙子都能打鸣了。”他特意在“二十坛”旁边画了个小酒杯,像在邀请谁来喝。写完后,他把罐子里的清水洒在木板下的土里,说:“给字浇点水,长得更结实,就像给小苗浇水。”

石蛋最后写,他在木板最中间的格子里,用四种颜色的笔写了同一个词:“在一起”。红色的“在”,绿色的“一”,蓝色的“起”,黄色的“”(他特意留了个空,说要等新生命来补)。“这是十年前画在‘团圆图’上的词,”他退后一步,看着木板上的字,眼睛亮闪闪的,“现在写在这里,以后不管谁来,都知道咱们社区的规矩——日子可以老,‘在一起’不能老。”

孩子们也跟着写起来。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在春天的格子里画了朵花,说:“这是海棠花,送给李奶奶。”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在夏天的格子里画了只萤火虫,说:“这是石蛋哥当年的罐子,会发光。”最小的那个小女孩在秋天的格子里画了个南瓜,说:“这是张奶奶教我画的,甜甜的。”

午后的风突然吹起来,老槐树的叶子“哗啦啦”响,像在念着木板上的字。石蛋听见李淑琴的声音混在风里:“当年的海棠香包,石蛋现在还带着呢。”又听见杨永革的声音:“部落的藤篮,石蛋编得比我好。”还有张大妈的声音:“石蛋的棉袄,针脚比当年密多了。”周砚田的声音:“石蛋现在会酿酒了,比我的香。”王大爷的声音:“石蛋磨的石头,比我的笑脸圆。”

他突然明白,这“时光回响壁”不是用来写的,是用来听的。你写下去的是字,风吹来的是回忆;你留下的是笔迹,时光还给你的是共鸣。就像老槐树的根,在地下缠了十年,终于在某个有风的午后,把彼此的心事都翻了出来,晒在太阳底下,暖烘烘的。

傍晚时,大家坐在老槐树下,分吃张大妈做的“四季饼”:春天的艾草饼,夏天的薄荷饼,秋天的芝麻饼,冬天的红糖饼。饼的形状和十年前一模一样,只是这次多了些小小的、带着花边的饼,是孩子们学着做的,歪歪扭扭的,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等明年,”李淑琴咬了口艾草饼,饼香混着槐花香在嘴里散开,“咱们给回响壁搭个棚子,免得被雨淋着,就像当年给‘四季窗’糊棉纸。”

“我来搭,”杨永革接话,往石蛋碗里放了块芝麻饼,“用新劈的竹篾,比当年的结实。”

“我来糊布,”张大妈笑着说,“用新攒的碎花布,比蓝印花布好看。”

“我来酿酒,”周砚田举起酒杯,里面是今年新酿的米酒,“埋在棚子底下,明年开封时,酒香能把字都熏醉。”

“我来磨石头,”王大爷颤巍巍地说,手里还攥着那块笑脸石,“给棚子角压着,免得被风刮跑,就像当年压酸菜坛。”

石蛋看着大家,突然觉得“时光回响壁”不是块木板,是面镜子。照见了十年前的他们,也照见了十年后的自己;照见了老去的岁月,也照见了不老的牵挂。那些写在木板上的字,会被雨水冲刷,会被阳光晒褪色,却会像老槐树的年轮,一圈圈刻在心里,永远擦不掉。

暮色漫上来时,孩子们在回响壁前玩起了“传声筒”游戏,对着木板喊出自己的名字,听风把名字吹回来。石蛋听见最小的那个女孩喊:“我叫小棠,像海棠花的棠!”风把“棠”字吹回来,混着李淑琴年轻时的笑声,像朵花落在心尖上。

杨永革开始收拾工具,他把锤子和钉子放进当年的藤筐,筐里的柏枝扫帚还在,只是绿芽变成了深褐色。“明天我来给木板刷层漆,”他对石蛋说,“防水的,能挺十年。”

张大妈把彩笔收进针线笸箩,笸箩里的顶针换了个新的,却依旧带着点线头。“我把笔都泡在清水里,”她说,“明天晾干了,孩子们还能用。”

周砚田把空陶罐抱起来,罐底的水渍在地上印出个圆,像轮小月亮。“我去打点新水,”他说,“明天一早,回响壁就能喝到新水了。”

王大爷被石蛋搀扶着往家走,手里的笑脸石在暮色里闪着光。“等我走了,”他突然说,“就把我磨的石头都摆在回响壁前,当我的‘回声’。”

石蛋没说话,只是把王大爷的手攥得更紧了些。

李淑琴最后一个离开,她回头望了眼“时光回响壁”,木板上的字在暮色里渐渐模糊,却像一颗颗星星,在老槐树下亮着。她突然想起十年前那个飘雪的除夕,大家挤在炕上盖着一床棉被,石蛋枕着杨永革的胳膊,张大妈靠在她肩上,周砚田的脚边蜷着老三,王大爷打着呼噜——原来那些瞬间,早就变成了回响壁上的字,等着被风一遍遍念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夜深了,社区的灯次第熄灭,只有“时光回响壁”还浸在月光里。老槐树的影子落在木板上,像在字上盖了个章,章上写着“岁月认证”。风穿过树叶的缝隙,带着木板上的字飘向远方:“在一起……在一起……”

石蛋躺在床上,听见窗外的风声,突然觉得这声音很熟悉——像十年前除夕夜的鞭炮声,像九年前春日手作集的笑声,像八年前夏夜纳凉会的蝉鸣,像七年前秋日丰收会的欢呼,像六年前冬日故事会的炉火声,像五年前四季风物展的赞叹声,像四年前岁月收藏馆的脚步声,像三年前团圆长卷宴的碰杯声,像两年前新芽角的铃铛声,像一年前此刻的心跳声。

原来所有的声音都没有消失,只是变成了风,在某个不经意的午后,回来看看。

第二天一早,石蛋第一个跑到回响壁前,发现木板最中间的空格里,多了个小小的“心”形,是用晨露画的,太阳一出来就慢慢消失了,却在木板上留下了淡淡的痕。

他突然笑了,知道这是谁的回答。

日子还在继续,就像老槐树还在生长。“时光回响壁”上的字会慢慢褪色,却会在每个人的心里长出新的字;木板会慢慢腐朽,却会在社区的故事里长出新的板。而那些藏在风里的回响,会年复一年地回来,告诉每个新来的人:这里的岁月会老,但温暖不会;这里的人会走,但“在一起”会留下。

石蛋往回响壁旁的土里埋了颗新的南瓜籽,他知道,明年春天,这里会冒出棵小苗,像当年他第一次种下的那样,带着所有人的期待,慢慢长大,长成又一个十年,又一段故事,又一面写满“在一起”的时光回响壁。

而老槐树,会一直站在这里,听着风里的故事,看着土里的新芽,把岁月的回响,一遍遍地,传给下一个春天。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