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 > 第84章 陈雪新剧本!再续爆款

第84章:陈雪新剧本!再续爆款

三月二十三下午2点,江城老城区的一栋百年洋房阁楼里,陈雪工作室的木门被春日的暖风轻轻吹开,带着街角梧桐树新芽的清香。这间不足五十平米的空间,被陈雪打理得兼具文艺气息与创作温度——整面墙的原木书架从地板顶到天花板,上面整齐码放着剧本手稿、影视理论书籍和采访笔记,最上层摆着《逆光》的白玉兰最佳编剧奖杯,奖杯旁放着一个泛黄的搪瓷杯,杯身上“电影厂编剧组”的字样早已模糊;靠窗的L型书桌上,摊着《追光》的最终版剧本,A4纸被翻得边缘起卷,红笔标注的人物情绪起伏线、蓝笔修改的台词、黑笔圈出的情节冲突点,密密麻麻织成一张创作的网;桌角的复古唱片机正转动着黑胶唱片,舒缓的《卡农》钢琴曲流淌在房间里,与墙上挂着的《逆光》剧组合照相映成趣——照片里,陈雪和苏晓举着票房破30亿的纪念牌,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林晚坐在书桌旁的米色单人沙发上,右手食指轻轻抵着下巴,左手捧着《追光》剧本的后半部分,目光专注地停留在“发布会对峙”的章节。她今天穿了一身米白色的针织套装,上衣是圆领设计,袖口有精致的珍珠扣,下装是直筒阔腿裤,外面搭了件浅灰色的羊绒开衫,柔软的面料衬得她气质温和;长发松松地挽成一个低髻,用一支木质簪子固定,露出纤细的脖颈和耳垂上的碎钻耳钉,整个人褪去了投资人的凌厉,多了几分与朋友相处时的松弛。

袁琳站在沙发后侧的落地灯旁,手里捧着一个文件夹,里面装着《逆光》的完整数据报告——A3纸大小的报表上,“总票房32.6亿”“场均人次38”“豆瓣评分8.2”的核心数据被红笔圈出,旁边附着分账明细:制片方分账11.5亿,发行方分账4.8亿,院线分账16.3亿;还有一页是观众画像分析,25-35岁的白领占比62%,女性观众占比58%,“现实题材”“职场共鸣”“演技在线”是评论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袁琳时不时低头看一眼报表,又抬头看看林晚的表情,眼里满是期待。

“翻到最后一页了?”陈雪坐在林晚对面的藤编摇椅上,手里紧紧捏着一个印着“《逆光》剧组限定”的马克杯——杯身上还沾着一点咖啡渍,显然是常用的物件。她今天穿了件蓝色格子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手腕上的皮质手链,头发随意地扎成丸子头,额前的碎发垂下来,遮住了些许紧张的眼神。“《追光》跟《逆光》不一样,《逆光》讲的是职场女性的生存困境,更偏向个人成长;但《追光》是群像戏,三个来自底层的年轻人——农村出身的女主苏蔓、北漂摄影师阿哲、富二代转行者林溪,在新媒体行业里摸爬滚打,一边要应对流量至上的行业规则,一边要坚守新闻真相的初心,最后联手揭露了一个‘数据造假’的行业黑幕。”

陈雪说着,身体微微前倾,语速不自觉地加快:“我改了八稿,前两稿把阿哲写成了工具人,被影视公司的朋友骂‘浪费人设’;第四稿结局太悲观,苏蔓最后放弃了新闻理想,你之前说‘现实题材要有光’,我又推翻重写;直到第八稿,才定下‘发布会撕报告’的结局——苏蔓拿着证据,当着所有媒体的面,撕掉了造假的流量数据报告,说‘我们追的不是点击量,是藏在数据背后的人’。”

林晚终于抬起头,眼底带着掩饰不住的亮意,她把剧本翻到第127页,指着那段台词说:“就是这里,写得太有力量了。尤其是苏蔓撕报告时的细节——‘指甲嵌进纸页里,指节发白,却没有一丝犹豫’,还有她眼神的描写‘不是愤怒,是一种清醒的坚定’,能让观众瞬间共情。”她顿了顿,翻到人物设定页,指尖点在“苏蔓”的名字上,“这个角色的成长线比《逆光》的女主更扎实:从一开始为了留在大城市,被迫写标题党文章,晚上躲在出租屋里哭;到后来发现数据造假的黑幕,害怕被报复却又无法袖手旁观;最后在阿哲和林溪的支持下站出来——每一步转变都有逻辑支撑,不突兀。”

提到角色,陈雪的眼睛立刻亮了:“我写苏蔓的时候,脑子里全是苏晓的样子!上次《逆光》里,苏晓演的女记者在暴雨里追新闻源,摔在泥水里还紧紧攥着录音笔的镜头,我到现在都记得。这次苏蔓的隐忍和爆发,跟她的戏路完全契合。我上周把剧本发给她,她凌晨两点给我发微信,说‘陈姐,苏蔓的痛我懂’,还说为了这个角色,她愿意推掉两个偶像剧邀约,提前一个月去新媒体公司实习,体验生活。”

林晚闻言笑了笑,想起去年《逆光》上映时,苏晓还是个小透明,靠着女二号的角色出圈;现在已经能接到偶像剧女一号的邀约,却愿意为了陈雪的剧本推掉流量资源,可见剧本的吸引力。“苏晓的眼神里有股韧劲,跟苏蔓很像。让她主演,票房至少有了一半保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请大家收藏:()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就在这时,工作室的木门被“咚咚”敲响,紧接着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华影影视的老板张远带着制片人王姐匆匆走进来。张远穿着一身量身定制的黑色西装,领口系着红色领带——显然是特意打扮过,手里提着一个棕色公文包,额头上沾着细密的汗珠,脸上却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林总,陈老师,实在对不住,来晚了!刚才在公司楼下被三家投资方堵了,都听说陈老师要开新剧本,抢着要参投,我好说歹说才脱身!”

王姐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上面显示着《追光》的初步预算表。她笑着补充:“张总一路上都在催司机,说‘要是赶不上跟林总谈投资,今年的重点项目就黄了’。”

张远快步走到书桌旁,拿起摊在桌上的《追光》剧本,翻到自己标记过的第89页——“苏蔓潜入数据公司偷证据”的章节,语气笃定:“不瞒你们说,我上周就托王姐拿到了初稿,连夜看完,凌晨三点给陈老师发消息,说‘华影必须拿下联合出品权’!《逆光》上映时,我就后悔没参投,看着它从3000万投资卖到32亿票房,肠子都悔青了;这次《追光》,说什么也不能再错过了!”

林晚放下剧本,身体微微后靠在沙发上,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追光》的总投资初步定在1.6亿,我这边出5000万,占30%的投资份额。我的要求有三个:第一,全程参与剧本打磨,晚星资本的文学策划团队会配合陈老师,补充新媒体行业的专业细节;第二,选角权要握在我们手里,除了苏晓主演,其他主要角色必须通过试镜确定,不接受带资进组;第三,后期宣发由晚星资本对接,我们有合作的短视频平台和影评人资源,可以提前预热话题。”

张远一听,立刻拍着大腿答应:“没问题!这三个要求太合理了!上次《逆光》就是林总您把关选角,拒绝了两个带资进组的流量明星,才保证了演技质量;宣发方面更不用说,《逆光》的‘职场共鸣’话题能刷爆微博,全靠您团队的精准策划。有您投资,我们华影绝对放心!”

他示意王姐打开平板电脑,指着预算表说:“我们华影出3000万,负责院线发行——您放心,我们跟全国80%的院线都有长期合作,万达、大地、金逸这些头部院线,都承诺给《追光》至少35%的排片率;另外,我们还能对接IMAX厅资源,重点城市的首映礼可以放在IMAX影院,提升观影体验。剩下的8000万投资份额,我估计今天就能被抢光,毕竟‘林晚投资 陈雪剧本 苏晓主演’的组合,现在就是圈子里的‘票房保险’!”

陈雪坐在摇椅上,看着两人敲定投资细节,心里悬了半个月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她想起一年前写《逆光》时的窘迫——当时她刚从电影厂离职,手里只有一个粗糙的剧本大纲,跑了十几家影视公司,不是被拒绝就是要求改得“更狗血”。直到在一次编剧聚会上遇到林晚,林晚看完大纲后,只说了一句话:“这个故事有温度,我投3000万,你按自己的想法写。”正是这份信任,让她写出了《逆光》,拿到了白玉兰奖。

“林晚,张总,”陈雪深吸一口气,语气里满是激动,“这次《追光》我真的花了很多心思,为了写数据造假的情节,我采访了五个新媒体公司的运营总监,还跟着暗访记者跑了半个月;苏晓为了角色,愿意去新媒体公司实习;再加上你们的投资和发行资源,我敢保证,《追光》的票房肯定能破40亿,口碑比《逆光》还好!”

林晚看着陈雪泛红的眼眶,心里也泛起暖意。她知道,对编剧来说,最珍贵的不是投资金额,而是对创作的尊重。“我相信你。从《逆光》到《追光》,你没有停留在舒适区,而是不断挖掘现实题材的深度,这才是好编剧的核心竞争力。后期要是需要行业顾问,我可以联系字节、腾讯的新媒体负责人,给你提供专业支持。”

张远也跟着附和:“没错!陈老师要是需要采访素材,我们华影可以帮忙对接——我们有个合作的纪录片团队,刚拍了一部《新媒体浪潮》,里面有很多行业内幕,可以给你做参考。上次《逆光》里的互联网公司细节,不就是我们找了十个高管做顾问吗?这次肯定更专业!”

袁琳适时从文件夹里拿出一份打印好的投资意向书,递到张远面前:“张总,这是我们拟定的投资意向书,里面明确了投资金额、权益分配、违约责任等条款,您可以过目。如果没问题,我们下周就能签订正式合同,启动项目筹备——文学策划团队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就可以过来和陈老师对接。”

张远接过意向书,快速浏览了一遍,连连点头:“条款写得非常清晰,比我们之前合作的投资方专业多了。尤其是‘票房分账优先保障制作方’的条款,太贴心了!我今天回去就签字盖章,下周一一早就让法务部过来签正式合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请大家收藏:()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抬起头,看着林晚,眼神里满是敬佩:“说真的林总,现在圈子里都传‘跟着林晚投项目,稳赚不赔’。您数数看,从星辰科技上市翻十倍,到新能科技的充电桩卖断货,再到《逆光》的32亿票房,您投资的每个项目都成了爆款。不是我说,您这眼光,真是娱乐圈和商圈双料第一!”

林晚闻言笑了笑,没有居功:“不是我眼光好,是陈老师的剧本有力量,云裳的企业有潜力,苏晓的演技有质感。投资的本质,从来不是赌运气,而是识别人、信任人——找到真正有才华、肯坚持的人,再给他们资源支持,自然能做出好项目。”

陈雪听到这话,再也忍不住,站起来走到林晚身边,轻轻抱了抱她:“谢谢你,林晚。每次我觉得撑不下去的时候,你都在。”

林晚拍了拍她的背,轻声说:“我们是朋友,不是吗?”

下午4点,张远和王姐带着投资意向书离开后,工作室里只剩下林晚、陈雪和袁琳。唱片机里的《卡农》结束了,自动切换到一首舒缓的钢琴曲,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剧本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雪重新坐回摇椅上,拿起《追光》的剧本,轻轻抚摸着封面上“追光”两个字——这是她亲手写的毛笔字,笔锋里藏着对新闻理想的敬意。

“真希望快点开机,”陈雪轻声说,“我已经能想象到苏蔓站在发布会上,撕毁假报告的样子了。”

“快了,”林晚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春日的暖风涌进来,带着花香,“从筹备到开机最多两个月,选角、搭景、剧本围读,一步步来。夏天拍完,秋天上映,正好赶上国庆档,那时候观众的观影热情高,票房肯定能再创新高。”

袁琳拿着手机走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林总,陈老师,刚收到消息,《追光》要启动的消息已经在影视行业群里传开了,有三家影视公司——柠萌、新丽、耀客,都联系我们,想抢剩下的投资份额;还有五个一线男演员的团队发来简历,想争取男一号阿哲的角色,其中包括去年拿金鸡奖的李然!”

陈雪惊讶地抬起头:“李然也愿意来试镜?他现在可是顶流啊!”

“当然愿意,”林晚笑着说,“现在圈子里都知道,你的剧本能拿奖,我的投资能卖座,谁不想来分一杯羹?不过还是要试镜,阿哲这个角色需要能演出身世的自卑和理想的坚定,光有流量不行。”

陈雪用力点头:“对!试镜一定要严格,不能砸了《追光》的招牌。”

夕阳西下时,林晚准备离开。陈雪送她到洋房门口,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采访笔记:“这是我采访新媒体人的记录,里面有很多真实故事,下次文学策划团队来的时候,可以一起参考。”

林晚接过笔记,封面是陈雪手写的“追光·真实故事集”,纸页边缘已经有些磨损。“好,我让团队认真看。有任何需要,随时给我打电话。”

坐进车里,林晚拿出手机,给苏晓发了一条微信:“《追光》下周签合同,苏蔓这个角色是你的了。要不要提前进组体验生活?我可以联系‘澎湃新闻’的新媒体团队,让你跟着跑几天采访。”

不到一分钟,苏晓的回复就弹了出来,还附带了一个激动的表情包:“太谢谢林总了!我明天就把偶像剧的邀约推掉,随时可以去体验生活!陈姐的剧本写得太好了,我一定要演好苏蔓!”

林晚看着手机屏幕,嘴角扬起一抹浅笑。车窗外,春日的余晖洒在老城区的街道上,给红砖墙镀上了一层暖金色。她想起一年前《逆光》首映礼上,陈雪紧张得手抖,苏晓站在角落里

喜欢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请大家收藏:()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