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 > 第4章 象棋盘上的裂痕与蓝布衫的温度

第四章:象棋盘上的裂痕与蓝布衫的温度

李淑琴把最后一片南瓜糕放进蒸笼时,手机在灶台上震了震。社区网格员小林发来条微信:“琴姐,杨师傅在象棋室晕倒了,刚被送医院,你要不要来看看?”

蒸汽“腾”地裹住手机屏幕,她手指在“回复”键上悬了三秒,终究还是敲了“马上到”。笼屉里的南瓜香混着枣甜味漫出来,她往保温桶里装了满满一桶,心里像被蒸汽熏过似的,闷闷的。

医院走廊的消毒水味呛得人鼻头发酸。杨永革躺在病床上,脸色蜡黄得像张旧报纸,头顶的白发被汗水濡湿,贴在头皮上。他女儿从深圳赶来了,正趴在床边抹眼泪,见李淑琴进来,赶紧站起来:“您是我爸常说的李阿姨吧?谢谢您能来。”

“他咋样了?”李淑琴把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目光落在输液管上,药水正一滴滴往血管里渗,像在给这具衰老的身体续弦。

“医生说劳累过度,加上血压飙太高,得住院观察几天。”女儿红着眼圈,“我爸这阵子魔怔了,天天早上去公园等您,等不着就去象棋室打谱,说要赢遍樟木头的老头,让您刮目相看。”

李淑琴的心猛地沉了沉。她想起前几天在菜市场碰见象棋队的老张,说杨永革最近总跟人下盲棋,输了就掀棋盘,像头炸毛的刺猬。当时只当是老头好胜,没承想是在较这股劲。

“他醒了吗?”她问。

“刚醒,还迷糊着呢。”女儿往旁边挪了挪,“您坐会儿吧,我去叫护士。”

病房里只剩她和杨永革。他眼皮动了动,喉结滚了滚,突然睁开眼,浑浊的眼珠直勾勾盯着天花板:“淑琴……是你吗?”

“是我。”她在床边坐下,“给你带了南瓜糕,李奶奶做的,你尝尝?”

“李奶奶……”他扯了扯嘴角,笑里带着点苦,“她倒总在你跟前。”

“你先养好身体。”她打开保温桶,南瓜糕的甜香漫出来,“医生说你得清淡饮食,这个正好。”

他没接,只是盯着她:“淑琴,我知道我笨,不会说好听的,也不会做南瓜糕……但我是真心想跟你搭个伙。”

输液管里的药水还在滴,“滴答”声敲得人心里发紧。李淑琴想起他车把上的塑料玫瑰,想起他保温桶里的甜豆浆,想起他掀棋盘时梗着的脖子——这老头像盘没下完的棋,看着横冲直撞,实则藏着股子笨拙的认真。

“先吃点东西。”她舀了块南瓜糕递到他嘴边,“有啥话等你好了再说。”

他张嘴咬住,没牙的牙床慢慢磨着,南瓜的甜混着药味在病房里散开。“真甜。”他含糊地说,眼角有亮晶晶的东西滚下来,“比我闺女买的进口蛋糕还甜。”

正喂着,病房门被推开,李奶奶拎着布包站在门口,蓝布衫上沾着点面粉。“琴姐,我来送……”她的话卡在喉咙里,布包“咚”地撞在门框上,里面的搪瓷碗发出“哐当”声。

“李奶奶你咋来了?”李淑琴赶紧站起来。

“我听小林说老杨住院了,”李奶奶走进来,把布包往床头柜上一放,露出里面的小米粥,“给你带了点粥,比甜腻腻的糕好消化。”她没看杨永革,却把小米粥往他手边推了推。

杨永革转过头,盯着墙纸上的花纹,像没看见。病房里的空气突然僵住,南瓜香和小米香混在一起,竟有点呛人。

“我得回去直播了,”李淑琴看了看表,“李奶奶,要不你在这照看会儿?”

“我凭啥照看他?”李奶奶的声音陡然拔高,手里的布包攥得变了形,“他不是有闺女吗?”

“我下午的高铁回去,公司那边催得紧。”杨永革的女儿正好进来,听见这话红了眼,“我爸这情况……”

“行了。”李淑琴打断她,“李奶奶,就当帮我个忙,我直播完就过来换你。”

李奶奶没说话,只是从布包里掏出个小瓷勺,往小米粥里搅了搅。杨永革突然开口,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不用麻烦李奶奶,我自己能行。”

“你行个屁!”李奶奶猛地回头,蓝布衫的袖子扫过床头柜,差点碰倒输液架,“躺床上连粥都喝不上,还逞啥能?”

杨永革的脸“腾”地红了,从耳根红到脖子,像被人掀了棋盘的老头。李淑琴赶紧打圆场:“李奶奶心善,就是嘴硬,杨师傅你别往心里去。”

她匆匆离开病房,走廊里还能听见李奶奶的声音:“粥得搅开了喝,凉了伤胃……跟你说你也不懂,年轻时肯定没吃过苦……”

下午的直播李淑琴有点心不在焉。教大家做南瓜饼时,面粉放多了,面团硬得像石头;讲“蝴蝶飞”的动作要领时,差点顺拐。直播间的粉丝看出她不对劲,弹幕刷着“琴姐累了”“早点休息”,还有人问“李奶奶咋没来”。

“她在医院帮忙呢。”李淑琴对着镜头笑了笑,眼角的纹没舒展开,“今天早点下播,家人们早点休息。”

关了直播往医院赶,路过菜市场时,看见张大妈在买苹果,说要给杨永革送去。“琴姐,你说这老杨,早不晕晚不晕,偏赶在才艺展前晕,”张大妈往塑料袋里装苹果,“他还跟我打赌,说要在才艺展上给你献花呢,买的还是真玫瑰,藏在象棋室的柜子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淑琴的心像被苹果撞了下,闷闷的。她想起杨永革掀棋盘时,总有人喊“老杨输不起”,可谁也没看见他深夜在象棋室打谱的样子——老张说,他台灯总亮到后半夜,棋盘上的棋子被摸得发亮。

到了病房,李奶奶正坐在床边织毛衣,竹针“嗒嗒”响。杨永革靠在床头,手里捧着本象棋谱,目光却瞟着李奶奶的毛线团——是团天蓝色的线,像李奶奶布衫的颜色。

“我来了。”李淑琴把带来的苹果放在桌上,“你回去歇会儿吧。”

“不急。”李奶奶没抬头,竹针穿过毛线,“等他把粥喝完。”

杨永革突然把象棋谱往床头柜上一放:“我不喝了。”

“不喝也得喝!”李奶奶放下毛衣,舀起一勺粥递到他嘴边,“你当住院是啥好事?不想早点好是不是?”

他没张嘴,只是盯着她。李奶奶的手僵在半空,蓝布衫的领口微微起伏。病房里静得能听见毛线团滚动的声音,李淑琴突然觉得,这俩老头老太太像盘下了二十年的棋,楚河汉界早就模糊了,却还在那较着劲。

“我来吧。”李淑琴接过勺子,刚要喂,杨永革突然张口咬住,囫囵咽了下去。

李奶奶收拾布包时,竹针不小心掉在地上,滚到杨永革床底下。她弯腰去捡,头发扫过他的手背,像片羽毛轻轻蹭过。杨永革的手猛地抖了下,输液管里的药水都晃了晃。

“走了。”李奶奶捡起竹针,没回头,蓝布衫的衣角扫过门框,像句没说出口的话。

“她织的毛衣……”杨永革突然开口,目光追着那抹蓝色,“是给她孙子的?”

“是给社区流浪猫织的小窝。”李淑琴笑了,“她说猫冬天怕冷。”

杨永革没说话,只是重新拿起象棋谱,指尖在“马走日”的字样上摩挲。窗外的夕阳照进来,给他的白发镀上金边,倒比平时柔和了许多。

接下来的几天,李淑琴和李奶奶轮流去医院照看。李淑琴上午去,带李奶奶做的南瓜糕;李奶奶下午去,带自己熬的小米粥。两人碰面时不说话,却总在病房门口错开半步,像两只互相绕着走的猫。

杨永革渐渐能下床了,李淑琴就扶他去走廊散步。他走得慢,一步三晃,却总爱往象棋室的方向拐。“想去看看?”李淑琴问。

“嗯。”他点头,眼睛亮了点。

象棋室里空荡荡的,只有老张在打谱。见他们进来,老张赶紧站起来:“老杨你可算来了!你那盘‘仙人指路’还没下完呢!”

杨永革走到棋盘前,手指在“兵”的位置敲了敲:“我走这步。”

“我走炮。”老张配合地挪了挪棋子。

两人你来我往,李淑琴在旁边看着,突然发现杨永革下棋时眼睛里有光,像年轻时的模样。下到一半,他突然抬头:“淑琴,你说我要是早点学跳广场舞,是不是……”

“下棋挺好。”李淑琴打断他,“各有各的活法。”

老张在旁边打圆场:“老杨象棋下得好,琴姐广场舞跳得好,都是能人!”

杨永革笑了,没牙的嘴豁着,倒比平时顺眼多了。

出院那天,杨永革的女儿要接他去深圳,他摆摆手:“不去,我在樟木头住惯了。”

“那我请个护工?”

“不用。”他往李淑琴和李奶奶的方向看了看,“我自己能行。”

李奶奶突然从布包里掏出串钥匙:“我那间老屋跟你住的小区隔条街,钥匙你拿着,中午过去吃饭,我给你熬粥。”

杨永革愣住了,钥匙串上挂着个小象棋,是木头刻的,磨得光溜溜的。“我……”

“别废话。”李奶奶把钥匙往他手里一塞,“再掀棋盘我可不伺候。”

他攥着钥匙,指腹在象棋上摩挲,突然笑了,笑得像个拿到糖的孩子。

李淑琴站在旁边看着,突然觉得这画面挺好看——蓝布衫的老太太,白头发的老头,阳光下的钥匙串,像幅没画完的画,却比任何才艺展的舞台都热闹。

回到家,她打开手机,看见杨永革发了条朋友圈,是张象棋盘的照片,配文:“马走日,象走田,日子慢慢过。”下面有点赞,李奶奶的头像排在第一个。

她笑着点了个赞,转身去阳台浇花。多肉的叶片上还挂着水珠,在阳光下闪得像星星。她想起李奶奶说的“猫冬天怕冷”,想起杨永革藏在柜子里的真玫瑰,突然觉得,这樟木头的日子,就像盘下不完的棋,看似磕磕绊绊,却藏着股子暖烘烘的认真。

至于才艺展?至于直播间的流量?好像都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明天能看见李奶奶的蓝布衫,能听见杨永革的棋盘响,能把南瓜糕的甜味,混着小米粥的香,慢慢熬进日子里。

她拿起手机,给李奶奶发了条微信:“明天教我织猫窝吧。”

很快收到回复,就俩字:“等着。”后面跟着个笑脸,歪歪扭扭的,像李奶奶织的毛线团。

李淑琴对着屏幕笑了,眼角的纹舒展开来,盛着满满的阳光。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