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 > 第109章 风云再变

南京城下的僵局,如同淤塞的江河,必须要有新的力量来将其打破。而这股力量,正从上游汹涌而来。

武昌。

洪承畴的经略大营内,旌旗招展,人马喧嚣。这位深谙江南形势的清廷重臣,深知南京战事迁延不决的巨大危害。

他不再吝啬手中的筹码,五万经过休整补充的湖广绿营精锐,在他的严令下登船东下。随之而去的,是堆积如山的粮秣、一箱箱威力巨大的“轰天炮”炮弹、以及足以支撑长期围城战的火药。

庞大的船队顺流而下,气势汹汹,直扑南京战场。洪承畴要用绝对的实力,将南京这块硬骨头彻底碾碎。

几乎与此同时,一艘轻捷的快船先于大军抵达了南京城外的清军大营。

船上下来一位身份尊贵的满洲亲王——礼亲王代善。他带来的,不是援军,而是摄政王多尔衮的亲笔手谕和一纸换帅令。

中军大帐内,气氛微妙。多铎接过兄长的亲笔信,脸色变幻不定。

信中的内容并非指责他作战不力——南京城墙之坚、守军之顽强的确超出预期,多尔衮对此心知肚明。

撤换他的真正原因,深埋在一个绝不能公之于众的秘密里:他在北京那座被刘体纯用“天雷”夷为平地的豫亲王府。

多尔衮太了解自己这个弟弟了。多铎性情暴烈骄悍,睚眦必报。

王府被毁,至今仍旧瞒着多铎,也瞒着整个东征大军。此前战事顺利,多尔衮不担心出什么事,仍旧令其为主帅。如今在南京城下受挫,久攻不克,多尔衮深恐多铎在极致的愤怒和羞辱下会失去理智,再次做出不顾后果的疯狂举动,招来更加猛烈的“天遣”。

因此,他必须派来老成持重、威望足以服众的代善,接管指挥权,稳住大局。

“十五弟,摄政王并非不信你,”代善看着面色铁青的多铎,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南京乃重中之重,不容有失。摄政王是怕你求胜心切,累坏了身子。你暂且回营休息,待大军粮械到位,再毕其功于一役不迟。”

多铎胸口剧烈起伏,最终却只能咬牙领命。他不明白兄长的顾虑是什么,难道是因为战事不力?

多锋心里面憋屈的恶气几乎要冲破他的胸膛。他狠狠瞪了一眼巍然不动的南京城墙,甩手离开了大营。

代善的接手,意味着清军的战略将发生转变。急躁的猛攻将会停止,取而代之的是更有条不紊、更注重后勤和绝对火力优势的周密部署。一场更可怕、更绝望的风暴正在重新酝酿。

南京城头,阎应元敏锐地察觉到了城下的变化。清军攻势的暂停和营寨的重新规划,给了他宝贵的喘息之机。

他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发动城内所有能动用的人力,日夜不停地加固城防。修补被炮火损毁的垛口,加高“空心台”,深挖城内壕沟以备巷战,将更多的擂石、滚木、火油运上城头。

他知道,暂时的平静意味着下一次更猛烈攻击的前奏。他必须利用这每一分每一秒,让南京城变得更加坚固。

而与城头紧张忙碌景象形成讽刺对比的,是城内某些深宅大院里再次高涨起来的“慷慨激昂”。

以钱谦益为首的一批文人,眼见清军退潮,阎应元又顶住了攻势,再次活跃起来。

诗会酒宴间,又充满了“忠君爱国”、“誓死报国”、“与城共存亡”的豪言壮语。

他们痛斥清虏残暴,歌颂阎应元忠勇,仿佛自己也是那宁死不屈的志士中的一员,用言语构建着虚幻的勇气和节操,却不知真正的考验即将随着洪承畴的援军和代善的新战略而再次降临。

南京,这座巨城,在短暂的沉寂中,一边是阎应元脚踏实地、抓紧分秒的艰苦备防,一边是文人清谈空议、自我感动的虚假繁荣。而城外,代善正冷静地整合着力量,洪承畴派遣的庞大船队正一日日逼近。

喜欢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请大家收藏:()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