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 > 第103章 秋实结满枝·豆香牵南北

第一百零三章:秋实结满枝·豆香牵南北

苏州的秋来得透亮,运河边的柳树叶子黄得像撒了把金,风一吹就飘进“豆香居”的院子,落在晾豆干的竹架上,沾着点酱色,倒像片腌透了的秋叶豆干。傻妞正蹲在石榴树下摘石榴,今年的石榴结得密,枝桠都压弯了,红通通的果子挤在一起,有的裂了缝,露出玛瑙似的籽,看得人心里发甜。

“摘那个最大的!”杨永革站在梯子上,给她指最顶上的那颗石榴,足有碗口大,红得发紫。傻妞踮着脚够,裙角扫过树根的青苔,沾了点绿,指尖刚碰到石榴皮,就被汁水染得通红,像涂了胭脂。

“苏先生的船明儿就到,这颗给他当见面礼。”傻妞把石榴往竹篮里放,篮子里已经堆了半篮,都是挑拣过的,个个饱满。她想起春天时苏先生说爱喝石榴汁,特意让人在院里打了口小石臼,说要亲手给他榨石榴汁,配新做的桂花豆干。

正说着,阿秀从铺子里跑出来,辫子上还沾着点芝麻:“掌柜的,杭州的张老板派人送了两筐新摘的塘栖枇杷,说让咱做枇杷豆干!”傻妞往门口看,两个伙计正抬着筐子进来,筐里的枇杷黄澄澄的,裹着层细绒毛,像堆小月亮。

“快抬到窖里!”傻妞赶紧招呼,“用井水镇着,明儿正好给苏先生尝尝鲜。”她往阿秀手里塞了颗枇杷,“甜不?”阿秀咬了口,汁水顺着嘴角往下流,甜得直点头:“比去年的甜!这做出来的豆干,准能甜透心!”

杨永革从梯子上下来,手里拿着串红得透亮的山楂:“刚从街对面的货郎那买的,咱做山楂豆干,酸溜溜的解腻,配苏先生的老白干正好。”傻妞接过山楂,凑到鼻尖闻,酸得直皱眉,却笑出声:“就你想得周到!”

夜里的苏州浸在桂花香里,运河上的画舫挂着灯笼,像串会游的星子。傻妞坐在院里的石凳上,看杨永革用小石臼捣石榴籽,红汁顺着石臼的纹路往下淌,像条小小的红河。狗剩蹲在旁边劈柴,斧头起落间,木柴裂开的纹路里都飘着桂花香。

“苏先生要订一千斤豆干,咱得雇几个短工帮忙。”杨永革把石榴汁倒进陶罐,“我让周先生去乡下寻了,明儿一早就来。”傻妞往陶罐里撒了把冰糖:“再加点桂花蜜,这汁子准比酒还醉人。”

第二日天刚亮,码头就传来了船笛声,悠长地绕着运河转。傻妞扒着院角的栏杆看,见艘挂着“苏记”旗号的大船正往码头靠,船头站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苏先生,手里还拄着那根雕雀儿的拐杖。

“来了来了!”傻妞拽着杨永革往码头跑,裙角扫过露水,沾了点湿。苏先生刚下船,见了他俩就笑:“杨掌柜,傻妞掌柜的,可把我盼来了!”他往傻妞手里塞了个锦盒,“京城的胭脂,听说苏州的姑娘爱用这个。”

傻妞打开锦盒,里面的胭脂红得像院里的石榴,她红着脸推回去:“苏先生太客气了,咱有新做的山楂豆干,给您当见面礼!”苏先生接了豆干,往嘴里塞了块,酸得直眯眼,随即大笑:“够劲!比京城的蜜饯有风骨!”

回铺子的路上,苏先生看着沿街的景致,不住点头:“苏州的秋比京城的柔,连风里都带着甜。”傻妞指着巷口的桂花摊:“苏先生尝尝这个糖桂花,咱做豆干时加了点,香得很。”

铺子里已经忙活开了,新雇的短工们正往竹架上摆豆干,有裹了枇杷酱的嫩黄,有滚了芝麻的焦黑,还有渗了山楂汁的绯红,像把秋天的颜色都铺在了架子上。苏先生走到酱缸前,掀开缸盖闻了闻,闭着眼点头:“这酱汤里有江南的水汽,比上次的陈酱多了层活气。”

傻妞赶紧往他手里递了双竹筷:“尝尝新腌的酱豆,用今年的新黄豆做的,还加了点苏州的糟卤。”苏先生夹了颗,嚼着嚼着眼睛亮了:“这味绝了!既有北方的咸香,又有江南的糟醉,配粥准能多喝两碗!”

中午在茶馆吃饭,苏先生点了桌苏州菜,有松鼠鳜鱼、响油鳝糊,还有道莼菜羹,绿莹莹的像翡翠。傻妞往他碗里夹了块桂花豆干:“配着鱼吃,解腻。”苏先生尝了,笑着说:“我那京城的铺子,要是摆上这豆干,保准能让吃惯了卤味的老少爷们换个口味。”

饭吃到一半,李秀才摇着扇子来了,见了苏先生就拱手:“苏先生远道而来,李某敬您一杯!”他往桌上摆了张纸,正是上次写的“豆香居赋”,“听说苏先生要把这豆干卖到京城,正好把这赋也带去,让京城的文人也瞧瞧咱苏州的豆香。”

苏先生接过赋,看得连连点头:“好文采!这豆干配这赋,才算真的有了名分!”他当即拍板,要把赋印在豆干的油纸包上,“往后‘豆香居’的豆干,不光是吃食,还是件风雅物!”

下午苏先生要去逛拙政园,傻妞让阿秀跟着,说给先生当向导,顺便带些豆干当点心。杨永革则带着狗剩和短工们盘点存货,傻妞蹲在旁边记账,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混着院里的桂花香,像支温柔的曲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窖里的陈年豆干还剩五十斤,”杨永革往账本上写,“新做的枇杷豆干有两百斤,山楂的一百五,桂花的三百,够不够?”傻妞扒着算盘珠子算:“一千斤还差三百,咱让短工们加把劲,三天准能凑齐。”

正说着,王婶抱着个布包来了,里面是件给傻妞做的新棉袄,面上绣的石榴花栩栩如生。“天快凉了,给你做件厚的。”王婶摸着布面笑,“我家那小孙子天天念叨你的酸豆干,说比糖葫芦还好吃。”傻妞往她手里塞了包新做的芝麻糖豆干:“给小孙子当零嘴,甜的不酸。”

傍晚苏先生从拙政园回来,手里捧着盆红枫,叶子红得像火。“这盆枫树种在院里,秋天看正好。”他把花盆往石榴树旁放,“京城的枫叶红得烈,苏州的红得柔,倒像极了你们的豆干。”

傻妞赶紧端出冰镇的石榴汁,往里面加了片薄荷叶:“苏先生尝尝,刚榨的,加了桂花蜜。”苏先生喝了口,眼睛亮起来:“这汁子比琼浆玉液还好喝!明儿我要带两罐回京城,给我那小孙女尝尝。”

夜里关了铺子,两人坐在院里的红枫树下,听运河上的船桨声。杨永革往傻妞手里塞了块烤豆干,是用苏先生带来的京城花椒做的,麻得人舌尖发麻,却停不下来。“苏先生说明年要在京城开家‘豆香居’分号,让咱去个人掌勺。”杨永革的声音混着桂花香,软软的。

傻妞嚼着豆干笑:“让阿秀去呗,她学东西快,还懂江南的味。”她往红枫树叶上看,月光透过叶缝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像幅流动的画。“你说咱要是去了京城,能做出带京味的豆干不?”

“能。”杨永革往她肩上靠了靠,“就像在苏州能做出带苏味的豆干一样,到了京城,咱就加芝麻酱、加韭菜花,让豆干也染上皇城根的气。”傻妞被逗笑了,往他胳膊上拧了下:“就你能,先把这一千斤豆干做好再说。”

接下来的三天,铺子里忙得脚不沾地。短工们从早到晚晾豆干、翻酱缸,阿秀守着烤炉,把山楂豆干烤得外焦里嫩,狗剩则负责挑拣豆子,颗颗饱满得像小元宝。傻妞和杨永革则在灶房里熬新酱汤,往里面加了苏先生带来的京城黄酱,酱香味混着江南的桂花,浓得化不开。

第三日傍晚,一千斤豆干终于码齐了,装了满满二十个木箱,每个箱子上都贴着李秀才写的“豆香居赋”,墨香混着豆香,飘得满码头都是。苏先生带着伙计来验货,打开箱子看,见豆干码得整整齐齐,油纸包上的红戳鲜亮,满意得直点头:“就冲这品相,京城的铺子准能卖疯了!”

装船时,傻妞往每个箱子里都塞了包桂花糖,说给船上的伙计们当零嘴。苏先生握着她的手笑:“傻妞掌柜的这份心,比豆干还甜。”他从袖袋里掏出张银票:“这是订钱,余下的等豆干卖完了,我让人给你送来。”

傻妞接过银票,指尖有点抖,这是“豆香居”做的最大一笔生意,比在古镇时一年赚的还多。杨永革拍了拍她的肩,眼里的笑藏不住:“往后的日子,会更红火。”

船开时,苏先生站在船头挥手:“明年开春,我来接你们去京城!”傻妞和杨永革站在码头,看着船越走越远,帆上的“苏记”旗号在夕阳下闪闪发亮,像颗跳动的星。

回铺子的路上,傻妞见巷口的桂花落了满地,像铺了层金毯。她捡起朵桂花,夹在账本里,说要留着做纪念。杨永革往她手里塞了块刚烤的核桃豆干:“尝尝,新做的,加了苏州的香榧,香得很。”

夜里,傻妞趴在柜台上算账,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杨永革在旁边给她研墨,见她算到高兴处,嘴角都翘起来,像颗熟透的石榴。“咱给二柱和石头寄点银子吧,”傻妞突然说,“让他们把古镇的铺子翻新下,再雇个伙计。”

杨永革点头:“再寄点苏州的点心,让他们也尝尝江南的秋。”他往窗外看,红枫树叶在风里晃,月光透过叶缝照进来,落在账本上的“豆香居”三个字上,亮得像撒了层金。

过了几日,周先生带来个好消息,说苏州府要举办“江南风味大赛”,让傻妞也去参赛。“要是能拿个头奖,‘豆香居’的名声就能传遍江南了!”周先生摇着折扇笑,“我已经给你报了名,下个月开赛。”

傻妞眼睛一亮,往灶房跑:“我得琢磨个新花样!要让评委们吃了就忘不了!”杨永革跟着她,见她翻出窖里的陈酱缸,说:“咱用三年的陈酱,加今年的新桂花,再掺点苏州的松子,做个‘三生豆干’,寓意咱从村里到古镇再到苏州,三生三世都做豆干!”

杨永革笑着点头:“这名字好!既有念想,又有味道。”他往酱缸里撒了把松子,油亮亮的滚在豆干上,像撒了把碎金。“我再去山里采点野栗子,加在豆干里,甜糯糯的,准出彩。”

接下来的日子,傻妞天天围着酱缸转,试了一遍又一遍。有时栗子加多了,豆干变得软乎乎的;有时桂花放少了,香得不够透;急得她直跺脚,杨永革就给她烤块芝麻豆干,说:“慢慢来,好味道得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有天试做时,阿秀不小心把坛里的糟酒碰倒了,洒了半缸。傻妞正要生气,却闻到股奇异的香味——陈酱香混着糟酒香,还有桂花和栗子的甜,竟比之前的味道更醇厚。“就这个!”傻妞突然喊,“咱就做糟香三生豆干!”

杨永革尝了尝,眼睛亮起来:“这味绝了!既有陈酱的老味,又有糟酒的新香,像极了咱走过的路,新的旧的都融在了一起。”傻妞赶紧让阿秀记下来,用料多少,火候几分,都写得清清楚楚,像本珍贵的秘方。

大赛前一日,傻妞把做好的糟香三生豆干装进个青瓷盘,盘边摆着朵新鲜的桂花,好看得像件艺术品。周先生来看了,笑着说:“就冲这卖相,都能拿个彩头!”傻妞却紧张得直搓手:“要是评委们不爱吃咋办?”

杨永革往她手里塞了块豆干:“咱用心做了,就不怕。再说,咱的豆干能从村里走到苏州,靠的不是别的,是真材实料的香。”傻妞嚼着豆干,心里踏实了些,是啊,从村头的小作坊到苏州的大铺子,靠的不就是这口实在的豆香吗?

大赛那天,苏州府的戏台前人山人海,各路厨子带着自家的拿手菜,摆了满满一街。傻妞的“豆香居”摊位前,挂着李秀才写的赋,摆着青瓷盘里的糟香三生豆干,刚一开张,就围满了人。

“这豆干看着就不一样!”个白胡子老头捏了块,放进嘴里,眼睛突然亮了,“这味……有老酱的沉,有新酒的活,还有桂花栗子的甜,绝了!”周围的人听了,都伸手来要,傻妞笑着递,心里像揣了颗热乎的豆干。

评委会的人来了,为首的是位从京城来的御厨,据说尝遍了天下美味。他拿起块三生豆干,放在鼻尖闻了闻,又慢慢嚼着,半晌才说:“这豆干里有故事,有南北的味,还有过日子的劲,好!”

结果出来时,傻妞正在铺子里给客人称豆干,周先生跑进来,举着块牌匾喊:“傻妞掌柜的!头奖!‘江南第一豆’!”牌匾是红木的,刻着金字,闪得人眼睛花。傻妞接过牌匾,手直抖,眼泪差点掉下来,杨永革赶紧往她嘴里塞了块豆干,甜得她笑出了声。

街坊们都来道贺,王婶送了双新鞋,说给她踩新运;卖花的阿婆送了盆桂花,说让“豆香居”永远香下去;连码头扛活的老汉都来了,手里捧着包新摘的菱角,说给她做新豆干用。

夜里,傻妞把“江南第一豆”的牌匾挂在铺子最显眼的地方,红戳配金匾,亮得晃眼。杨永革搬了张桌子放在院里,摆上三生豆干和石榴汁,周先生、阿秀、狗剩,还有街坊们,围着桌子坐,笑声像撒了把糖,落得满院都是。

“往后,咱的豆干要让全江南都知道!”傻妞举起酒杯,跟大家碰了碰,酒液里映着红枫的影子,像团跳动的火。杨永革看着她,月光落在她脸上,把笑容照得格外亮,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豆香居”的路,还长着呢,从江南到京城,从现在到将来,只要这口豆香还在,日子就永远热乎、香甜。

运河上的画舫唱着新的曲子,琵琶声里都带着豆香。傻妞靠在杨永革肩上,看着院里的红枫和石榴树,心里踏实得很。她想起刚到苏州时,趴在客栈窗台上的慌张;想起梅雨季里,竹棚下避雨的后生;想起苏先生船头的挥手,李秀才笔下的诗赋。这苏州的秋,像坛酿透了的酒,把所有的日子都泡得香甜,而“豆香居”的豆干,就是这坛酒里最醇厚的那味,越品,越有滋味。

夜深时,傻妞做了个梦,梦见“豆香居”的幌子挂满了江南的码头,从苏州到杭州,从南京到扬州,红得像片火烧云。她和杨永革坐在艘大船上,船里装满了豆干,顺着运河往北方去,一路撒下的豆香,把南北的水都染成了甜的。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